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长度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韩日 徐涛 郝永臣 《淮海医药》 2025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所造成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全球首位死亡原因,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202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1]显示,我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所造成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全球首位死亡原因,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202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1]显示,我国目前约有心血管病患者3.3亿,其中1139万患有冠心病,现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与衰老密切相关,因此,探究衰老相关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冠心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乔秋博 毕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91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房颤患者16 88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254例(年龄≥65岁),对照组9631例(年龄<65岁),对比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总...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房颤患者16 88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254例(年龄≥65岁),对照组9631例(年龄<65岁),对比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总患病率为9.4%。老年组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4%vs5.6%,P<0.01),老年组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男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房颤动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血管障碍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海燕 刘舒 +1 位作者 吕树铮 王绿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4-416,共3页
关键词 激素类 异黄酮类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代谢调节与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昀 柳景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9-851,共3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是一类由高度同源性氨基酸序列编码的多肽,现已发现23种亚型,分别具有调节内分泌、刺激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胚胎组织发育分化、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组织再生、参与创伤愈合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是一类由高度同源性氨基酸序列编码的多肽,现已发现23种亚型,分别具有调节内分泌、刺激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胚胎组织发育分化、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组织再生、参与创伤愈合等多种生理作用。其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作为新近发现的内源性调节物质代谢因子,可参与糖、脂肪代谢及胰岛素分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代谢疾病 心血管疾病 PPARY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薇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心血管病是我国女性首位的死亡原因;每5个死亡者中就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不良变化是心血管病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准确掌握女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的趋势和发病特点将为心血管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女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危险人群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甘辉立 佟秋红 张健群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2期311-314,共4页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教育实践,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建立院前、院中、院后三级科普健康教育体系;医务人员全员参与、多形式综合应用的健康教育实践;医学科普健康教育以"预防"...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教育实践,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建立院前、院中、院后三级科普健康教育体系;医务人员全员参与、多形式综合应用的健康教育实践;医学科普健康教育以"预防"为重点的导向;构建患者社区医院专业医院金三角关系等经验在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实践中证明为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应把受众人群进一步扩大到青少年和农村人群,同时注意对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减少危险因子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人群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分析 被引量:100
7
作者 赵冬 李翠芬 +5 位作者 王薇 刘静 曾哲淳 王文化 孙佳艺 吴兆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35-64岁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的定义)的分布特点、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研究共30378人基线时血压水... 目的探讨中国35-64岁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的定义)的分布特点、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研究共30378人基线时血压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及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危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中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的现患率为32.2%,其中男性为34.2%,女性为30.2%。(2)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高值范围者最多(45.0%),其次为仅收缩压在正常高值范围者(34.9%),舒张压在正常高值者最少(20.1%)。(3)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高于正常血压人群。(4)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与正常血压者相比,基线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者10年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31%,脑卒中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9%,总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4%。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高于正常血压者,应加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许春雷 郭可泉 +5 位作者 韩杰 高峰 曾文 王坚刚 张海波 孟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情况。方法 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观察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6~54个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情况。方法 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观察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6~5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病例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随访数据。