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对3D打印砂浆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政 周华杰 +2 位作者 徐小明 巩璇 李飞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循环利用方式,试验研究了其对3D打印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打印材料强度各向异性与层间黏结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循环利用方式,试验研究了其对3D打印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打印材料强度各向异性与层间黏结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量不超过20%时,砂浆的屈服应力、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触变性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塑性黏度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动态屈服应力,在基本保持可挤出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建造性,有利于浆体的可打印性;对3D打印试件的层间黏结强度与抗压强度各向异性系数、折减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发现增强层间黏结强度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折减率,减小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3D打印 流变性能 层间黏结强度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季节 张梓源 +3 位作者 文龙 尤鹏超 马童 黄昶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8-184,共7页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采用弯曲蠕变劲度(BBR)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半圆弯曲(SCB)试验、接触角试验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临界破坏温度显著降低,混合料破坏应变提升较大,基本上达到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平。综合各种试验结果,三种混合料粉胶比为1.0时的低温性能最优。尤其是DCL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粉胶比为1.0时,表现出更好的低温应力松弛能力,较强的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但其受粉胶比变化敏感性较强,当粉胶比增加到1.2时,混合料低温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煤直接液化残渣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透封层最佳施工工艺参数研究
3
作者 季节 赵子健 +3 位作者 郑文华 王玉果 董志磊 李伟 《市政技术》 202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为确定透封层最佳施工工艺参数,提高透封层与基层层间的粘结性能,选择透层油洒布量、封层沥青用量、碎石覆盖率和透封层洒布时机4个因素,基于响应面法设计了28组组合,制备了基层-透封层-面层复合试件,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夹具进行直接剪... 为确定透封层最佳施工工艺参数,提高透封层与基层层间的粘结性能,选择透层油洒布量、封层沥青用量、碎石覆盖率和透封层洒布时机4个因素,基于响应面法设计了28组组合,制备了基层-透封层-面层复合试件,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夹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以最大层间剪切力评价层间粘结性能,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分析透封层施工工艺参数各因素与层间粘结性能的关系,从而确定透封层最佳施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为透封层洒布时机>透层油洒布量>封层沥青用量>碎石覆盖率,透层油洒布量与透封层洒布时机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推荐透封层洒布时机的优先级顺序为T1-F2、T0-F1、T3-F4、T7-F8;当透封层洒布时机为T1-F2时,透层油洒布量和封层沥青用量对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最小,且层间粘结效果较好。确定透封层最佳施工工艺参数组合为:透层油洒布量0.92 L/m^(2),封层沥青用量1.38 kg/m^(2),碎石覆盖率63%,透封层洒布时机T1-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粘结性能 透封层 施工工艺参数 响应面法 最大层间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