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下无喙突骨隧道的喙锁间带袢钢板悬吊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策勇 朱以明 +1 位作者 张桂通 徐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无喙突骨隧道的喙锁间带袢钢板悬吊固定术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2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8~74岁,平均41.7±2.5...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无喙突骨隧道的喙锁间带袢钢板悬吊固定术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2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8~74岁,平均41.7±2.5岁;左侧9例,右侧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6天,平均4.2±1.7天。术前X线片和肩关节三维CT显示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分型Ⅲ型13例、Ⅳ型2例、Ⅴ型7例。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下无喙突骨隧道的喙锁间带袢钢板悬吊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按时完成不短于6个月的随访。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测量评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在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拍摄肩关节X线片,测量喙锁间隙,评估肩锁关节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9.0±2.8月(6.2~12.1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术前6.0±0.8,末次随访1.0±0.5;P<0.001)、Constant评分(术前38.2±4.1,末次随访87.0±2.8;P<0.001)、ASES评分(术前38.6±2.6,末次随访78.0±1.4;P<0.001)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肩关节前屈(术前80.0°±7.5°,末次随访139.0°±0.8°,P<0.001)、外展活动度(术前81.0°±5.0°,末次随访156.8°±3.6°,P<0.001)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X线片上测得喙锁间隙:术前17.5±3.5 mm,在术后第2天时减小至6.4±2.5 mm(P<0.001)。所有入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其喙锁间隙较术后第2天改变均不超过2 mm,显示复位无丢失。随访过程中的X线片和三维CT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喙突或锁骨骨折。结论:小切口下无喙突骨隧道的喙锁间带袢钢板悬吊固定术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难度较小、手术安全性高、复位和固定可靠、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