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制砂标准化技术进展及相关问题思考
1
作者 宋少民 胡幼奕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8-634,共7页
围绕以砂石骨料国家标准为核心的相关标准化技术进步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重点说明了标准在机制砂定义、建设用砂级配、吸附性、颗粒形状和粗骨料颗粒形状等方面作出的创新和改变,强化了机制砂级配和吸附性对于品质的重要性和正确认知... 围绕以砂石骨料国家标准为核心的相关标准化技术进步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重点说明了标准在机制砂定义、建设用砂级配、吸附性、颗粒形状和粗骨料颗粒形状等方面作出的创新和改变,强化了机制砂级配和吸附性对于品质的重要性和正确认知。同时,从服务于现代混凝土的角度,讨论了骨料最优级配的原则、细骨料粗细表征指标、亚甲蓝值试验方法及大胶凝材料理念等学术和技术问题,以期为砂石机制骨料的高品化调控与工程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标准化 级配 吸附性 颗粒形状 颗粒粗细 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桥梁新型铝合金防撞护栏安全性 被引量:8
2
作者 焦驰宇 朱格西 +2 位作者 龙佩恒 史文浩 肖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10-316,共7页
为满足城市景观的需要,同时适应可持续发展趋势,采用新型铝合金防撞护栏替代传统型钢护栏,为了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需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型铝合金防撞护栏方案,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 为满足城市景观的需要,同时适应可持续发展趋势,采用新型铝合金防撞护栏替代传统型钢护栏,为了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需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型铝合金防撞护栏方案,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汽车碰撞作用下螺栓连接处的承载能力、栏杆及立柱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初步提出的铝合金护栏方案,可适当增大螺栓直径及法兰盘厚度,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当车辆发生撞击时,改进后的护栏所承受的碰撞冲击力及变形均符合规范要求,因而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铝合金护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铝合金 防撞护栏 数值模拟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破坏模式与剪切强度关系初探
3
作者 陈昊祥 王明洋 +2 位作者 靳天伟 戚承志 易玥彤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68,共7页
为了探究结构面变形破坏模式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对规则锯齿结构面直剪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应力水平、岩石强度以及齿状凸起体的起伏角i和宽度l等因素对其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齿状凸起体可能发生剪切或拉伸破坏且不... 为了探究结构面变形破坏模式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对规则锯齿结构面直剪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应力水平、岩石强度以及齿状凸起体的起伏角i和宽度l等因素对其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齿状凸起体可能发生剪切或拉伸破坏且不同破坏模式之间可相互转换;找到了结构面不同变形破坏模式所对应的力学与几何条件,并确定了不同变形破坏模式下结构面剪切强度的预测公式;通过与直剪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探究结构面变形破坏模式与其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锯齿结构面 破坏模式 剪切强度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状况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媛 杜明义 +2 位作者 杨柳忠 蔡国印 张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0,共5页
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具有数据来源广泛、监测要素复杂、服务对象多样等特点,整合可用的资源进行城市生态的综合监测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及地表覆盖、城市边界等遥感产品,在现有遥感生态指数的基础上,结合黑臭... 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具有数据来源广泛、监测要素复杂、服务对象多样等特点,整合可用的资源进行城市生态的综合监测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及地表覆盖、城市边界等遥感产品,在现有遥感生态指数的基础上,结合黑臭水体指数,构建适合综合评估城市生态状况的集成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状态的多维度监测。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理论上补充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可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城市生态 遥感监测模型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尺度典型地表要素综合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琴琴 蔡国印 +2 位作者 杨柳忠 张宁 杜明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6,共5页
国产高分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可以从几何形态、纹理结构及光谱信息等不同侧面实现对城市地表要素的精细描述。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相比,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物提取的精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道路两旁高大建筑物及... 国产高分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可以从几何形态、纹理结构及光谱信息等不同侧面实现对城市地表要素的精细描述。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相比,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物提取的精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道路两旁高大建筑物及树木的遮挡,城市道路的提取精度依然有限。本文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建筑物的基础上,利用OSM面状道路数据及城市边界数据,结合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借助空间图层叠加,使得城市建筑物、道路、植被和水体提取总体精度优于90%,为国产高分影像辅助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要素 GF-2 OSM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侧移刚度分布的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正川 王星星 +3 位作者 李航 王维 罗海嘉 李爱群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6,118,共7页
