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板栗杂交后代坚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刘国彬
兰彦平
姚研武
兰卫宗
王金宝
刘建玲
-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怀柔板栗试验站
-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1,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101011)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项目(PXM2010-146202-107320)
-
文摘
通过对板栗杂交后代株产、单粒重等形态特征及坚果总糖、淀粉、蛋白质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研究了板栗杂交后代坚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所有杂交后代性状差异显著,坚果高度、宽度与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无论在总体水平还是各杂交组合内部均小于10%,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学性状,坚果厚度与脂肪含量变异系数也低于15%,也比较稳定;而株产、平均单粒重及总糖含量、粗纤维含量等性状在总体水平上高于15%,总糖含量变异系数甚至在50%以上,遗传多样性丰富,在其中选择特异性状单株具有很大潜力;分析还发现,母本(雄性不育板栗种质)相同,父本不同,杂交后代单株产量变异系数近似,而平均单粒重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父本(河北短丰)相同,母本不同,杂交后代株产与平均单粒重变异状况则相反,推测其与母本生物学特性及父本花粉直感效应有关;根据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结果,本研究筛选出3个分别具有丰产、高糖、大果性状的单株。
-
关键词
板栗
杂交后代
表型性状
坚果
遗传变异
-
Keywords
Chestnut
Progeny
Morphological traits
Nut
Genetic variation
-
分类号
S664.0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板栗总苞与坚果表型多样性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刘国彬
曹均
兰彦平
王金宝
刘建玲
兰卫宗
-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怀柔板栗试验站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4025)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1700-2)
-
文摘
为揭示板栗总苞、坚果等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及不同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方差分析法、Duncan多重比较法和相关分析法对部分板栗种质的总苞与坚果的10个表型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板栗总苞长度、宽度、高度及坚果高度、宽度、厚度6个性状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10%之间;总苞体积、总苞质量以及坚果质量、坚果体积4个性状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多在10%~25%之间,表型多样性丰富,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种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表型差异;板栗总苞质量与总苞长度、宽度、高度及坚果高度、厚度、质量呈正相关,坚果质量与总苞质量及坚果长度、宽度、厚度呈正相关,与总苞长度、宽度、高度无显著相关关系;总苞发育与其内部坚果发育在质量上互呈正相关。
-
关键词
板栗
表型多样性
相关性
总苞
坚果
-
Keywords
Castanea mollissima
phenotypic diversity
correlation
involucres
nut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明清板栗古树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刘国彬
曹均
王金宝
兰彦平
-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北京市怀柔板栗试验站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0-945,共6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京园绿推[2014]05号)
-
文摘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er)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23个省(区、市)[1],年产量约213.2万吨,是我国的传统木本粮食树种和优势经济林树种。
-
关键词
板栗古树
荧光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鉴定
-
Keywords
ancient chestnut trees
fluorescent SSR markers
genetic diversity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S79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板栗新品种怀九、怀黄
- 4
-
-
作者
李凤立
-
机构
北京怀柔板栗试验站
-
出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58,共1页
-
-
关键词
板栗
品种
怀九
怀黄
性状
-
分类号
S664.202.4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