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街区建筑单边摩擦滑移加固技术拟静力试验研究
1
作者 尹保江 戴鑫尧 +2 位作者 尹子祥 李茜 韩淼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本文针对历史街区建筑抗震能力低下、街巷狭窄、施工空间狭小的问题以及风貌保护的需求,对砌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单边低成本摩擦滑移加固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两个砌体墙体模型,进行了加固前后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模... 本文针对历史街区建筑抗震能力低下、街巷狭窄、施工空间狭小的问题以及风貌保护的需求,对砌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单边低成本摩擦滑移加固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两个砌体墙体模型,进行了加固前后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模型的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技术后,耗能能力显著提高、结构损伤明显降低,证明了该技术能显著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实现震后功能的快速恢复。同时该技术简单易行、成本低、工期短,可在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建筑 摩擦滑移 抗震加固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斗墙体内预应力拉杆加固技术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戴鑫尧 尹保江 韩淼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本文基于体内预应力拉杆技术用于空斗墙砌体结构加固试验,设计了多组砌体墙体模型。通过对高宽比和拉杆配筋率两种影响因子进行有限元研究,对比了加固前后模型的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高宽比或拉杆配筋率下... 本文基于体内预应力拉杆技术用于空斗墙砌体结构加固试验,设计了多组砌体墙体模型。通过对高宽比和拉杆配筋率两种影响因子进行有限元研究,对比了加固前后模型的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高宽比或拉杆配筋率下,体内预应力拉杆加固技术均可以提高墙体原有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但随着墙体长度的增加或高宽比的减小,加固后空斗墙体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增幅减小,同时随着拉杆配筋率的增大或拉杆间距减小,可以显著增强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斗墙 高宽比 配筋率 预应力拉杆技术 有限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底框砖房组合加固方法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荆鑫 尹保江 +3 位作者 程绍革 李建赢 宗立阳 丁相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等。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加固方法后,结构自振周期减小、阻尼比增大、底层塑性变形集中和平面扭转效应明显减小,显著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底框砖房 组合加固法 门式刚架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砌体结构低成本摩擦滑移加固方法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尹保江 程绍革 +4 位作者 黄世敏 丁相宜 韩淼 殷浚铭 宗立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9,159,共10页
基于摩擦滑移隔震原理,提出既有砌体结构“双圈梁+扁担梁”摩擦滑移加固方法。设计和制作采用了该方法加固前后的砖墙模型,进行了拟静力对比试验,分析了加固前后墙片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测试了滑移面的摩擦... 基于摩擦滑移隔震原理,提出既有砌体结构“双圈梁+扁担梁”摩擦滑移加固方法。设计和制作采用了该方法加固前后的砖墙模型,进行了拟静力对比试验,分析了加固前后墙片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测试了滑移面的摩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摩擦滑移加固方法,轻松实现了既有结构隔震加固的托换改造,大大降低了结构隔震改造成本和施工难度,缩短了改造周期;该方法削减了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输入,墙片耗能能力及延性大幅提高,刚度退化速度变缓,上部结构完好;同时限位装置避免了主体结构倾覆,实现了“有限滑移”,确保了大震后建筑功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砌体结构 摩擦滑移 限位装置 拟静力试验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