以罕遇地震作用下建筑各楼层累积塑性变形倍率相等为目标,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最佳侧移刚度分布和最佳截面惯性矩分布,提出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其设计步骤。以7层框架结构为例介绍该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塑性时程分析... 以罕遇地震作用下建筑各楼层累积塑性变形倍率相等为目标,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最佳侧移刚度分布和最佳截面惯性矩分布,提出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其设计步骤。以7层框架结构为例介绍该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和能量法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考察本文提出抗震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符合最佳侧移刚度分布的多层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各楼层累计塑性变形倍率和能量分布较为均匀,具有较传统钢框架结构更优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钢框架结构 最佳侧移刚度比 累积塑性变形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隔震梁桥简化分析方法及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7
作者 刘陆宇 李杨杰 焦驰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7,85,共8页
现今桥梁结构抗震体系,可归纳为两种:一是按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利用桥梁墩柱发生塑性变形,延长结构周期,耗散地震能量;二是利用减隔震支座的塑性变形减少结构地震反应。减隔震体系梁桥因其具有下部结构地震反应小、结构损伤小、修复速... 现今桥梁结构抗震体系,可归纳为两种:一是按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利用桥梁墩柱发生塑性变形,延长结构周期,耗散地震能量;二是利用减隔震支座的塑性变形减少结构地震反应。减隔震体系梁桥因其具有下部结构地震反应小、结构损伤小、修复速度快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桥梁建设。但在设计过程中,对减隔震梁桥的简化分析方法尚不明确,且对减隔震支座设计参数确定尚无优化方法可循。本文选取一联(30+34.5+30)m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设计采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分别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对不同设计参数下的桥梁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不同设计阶段所采用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的支座参数,并给出相应优化取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桥 单振型反应谱法 FPS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力学条件下深水河道单壁钢围堰施工安全性:以清江河大桥1号承台钢围堰工程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焦驰宇 林监 +2 位作者 卢长炯 赵福元 冉彭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432-14440,共9页
目前针对单壁钢围堰施工过程荷载的取值,通常依靠现行规范中的线性荷载模式确定,无法真实反映受空间水力条件影响的围堰及承台施工受力情况。以清江河大桥单壁钢围堰工程为背景,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围堰结构体系变化,提出了采用流体动力... 目前针对单壁钢围堰施工过程荷载的取值,通常依靠现行规范中的线性荷载模式确定,无法真实反映受空间水力条件影响的围堰及承台施工受力情况。以清江河大桥单壁钢围堰工程为背景,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围堰结构体系变化,提出了采用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改进荷载模式分析方法。将此方法与常规的基于现行规范荷载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复杂水力条件下对施工期单壁钢围堰结构受力安全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在混凝土受力方面,现有规范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其结果偏小约20%;而对于钢构件而言,位移结果比较接近,规范计算的环向次肋最大应力偏大约20%;利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湍流模型来模拟复杂河道水流条件,能够更好地反映空间复杂水流力对结构的影响。综上,研究成果有利于保障复杂水力条件下围堰结构施工安全,可为今后同类单壁钢围堰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钢围堰 结构荷载 深水河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块系岩体动力响应及在巷道防冲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宽 戚承志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7-1067,共11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重,亟需采用新方法、新理论加以防治.摆型波是在深部岩体工程中发现的新型非线性波,其使岩体出现相对分离和相对压实的不同运动状态,与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岩体中软弱结构层的非...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重,亟需采用新方法、新理论加以防治.摆型波是在深部岩体工程中发现的新型非线性波,其使岩体出现相对分离和相对压实的不同运动状态,与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岩体中软弱结构层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引入双曲线模型建立块系岩体中摆型波传播的非线性动力模型,研究软弱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大闭合量、初始刚度和阻尼)对块系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块系围岩与支护系统互馈作用的理论模型,在无初始地应力和考虑初始地应力的情况下研究巷道支护系统的刚度、让位能力和阻尼耗能作用对巷道顶板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支护系统的受力情况,为新型防冲吸能巷道液压支架设备的吸能让位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双曲线模型建立的块系岩体的非线性动力模型能够限制岩块间软弱层的最大变形量.冲击载荷越大,增大软弱层最大闭合量时岩块的加速度降低程度越显著.增加支护系统刚度,增强支护系统让位能力和阻尼耗能能力,均可有效降低巷道顶板的加速度幅值,减轻巷道围岩对支护系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巷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双曲线模型 冲击地压 巷道支护 初始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离港高架桥梁抗震体系对比研究
