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太平沟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建国 张静 +4 位作者 王圣文 张达 祁小军 吴淦国 赵丕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21-2630,共10页
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处于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和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转换、叠合部位。该矿床形成于131.5~127.5Ma,是大陆内部构造-岩浆活化的产物,成矿系统发育于早白垩世初期华北及中国... 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处于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和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转换、叠合部位。该矿床形成于131.5~127.5Ma,是大陆内部构造-岩浆活化的产物,成矿系统发育于早白垩世初期华北及中国东部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背景下。太平沟钼矿的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铜矿-黄铁矿、石英-黄铁矿-辉钼矿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特征。石英中发育水溶液型、含/富CO_2型和含子矿物型流体包裹体,子矿物包括石盐、黄铜矿等,但晚阶段仅发育水溶液型包裹体。成矿早、中、晚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20~390℃、240~320℃和140~200℃,盐度变化为从>66.8 wt%NaCl eqv.、2.4 wt%~33.8 wt%NaCl eqv.到<10 wt%NaCl eqv.。流体系统由早阶段的高温、高盐度、富CO_2的岩浆热液,经流体沸腾、CO_2逸失、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演化为晚阶段低温、低盐度、贫CO_2的大气降水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特征 成矿动力学 Inner Mongolia Mo deposit fluid inclusions 石英 内部构造 子矿物 溶液型 黄铜矿 黄铁矿 系统发育 成矿域 NaCl 金属硫化物 斑岩型钼矿 中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太平沟钼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圣文 王建国 +5 位作者 张达 祁小军 吴淦国 赵丕忠 杨宗锋 刘彦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13-2923,共11页
太平沟钼矿床为大兴安岭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获得获得含矿的蚀变二长花岗斑岩的钾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27.5±4Ma,花岗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1.5±1.1Ma,矿体辉钼矿Re-Os... 太平沟钼矿床为大兴安岭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获得获得含矿的蚀变二长花岗斑岩的钾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27.5±4Ma,花岗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1.5±1.1Ma,矿体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29.4±3.9Ma,表明斑岩成矿系统形成于131.5~127.5Ma,与早白垩世区域性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太平沟斑岩型钼矿 ^(40)Ar-^(39)Ar年龄 锆石SHRIMP U-PB年龄 RE-OS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地貌剥蚀特征及其控矿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正乐 韩凤彬 +7 位作者 杨农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周永贵 王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71-2384,共14页
本文以数字高程(DEM)地貌特征分析为基础,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分析江西相山铀矿田铀成矿后剥蚀程度的差异性,结合已知矿床的成矿特征,探讨地貌剥蚀程度与矿体保存之间的关系,为区域找矿提供指导.通过DEM合... 本文以数字高程(DEM)地貌特征分析为基础,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分析江西相山铀矿田铀成矿后剥蚀程度的差异性,结合已知矿床的成矿特征,探讨地貌剥蚀程度与矿体保存之间的关系,为区域找矿提供指导.通过DEM合成图像和水系分布特征,表明相山铀矿田是一个遭受中等侵蚀的地貌区,相山主峰南北和东西侧地貌侵蚀差异特征明显.统计分析表明,已经发现的铀矿床、点的分布与次级火山机构关系密切,相山南部的次火山机构剥蚀较深,西部次火山机构剥蚀相对弱,而北部和西北部则处于中等剥蚀程度.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相山铀矿田的南部和东部开始剥蚀的时间早于西部,但晚于相山主峰的剥蚀.利用磷灰石的裂变径迹长度和温度参数,进一步开展了温度-时间的反演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相山西部快速隆升发生于40~60Ma之间,相山南部和东部的快速隆升发生于60~75Ma之间,相山主峰的快速隆升发生于75~100Ma之间,表明相山主峰、相山东部及南部较西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剥蚀.结合现今区域地质体出露特征及铀矿化蚀变类型的空间展布规律、成矿深度的估算等,推测相山铀矿田东部和南部剥蚀程度较深,早期可能形成的中低温铀矿体被剥蚀殆尽;北部剥蚀程度中等,地表出露了形成深度稍深的碱交代蚀变矿床;而西部剥蚀程度较低,地表发育浅部低温成矿的酸交代蚀变铀矿床.据此推断,相山铀矿田的西部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铀矿 地貌剥蚀 矿产保存 磷灰石裂变径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宜里钼矿岩石成因及成岩成矿年代学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凡 王登红 +6 位作者 王平安 王成辉 刘善宝 刘翠辉 谢有炜 郑兵华 李松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79,共19页
宜里钼矿为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具大型钼找矿潜力的中型钼矿床,赋矿围岩为晚古生代花岗岩和卧都河组地层,矿区深部发现有晚期花岗斑岩脉,其成矿可与"体中体"模式对比。矿区内晚期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 宜里钼矿为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具大型钼找矿潜力的中型钼矿床,赋矿围岩为晚古生代花岗岩和卧都河组地层,矿区深部发现有晚期花岗斑岩脉,其成矿可与"体中体"模式对比。矿区内晚期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岩石具有高SiO2、富K2O+Na2O和相对高的Al2O3,低MgO、TFeO、CaO的特征,K2O/Na2O=0.76~1.27,A/CNK=1.02~1.23;微量元素富集Rb、U、K、Pb等LILE,相对亏损Nb、Ta、Ti、P和LREE等HFSE,(La/Yb)N=11.09~22.41,重稀土明显亏损,无或弱Eu异常(δEu=0.63~0.92),且具低Ni、Cr含量和Mg#,高Sr/Y比值,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亲和性。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精细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矿区内晚期花岗岩的侵位年龄集中在132.43±0.61~134.46±0.58Ma,属早白垩世。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显示,成矿年龄为131.8±1.5Ma,较岩体侵位年龄晚2.7~0.6Ma。