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盘散热筋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邬娜 宋浩 +2 位作者 杨建伟 吴春光 王承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盘散热性能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型散热筋的优化设计方案。[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新型散热筋的制动盘三维模型。提出不同散热筋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盘散热性能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型散热筋的优化设计方案。[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新型散热筋的制动盘三维模型。提出不同散热筋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不同散热筋设计方案进行热分析模拟。通过比较不同散热筋设计在轴装制动盘和轮装制动盘上的热传导效率和散热路径,评估不同散热筋制动盘的散热能力。[结果及结论]轮装直板式散热筋和轴装圆柱式散热筋设计方案均显著优化了散热路径,提升了热量从热源向外部冷却介质的转移效率。散热筋的循环对称设计有效降低了制动盘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车轴等相关部件的损伤,能够为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制动盘 散热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龚涛 卢宁 郑宏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3,共5页
近年来,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工程研究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地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为工程机械实现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多可能。在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系统控制精度的提高确保工业生产更为可靠安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本文... 近年来,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工程研究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地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为工程机械实现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多可能。在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系统控制精度的提高确保工业生产更为可靠安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本文从智能控制技术的内容出发,介绍了各种智能控制技术理论方法,并根据智能技术方法,探讨了智能控制技术在各类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同时,分析研究了未来工程机械在智能化控制下的关键性问题和技术体系,为工程机械控制技术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技术 工程机械 关键性问题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化对车辆传动齿轮裂纹扩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杰 高紫钰 +3 位作者 王晓燕 胡铮 兰海 王志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57,共20页
疲劳断裂是重载车辆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齿轮底部疲劳裂纹的扩展将缩短车辆传动系统的服役寿命,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延缓裂纹扩展的主要方法是在传动齿轮的表面引入一定大小的残余压应力。喷丸技术是一种冷加工表面... 疲劳断裂是重载车辆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齿轮底部疲劳裂纹的扩展将缩短车辆传动系统的服役寿命,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延缓裂纹扩展的主要方法是在传动齿轮的表面引入一定大小的残余压应力。喷丸技术是一种冷加工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该技术利用高速弹丸冲击材料表面,使零件表层产生塑性应变的同时,在表面和内部引入残余压应力,从而使裂纹闭合的能力得到强化,达到延缓裂纹扩展的强化效果。为了更好地揭示喷丸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首先综述了传动齿轮表面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以及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对重载车辆服役的影响。从强度因子、J积分以及裂纹闭合效应出发,介绍了传动齿轮表面疲劳裂纹扩展的理论以及残余压应力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之间的关系。其次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新型有益于将残余拉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的微粒子喷丸、激光喷丸、超声喷丸方法,并与传统机械喷丸技术相比较,阐述了新型喷丸表面强化技术的优缺点。此外,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两方面,论述了喷丸速度、喷丸角度、弹丸直径、弹丸材质和覆盖率5个工艺参数对在传动齿轮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的改善影响。最后对喷丸强化技术在传动齿轮上的多目标参数优化以及多尺度残余压应力与疲劳性能进行了展望,并结合重载车辆的使用需求,强调需要创新设计一种效率高、价格低、适用性广的喷丸技术,以进一步推动喷丸强化在延缓疲劳裂纹扩展方面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残余压应力 传动齿轮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疲劳寿命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意图呈现对行人过街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熙普 秦华 +1 位作者 冉令华 王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4041-14048,共8页
自动驾驶车辆外部人机交互界面(external human-machine interfaces,eHMI)的呈现方式与时机会影响行人的过街决策,因此研究过街行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意图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利用Unity 3D建立仿真模型,依据车辆意图呈现方式与时机的不同... 自动驾驶车辆外部人机交互界面(external human-machine interfaces,eHMI)的呈现方式与时机会影响行人的过街决策,因此研究过街行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意图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利用Unity 3D建立仿真模型,依据车辆意图呈现方式与时机的不同进而生成16段自动驾驶车辆驶来视频,将视频乱序向参试者播放,收集参试者在面对不同视频时做出的反应时间与过街决策,基于此来探究eHMI呈现方式和时机对行人过街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呈现方式方面,相比于中性颜色,显著的文本颜色往往更可以影响行人的过街决策,可以大大缩短行人的反应时间,帮助行人做出更准确、更安全的过街决策;在呈现时机方面,当自动驾驶车辆车速处于35~40 km/h时,激活距离越近越会对行人的过街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呈现 自动驾驶 人车交互 行人过街决策 外部人机交互界面(eH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工程车辆油气悬架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建民 刘祥 +1 位作者 张帅 周庆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2-486,共5页