10
作者 程京伟 马辉 焦驰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双层高架桥是城市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桥梁形式,可合理利用空间,减少交通拥堵。随着北京某机场的建成,“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设计理念使得双层离港高架桥得到快速发展,但在设计过程中,航站楼建筑物与桥梁结构组合时,桥梁结构体系选... 双层高架桥是城市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桥梁形式,可合理利用空间,减少交通拥堵。随着北京某机场的建成,“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设计理念使得双层离港高架桥得到快速发展,但在设计过程中,航站楼建筑物与桥梁结构组合时,桥梁结构体系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某机场双层离港高架桥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工程情况设计了墩梁固结、上层支座和双层支座3种典型结构体系,建立线弹性分析模型,对常遇地震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墩梁固结体系地震位移和内力较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后对3种体系考虑墩柱塑性铰损伤行为的力学性能开展了罕遇地震下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研究表明上层支座随着弯矩反弯点的变化,墩柱转角需求最小,同时三者的纵横向墩柱转动能力均满足抗震需要。综合对比分析在本文探讨的地震情况下,3种结构体系,墩梁固结体系由于整体刚度大、地震参与质量小进而导致内力位移响应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优势。同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高架桥 结构体系对比 反应谱分析 非线性时程分析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曲线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焦驰宇 鲁子明 +2 位作者 龙佩恒 时晓鹏 侯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106,140,共9页
对国内外历次地震中桥台震害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简化桥台模型、弹簧桥台模型、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等几种针对城市桥梁桥台的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同精细化程度的... 对国内外历次地震中桥台震害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简化桥台模型、弹簧桥台模型、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等几种针对城市桥梁桥台的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同精细化程度的数值模型,开展人工地震动条件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数值模型的计算误差;在此基础上选取合理数值模型,对桥梁曲率半径进行变参数研究,探讨墩底内力、墩梁相对位移以及台梁相对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提高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拟精细化程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桥梁边墩的地震响应,特别是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可综合考虑桥台的动力响应,值得推荐;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曲率半径越小,各桥墩横向内力及位移差异越明显,建议在进行曲线桥梁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曲线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场地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健 程浩 焦驰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1-30,共10页
近年来,可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互作用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破坏性地震中由于场地液化造成的桩基震害现象及其损伤破坏机理;然后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液化场地桩-土相互作用领域开展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系统总... 近年来,可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互作用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破坏性地震中由于场地液化造成的桩基震害现象及其损伤破坏机理;然后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液化场地桩-土相互作用领域开展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系统总结了两种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三类实验研究方法,并对其优劣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给出了研究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基础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液化场地 桥梁桩基 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硬度G3橡胶隔震支座试验研究及其隔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维 李爱群 +1 位作者 韩凤萍 邓建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对低硬度G3橡胶隔震支座(简称为G3橡胶隔震支座,G3橡胶的剪切模量G近似为0.3MPa)进行水平压剪及竖向压缩试验,研究其水平和竖向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铅-G3橡胶支座隔震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索G3橡胶隔震支座对隔震结构... 