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及如何提高新闻的信息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包军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2期43-47,共5页
首先,必须弄清信息和新闻的科学含义。信息定义,至今共有近40种。总括起来,可以划分为狭义信息和广义信息。狭义信息定义是人类在各个领域创定的信息的不同定义界说。如,电信专家说,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数学家说,信息就是概率论;物理... 首先,必须弄清信息和新闻的科学含义。信息定义,至今共有近40种。总括起来,可以划分为狭义信息和广义信息。狭义信息定义是人类在各个领域创定的信息的不同定义界说。如,电信专家说,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数学家说,信息就是概率论;物理学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事实 信息量最大 不确定性 信息定义 新闻价值 相对性 科学含义 受众 狭义信息 广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国内 面向国外——对外新闻广播的报道角度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晓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2期28-31,共4页
对外广播是我国的声音,代表我国的形象,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以新闻为基本手段,向国外听众介绍我国,加强中外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服务。这与对内广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党指导工作的工具之一,起着党与人民相互联系... 对外广播是我国的声音,代表我国的形象,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以新闻为基本手段,向国外听众介绍我国,加强中外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服务。这与对内广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党指导工作的工具之一,起着党与人民相互联系的“纽带”或“桥梁”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角度 新闻事实 指导工作 新闻报道 听众 对内广播 广播事业 新闻价值 对外报道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听众调查报告
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10-19,共10页
受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部分教师和学生组成调查组,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86年5月12日至7月12日,在北京地区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北京电台听众的收听状... 受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部分教师和学生组成调查组,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86年5月12日至7月12日,在北京地区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北京电台听众的收听状况及其对北京电台各类节目的意见,为在新时期更好地遵循广播宣传固有规律,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同步推向新的高度提供依据。北京市统计局为这次调查制定了“抽样调查方案”。我们依照该方案,采取多阶段、等距离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0个行政区的34个街道办事处和18个乡,郊区9个县的24个乡,共抽取调查对象1509名,请他们填写了《听众调查表》。收回1334份,获得有效调查表1297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对象 北京电台 听众 广播电台 北京人 北京市 调查表 广播宣传 节目 调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北京听众收听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小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改进报纸、广播和电视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于1982年6月8日至8月6日,抽样调查了北京市13岁以上居民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情况。共调查基层单位295个,填写问卷有效的共2423人,占调查人数的99.7%。调查方案是由... 为改进报纸、广播和电视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于1982年6月8日至8月6日,抽样调查了北京市13岁以上居民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情况。共调查基层单位295个,填写问卷有效的共2423人,占调查人数的99.7%。调查方案是由北京统计学会严格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运用电子计算机制定的。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众 收听 广播 电子计算机 戏曲音乐 文化程度 抽样调查 小说 调查方案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旧中国对广播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哈艳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一我国最早研究广播的时间应该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二十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广播事业的兴起及美国人奥斯邦把广播输入我国,在国内出现了一批对广播较为注意和感兴趣的人士。在我们发现的资料中,最早记述广播的特点、性能,介绍广播... 一我国最早研究广播的时间应该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二十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广播事业的兴起及美国人奥斯邦把广播输入我国,在国内出现了一批对广播较为注意和感兴趣的人士。在我们发现的资料中,最早记述广播的特点、性能,介绍广播由来、原理及传入我国情形的文章或资料,就是写于这个时期。当美国的无线电广播还处在试验阶段时,1920年8月,中国近代大型综合期刊《东方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事业 广播节目 无线电技术 广播电台 北洋政府 旧中国 二十年代 无线电广播 东方杂志 国民党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新视野——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三论 被引量:3
6
作者 艾红红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7,共3页
网络传播的兴起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广播电视”概念和“广播电视史”研究范畴因网络媒体的加盟而“扩容” ;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 网络传播的兴起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广播电视”概念和“广播电视史”研究范畴因网络媒体的加盟而“扩容” ;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广播电视 史学研究 扩容 受众主体 大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中国广播的产生、发展和终结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玉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91-95,共5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无线电的发明和使用为广播事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无线电传递语言和音乐的试验取得成功。不久,美国、英国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等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建立广播电台的国家。在此期间,无线电技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无线电的发明和使用为广播事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无线电传递语言和音乐的试验取得成功。不久,美国、英国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等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建立广播电台的国家。在此期间,无线电技术传入我国,外国人开办的广播电台在我国出现。中国的广播事业历史由此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话 广播电台 北洋政府 广播事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无线电台 无线电广播 收音机 外国人 无线电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中国广播的产生、发展和终结 四、抗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广播事业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玉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91-94,共4页
一九四五年八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經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終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結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顧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坚持实行卖国、独裁、內战的反动政策,妄图在中国建立起大地主... 一九四五年八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經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終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結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顧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坚持实行卖国、独裁、內战的反动政策,妄图在中国建立起大地主大資产阶級专政的法西斯統治,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結的建国方針,領导全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一場釺鋒相对的斗争。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三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統治区的广播事业,在“接收”日伪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和扩大。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垄断和独占广播事业,为其反共反人民的統治服务,一方面极力强化官办广播电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广播事业 广播电台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统治区 中国人民 民营 抗日战争 旧中国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解放战争中的人民广播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玉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1年第4期93-99,共7页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大举进犯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面对敌人的猖狂挑衅,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广大军民坚决贯彻执行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不断给予进犯之敌以有力...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大举进犯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面对敌人的猖狂挑衅,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广大军民坚决贯彻执行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不断给予进犯之敌以有力的打击。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先后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且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中原解放区 陕北 广播发射机 国民党统治区 广播电台 蒋介石 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 贯彻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播报与主持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立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80-83,共4页
