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北京开放大学特许经营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悦 《成人教育》 2013年第3期91-93,共3页
北京开放大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承载着探索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任。结合中国特许经营急需实战性应用型人才的行业现实诉求以及特许经营管理专业作为北京开放大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文章以特许经营管理专业为... 北京开放大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承载着探索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任。结合中国特许经营急需实战性应用型人才的行业现实诉求以及特许经营管理专业作为北京开放大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文章以特许经营管理专业为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专业团队建设机制。为特色学科建设提供系列路径和可操作性的模式与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开放大学 特许经营管理 专业建设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院会计学专业培养定位及教学实施——教学计划实证分析视角
2
作者 贾欣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26-128,共3页
培养定位是教育的宗旨,教学实施则是实现这一宗旨的途径。文章从网院生源特点和会计职业环境出发,首先论证了网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其教学实施特点;然后对所收集的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和聚类... 培养定位是教育的宗旨,教学实施则是实现这一宗旨的途径。文章从网院生源特点和会计职业环境出发,首先论证了网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其教学实施特点;然后对所收集的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和聚类分析的实证方法,反映出目前网院在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和教学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教学流程再造"为主题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院 会计学 培养定位 教学实施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瀑布模型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白静 李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8,共5页
网络课程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和服务是教育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课程的开发是网络教育活动的基础内容。由于网络课程的开发涉及多领域知识、多专业人员、多媒体技术、多阶段过程,因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采用工程化的项目管理模... 网络课程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和服务是教育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课程的开发是网络教育活动的基础内容。由于网络课程的开发涉及多领域知识、多专业人员、多媒体技术、多阶段过程,因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采用工程化的项目管理模式运行。合理的开发模式选择能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保障课程质量。文章将软件开发基本模型与网络教学特征相结合,在对瀑布模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适合于非专业技术人员(教学人员)主导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并将其具体优化机制在网络课程开发实践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化瀑布模型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将繁复的网络课程开发过程进行项目化管理,简便、高效,为网络教育的课程开发提供了管理思路与实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网络课程 开发模式 瀑布模型 优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链的现代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悦 宋晓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0,共4页
知识管理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其教育体系良性运作不可缺少的管理模式。目前,知识管理研究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理论体系和看法也各不相同,为了克服对知识管理研究过于宽泛的不足,人们提出了知识链的概念,并把知识管理的核心归属于知... 知识管理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其教育体系良性运作不可缺少的管理模式。目前,知识管理研究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理论体系和看法也各不相同,为了克服对知识管理研究过于宽泛的不足,人们提出了知识链的概念,并把知识管理的核心归属于知识链的管理。本文以知识链模型为框架对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根据对原有知识链的认识,建立了新的知识链模型,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现代远程教育 知识链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及实现技术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知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核心是知识链管理。根据对知识链的认识,建立了知识链改进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收集子系统、知识组织子系统、知识应用子系统... 知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核心是知识链管理。根据对知识链的认识,建立了知识链改进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收集子系统、知识组织子系统、知识应用子系统三部分的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链 知识管理系统 实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综合评价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
一、人工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多目标评价活动.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本文讨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是满足上述要求的一类新型的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 综合评价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应用 决策 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活动 多目标 多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做空机制和股指期货的对冲交易发展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学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8-69,共2页
对冲交易发展至今已逾60多年,在当前国际成熟股指期货市场,其交易额达到市场总交易额的50%左右,具有稳定市场、增强市场流动性以及降低投资者交易风险等重要作用。2010年是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元年以及证券市场做空机制创立之年,标志着我... 对冲交易发展至今已逾60多年,在当前国际成熟股指期货市场,其交易额达到市场总交易额的50%左右,具有稳定市场、增强市场流动性以及降低投资者交易风险等重要作用。2010年是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元年以及证券市场做空机制创立之年,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告别了单边市场时期,迎来了双边市场时代,也宣告了我国证券市场对冲交易进入开创和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交易 沪深300股指期货 做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角下亚欧金融合作机制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65,共9页
亚欧合作反映了亚欧政治上彼此借重、经济上互有所需的战略需要,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领域,亚欧双方都有合作的强烈愿望与需求,但合作无论从深度、广度都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亚欧金融合作同时也是全球治理理论的一... 亚欧合作反映了亚欧政治上彼此借重、经济上互有所需的战略需要,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领域,亚欧双方都有合作的强烈愿望与需求,但合作无论从深度、广度都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亚欧金融合作同时也是全球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实践进展。在建立多边的全球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监管架构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亚欧共同利益所在,亚欧金融实践趋同提供了合作的现实基础,制度化的治理机制使合作从务虚走向务实。有效的亚欧金融合作机制总体框架可以描述为:以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为先导,以亚欧共同基金为平台,深化货币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经验分享机制,融合亚欧构建多边国际金融体系架构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欧金融合作 全球治理机制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入中国银行部门动机变迁研究
9
作者 李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5,共8页
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国际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更是外资投入的热点。十几年来进入银行部门的外资不论是规模还是投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充分了解外资为什么来,才能理解外资将会采取什么行... 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国际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更是外资投入的热点。十几年来进入银行部门的外资不论是规模还是投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充分了解外资为什么来,才能理解外资将会采取什么行动,造成什么影响?对此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决定对银行外资采取什么样的开放政策和引资策略。以外资进入中国银行部门的动机变迁为研究的中心,通过对1996-2008十三年来外资进入中国银行部门的历程和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传统理论认为的"客户追随"动机只在早期起主导作用,在中后期则是追求相对优势动机、追求东道国提供的市场机会动机、外资银行自身追求全球战略布局动机在不同程度上交替引导外资进入中国的银行部门,因此中国银行部门的开放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鼓励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金融业比优先开放东部地区金融业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更有利;鼓励外资积极投入中小银行比鼓励外资参股大型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治理结构优化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银行 动机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供应链企业协同知识共享的框架及策略
10
作者 王悦 《企业活力》 2009年第6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知识共享 供应链企业 虚拟 供应链合作伙伴 协同 系统结构 供应链联盟 企业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债负担率警戒线刍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霞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7,共5页
从国债的起源和国债的本质出发,探讨国债偿还路径和国债负担率警戒线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国债本质上是税收,是一种平滑税收的制度设计,能够保证代表性行为人跨时期福利的最大化;国债是政府面临非常开支增加、而该开支是对未来有利的情... 从国债的起源和国债的本质出发,探讨国债偿还路径和国债负担率警戒线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国债本质上是税收,是一种平滑税收的制度设计,能够保证代表性行为人跨时期福利的最大化;国债是政府面临非常开支增加、而该开支是对未来有利的情况下方可使用的融资形式,消费性政府开支非常规增加不应由国债筹集;只有持续的政府投资性开支能够带来长期经济增长,所以一旦采用国债为政府投资性开支融资,就必须将其持续下去,需要在还旧债的同时发新债;非蓬齐博弈准则,是对单笔国债偿还路径的不二描述;而政府用国债为投资性政府支出融资以维持经济增长时,进行的是还旧债、借新债,此时要以国债余额增长率小于等于经济增长率为准则,以保证债务负担率不提高,不必遵守非蓬齐博弈准则;债务是逐步累积的,债务负担率提高的过程是政府未来收入提高的过程,也是政府信誉提高的过程,不能不分国别统一划定最优债务负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负担率 税收平滑 非蓬齐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