在工程施工以及货物运输过程中,重载工程车辆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油气悬架系统的性能研究与控制技术开发受到关注。基于现代油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油气悬架的数学建模方法,对油气悬架系统的自... 在工程施工以及货物运输过程中,重载工程车辆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油气悬架系统的性能研究与控制技术开发受到关注。基于现代油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油气悬架的数学建模方法,对油气悬架系统的自整定PID控制、自适应反推控制、刚度阻尼联合控制,以及非线性油气悬架系统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悬架系统不同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车辆 油气悬架 建模方法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球追踪的手术器械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差异性分析:以工程师与医生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保霞 项宗柱 +3 位作者 黄锡艺 王丽 王传涛 赵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87-4894,共8页
为保证手术器械设计过程中工程师的设计需求符合医生的实际使用需求,对工程师和医生在手术器械使用中的表现进行差异性研究。通过模拟手术实验,设置关键任务与非关键任务,对12名工程师与12医生进行眼动数据(瞳孔直径和平均扫视幅度)与... 为保证手术器械设计过程中工程师的设计需求符合医生的实际使用需求,对工程师和医生在手术器械使用中的表现进行差异性研究。通过模拟手术实验,设置关键任务与非关键任务,对12名工程师与12医生进行眼动数据(瞳孔直径和平均扫视幅度)与问卷数据(整体评价和各指标评价)的收集,通过四方面分析得到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认知差异:关键任务中,医生瞳孔扩张,具有更高的认知负荷;注意力差异:医生采用主次注意力分配策略,工程师采用平均注意力分配策略。关键任务中,医生相较于工程师注意力集中,扫视幅度小,信息搜索效率高;器械关注度:非关键器械中,工程师设计冗余,超出医生的实际需求;器械评价指标关注度:安全性是共同关注的指标,舒适度相关评价差异性大。可见,应关注设计者角度和使用者角度存在的差异,找到设计和优化关键点,从医生临床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手术器械的优化与设计,提高手术器械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分析 手术器械 设计优化 医生 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及改进ADRC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和丽阳 冯剑波 +1 位作者 王衍学 陈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1,158,共8页
针对车辆纵向运动时内部和外部扰动导致的预期功能稳定性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及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设计了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 针对车辆纵向运动时内部和外部扰动导致的预期功能稳定性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及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设计了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策略。首先,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以及考虑前车速度的安全车间距离模型;然后,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和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利用MPC算法实现对前车的跟踪,并将状态误差作为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的输入,实现车辆在扰动环境下的稳定巡航控制;最后,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及改进ADRC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由于距离误差引起的系统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提高车辆在自适应巡航过程中的跟踪性能以及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自适应巡航 自抗扰控制 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温度对PEMFC水分布、质子传输及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启沃 刘永峰 +2 位作者 裴普成 张璐 姚圣卓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84,共11页
工作温度直接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膜态水含量和功率密度,决定了膜的质子传输效率。为研究工作温度对PEMFC质子传输效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膜质子传输(membrane proton transport,MPT)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工作温度变化对膜... 工作温度直接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膜态水含量和功率密度,决定了膜的质子传输效率。为研究工作温度对PEMFC质子传输效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膜质子传输(membrane proton transport,MPT)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工作温度变化对膜态水含量的影响,推导了输出电压计算公式,并将MPT模型耦合进COMSOL进行了多物理场计算。搭建了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在进气相对湿度100%,工作温度为50、60和70℃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仿真,基于MPT模型计算了输出电压,分析了工作温度变化对跨膜水通量、膜态水含量和质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温度为70℃时,MPT模型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41%;在电流密度0~800 mA/cm^(2)范围内,相对误差为0.12%~2.52%。相同进气口压力、进气相对湿度和进气流量下,随着工作温度升高,跨膜水通量增加,膜态水含量降低且分布更均匀,PEM的湿润程度更高,质子电导率升高。在电流密度0~650 mA/cm^(2)范围内70℃的输出电压低于50℃,在电流密度650~1300mA/cm^(2)范围内高于50℃和60℃。随着电流密度升高,跨膜水通量增加,膜态水含量分布更均匀,部分工况下质子电导率升高。