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基坑工程钢支撑活络端力学性能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明聚 谢治天 +2 位作者 刘耀轩 李鹏飞 杨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3,共8页
为定量研究活络端的力学特性,在北京地铁施工现场抽取3组不同类型的活络端,在试验室对其进行了加载试验.测试了其整体荷载-变形(P-△)曲线,观察了其破坏形态;通过P-△曲线分析给出了其工作状态下的承载力和刚度;把其承载力和刚度分别与... 为定量研究活络端的力学特性,在北京地铁施工现场抽取3组不同类型的活络端,在试验室对其进行了加载试验.测试了其整体荷载-变形(P-△)曲线,观察了其破坏形态;通过P-△曲线分析给出了其工作状态下的承载力和刚度;把其承载力和刚度分别与串联使用的18、20、24m钢支撑的承载力和刚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增强活络端力学性能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3组不同类型活络端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差异,采用子母楔的活络端优于采用单面楔的活络端;单厢式活络端的破坏形态为钢楔和中肋板受压屈服、中肋板和槽钢间的焊缝受剪破坏;双厢式活络端的破坏形态为箱形体端部截面屈服、侧壁屈曲;活络端决定着钢支撑的整体力学性能.建议增强钢支撑承载能力的措施有:提高钢楔强度、加强中肋板焊缝设计、采用子母楔.总之,基坑工程内撑式围护结构中,活络端是钢支撑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承载力和刚度不足,安全储备不够,应予以足够重视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活络端 钢支撑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隧道下穿跨河桥部分桥桩的影响分析及对策——以北京地铁14号线北工大站—平乐园站区间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晓光 剧亮 李菲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2-697,共6页
为研究在不降水情况下暗挖隧道下穿跨河桥桥桩的影响并确定设计与施工方案,以北京地铁14号线北工大站—平乐园站区间(以下简称北—平区间)为例,根据暗挖隧道下穿桥桩后结构变形特点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后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暗... 为研究在不降水情况下暗挖隧道下穿跨河桥桥桩的影响并确定设计与施工方案,以北京地铁14号线北工大站—平乐园站区间(以下简称北—平区间)为例,根据暗挖隧道下穿桥桩后结构变形特点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后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暗挖断面架设临时仰拱);采用全断面深孔注浆对土体进行预加固,同时兼做堵水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桥桩变形进行全过程监测,并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目前该隧道已经通过竣工验收,桥梁结构稳定,最终变形收敛至稳定值。结果表明:暗挖隧道通过架设临时仰拱+注浆堵水下穿桥桩是可行的;有限元模型可预测隧道下穿桥桩的变形,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隧道 下穿 桥桩 变形 有限元模型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钢支撑BFW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明聚 苑媛 王锡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1-258,共8页
为了改善基坑工程钢支撑活络端力学性能,有效控制基坑的稳定与变形,研发了螺栓紧固锥楔型(bolt fasten wedge,BFW)活络端.按照1∶1比例对活络端试件进行加工制作,并在最不利工况下对其进行了偏心和轴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试验,采用ABAQU... 为了改善基坑工程钢支撑活络端力学性能,有效控制基坑的稳定与变形,研发了螺栓紧固锥楔型(bolt fasten wedge,BFW)活络端.按照1∶1比例对活络端试件进行加工制作,并在最不利工况下对其进行了偏心和轴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件的试验加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加载前期,试件处于线性受压阶段,位移较小,稳定性好.相对比于轴心受压,试件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其承载能力没有明显下降,但刚度略有降低.活络端在轴心和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约为5 800 k N.2)活络端的最终破坏形式为螺栓断裂.提高螺栓强度、增加受力螺栓个数可以提高活络端的整体承载能力.3)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活络端沿偏心方向发生偏转.X向偏心刚度最大,双向偏心刚度次之,Y向偏心方向刚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钢支撑 活络端 偏心荷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钢楔式活络端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明聚 谢治天 +2 位作者 刘耀轩 杨萌 张奇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3-1231,共9页
为了研究基坑工程中钢楔式活络端的力学性能,在北京市抽取4件钢楔式活络端,分3组在实验室进行轴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4件活络端的承载性能、应力分布情况和破坏形态.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活络端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分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 为了研究基坑工程中钢楔式活络端的力学性能,在北京市抽取4件钢楔式活络端,分3组在实验室进行轴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4件活络端的承载性能、应力分布情况和破坏形态.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活络端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分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同一组活络端,单面楔时的屈服荷载和刚度低于子母楔时的屈服荷载和刚度,3组活络端屈服荷载和刚度有很大差别,不利于钢楔式活络端的品质控制;2)单厢式活络端的的最大应变发生在活动端与钢楔接触位置处,固定端应变很小,固定端最大应变值约为活动端最大应变值的1/50,约为钢楔处最大应变值的1/40;双厢式活络端的最大应变发生在活动端的箱体侧壁;3)单厢式活络端与双厢式活络端的破坏形态是截然不同的,单厢式活络端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中肋板与槽钢间的焊缝受剪力发生撕裂破坏,而双厢式活络端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侧壁失稳破坏及活动端底部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钢支撑 活络端 破坏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底板密集开洞对既有主体结构影响