结果观察组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的远期疗效确切,可降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 射频消融术 三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脑卒中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靖华 姚艳 尚美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该疾病由多种病因造成,如心源性、主动脉源性、颈动脉源性、颅内动脉源性及隐匿性脑卒中等。其中心源性脑卒中约占整个脑...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该疾病由多种病因造成,如心源性、主动脉源性、颈动脉源性、颅内动脉源性及隐匿性脑卒中等。其中心源性脑卒中约占整个脑卒中患者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血管障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 卵圆孔 未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常用诊断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丽军 王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了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99%的栓子是血栓性的,
关键词 肺栓塞 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摄影术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延迟增强及T1 mapping技术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左心室重塑的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窦瑞雨 张红胜 +3 位作者 张楠 孙睿 刘一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5例PAH-CHD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行CMR延迟增强及T1mapping检查。根据有/无延迟强化(LGE)将PAH-CHD患者分为LGE阳性组(23例)及...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5例PAH-CHD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行CMR延迟增强及T1mapping检查。根据有/无延迟强化(LGE)将PAH-CHD患者分为LGE阳性组(23例)及阴性组(12例),测定心功能参数。LGE阳性者中符合在24h内采集血细胞比容(Hct)者纳入A组(12例),将2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B组,测量A组的LGE区、临近区及远离区和B组相应节段的初始T1值(T1pre)、增强后T1值(T1post)及计算细胞外容积(ECV)。比较LGE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心功能,分析心功能与LGE的相关性。比较A、B组间T1值、ECV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T1值、ECV诊断LGE的效能。结果①LGE阳性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阴性组(P均<0.05),RVEF、LVEF与LGE呈负相关(r=-0.411、-0.432,P<0.05)。②A、B两组LGE区的(T1pre值、T1post值和E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T1pre值诊断LGE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98,95%CI0.994~1.000)。A、B两组中临近区(T1pre值、T1post值和ECV)和远离区(T1post值、E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远离区的T1pr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结论PAH-CHD发生心肌纤维化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且采用T1pre值诊断心肌纤维化效能较高;而ECV可早期发现及定量分析左心室非LGE区心肌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心室重构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总黄色素缓解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朴永哲 金鸣 +3 位作者 臧宝霞 陈文梅 吴伟 李金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红花总黄色素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血泵对心衰动物的辅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蔺嫦燕 侯晓彤 +4 位作者 姜以岭 李冰一 王景 蔡克强 陈力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选择 2 0只雄性健康成年绵羊 ,采用结扎冠脉方法建立心衰模型后 ,随机分为两组 ;心衰后实验组运用自制轴流血泵进行左心辅助 ,分别在结扎冠脉前、心衰后和左心辅助 1h测量两组动物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 ,探讨血泵的动力学输出和对衰竭心... 选择 2 0只雄性健康成年绵羊 ,采用结扎冠脉方法建立心衰模型后 ,随机分为两组 ;心衰后实验组运用自制轴流血泵进行左心辅助 ,分别在结扎冠脉前、心衰后和左心辅助 1h测量两组动物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 ,探讨血泵的动力学输出和对衰竭心脏的辅助功能 ,并取标本进行光、电镜检查。通过测试实验组血液的FHB、Fib和主要器官的栓塞情况 ,观察血泵对血液的破坏程度。结果得出 :(1)选择性结扎冠脉比较适合作为LVAD的左心衰动物模型。 (2 )血泵的压力、流量输出能够达到辅助要求 ,血泵辅助流量可占总流量的 10 0 %。 (3)并联于左心房和腹主动脉的血泵是通过部分分流和提高主动脉舒张压方式促进心肌的恢复 ;病理检查结果与血液动力学结果推测一致。 (4 )实验组短期在体试验辅助 2 4h ,标准溶血指数NIH为 0 .0 8g/ 10 0L ,试验结束肾脏有散在白色斑块 ,血泵的进、出口与管道接口处覆盖一层薄薄白膜 ;血泵表面温度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血泵 左心辅助 动物试验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冠状动脉及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像学分析——双源CT和高分辨MRI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薇 张小洁 +2 位作者 王瑞 王绿娅 张兆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评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HoFH)患者临床前期冠状动脉、颈动脉硬化(AS)病变的特征,探讨两大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9例HoFH患者(女4例,男5例,年龄16.00±3.17岁)分别行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和双源CT冠状动脉血... 目的:评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HoFH)患者临床前期冠状动脉、颈动脉硬化(AS)病变的特征,探讨两大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9例HoFH患者(女4例,男5例,年龄16.00±3.17岁)分别行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分节段进行分析并评分。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评价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名患者均在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见到AS病变。冠状动脉110个节段中,38个节段存在病变,34.2%位于右冠状动脉,65.8%位于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颈动脉54个节段中47个节段发现病变,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是最常受累的节段。冠状动脉和颈动脉平均评分为5.89±2.20和7.22±1.99,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72,P=0.029)。结论:HoFH患者颈动脉和冠状动脉临床前期即可见动脉硬化病变。高分辨MR和多排CTA可作为HoFH患者的疗效评价和随访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红玉 吕志阳 +2 位作者 柳景华 郑绪伟 章新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EAT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6±1.77)mmvs(3.60±1.03)mm,P=0.000)]。冠心病组EAT厚度≥4.14mm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1.9%vs 2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增加(OR=6.009,95%CI:1.436~25.148,P=0.014)是冠心病的1项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4.14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78~0.889,P〈0.01)。