当工作温度为70℃时,PEMFC的功率密度最大,为399.73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工作温度 电池性能 数值模拟 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应急疏散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牛聚粉 林雅琳 +1 位作者 楚馨悦 汪国锋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为直观了解国内外应急疏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以1965—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库和1986—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该领域共6317篇相关文献为基础,综合利用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法和钻孔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 为直观了解国内外应急疏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以1965—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库和1986—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该领域共6317篇相关文献为基础,综合利用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法和钻孔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疏散研究受相关政策和紧急事件的影响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现阶段我国应急疏散研究形成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网络,主要集中于各综合类高校,在未来各研究机构应当利用各自优势进行合作;根据国内外应急疏散的关键词和聚类分析,当前应急疏散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群疏散行为研究和基于传统模型与多种算法的疏散模拟仿真模型研究。未来应急疏散研究应聚焦于拓展多样化的灾害背景;将基于韧性理念的应急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应急疏散规划中,构建一个多层次应急疏散系统;同时应积极研发并应用具备高针对性的新技术、新算法、新模型,以科技赋能应急疏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应急疏散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SGRO的RD2型货车车轴裂纹扩展寿命预测
10
作者 周素霞 尚豪 +2 位作者 李洋 赖劲 李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75-2583,共9页
为研究RD2型货车车轴不同尺寸的表面裂纹扩展行为及裂纹车轴剩余寿命变化,构建全尺寸RD2型货车车轴模型,基于欧盟标准EN13103在车轴疲劳设计中的应用,对RD2型货车车轴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验证并确定裂纹存在位置;基于NASGRO裂纹扩展寿命模... 为研究RD2型货车车轴不同尺寸的表面裂纹扩展行为及裂纹车轴剩余寿命变化,构建全尺寸RD2型货车车轴模型,基于欧盟标准EN13103在车轴疲劳设计中的应用,对RD2型货车车轴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验证并确定裂纹存在位置;基于NASGRO裂纹扩展寿命模型,对不同尺寸初始裂纹车轴进行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探究不同裂纹扩展步下的裂纹尖端应力变化及应力强度因子变化,采用9种不同初始裂纹模型对临界裂纹尺寸进行计算,并对剩余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集中位于车轴防层板安装处,且该区域与现场检修车轴裂纹存在区域相符合,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区域随着扩展步的增加而增大,应力强度因子幅值随着初始裂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裂纹扩展剩余寿命随着初始裂纹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裂纹扩展总体趋势为随着初始裂纹深长比的增加,车轴裂纹扩展剩余寿命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GRO模型 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临界裂纹尺寸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曲线线型对地铁车辆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素霞 薛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了减轻地铁运行中的轮轨磨耗,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轮轨关系模型,针对4种地铁线路缓和曲线线型(线性变化、余弦曲线、正弦曲线和三次曲线)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线型下的轮轨横向... 为了减轻地铁运行中的轮轨磨耗,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轮轨关系模型,针对4种地铁线路缓和曲线线型(线性变化、余弦曲线、正弦曲线和三次曲线)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线型下的轮轨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磨耗功率、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6个动力学参数在列车运行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弦曲线和线性变化对列车在缓和曲线区段的动力学参数数值的变化影响较大;这些动力学参数在缓和曲线线型为三次曲线和余弦曲线时,其数值均处于居中水平,这两种线型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缓和曲线 地铁轮轨磨耗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健康监测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聚粉 汪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5-229,共5页
为直观展现国际建筑健康监测的研究情况,以1990—2012年SC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 SpaceⅡ绘制建筑健康监测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展现国际建筑健康监测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研究的知识... 为直观展现国际建筑健康监测的研究情况,以1990—2012年SC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 SpaceⅡ绘制建筑健康监测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展现国际建筑健康监测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研究的知识基础,以及相关学科领域与研究前沿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实力较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英格兰、加拿大、印度等,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依次为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南加州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佛大学等。该领域研究的鼎盛时期出现于1995年后,具有较高"中心度"的关联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神经科学与神经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力学、物理学、数学与计算生物学、行为科学、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医学信息学等。