5
作者 刘兵科 杨治业 +1 位作者 贺少辉 白守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47-4354,共8页
为研究车站底板密集开洞对既有车站主体结构的影响,依托北京地铁东四十条3号线车站改扩建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底板密集开洞并施工竖井进行模拟,分析了车站主体结构应力和变形变化规律,并讨论了不同分批开洞方案对车站底板结构变... 为研究车站底板密集开洞对既有车站主体结构的影响,依托北京地铁东四十条3号线车站改扩建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底板密集开洞并施工竖井进行模拟,分析了车站主体结构应力和变形变化规律,并讨论了不同分批开洞方案对车站底板结构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现场监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底板开洞后进行竖井的开挖与支护的过程中,相邻竖井错开时间开挖能够有效地减少车站主体结构的变形量,变形量分别与两竖井各自深度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关。当底板开洞数量多且密集时,需合理分配开洞顺序。通过不同分批开洞方案对比优化后,发现分2批开洞相较于分3批开洞方案,最终沉降量平均增大0.3 mm,但前者能缩短工期,施工效率更高,因此在满足变形控制指标条件下,采用分2批开洞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改造 密集开洞 数值计算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金属盐的制备及对水体中聚苯乙烯微塑料混凝去除性能研究
6
作者 崔岩 罗章 +3 位作者 冯赟杰 陈申强 柴晓鑫 胡潘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4,112,共7页
为探究聚硅酸金属盐(PSi M)对水中微塑料(MPs)的去除性能,本研究制备聚硅酸硫酸铝(PSi Al)、聚硅酸硫酸钛(PSi Ti)、聚硅酸硫酸铁(PSi Fe)用于去除水体中0.1~5.0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 MPs)。结果表明,PSi Ti和PSi Al对MPs的去除率高达80... 为探究聚硅酸金属盐(PSi M)对水中微塑料(MPs)的去除性能,本研究制备聚硅酸硫酸铝(PSi Al)、聚硅酸硫酸钛(PSi Ti)、聚硅酸硫酸铁(PSi Fe)用于去除水体中0.1~5.0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 MPs)。结果表明,PSi Ti和PSi Al对MPs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效果明显优于PSi Fe,而PSi Ti比PSi Al具有低的最佳投加量,说明Ti4+的电中和效率高以及Ti4+与MPs间结合能力较强。PSi M的混凝机理主要源于金属与MPs间的电中和、络合作用,以及PSi M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发挥着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此外,进一步证实PSi Ti和PSi Al可以有效去除500 n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氯乙烯以及三种真实水体中的PS MPs。该工作探究PSi M去除水体中MPs对保证用水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聚苯乙烯 聚硅酸金属盐 混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拉式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对地铁盾构隧道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明聚 康博 +3 位作者 李鹏飞 庞跃魁 王锡军 吴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5-1173,共9页
为探究采用反拉式顶管法施工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过程中主隧道的力学响应机制,依托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建立模拟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继而研究联络通道施工对主隧道管片间错台位移、特... 为探究采用反拉式顶管法施工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过程中主隧道的力学响应机制,依托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建立模拟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继而研究联络通道施工对主隧道管片间错台位移、特殊管片应力及变形、螺栓受力的影响,并分析反力模式对主隧道管片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始发管片破除对主隧道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联络通道进一步开挖,主隧道受力和变形缓慢增大。2)管片间最大错台位移为1.17 mm,发生在特殊管片与普通管片接缝底部。特殊管片最大拉应力为18.6 MPa,出现在开口的顶、底部;最大压应力为27.0 MPa,出现在开口的腰部;最大横向扩张位移和竖向收敛位移分别为2.13 mm和4.56 mm。主隧道管片环间螺栓最大拉应力为213 MPa。3)背推式反力模式更利于控制开口处的横、竖向位移,反拉式反力模式更利于控制开口对面管片应力变形及其接缝处错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联络通道 反拉式顶管法 机械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T梁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侧向变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宝君 陈鹏 +2 位作者 贺君 武楠蕾 张飞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 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准确性,分析极端环境条件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温差和最强太阳辐射)截面横向温度梯度分布,提出横向温度梯度多线性分布模式和预制混凝土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简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热传递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混凝土T梁顶、底板温差明显,且均产生较大的横向温度梯度;顶、底板及腹板的最高温度均出现在太阳直射边缘,最低温度出现在横向中心位置附近;采用简化分析方法计算预制混凝土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并得到不同标准截面梁在极端横向温度梯度下的侧向变形与跨径的关系,可为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时侧向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T梁 侧向变形 横向温度梯度 架设阶段 热传递分析 温度时程曲线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铁车站密贴下穿长久运营车站预支顶开挖构筑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麻建飞 贺少辉 +4 位作者 李益铭 贺家新 张斌 刘兵科 刘夏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为保证新建车站密贴下穿长久运营车站改扩建施工的安全稳定,以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改扩建工程为背景,提出适用于城市高风险区近接长久运营结构施工的预支顶开挖构筑工法,借助既有结构状态检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验证了预支顶开... 