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建筑骨料添加对城墙土体抗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太行 戚承志 +1 位作者 王晓娇 周理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0-223,248,共5页
城墙作为中国建筑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作为军事防线的一部分,墙体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国内提倡对建筑遗产进行预防性保护,为此需要了解城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破... 城墙作为中国建筑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作为军事防线的一部分,墙体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国内提倡对建筑遗产进行预防性保护,为此需要了解城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破坏形式以及破坏过程。目前,针对降雨条件下城墙的预防性措施并未完善。本实验针对城墙的抗渗性进行研究,探讨原状土加入再生建筑砖骨料和水泥骨料10%、20%、30%、40%掺入量对城墙土体抗渗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三角等焓图得到改性土抗渗性的最佳配比组合。研究表明,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再生骨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著改善原状土的抗渗性能。通过三角等焓图可知再生骨料改性土抗渗性最佳配比组合范围为砼骨料20%~30%和砖骨料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预防性保护 再生骨料 抗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圆形巷道围岩能量的调整机制及平衡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昊祥 王明洋 +1 位作者 戚承志 李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49-1857,共9页
巷道开挖过程中,能量的调整与再平衡会深刻地影响围岩的力学行为,理解围岩中能量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工程灾变的防控及支护方案的优化。从应力状态与变形协调角度出发,分析了深部圆形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了准静态、弹塑性卸载条件... 巷道开挖过程中,能量的调整与再平衡会深刻地影响围岩的力学行为,理解围岩中能量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工程灾变的防控及支护方案的优化。从应力状态与变形协调角度出发,分析了深部圆形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了准静态、弹塑性卸载条件下围岩中能量的调整机制以及传递、转换规律。在数学上严格证明了围岩内部能量的平衡关系,并详细分析了各组份能量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能量由外部围岩输入并以径向压力做功的形式向内部围岩传递,此时输入的能量部分以弹性应变能形式储存于围岩内,部分通过塑性变形耗散,剩余部分则通过围岩压力做功的形式释放并用于抵抗支护压力(无支护时,此部分能量将转化为围岩动能),此过程严格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围岩 准静态卸载 弹塑性 能量调整与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硐室长期稳定性的两个力学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洋 徐天涵 +1 位作者 邓树新 陈昊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56,共15页
在陈宗基院士关于地下硐室长期稳定性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adovsky院士关于复杂地质岩体的等级构造学说,围绕深部岩体非均匀构造与封闭应力固有的统计力学属性,研究了岩体非均匀变形与封闭应力特性,以及深部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性... 在陈宗基院士关于地下硐室长期稳定性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adovsky院士关于复杂地质岩体的等级构造学说,围绕深部岩体非均匀构造与封闭应力固有的统计力学属性,研究了岩体非均匀变形与封闭应力特性,以及深部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性等两个力学问题。给出了岩体非均匀构造与封闭应力的数学表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了计算深部硐室围岩长期变形的一般公式;得到了围岩变形中劈裂扩容变形占主要部分的结论,并且阐明了深部围岩卸荷时更易出现劈裂破坏的原因。给出了劈裂破坏形态的演进序列与扩容位移的计算方法。将围岩松动圈范围、破裂区位置和边壁位移的计算结果与锦屏一级电站厂房现有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非均匀块系构造 非相容变形 剪切强度 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固段对红砂岩锯齿节理面剪切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靳天伟 戚承志 +2 位作者 陈昊祥 段秋宇 李惊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了探究锁固段对锯齿节理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3D雕刻技术制作了不同数量锁固段(2~4个)的红砂岩锯齿节理面,并进行了不同竖向应力和不同起伏角条件下的节理面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节理面直剪试验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可划分为4... 为了探究锁固段对锯齿节理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3D雕刻技术制作了不同数量锁固段(2~4个)的红砂岩锯齿节理面,并进行了不同竖向应力和不同起伏角条件下的节理面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节理面直剪试验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峰前线弹性阶段、峰前非线性阶段、峰后软化阶段、峰后残余阶段;节理面峰前线弹性阶段和峰前非线性阶段的剪切刚度以及破坏时的峰值剪切强度不仅与锯齿的起伏角和节理面所受的竖向应力有关,还与节理面上锁固段个数有关;锁固段个数对节理面的内摩擦角影响较小,但是深刻地影响其黏聚力剪切作用的发挥;而节理面的残余强度则只与节理面所承受的竖向应力有关,与其初始形貌特征无关,符合摩擦作用规律。基于拉应力和切应力破坏准则,得到了节理面峰值剪切强度与起伏角的关系,而且理论分析还建立了起伏角与锯齿节理面破坏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可为后续节理面剪切特性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节理面 锁固段 直剪试验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