该领域的研究前沿集中在微粒物质、结构健康监测、损伤检测、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模型、管理系统、心理健康、环境污染、室内空气综合征等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将成为建筑健康监测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建筑安全 监测 研究态势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Gre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盘形制动系统摩擦振动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方浩 王金海 +3 位作者 杨建伟 李继山 赵鹏 王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0,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盘形制动摩擦复杂多变,传统的静态摩擦模型难以揭示制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必要建立动态摩擦模型分析盘形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方法]利用LuGre动态摩擦模型建立盘形制动系统二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盘形制动摩擦复杂多变,传统的静态摩擦模型难以揭示制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必要建立动态摩擦模型分析盘形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方法]利用LuGre动态摩擦模型建立盘形制动系统二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求解,获得闸片在不同情况下的振动响应,分析角速度、制动压力和摩擦因数差值对制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及结论]随着制动角速度的增加,制动系统逐渐从黏滑振动转变为稳定振动,高于临界角速度时制动系统振幅增加,制动系统进入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增加;制动压力增大,闸片从稳定运动向黏滑运动过渡,振动变得复杂且不规律。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加,闸片的振幅逐渐增加,振动强度越来越大;摩擦因数差值的增加会增大振幅。经综合考虑,摩擦因数差值为0.2时,制动系统处于最佳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盘形制动系统 稳定性 黏滑振动 LUGR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温度对PEMFC电化学反应及性能影响模拟研究
14
作者 韩启沃 刘永峰 +3 位作者 范馨远 裴普成 张璐 姚圣卓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8-1530,共13页
为研究工作温度对PEMFC电化学反应及性能的影响,综合考量工作温度对燃料气体传输及产水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电化学反应(electrochemical reaction,ER)模型,并将其耦合进COMSOL进行多物理场计算。搭建的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利用梯度加热实... 为研究工作温度对PEMFC电化学反应及性能的影响,综合考量工作温度对燃料气体传输及产水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电化学反应(electrochemical reaction,ER)模型,并将其耦合进COMSOL进行多物理场计算。搭建的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利用梯度加热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并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在进气相对湿度100%下,分别于50、60和70℃进行对比实验与模拟研究,进一步分析工作温度变化对氢气、氧气、氮气及水摩尔分数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70℃时,ER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90%;在0~600 mA/cm^(2)电流密度范围内,相对误差为0.62%~1.96%。当电流密度超过650 mA/cm^(2),70℃时,PEMFC的最大功率密度为399.73 mW/cm^(2),分别较50和60℃提高9.4%和4.9%。随工作温度升高,PEMFC的输出性能提升,电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燃料气体摩尔分数降低,其中氢气摩尔分数最小值由0.579降至0.415,氧气摩尔分数最大值从0.186降至0.146,气体分布更均匀,同时有效改善MEA内部水管理,缓解局部水积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化学 工作温度 电池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AI计算的轨道扣件状态定量化检测方法
15
作者 白堂博 段嘉明 +1 位作者 杨建伟 许贵阳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针对轨道扣件车载实时定量检测中检测的速度与精度难以平衡以及设备空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AI计算的改进YOLOv8(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轨道扣件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部署和测试。首先,为实现轻量化部署,优化YOLOv8网... 针对轨道扣件车载实时定量检测中检测的速度与精度难以平衡以及设备空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AI计算的改进YOLOv8(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轨道扣件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部署和测试。首先,为实现轻量化部署,优化YOLOv8网络结构,嵌入移动神经网络V3(MobileNetV3)轻量化网络,引入压缩激励(SE)注意力机制,并重构颈部网络,加入可变形卷积;其次,结合推理引擎加速方法优化重构的网络模型,并将其部署在Jetson AGX Xavier边缘AI计算设备上;最后,对分割结果进行像素级提取,引入最小外接矩阵,定量分析扣件的断裂程度和偏转角度,并优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轻量化网络参数数量减少了22%;在边缘AI计算设备上的帧率相对原YOLOv8模型提升了80%,达到58帧·s^(-1);通过定量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平均精度达到了97.0%,满足检测车辆所需的最低45帧·s^(-1)检测要求,实现了轨道扣件的定量化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AI计算 扣件 轻量化 定量化检测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轮磨耗的高速变轨距转向架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刘家瑞 闫硕 +1 位作者 张军 马贺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5,共7页
为了探究变轨距高速客车在车轮磨耗情况下的动力学性能问题,建立了变轨距高速客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导入3种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踏面与60N钢轨标准型面,并分析其接触带宽与接触应力,以及在直线与曲线的实际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4... 为了探究变轨距高速客车在车轮磨耗情况下的动力学性能问题,建立了变轨距高速客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导入3种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踏面与60N钢轨标准型面,并分析其接触带宽与接触应力,以及在直线与曲线的实际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435 mm轨距下的变轨距客车轮轨接触情况优于1520 mm轨距的,变轨距高速客车在1520 mm轨距下的直线临界速度高于1435 mm轨距的,直线横向运行稳定性比1435 mm轨距的差。磨耗中期车轮踏面接触情况更好且在速度低于320 km/h时的直线横向平稳性最好。通过研究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可知,变轨距高速客车在1520 mm轨距下的曲线通过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变轨距 车轮磨耗 轮轨接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Hilbert-Huang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识别研究
