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EC61850标准的电力系统的两种建模方式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振明 翟富昌 李绍滋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IEC61850标准的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以距离保护功能为例进行模型设计,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对模型实现方法研究的欠缺,提出了基于SCL解析的静态模型建立和基于ACSI的动态模型建立两种在变电站系统实现中的模型建立方法,并利用微软... 介绍了IEC61850标准的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以距离保护功能为例进行模型设计,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对模型实现方法研究的欠缺,提出了基于SCL解析的静态模型建立和基于ACSI的动态模型建立两种在变电站系统实现中的模型建立方法,并利用微软的MSXML4.0、SISCO的MMS-EASE Lite等开发包和C#.NET的动态类型创建实现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具有较大的实践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8 50 建模方式 电力系统 SCL解析 AC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分散式户外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2
作者 刘太华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全分散式户外变电所 自动化系统 微机保护监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建模 被引量:37
3
作者 范建忠 沐连顺 +1 位作者 战学牛 王海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8,共6页
以IEC 61850标准建模的核心思想为基础,提出了在实时应用平台(RTAP)上建立变电站监控主站模型的方法并开发完成了相应的模型生成工具。RTAP特有的面向对象的特点与标准的建模思想完全一致,建立的数据模型能够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自... 以IEC 61850标准建模的核心思想为基础,提出了在实时应用平台(RTAP)上建立变电站监控主站模型的方法并开发完成了相应的模型生成工具。RTAP特有的面向对象的特点与标准的建模思想完全一致,建立的数据模型能够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自动化设备实时数据的获取与控制的功能要求。建模的过程也完全体现了标准的核心思想,如面向对象、逻辑节点的任意配置、公共数据类及逻辑节点模板的动态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SCADA 数据模型 实时应用平台(RTAP)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仿真中防误系统模型的实现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建忠 王海玲 +1 位作者 单业余 肖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75-79,共5页
介绍了利用Visual Fortran实现一套变电站防误系统仿真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Microsoft基础类库(MFC)和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一套快速仿真建模系统。防误系统算法的实现借鉴了IEC61850标准中间隔的概念,以间隔为基本单元,依照模块化建模的思想... 介绍了利用Visual Fortran实现一套变电站防误系统仿真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Microsoft基础类库(MFC)和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一套快速仿真建模系统。防误系统算法的实现借鉴了IEC61850标准中间隔的概念,以间隔为基本单元,依照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将防误模型的功能分为刀闸闭锁逻辑和刀闸操作控制逻辑。程序实现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基于Rational Rose 2001和MFC进行设计和开发。该系统及算法可应用于所有基于STAR-90内核的仿真机支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误 变电站仿真 IEC61850 刀闸 仿真机 模块化建模 闭锁 MFC 基础类库 面向对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译器的通信规约自动解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艳林 李慧勇 李绍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规约种类繁多,IEC逐步提出的一系列通信规约技术标准制定周期又较长,导致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内对同一种通信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规约种类繁多,IEC逐步提出的一系列通信规约技术标准制定周期又较长,导致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内对同一种通信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编译器的标准规约自动解析思想,并以部颁CDT通信规约为例进行了该思想的设计,在自主设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得以实现,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约 解析 CDT 编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有源补偿及非线性电流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凌燕 左信 骆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1-33,76,共4页
在对电力系统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的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有关分析结果主要讨论了一种电力有源滤波器主电路及变结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给出一种变结构非线性电流跟踪控制的思路 ,通过 PSPICE软件对单相和三相... 在对电力系统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的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有关分析结果主要讨论了一种电力有源滤波器主电路及变结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给出一种变结构非线性电流跟踪控制的思路 ,通过 PSPICE软件对单相和三相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 电流跟踪 变结构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接地电抗继电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斌 常文华 +2 位作者 赵长兵 欧阳强 孙娴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2,共5页
分析了输电线路在各种运行方式情况下零序电抗继电器(即以零序电流为极化量的接地电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结果表明其位于送电侧、受电侧以及线路空载时具有不同的保护性能,同时在线路出口故障时存在死区。以负序电流作为极化量,利用保... 分析了输电线路在各种运行方式情况下零序电抗继电器(即以零序电流为极化量的接地电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结果表明其位于送电侧、受电侧以及线路空载时具有不同的保护性能,同时在线路出口故障时存在死区。以负序电流作为极化量,利用保护安装侧电源电压相位判定同相点,实现了接地电抗继电器的改进动作判据。新判据解决了出口高阻故障保护拒动问题,提高了受电侧或空载线路上的接地电抗继电器抗高阻故障的能力。理论分析与仿真测试验证了接地电抗继电器改进判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抗继电器 输电线路 距离保护 过渡电阻 同相点 超高压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850动态建立IED模型的构想 被引量:23
8
作者 范建忠 战学牛 王海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79,共4页
介绍并分析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监控主站如何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抽象服务接口及制造报文规范(MMS)提供的服务,实现设备的自我描述功能;并提出了一个简要的实现设备监控模型动态建立、设备即插即用的功能框架,并分析了其中的数... 介绍并分析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监控主站如何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抽象服务接口及制造报文规范(MMS)提供的服务,实现设备的自我描述功能;并提出了一个简要的实现设备监控模型动态建立、设备即插即用的功能框架,并分析了其中的数据流。设备模型的动态建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只涉及到MMS很少的一部分服务,故可以分步独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IEC 61850 MMS 自我描述 面向对象 动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真空断路器预击穿特性实验及其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谢将剑 罗礼全 +2 位作者 王志勇 任煜炜 屈志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49,共6页
最佳关合相位的确定是同步关合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真空断路器在关合过程中,真空间隙会发生预击穿,导致不能在预定的相位角合闸,从而影响合闸相位的准确度。笔者利用永磁真空断路器进行实验,分别在不同电压下得到预击穿间隙和电压之间... 最佳关合相位的确定是同步关合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真空断路器在关合过程中,真空间隙会发生预击穿,导致不能在预定的相位角合闸,从而影响合闸相位的准确度。笔者利用永磁真空断路器进行实验,分别在不同电压下得到预击穿间隙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合闸速度对预击穿的影响,综合考虑机械分散性对关合相位的影响。提出利用BP网络选取最佳关合相位,为断路器实现同步关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关合技术 永磁真空断路器 预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投变压器导致线路差动误动的事故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战学牛 陈月红 +1 位作者 刘太华 王海玲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66-69,76,共5页
介绍了一起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由空投变压器导致线路差动误动的发生过程,分析了保护误动的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特殊运行方式,二是空投变压器产生的励磁涌流中的直流分量导致CT暂态饱和,三是线路差动保护所用的电流互... 介绍了一起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由空投变压器导致线路差动误动的发生过程,分析了保护误动的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特殊运行方式,二是空投变压器产生的励磁涌流中的直流分量导致CT暂态饱和,三是线路差动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特性差异较大。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几点改进措施与建议,如,线路两侧应该配合使用相同特性的电流互感器,特殊运行方式下的保护校验等。希冀广大同行能够从这次事故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涌流 CT饱和 线路差动 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