本文对低硬度G3橡胶隔震支座(简称为G3橡胶隔震支座,G3橡胶的剪切模量G近似为0.3MPa)进行水平压剪及竖向压缩试验,研究其水平和竖向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铅-G3橡胶支座隔震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索G3橡胶隔震支座对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G3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较小的水平及竖向刚度;随着面压的增加,G3橡胶隔震支座的等效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逐渐增大。橡胶支座规范(GB 20688-3 2006)的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理论值与G3橡胶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实测值误差在10%以内。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铅-G3橡胶隔震支座对结构基底剪力及层间位移角的隔震效果均优于铅-G4橡胶隔震支座和铅-G6橡胶隔震支座,但其隔震效果提升较少,原因为上述3类橡胶隔震支座的刚度相比于上部结构的刚度都是较小的数值,橡胶隔震支座刚度的些许增减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硬度橡胶 隔震支座 试验研究 隔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桥地震损伤破坏数值模拟及FPS减震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焦驰宇 桂晓珊 +1 位作者 刘陆宇 龙佩恒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8,共10页
为探求城市小半径曲线桥地震损伤破坏过程,并探讨FPS支座在其中的减隔震应用,本文以汶川地震中某小半径曲线匝道桥为研究对象,通过Open SEES建立能考虑弯剪耦合效应的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原桥模型,探讨小半径曲线桥的损伤模拟方法;此后... 为探求城市小半径曲线桥地震损伤破坏过程,并探讨FPS支座在其中的减隔震应用,本文以汶川地震中某小半径曲线匝道桥为研究对象,通过Open SEES建立能考虑弯剪耦合效应的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原桥模型,探讨小半径曲线桥的损伤模拟方法;此后采用考虑动轴力和双方向耦合的single FPBearing单元模拟FPS支座的受力特性,并通过支座试验确定其Vel Normal Frc Dep摩擦属性各参数取值,进行该匝道桥FPS减隔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实际震害,原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模拟出桥墩受弯剪破坏规律和失效形式,真实地反映桥梁受地震作用响应规律;对比原桥模型,FPS减隔震模型可有效降低桥墩的地震反应,防止曲线桥发生地震损伤。通过合理的单元参数取值,在Open SEES软件中single FPBearing单元及Vel Normal Frc Dep摩擦属性可以准确地模拟FPS支座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梁 小半径 FPS支座 减隔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及温度老化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世法 卢兆洋 +2 位作者 房聪 任小遇 朱建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研究紫外光及温度老化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CMA)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MA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对比分析,在紫外光老化方面,通过Verhulst生物模型建立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与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关... 目的研究紫外光及温度老化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CMA)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MA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对比分析,在紫外光老化方面,通过Verhulst生物模型建立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与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关系方程,提出紫外光老化速率评价指标,评价各项性能的紫外光老化速率;在温度老化方面,评价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提升,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降低;基于Verhulst生物模型的拟合方程相关系数R^(2)均在0.94以上。结论CMA的低温抗裂性能受紫外光老化影响最大,水稳定性能受温度老化影响最大;基于Verhulst生物模型的紫外老化拟合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有效预测CMA在紫外光老化后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 紫外光老化 温度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强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世法 任小遇 +2 位作者 郭倩芸 冯建勇 徐欣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6-304,共9页
目的 研究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开放交通强度,为道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在不同养生时间的劈裂强度、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依据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 目的 研究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开放交通强度,为道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在不同养生时间的劈裂强度、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依据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规范要求,提出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开放交通强度。结果 当以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为标准时,初定开放交通强度为0.58 MPa;以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要求为判据时,初定开放交通强度。应用模拟车辆荷载试验,以劈裂强度及疲劳寿命损失率不大于5%为标准,最终确定了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放交通强度。结论 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标准可以依据路面强度与沥青混合料的规范要求综合确定,推荐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放交通强度为0.8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凝土 强度增长规律 路用性能 开放交通强度 有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墩柱地震损伤破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时晓鹏 焦驰宇 +1 位作者 鲁子明 侯苏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1,75,共8页
