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空调暖风机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庆辉 纪威 王夺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提高汽车空调性能的主要方式是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由于汽车内部空间的限制,不能单纯依靠增加热交换器体积的方法来提高热效率,因此对热交换器结构优化设计将具有现实意义.利用Flnent求解和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汽车暖风机热交换器进行... 提高汽车空调性能的主要方式是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由于汽车内部空间的限制,不能单纯依靠增加热交换器体积的方法来提高热效率,因此对热交换器结构优化设计将具有现实意义.利用Flnent求解和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汽车暖风机热交换器进行优化设计.Fluent软件可以模拟热交换器的流动和传热过程,正交设计的方法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因此可以得到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定量地描述了翅片间距、翅片高度及水管间距对换热效率的影响,优化汽车暖风热交换器的结构,最后通过试验证明了优化设计结果的准确性.优化热交换器的结构参数:翅片间距为1.1mm,翅片高度为6.9mm,管距为5.2mm.根据Fluent模拟仿真得到出口温度的回归方程:Y=307.308+2.333X1+0.667X2+0.561X3-2.501X12,影响出口温度的因素依次为翅片间距、翅片高度和水管间距.Fluent模拟仿真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产品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热交换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雷击时高层建筑物内暂态磁场的计算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小青 陈水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从时变电磁场泛定方程和动态矢量位出发 ,推导出高层建筑物内雷电暂态磁场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计及雷电流波头陡度对磁场的影响。以该公式为基础 ,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算法。该算法将暂态磁场计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加以离散化 ,对防雷系统... 从时变电磁场泛定方程和动态矢量位出发 ,推导出高层建筑物内雷电暂态磁场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计及雷电流波头陡度对磁场的影响。以该公式为基础 ,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算法。该算法将暂态磁场计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加以离散化 ,对防雷系统钢筋结构中各分支加以分段处理 ,利用各分段载流分支所产生磁感应强度的矢量合成 ,来求取建筑物内指定空间场点的磁场和指定空间区域中的磁场分布。通过算例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暂态磁场 磁感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的自适应双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建伟 李敏 孙守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51,共6页
为了减小汽车俯仰角、提高汽车平顺性,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了自适应双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实验室实际测试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非线性Bingham模型和基于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半车四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数... 为了减小汽车俯仰角、提高汽车平顺性,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了自适应双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实验室实际测试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非线性Bingham模型和基于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半车四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分别以车身质心速度、俯仰角速度及其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设计了自适应双模糊控制器,实现了车辆半主动悬架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利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工具箱对其进行仿真,获得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及车轮动载荷的时域响应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下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隔振效果要远好于最优被动系统,而且对路面破坏小,并对运行工况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磁流变减振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 试验研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的自适应相对控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建伟 孙守光 刘海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51-1955,共5页
为了提高汽车的运行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了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相对控制方法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非线性Bingham模型,建立了基于该磁流... 为了提高汽车的运行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了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相对控制方法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非线性Bingham模型,建立了基于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自适应神经网络相对控制方法的研究。以模拟道路谱作为输入,以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和车辆悬架前、后侧弹簧的垂向变形量之差作为控制量,把车身质心垂向加速度、前后悬架动行程作为评价指标来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其平顺性与稳定性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且对运行工况的改变有一定的适应性,对系统参数摄动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半主动悬架 磁流变减振器 自适应神经网络相对控制 试验研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宝江 田洪森 +1 位作者 王跃进 孟宪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1期147-149,168,共4页
培养对复杂制造系统能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专门人才,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目标。所述本科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实质上是可实验的机电产品制造系统,包含了从原材料库、加工流水线、检验控制点、装配流水线、输送流水线,到成... 培养对复杂制造系统能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专门人才,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目标。所述本科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实质上是可实验的机电产品制造系统,包含了从原材料库、加工流水线、检验控制点、装配流水线、输送流水线,到成品库所有环节,还配置有开展工业工程专业活动所需的设备和工作间等。该综合实验系统可以支撑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所要求的所有的专业课实验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培养规范 综合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建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设计了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器,其模糊控制规则表可以用解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不仅体现了模糊 控制算法对非线性系统具有的明显优势,而且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修正因子,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 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 设计了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器,其模糊控制规则表可以用解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不仅体现了模糊 控制算法对非线性系统具有的明显优势,而且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修正因子,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 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缺陷。