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现性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红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4-48,共5页
目前的写作教学状况不令人满意。传统的作文评价是学生递交布置的作文,教师批改、讲评。教师是权威,是唯一的评定者。学生很少参与写作课的教学活动,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方面,教师花费不少时间评改学生作业,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另... 目前的写作教学状况不令人满意。传统的作文评价是学生递交布置的作文,教师批改、讲评。教师是权威,是唯一的评定者。学生很少参与写作课的教学活动,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方面,教师花费不少时间评改学生作业,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不起来,写作水平进步不大。使用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同级评改会成为改进写作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如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评价自己和他人作文,表演展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表现性评价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观察、记录、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客观的评价来弥补终结性评价如各种考试,测验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写作教学 小组讨论 同级评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中“人生是饮食”概念隐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海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3期98-100,共3页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一种认知方式。语言中的隐喻也反映了人们的思维特点。饮食涉及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和饮食有关的词语必然会成为人们表达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手段之一,"吃"的隐喻在各...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一种认知方式。语言中的隐喻也反映了人们的思维特点。饮食涉及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和饮食有关的词语必然会成为人们表达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手段之一,"吃"的隐喻在各个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吃"在汉语中的显著地位是其他语言文化难以企及的。汉语中充斥着饮食词汇,饮食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方式,而是描述世界的手段。本文拟研究汉语中"吃"、"喝"、"味"的概念隐喻,以揭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饮食文化 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分层(级)教学中B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与启示
3
作者 贾荣香 杜苗 李智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23-128,共6页
大学英语改革以来,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分层(分级)教学。如北京大学等一类院校基于生源好,实行了分级教学;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二类或三类院校基于学生生源差,采取了分层教学。本文旨在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学B... 大学英语改革以来,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分层(分级)教学。如北京大学等一类院校基于生源好,实行了分级教学;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二类或三类院校基于学生生源差,采取了分层教学。本文旨在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学B班中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情况的调研,了解他们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及其英语学习情况,分析研究现行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出我们的改进观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分层(级)教学 英语学习调研 教学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