结论老年人采用TTE测量的EAT厚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筛查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ROC曲线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及治疗概况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岩 赵冬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女性 流行趋势 ACC/AHA 死亡原因 治疗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雨晨 柳景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3-1214,共2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一员[1].新近研究显示,FGF21作为一个重要物质代谢调节因子,不仅通过改善机体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间接减缓冠心病发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一员[1].新近研究显示,FGF21作为一个重要物质代谢调节因子,不仅通过改善机体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间接减缓冠心病发展,亦可能成为冠心病预测甚至治疗因子直接参与冠心病进程[2].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危重临床类型,FGF21在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保护机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酰甘油血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银花 关啸 +5 位作者 鲁昆 江龙 王旭 李娜 杨秋 王绿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三酰甘油血症(HTG)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男性患者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甲基化对apo A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HTG合并AMI男性患者为病例组,选取HTG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男性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18例。用Illumina人类... 目的探讨高三酰甘油血症(HTG)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男性患者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甲基化对apo A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HTG合并AMI男性患者为病例组,选取HTG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男性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18例。用Illumina人类全基因组DNA甲基化450K芯片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DNA甲基化变化,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间apo A5基因的甲基化差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po A5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apo A5水平。结果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初步筛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po A5基因表现为高甲基化;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apo A5 mRNA及apo A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037±0.016)vs(1.000±0.093),(156.6±16.8)μg/L vs(197.3±32.3)μg/L,t分别为18.970和2.502,P均<0.05]。结论 HTG合并AMI男性患者apo A5的mRNA和apo A5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与该基因甲基化水平增高有关,apo A5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参与HTG患者的A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高三酰甘油血症 DNA甲基化 载脂蛋白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急诊冠脉介入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与围手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建维 周玉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评价对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及动态心电监测(Holter)系统进行动态血糖及心电的同步监测,观察无症状低血糖... 目的评价对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及动态心电监测(Holter)系统进行动态血糖及心电的同步监测,观察无症状低血糖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了237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CGMS共记录了477次无症状低血糖(血糖〈3.9mmol/L)发作。糖尿病组患者平均血糖[(10.6±2.3)mmol/L比(6.7±1.1)mmol/L]、血糖最高值[(15.9±3.5)mmol/L比(10.9±3.1)mmol/L]、MAGE[(3.9±1.1)mmol/L比(2.8-+1.6)mmol/L]、SDBG[(2.5±1.3)mmol/L比(1.3±0.7)mmol/L]、平均低血糖发作次数[(2.7±3.2)次比(1.7±1.8)次]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此外,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均好发于夜间。与非低血糖组患者相比,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及非持续性室速发生次数更多(P〈O.05)。结论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作是普遍存在的,且好发于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和室性心律失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低血糖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内质网应激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国忠 杨士伟 +2 位作者 周玉杰 高松涛 陈淑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大鼠模型观察低血糖水平对内质网应激(ERS)感受蛋白及凋亡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40只中随机选2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另20只为假手术,再随机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N组)、... 目的通过体内大鼠模型观察低血糖水平对内质网应激(ERS)感受蛋白及凋亡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40只中随机选2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另20只为假手术,再随机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N组)、正常血糖AMI组(MN组)、低血糖假手术组(SL组)、低血糖AMI组(ML组),每组10只。建立术前低血糖模型,术后24h处死取材,评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检测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GRP78/BIP)、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C/EBP同源蛋白(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情况。结果 ML组及M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29.36±2.15)%、(20.27±2.80)%]明显高于SN组和SL组[(1.82±0.83)%、(1.97±0.96)%,P<0.05];MN组和ML组GRP78、PERK、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明显高于SN组和SL组(P<0.01);MN组与ML组PERK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MI前低血糖水平激活了ERS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路;内质网特异性标记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变化规律一致,ERS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心肌梗死 内质网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