为保证新建车站密贴下穿长久运营车站改扩建施工的安全稳定,以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改扩建工程为背景,提出适用于城市高风险区近接长久运营结构施工的预支顶开挖构筑工法,借助既有结构状态检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验证了预支顶开挖构筑工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1)预支顶开挖构筑工艺包括结构状态检验、敏感/薄弱部位加固、施工参数优化、预支顶结构施作和现场量测等工序,可用于复杂环境下城市高风险区地铁车站、城市隧道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近接长久运营既有线路、建(构)筑物工程等诸多变形控制要求苛刻、场地条件严苛的施工中。(2)新建3号线东四十条站密贴下穿长久运营车站工程采用预支顶构筑法后,运营2号线车站竖向最大变形1.28 mm,横向变形0.5 mm;预留3号线车站结构竖向变形-1.01 mm,横向变形0.5 mm;所有监测指标均在安全阈值内,优选出的PBA四导洞直墙平顶方案成功穿越既有长久运营车站。(3)预支顶构筑法保证了新建3号线东四十条站密贴下穿长久运营车站施工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长久运营结构 密贴下穿 预支顶开挖构筑技术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基坑开挖影响下既有地铁附属结构联合支护体系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畅 彭丽云 +1 位作者 刘兵科 陈涵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4,共9页
针对既有地铁附属结构在临近深基坑一侧,支护结构施作难的问题,提出“护坡桩+对拉锚杆+斜拉锚索”配合注浆联合支护体系。采用Midas软件建模,从对拉锚杆间距与直径、斜拉锚索锚固段长度与道数4个方面设计单因素优化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 针对既有地铁附属结构在临近深基坑一侧,支护结构施作难的问题,提出“护坡桩+对拉锚杆+斜拉锚索”配合注浆联合支护体系。采用Midas软件建模,从对拉锚杆间距与直径、斜拉锚索锚固段长度与道数4个方面设计单因素优化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最大水平位移随对拉锚杆间距的减小而减小,随对拉锚杆直径、斜拉锚索锚固段长度与道数的减小而增大;护坡桩桩顶水平、竖向位移的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趋势吻合,竖向位移呈抛物线型,水平位移呈弓型;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地铁附属结构的变形控制较好,远低于近接深基坑桩顶位移;基坑顶部沉降位移呈波动上升趋势,深层水平位移在不同开挖阶段的变形趋势均为中间大两端小,且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附属结构的最大水平变形位置沿井壁逐渐向下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联合支护体系 地铁附属结构 支护优化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悬臂浇筑的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腹板先行架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奉思东 贺君 +2 位作者 郭宝君 甘波 李春跃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
达摩沟大桥主桥为主跨105 m的双幅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采用异步悬臂浇筑法施工。针对该桥波形钢腹板架设工作面多、人员调度紧张的问题,基于传统异步悬臂浇筑方案,提出在悬臂初期同时架设2个节段波形钢腹板的优化方案,并通... 达摩沟大桥主桥为主跨105 m的双幅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采用异步悬臂浇筑法施工。针对该桥波形钢腹板架设工作面多、人员调度紧张的问题,基于传统异步悬臂浇筑方案,提出在悬臂初期同时架设2个节段波形钢腹板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先行架设腹板的线形控制分析确定采用优化方案的可行节段范围。为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与适应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实体模型模拟其施工过程,对比分析异步悬臂浇筑施工优化前、后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并进行实桥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下先行架设2个节段腹板的可行范围为2~6号节段,相邻节段腹板的预拱度最大调整值为6.4 mm,优化方案对各节段顶板与底板应力、相邻腹板剪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均较小,且应力计算值均小于规范要求的强度设计值。施工中偏安全考虑仅在右幅1号墩2~4号节段采用优化方案施工,腹板高程均在可调节范围内,且腹板变形实测值与有限元值吻合良好,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波形钢腹板 悬臂浇筑法 异步施工 应力 线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汶川M_S8.0地震强震动记录的山体地形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伟 刘必灯 +2 位作者 刘欣 杨明亮 周正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2-462,532,共11页
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中,固定和流动地形影响台阵记录到大量主余震记录,本文通过对其均方根加速度、相对持时、频谱等要素进行分析,讨论了山体地形效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自贡西山公园地形台阵各测点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台阵山脚基岩... 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中,固定和流动地形影响台阵记录到大量主余震记录,本文通过对其均方根加速度、相对持时、频谱等要素进行分析,讨论了山体地形效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自贡西山公园地形台阵各测点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台阵山脚基岩位置地震动的均方根加速度和相对持时明显低于山体周边土层场地和山体基岩测点;随着高程的增加,山体基岩测点的均方根加速度逐渐变大,相对持时则变化不大,傅里叶谱形状也大体一致,在2.0—5.0Hz频段内有所放大;山体周边土层场地和山体地形对于相同地震动输入中不同频段内地震动能量的放大水平不同,从而导致二者的地表地震动强度产生显著差异,且前者对地震动持时的增加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地形效应 强震动观测 均方根加速度 相对持时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剪切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国华 方有珍 +1 位作者 蒋明 何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7,共9页