对国内外历次重大地震中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震害特点、破坏机理进行回顾与总结,随后针对国内外学者对公路桥梁墩柱理论与试验研究开展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从公路桥梁桥墩抗震理论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以及试验研究方面... 对国内外历次重大地震中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震害特点、破坏机理进行回顾与总结,随后针对国内外学者对公路桥梁墩柱理论与试验研究开展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从公路桥梁桥墩抗震理论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以及试验研究方面展开了重点综述。总结了5种数值模型、3种试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适用性进行了评述,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对公路桥梁RC墩柱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最后对未来公路桥梁RC墩柱抗震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1)理论研究方面,创新理论研究方法;(2)数值模型方面,进一步优化分析模型,准确把握数值模拟和试验之间关系;(3)试验研究方面,将试验优化为高精度、高效率试验法,实现考虑多因素的复杂结构地震破坏试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墩 地震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p-y曲线法的曲线梁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驰宇 张家辉 +1 位作者 胡彪 李杨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2,共10页
受空间耦合效应影响,国内外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曲线梁桥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略显不足。基于此,文中以某匝道桥为工程背景,基于OpenSees平台,采用空间动力p-y曲线法开展了5种不同曲率半径、3种典型下部结构形式的15组动力非线性有... 受空间耦合效应影响,国内外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曲线梁桥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略显不足。基于此,文中以某匝道桥为工程背景,基于OpenSees平台,采用空间动力p-y曲线法开展了5种不同曲率半径、3种典型下部结构形式的15组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研究,探讨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影响下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表明:曲线梁桥的法向结构响应量大于直线梁桥,切向结构响应规律相反;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曲线梁桥的各结构响应规律与直线梁桥逐渐接近;与考虑桩土效应的直线桥相比,在法向和切向上,曲线梁桥边墩和中墩的结构响应量差异大,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差异显著减小;对同一曲率半径的桥梁来说,下部结构中墩为独柱墩刚接体系时,该墩内力响应最大、位移响应最小,中墩为双柱加支座结构时,动力响应规律相反,直线梁桥的规律与此类似。文中研究结果可为曲线梁桥地震反应规律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桥 桩基础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表征岩石节理粗糙度指标系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班力壬 戚承志 +3 位作者 单仁亮 陶志刚 姜宽 程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56-3363,共8页
基于长方体微凸体两种破坏模式提出了等效高差概念来反映微凸体几何参数对剪切强度贡献比例。不同剪切方向的等效高差分布不同可反映节理剪切方向性。进而提出了基于等效高差的节理三维粗糙度指标系统,其中平均等效高差表征了不同破坏... 基于长方体微凸体两种破坏模式提出了等效高差概念来反映微凸体几何参数对剪切强度贡献比例。不同剪切方向的等效高差分布不同可反映节理剪切方向性。进而提出了基于等效高差的节理三维粗糙度指标系统,其中平均等效高差表征了不同破坏形式的微凸体对强度的贡献,也可反映节理面的起伏方向性;分形维数表征了不同尺度粗糙度的关系,可从尺度上全面描述节理面信息,并且也可表示剪切方向性。最后基于三维测量系统获取了节理面离散点坐标值并计算出新指标系统具体数值,验证了指标系统可以描述剪切方向性,同时克服了采样间距的影响。新指标系统物理意义明确,可反映不同微凸体对强度贡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剪切强度 长方体微凸体 岩石形貌 粗糙度指标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梁疲劳试验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评价
20
作者 徐世法 郭昱涛 +2 位作者 李世敏 马春锋 高登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评价黏层油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确定适合北京地区沥青路面的黏层油的种类和最佳用量,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选取适用于北京市常用的橡胶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及普通乳化沥... 目的评价黏层油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确定适合北京地区沥青路面的黏层油的种类和最佳用量,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选取适用于北京市常用的橡胶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及普通乳化沥青5种黏层油,通过复合梁疲劳试验分析黏层种类、应变水平、结构层老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并进行评价.结果使用同一种黏层油的复合梁的疲劳寿命随应变的提高而减小.使用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作为黏层油的试件疲劳寿命均最长.复合梁疲劳寿命随黏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到复合梁疲劳寿命最大情况下的最佳黏层用量,即为疲劳寿命峰值黏层油用量.结论层间黏结效果的优劣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复合梁疲劳试验评价黏层的层间黏结效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层间黏结 复合梁疲劳试验 耐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