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少肌性肥胖的患病率和不同诊断方法一致性评估
1
作者 何清华 王秀芝 +6 位作者 杨彩哲 赵冬 黄薇 胡景 张婕 孙明晓 郭立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少肌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患病率及不同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地区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0岁T2DM患者...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少肌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患病率及不同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地区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0岁T2DM患者,使用生物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检测;根据2022年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和欧洲肥胖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EASO)方法定义SO,另外3种方法通过肌少症和肥胖的组合进行诊断。肌少症使用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建立的标准来定义,肥胖通过体脂(percent of body fat,PBF)、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定义。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Cohens kappa统计分析比较4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共纳入1125例T2DM受试者,男性586例,年龄[61.2(55.3,67.4)]岁;女性539例,年龄[62.0(56.3,68.1)岁]。使用ESPEN/EASO共识、AWGS+PBF、AWGS+WC和AWGS+BMI标准,中老年T2DM患者SO患病率分别为41.6%、20.4%、30.1%和18.8%。4种方法之间的诊断一致性存在异质性(κ:0.109~0.655)。ESPEN/EASO共识与AWGS+PBF诊断一致性良好(κ:0.655),AWGS+体脂与AWGS+BMI诊断一致性良好(κ:0.637),AWGS+WC与AWGS+BMI(κ:0.359)、与AWGS+PBF诊断一致性中等(κ:0.330)。结论中老年T2DM患者SO患病率高,患病率和诊断一致性在不同诊断方法中存在差异,ESPEN/EASO的共识诊断率最高,AWGS+BMI诊断率最低,ESPEN/EASO共识与AWGS+体脂具有良好的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少肌性肥胖 体质量指数 腰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2025)
2
作者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体育专委会 +26 位作者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 孙明晓 梁辰 高璨 张建红 何江华 丁荣晶 姜红岩 王磊 蒋蕾 于冬妮 王彦 陈诗鸿 姚颖 郭衍超 孙洁 何栩 喻杉 姚庆华 陈海滔 徐超 李晓虹 潘轶竹 鲁栋升 俞丽丽 杨嘉玲 范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1-357,共17页
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随着运动处方概念的建立和传播,定制科学运动方案成为助力临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重要部分,大量医疗从业者迫切需要基于权威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便于操作的工具式文献参考。“临... 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随着运动处方概念的建立和传播,定制科学运动方案成为助力临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重要部分,大量医疗从业者迫切需要基于权威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便于操作的工具式文献参考。“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称为“本共识”)工作组在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二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学科专家组多次研讨,形成了此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以临床疾病诊疗为目标,介绍了运动处方门诊的设立条件,重点阐述了包括运动风险筛查、运动安全/能力评估、临床运动处方的制定、再评估与进阶等步骤的规范化流程,注重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临床多种常见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及特殊生理时期(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提出运动处方基本建议及注意事项。本专家共识是既往同类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标志着运动处方工作向临床实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处方 体医融合 慢性病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口液体粘合敷料不同用药方法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媛 王杨 +1 位作者 马静 杨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创口液体粘合敷料不同用药方法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2例有水疱的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抽吸水疱液体后保留原皮肤,涂抹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剪去水疱皮肤后... 目的观察创口液体粘合敷料不同用药方法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2例有水疱的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抽吸水疱液体后保留原皮肤,涂抹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剪去水疱皮肤后外涂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治疗时间段局部创口愈合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保留水疱创面皮肤并使用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更适用于Ⅱ期压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压疮 水疱 创口液体粘合敷料 换药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