为提高低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数值模拟精度,完善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剪切本构理论,进行6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循环剪切试验,研究配筋率及钢筋角度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在循环剪切应力作用下滞回性能及累积耗能能力的影响,得... 为提高低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数值模拟精度,完善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剪切本构理论,进行6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循环剪切试验,研究配筋率及钢筋角度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在循环剪切应力作用下滞回性能及累积耗能能力的影响,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累积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发生剪切破坏模式。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抗剪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对其变形能力影响不明显。钢筋角度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滞回曲线有显著影响,分布钢筋与剪力墙剪切斜裂缝夹角越小,其滞回曲线越饱满,累积塑性剪切角、累积延性比、等效黏滞阻尼比及累积塑性耗能系数越大,但其初始剪切刚度反而越低。该文的试验结果可为完善混凝土的本构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滞回性能 累积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内机械法修建废水泵房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鹏飞 丘锦润 +4 位作者 王利民 帅玉兵 王锡军 张明聚 王浩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04-412,共9页
为解决采用传统矿山法修建废水泵房存在工期长、风险大等问题以及在机械法联络通道内修建废水泵房作业空间狭小、二次拆除管片风险大等问题,提出采用机械法在盾构隧道内修建废水泵房,明确上部接口和下部封底2项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 为解决采用传统矿山法修建废水泵房存在工期长、风险大等问题以及在机械法联络通道内修建废水泵房作业空间狭小、二次拆除管片风险大等问题,提出采用机械法在盾构隧道内修建废水泵房,明确上部接口和下部封底2项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地层水压力对封底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该修建技术应用到北京地铁17号线望—勇区间隧道中。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安全系数不小于1.4的情况下,1.0 m厚C30混凝土封底水压可用于不超过0.3 MPa水压的地层条件;2)封底混凝土与外盾相连接的角部为薄弱部位,其破坏模式呈异形“八”字分布;3)盾构隧道内采用机械法修建废水泵房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泵房容积大,可有效减少潜水泵的启停次数,降低维修时间和成本,减少对线路运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盾构隧道 机械化施工工艺 废水泵房 泵房封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加载制度下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国华 李坤明 +1 位作者 方有珍 何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6,共9页
为评估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在近场加载制度下真实的抗震性能,改变钢梁翼缘和腹板的板件宽厚比设计了2榀单跨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试件。通过对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试件按Krawinkler提出的用于模拟近场带速度脉冲的加载制度进行拟静力试验,... 为评估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在近场加载制度下真实的抗震性能,改变钢梁翼缘和腹板的板件宽厚比设计了2榀单跨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试件。通过对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试件按Krawinkler提出的用于模拟近场带速度脉冲的加载制度进行拟静力试验,重点评估了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及累积耗能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钢梁端部焊缝未出现脆性断裂,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均可通过近场加载的抗震性能检验。两个试件的钢梁翼缘削弱部位均在近场加载制度阶段出现延性塑性铰,并形成了理想的塑性屈服机构。具有较小板件宽厚比的试件Frame-1在延性系数、累积延性比、累积滞回耗能及等效能量耗散系数等方面均大于板件宽厚比较大的试件Fram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骨式 抗弯钢框架 子结构 加载制度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节点的累积变形及耗能能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国华 冯进 +1 位作者 方有珍 何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中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所完成的6榀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给出了钢框架子结构中典型... 目的研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中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所完成的6榀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给出了钢框架子结构中典型狗骨式节点的滞回曲线,归纳了所有狗骨式节点的破坏模式、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重点考察加载制度、板件宽厚比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钢梁板件宽厚比对钢框架子结构中狗骨式节点的显著屈服转角有一定影响,钢梁板件宽厚比越大,则狗骨式节点越易发生先屈曲后屈服现象.