针对简化的汽车模型,在以单频信号作为激励源的仿真研究过程中,该算法对悬架系统的 振动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两自由度的悬架系统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器 模糊控制规则 模糊控制算法 非线性系统 自适应 在线 设计 主动悬架系统 汽车模型 车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悬架在工程车辆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建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车辆悬架系统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传统悬架无法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良好的减振性能。油气悬架系统是集弹性元件与阻尼元件于一体的悬架装置。根据工程车辆实际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油气悬架系统先进技术及工程应用,论... 车辆悬架系统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传统悬架无法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良好的减振性能。油气悬架系统是集弹性元件与阻尼元件于一体的悬架装置。根据工程车辆实际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油气悬架系统先进技术及工程应用,论述了油气悬架研究的关键技术。认为油气悬架是发展现代工程车辆的关键结构,能够满足工程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油气悬架 工程车辆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辆减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建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141,共4页
根据工程车辆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各类油气悬架系统技术现状,介绍工程车辆减振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相应的评价。由于油气悬架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工程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可作为工程车辆理想的减... 根据工程车辆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各类油气悬架系统技术现状,介绍工程车辆减振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相应的评价。由于油气悬架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工程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可作为工程车辆理想的减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减振系统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样机技术在建筑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9
作者 孟宪颐 田彧 +1 位作者 李韶岗 赵国恩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5-269,共5页
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在电梯开发设计、塔式起重机结构模型和振动冲击夯仿真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中小企业采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建筑机械设备制造的产品设计开发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建筑机械设备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汽车制动系统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建云 曾恒 杨建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1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保证汽车制动稳定性,减小或消除前后制动器制动的时间差,在汽车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和分析,设计了新的制动系统。将新研制的制动系统安装在国内某重载汽车上,并在交通部实验场进行不同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试验,结果表明,所... 为保证汽车制动稳定性,减小或消除前后制动器制动的时间差,在汽车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和分析,设计了新的制动系统。将新研制的制动系统安装在国内某重载汽车上,并在交通部实验场进行不同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动系统安全性能提高、性能良好,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重载汽车 制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镀铁技术与工程车辆发动机气缸的修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79,共2页
通过介绍复合镀铁技术的特点,以工程车辆发动机气缸的实际工况为基础,进行快速模拟磨损对比试验,研究复合镀铁材料的磨损规律,并绘制了负荷-速度-磨损量三维曲面图。本文对复合镀铁材料的耐磨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初步探讨了复合镀铁用... 通过介绍复合镀铁技术的特点,以工程车辆发动机气缸的实际工况为基础,进行快速模拟磨损对比试验,研究复合镀铁材料的磨损规律,并绘制了负荷-速度-磨损量三维曲面图。本文对复合镀铁材料的耐磨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初步探讨了复合镀铁用于强化工程车辆发动机气缸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铁 工程车辆 气缸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热油管道泄漏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志刚 张来斌 +1 位作者 梁伟 陶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7-160,共4页
针对复杂工况下热原油管道泄漏难以准确识别的难题,提出采用基于多元支持向量机的管道泄漏诊断方法,并建立了识别模型,可以在小样本情形下完成模型的训练工作,实现多种工况下对压力波动信号的分类识别,从而提高评判泄漏的有效性和准确... 针对复杂工况下热原油管道泄漏难以准确识别的难题,提出采用基于多元支持向量机的管道泄漏诊断方法,并建立了识别模型,可以在小样本情形下完成模型的训练工作,实现多种工况下对压力波动信号的分类识别,从而提高评判泄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针对热油管道负压波波速受油品及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所导致的定位误差,分析了管道沿程轴向温降以修正负压波波速,并采用牛顿-柯特斯积分方法对传统泄漏定位公式进行了改进。现场实验表明,基于多元支持向量机的检测方法能有效地识别管道运行异常状态,改进的漏点定位算法使得定位精度从原来的2.5%提高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泄漏检测 多元支持向量机 负压波 轴向温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油路对电控单体泵循环变动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仇滔 尹文辉 +2 位作者 刘兴华 陆滢 刘永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4,共4页
进行单缸单体泵的油泵台架试验,获得了不同转速下油泵入口端的低压供油压力和高压油管内的高压压力。分析了循环变动时低压和高压对应的压力曲线特点。研究表明:单体泵控制阀打开过程中,供油柱塞下行吸油使得低压油路内压力降低,同时高... 进行单缸单体泵的油泵台架试验,获得了不同转速下油泵入口端的低压供油压力和高压油管内的高压压力。分析了循环变动时低压和高压对应的压力曲线特点。研究表明:单体泵控制阀打开过程中,供油柱塞下行吸油使得低压油路内压力降低,同时高压油腔内燃油回流到低压油路时形成压力波,这两个因素导致高转速时低压油路的供油压力在部分循环内出现负压,产生单体泵循环变动。试验证明,提高输油压力和增大低压油路的流通面积能够降低单体泵循环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电控单体泵 燃油喷射系统 循环变动 供油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产品多级模糊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王跃进 孟宪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16-1019,共4页