17
作者 周素霞 纪泽 +1 位作者 曲直 靳雨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1-249,共9页
为准确可靠识别高速铁路轨道上的短波不平顺特征,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的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运用修正Akima方法,优化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法,对构建的调幅调频信号区间重新赋予权重,有效避... 为准确可靠识别高速铁路轨道上的短波不平顺特征,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的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运用修正Akima方法,优化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法,对构建的调幅调频信号区间重新赋予权重,有效避免了包络曲线地过冲和欠冲问题并保持光滑性;基于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对构建的复合信号进行处理,抑制了端点效应中的发散现象。采用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具有更好的信号分离效果。基于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对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实测信号进行分解,应用边际谱和Hilbert谱对内涵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分量进行分析,得到的波长与位置信息与实际测量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短波不平顺 HILBERT-HUANG变换 模态混叠 包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悬式驱动系统对高速列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宇轩 杨建伟 王金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来源以及传力部件,驱动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方法]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国内某型采用体悬式驱动系统的高速列车单节车辆动力学模... [目的]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来源以及传力部件,驱动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方法]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国内某型采用体悬式驱动系统的高速列车单节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仿真分析,研究体悬式驱动系统对车辆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以及对转向架构架和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体悬式驱动系统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横向平稳性指标外,其余指标均随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体悬式驱动系统增加了构架横向、构架垂向及车体垂向的振动加速度,降低了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且该系统对于车辆构件垂向的影响较横向更加显著;体悬式牵引电机的自振频率在车体上会有所体现,需避免牵引电机和车体发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体悬式驱动系统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辅助对骨科医生脑力负荷影响的多模态特征
19
作者 阿力木江·努拉克 秦华 +2 位作者 赵宇 李嘉浩 毛宁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69-5376,共8页
脊柱椎板机器人是近年来为椎板切除术研发的辅助性手术机器人。为探究脊柱椎板机器人手术方式和传统椎板切除手术方式对骨科医生脑力负荷多维特征方面的差异,基于多模态(心电仪、眼动仪和NASA-TLX量表)测量两种手术方式下骨科医生的脑... 脊柱椎板机器人是近年来为椎板切除术研发的辅助性手术机器人。为探究脊柱椎板机器人手术方式和传统椎板切除手术方式对骨科医生脑力负荷多维特征方面的差异,基于多模态(心电仪、眼动仪和NASA-TLX量表)测量两种手术方式下骨科医生的脑力负荷。通过模拟手术实验,让12名骨科医生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式做椎板切除术,采集骨科医生的多模态数据以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脊柱椎板机器人手术方式和传统椎板切除手术方式在主观脑力负荷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心电指标方面,平均心率、低频/高频比值(LF/HF)和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 SDNN)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眼动指标方面,瞳孔直径(P<0.05)、注视频率(P<0.05)和扫视频率(P<0.01)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手术方式下均有瞳孔直径与主观脑力负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尤为显著。脊柱椎板机器人方式与传统椎板切除手术方式相比能够减轻骨科医生的脑力负荷,而且瞳孔直径与主观脑力负荷水平能更有效地反映骨科医生脑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负荷 多模态测评 骨科医生 脊柱椎板机器人 椎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VMD与PSO-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远鹏 陈志刚 +2 位作者 余志红 王衍学 陈龙翘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42,共8页
滚动轴承工作环境恶劣且振动信号容易受到噪声干扰,使得轴承故障不易被识别。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鲸鱼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WOA-VMD)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 滚动轴承工作环境恶劣且振动信号容易受到噪声干扰,使得轴承故障不易被识别。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鲸鱼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WOA-VMD)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WOA-VMD寻找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最优参数组合;其次,将轴承正常信号以及故障信号作为输入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计算各模态分量的样本熵值作为特征向量;再次,将特征向量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最后,将分组的特征向量分别输入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与PSO-SVM模型中进行训练与故障诊断。结果表明,SVM模型故障诊断率分别为89.1667%和86.2500%,PSO-SVM模型故障诊断率分别为100%和99.5833%,轴承故障得到了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轴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