加载制度对钢框架子结构中狗骨式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及累积耗能能力有显著影响,所施加的循环位移越小,其累积塑性转角及累积耗能能力越大.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回归了狗骨式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塑性耗能能力的计算公式,对提出狗骨式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骨式节点 抗弯钢框架 子结构 加载制度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内机械法施工竖井泵房封底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帅玉兵 丘锦润 +4 位作者 李鹏飞 王利民 王浩 王锡军 张明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8-135,共8页
为验证在盾构隧道内机械化施工废水泵房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泵房封底混凝土的可靠性,首先设计室内试验,模拟验证封底混凝土板在高水压深层地层环境中施工的安全性,然后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其封底情况,用FL... 为验证在盾构隧道内机械化施工废水泵房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泵房封底混凝土的可靠性,首先设计室内试验,模拟验证封底混凝土板在高水压深层地层环境中施工的安全性,然后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其封底情况,用FLAC3D内置接触面单元模拟封底混凝土与外盾体之间的接触面,探究考虑接触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仿真地层模拟系统设计合理,盾构主隧道内机械化施工泵房封底各试验结果均能符合预期要求,机械化封底注浆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能足以抵抗施工中的水压而不发生破坏,工艺具有可行性;2)考虑接触面的影响后,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能更准确地预测接触面的受力情况;3)实际工程中的地下水压远低于试验设定水压,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机械化施工泵房封底工艺应用于实际工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机械化施工 竖井泵房封底 室内试验 高水压 数值模拟 接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双孔大跨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杰 司君岭 +1 位作者 仲恒 赵瑞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98-202,共5页
在大跨隧道开挖过程中,若支护方式和开挖方法不合理,易造成隧道塌方、大变形等失稳现象,保证隧道施工期间的稳定性是隧道工程施工的核心目标,而现阶段国内外尚没有形成合理的定量判定围岩稳定性的方法。为了能够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较为准... 在大跨隧道开挖过程中,若支护方式和开挖方法不合理,易造成隧道塌方、大变形等失稳现象,保证隧道施工期间的稳定性是隧道工程施工的核心目标,而现阶段国内外尚没有形成合理的定量判定围岩稳定性的方法。为了能够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描述文中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围岩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得到不同围岩条件下的安全系数随隧道埋深变化曲线图,并针对不同埋深下双孔大跨隧道的破坏形态进行研究,为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隧道 强度折减法 围岩稳定性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超深竖井及超小曲率半径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兵科 贺少辉 +1 位作者 贺家新 郑金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1607,共7页
以北京地铁3号线东四十条站改扩建施工为背景,阐述了复杂城市环境下超深地铁竖井、深埋大断面马头门及超小曲率半径曲线形隧道的施工技术方案,运用FLAC 3D对该方案下的地表沉降及支护结构应力-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与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对... 以北京地铁3号线东四十条站改扩建施工为背景,阐述了复杂城市环境下超深地铁竖井、深埋大断面马头门及超小曲率半径曲线形隧道的施工技术方案,运用FLAC 3D对该方案下的地表沉降及支护结构应力-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与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控制效果较好,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基本控制在竖井井口5 m之内;施工过程中竖井井壁支护结构的水平收敛变形量、拉应力和剪应力值均会随着马头门施工的进行而不断增大,但施工结束后井壁结构的变形及应力仍然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此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深埋马头门 曲形隧道 施工技术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志强 王兴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4,共4页
针对山岭隧道网络通信能力欠佳甚至不通,一般的隧道监控量测系统需要安装专用数据库的特点,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数据存储方法,研究开发了山岭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山岭隧道监控量测断面配置、数据录入、自动预警、数据预测... 针对山岭隧道网络通信能力欠佳甚至不通,一般的隧道监控量测系统需要安装专用数据库的特点,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数据存储方法,研究开发了山岭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山岭隧道监控量测断面配置、数据录入、自动预警、数据预测,并给出应对措施。该系统无需安装数据库即可对隧道监控量测数据进行输入、分析和存储。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山岭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和自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监控量测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