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综合考虑产品在全生命周期或多生命周期内从设计、制造、使用及回收利用等方面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的评价问题。评价过程不仅考虑了所有因素的影响 ,而且保留了各级评价的全部信息。通过权重系数可突出重要... 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综合考虑产品在全生命周期或多生命周期内从设计、制造、使用及回收利用等方面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的评价问题。评价过程不仅考虑了所有因素的影响 ,而且保留了各级评价的全部信息。通过权重系数可突出重要的评价项目 ,评价结果直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且便于评价和比较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绿色产品 模糊评价 多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分布函数的动车组车轴应力谱试验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素霞 谢基龙 +1 位作者 赵方 姚圣卓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9,共5页
根据EN 13103标准分析计算车轴表面应力分布规律,据此在车轴应力较大的距车轮内端面113和163mm处的动车组车轴表面各布置2个测点,由此得到京津城际铁路和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时间历程,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车轴弯曲应力谱子样,... 根据EN 13103标准分析计算车轴表面应力分布规律,据此在车轴应力较大的距车轮内端面113和163mm处的动车组车轴表面各布置2个测点,由此得到京津城际铁路和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时间历程,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车轴弯曲应力谱子样,再由估计的最大应力幅值得到动车组车轴8级程序应力谱。结果表明:动车组车轴应力幅值的分布符合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并且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变化幅度比较大,而京津城际铁路的则比较平缓;在相同速度下,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最大值比京津城际铁路的大1倍左右;动车组以240km·h-1速度运行时其车轴应力幅值最小,在其他速度级下,车轴应力除最大值稍微有差别外,其他应力水平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轴 疲劳 应力谱 概率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电液力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郭栋 付永领 +1 位作者 卢宁 龙满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针对无头轧制系统钢坯闪光对焊中顶锻力伺服特性要求,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及力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为了更准确地体现所研究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以及执行机构的耦合特性,采用AMESim平台进行了系统建模.... 针对无头轧制系统钢坯闪光对焊中顶锻力伺服特性要求,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及力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为了更准确地体现所研究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以及执行机构的耦合特性,采用AMESim平台进行了系统建模.针对顶锻力伺服的快速大力值加载特性、顶锻过程的变刚度特性、双对接液压缸同步均载要求以及更好地消除系统的其他干扰,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和比例积分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力伺服的快速响应性以及双对接液压缸的同步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在局部冲击干扰的条件下,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伺服系统 自抗扰控制 同步控制 闪光对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3型动车组车轮的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树林 石启龙 +1 位作者 杨建伟 张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8-230,共3页
为了真实计算动车组车轮疲劳寿命,在分析国内外车轮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车轮静强度分析和有限元名义应力方法的高速动车组车轮强度的分析方法。基于UIC510-5标准,确定了车轮强度分析的计算载荷工况,利用有限元静强度分析方法对C... 为了真实计算动车组车轮疲劳寿命,在分析国内外车轮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车轮静强度分析和有限元名义应力方法的高速动车组车轮强度的分析方法。基于UIC510-5标准,确定了车轮强度分析的计算载荷工况,利用有限元静强度分析方法对CRH3型动车组车轮进行疲劳强度评价,结果表明机械载荷工况下车轮强度满足要求;最后基于线性损伤累积法则,利用有限元名义应力方法和ANSYS/WORKBENCH得出车轮的疲劳寿命预测图及安全系数图,计算结果满足疲劳寿命要求,为动车组的安全性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轮 有限元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振动冲击夯参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孟宪颐 李韶岗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6-328,339,共4页
分析了振动冲击夯传统建模和分析方法的不足。采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了振动冲击夯的参数化虚拟样机模型,解决了建模当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振动冲击夯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态响应特性分析,详细分析了振动冲击夯各设计参... 分析了振动冲击夯传统建模和分析方法的不足。采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了振动冲击夯的参数化虚拟样机模型,解决了建模当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振动冲击夯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态响应特性分析,详细分析了振动冲击夯各设计参数对机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并以主要设计参数为设计变量对振动冲击夯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对振动冲击夯的连杆结构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振动冲击夯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冲击夯 虚拟样机 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高压共轨喷油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庆辉 张幽彤 +3 位作者 王定标 张晓琨 刘永峰 丁晓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0-1164,共5页
针对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关键结构参数对喷油器的响应特性影响深刻的特点,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性遗传算法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基于多目标多学科优化平台modeFRONTIER和液压仿真分析软件AMESim,以针... 针对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关键结构参数对喷油器的响应特性影响深刻的特点,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性遗传算法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基于多目标多学科优化平台modeFRONTIER和液压仿真分析软件AMESim,以针阀开启延迟和关闭延迟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对电控喷油器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针阀开启延迟时间降低了16.7%,达到0.25ms;关闭延迟时间降低了15.2%,达到0.78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电控喷油器 非支配性遗任算法-Ⅱ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逻辑的机械装置概念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建军 姚燕安 刘永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9-1204,共6页
概念设计是求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满足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概念设计的过程即问题求解的过程.可拓模型为表示机械装置提供了一条简洁规范的途径,物元可以表示机械零件的基本特征和参数,零件之间的联接装配关系可以用关系元描述,事元则可... 概念设计是求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满足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概念设计的过程即问题求解的过程.可拓模型为表示机械装置提供了一条简洁规范的途径,物元可以表示机械零件的基本特征和参数,零件之间的联接装配关系可以用关系元描述,事元则可以表示机械装置的运动状态.利用基元的可拓变换思想可以辅助设计中矛盾问题的解决以及产生新的设计方案,它给机械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逻辑 基元 可拓变换 概念设计 机械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