结合熔融实验和区域资料,矿区埃达克岩为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体制下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而钼成矿作用的触发机制主要是埃达克质岩浆出熔后,残余的加厚下地壳的拆沉作用,推测矿区深部存在与成矿直接相关的花岗质岩体。大兴安岭北段存在有4期钼成矿事件,分别为加里东早期(510~470Ma)、华力西晚期(300~290Ma)、印支晚期—燕山早期(205~175Ma)、燕山中期早阶段晚侏罗世(150~145Ma)和晚阶段早白垩世(143~129Ma)。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和燕山中期(大兴安岭北段东坡)为成矿高峰期。宜里钼矿即为大兴安岭北段成矿高峰期燕山中期晚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RE-OS年龄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花岗岩 宜里钼矿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新发现宜里钼矿床成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凡 王登红 +4 位作者 王平安 刘翠辉 谢有炜 郑兵华 李松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53-554,共2页
内蒙古鄂伦春旗宜里农场钼矿是21世纪初,北京建龙国基投资有限公司在大兴安岭北段发现并委托地勘单位探明的一个中-大型规模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平均品位为0.083%。宜里钼矿成因研究尚属空白区,因此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现代的... 内蒙古鄂伦春旗宜里农场钼矿是21世纪初,北京建龙国基投资有限公司在大兴安岭北段发现并委托地勘单位探明的一个中-大型规模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平均品位为0.083%。宜里钼矿成因研究尚属空白区,因此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现代的测试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宜里钼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里 成矿年龄 钼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地质意义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成矿带划分 被引量:36
6
作者 赵丕忠 谢学锦 程志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其北段是中国除新疆以外唯一存在地质空白的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程度低。笔者通过对其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区域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初步认...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其北段是中国除新疆以外唯一存在地质空白的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程度低。笔者通过对其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区域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初步认为本区优势内生金属矿产是钼矿、银铅锌矿,其次是金矿和铜矿,潜力矿种是铀矿;以得尔布干、鄂伦春-伊尔施两条深断裂为界,其两侧地球化学背景、成矿环境、矿种及成因类型差异很大,并将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划分为:得尔布干Ⅲ1、大兴安岭西坡Ⅲ2、嫩江Ⅲ3等3个Ⅲ级成矿亚带10个Ⅳ级成矿区。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显示,得尔布干断裂、鄂伦春-伊尔施断裂向北延伸进入了上黑龙江地区,查干敖包-五岔沟-多宝山深断裂带具有铁族元素及亲氧的Ca、P、Mn、Ba、Sr组合,为典型的幔源成分+深海沉积物元素组合特征,断裂NE延伸至多宝山;元素组合表明大兴安岭东坡主要为岛弧-火山沉积建造,而西坡及得尔布干带中南段主要为裂谷-火山沉积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地球化学场 大中型矿床 成矿带 地球化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库伦迪-那吉河铅锌银矿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丕忠 王永 +5 位作者 韩凤彬 陈正乐 陈柏林 江万 董法宪 吴德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1-761,共11页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五大重点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库伦迪-那吉河铅锌银矿床是其北段中部近年新发现的中-大型矿床之一,已控制的铅锌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矿区的流体包裹体和金属矿物S、Pb同位素研究表明,铅...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五大重点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库伦迪-那吉河铅锌银矿床是其北段中部近年新发现的中-大型矿床之一,已控制的铅锌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矿区的流体包裹体和金属矿物S、Pb同位素研究表明,铅锌矿流体包裹体以气液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为310~340℃,盐度小于6%,成矿流体密度为0.67~0.70g/cm3,推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火山期后热液,后期有地表水的加入;成矿物质主要为深部来源(幔源),部分为中酸性岩浆期后流体萃取老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根据Pb同位素单阶段演化曲线的模式年龄,推测为175Ma和138Ma两期成矿。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铅锌银矿 成矿流体 模式年龄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鄂伦春旗那吉河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德成 刘消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5-863,共9页
内蒙古那吉河铅锌银矿床产出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目前所控制的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是该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找矿成果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上统流纹岩、火山碎屑岩和安山岩中,呈平缓倾斜的似层状或透镜状,受层间构造裂隙系统控... 内蒙古那吉河铅锌银矿床产出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目前所控制的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是该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找矿成果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上统流纹岩、火山碎屑岩和安山岩中,呈平缓倾斜的似层状或透镜状,受层间构造裂隙系统控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火山期后热液,后期有地表水的加入。成矿物质主要为深部来源(幔源),以及对古老地层中的成矿物质的萃取。矿床形成时代为燕山中-晚期,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事件时间一致。矿床类型为与中酸性火山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火山热液型矿床。认为在已知矿床深部有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床,矿床边部发现银品位达几千×10-6的银矿化,有望找到独立的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那吉河矿区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