论播报与主持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徐立军播报和主持是两种不同的播音方式。播报或播音由来已久,从人民广播创建之日起到现在,一直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稿播音,播音员严格忠实于文字稿件,用... 论播报与主持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徐立军播报和主持是两种不同的播音方式。播报或播音由来已久,从人民广播创建之日起到现在,一直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稿播音,播音员严格忠实于文字稿件,用自己的播音把它转化为有声语言,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 语境 播音方式 新闻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节目 言语活动 播音员 社会语言学 言语传达 有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闻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振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1年第3期1-8,共8页
六月底,本院新闻系七七级召开了第二次新闻学学术报告会。会上,有六位同学发了言。我们选登孙振斌、郭镇之同学的两篇发言稿。
关键词 新闻美学 新闻照片 新闻学 社会美 形象 生活中 美学意义 社会生活 内在形式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哈艳秋 杨亚鸿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5期56-57,共2页
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哈艳秋,杨亚鸿在秋风送爽的九月,北京广播学院迎来了她的40岁的生日。9月7日至9日,由北京广播学院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共同发起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广院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 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哈艳秋,杨亚鸿在秋风送爽的九月,北京广播学院迎来了她的40岁的生日。9月7日至9日,由北京广播学院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共同发起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广院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研讨会综述 国际广播 电视人 新闻教育 广播电视事业 教育事业 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姹紫嫣红 春意盎然——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哈艳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4期8-12,共5页
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6月11—13日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中国新闻史(志)方面的教授、专家和研究人员近百人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总结交流了中国新闻史(志)研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今后研究工... 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6月11—13日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中国新闻史(志)方面的教授、专家和研究人员近百人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总结交流了中国新闻史(志)研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学术研讨会 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 新闻学院 新闻史研究 研究工作 学会 实事求是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维与多角度报道浅论
14
作者 陈作平 刘景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5期54-58,共5页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立意新颖,反映问题深刻,社会反响强烈的多角度报道脱颖而出。它一反往日那种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模式,分别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这种报道形式有效地避免了新闻报道片面、
关键词 多角度 系统思维方法 新闻报道 不同角度 系统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 新闻事件 发展变化 新闻工作者 内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舆论特征浅析
15
作者 雷跃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81-82,共2页
新闻舆论特征浅析雷跃捷要对新闻舆论作界说,先要明确新闻和舆论的各自含义。众所周知,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舆论是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新闻舆论就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 新闻舆论特征浅析雷跃捷要对新闻舆论作界说,先要明确新闻和舆论的各自含义。众所周知,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舆论是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新闻舆论就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这里包含着社会公众—最新事态—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 社会公众 事态 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事业 国际舆论 意见表达 新闻媒介 舆论传播 新闻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广播电台的商业性质
16
作者 郭镇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27-33,共7页
本院新闻系1979级中国广播史研究生郭镇之同志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旧上海民营广播电台的历史命运》。该文提要指出:“民营电台的商业性质是伴随其一生、决定其命运的主要性质。它促进了民营电台的产生,影响了民营电台的发展.决定了电... 本院新闻系1979级中国广播史研究生郭镇之同志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旧上海民营广播电台的历史命运》。该文提要指出:“民营电台的商业性质是伴随其一生、决定其命运的主要性质。它促进了民营电台的产生,影响了民营电台的发展.决定了电台商人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征,又直接间接地导致了民营电台的衰落”。这里选登的是论文的第二部分(有删节)。上海的民营广播电台前前后后约有一百座,情况不尽相同。但按其性質来说,只有佛音电台(1934—1938)和福音电台(1934—1952)两家例外,属于特殊的宗教性質,其余绝大多数是经营广告的商业电台。电台商人也直言不讳地声明:“我们是做生意的,”“利用资金、博取利益”的商业性質是民营电台的主要性質,是认识它一切行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台 民营 商业性质 旧上海 听众 广播节目 商人 广告费 无线电技术 国民党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中国广播的产生、发展和终结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
17
作者 赵玉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92-96,共5页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华北地区,企图用武力霸占全中国,这样,更进一步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中日矛盾变成特别尖锐的矛盾,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华北地区,企图用武力霸占全中国,这样,更进一步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中日矛盾变成特别尖锐的矛盾,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巨大压力,使国民党被迫实行联共抗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主张和政策的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肘期。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战场上的大溃退,使广大国土沦丧敌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台 国民党政权 广播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 华北地区 中国共产党 广播节目 中国人民 广播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中国广播的产生、 发展和终结——二,抗战前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8
作者 赵玉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2期92-97,共6页
一九二七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在上海、汉口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背叛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最后破裂。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轰轰烈烈的工农大革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 一九二七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在上海、汉口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背叛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最后破裂。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轰轰烈烈的工农大革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经过一年多的军阀混战,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打败了其他新军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台 国民党政府 广播事业 蒋介石 广播节目 新生活运动 旧中国 无线电台 交通部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挖掘和提炼新闻主题
19
作者 陆锡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19-24,共6页
新闻主题是指作者在新闻稿件(如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等)中所要说明和表达的主要问题。它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是判断和衡量稿件质量的根本因素。一篇新闻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主题,一看主题的真实性,二看... 新闻主题是指作者在新闻稿件(如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等)中所要说明和表达的主要问题。它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是判断和衡量稿件质量的根本因素。一篇新闻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主题,一看主题的真实性,二看主题的针对性,三看主题的深刻性。我们平时常说主题一般化,主题模糊、不集中等现象,无不同挖掘和提炼主题不够有关。怎样挖掘和提炼新闻广播稿的主题,这是个要注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主题 主题模糊 提炼主题 主题思想 挖掘 针对性 主要问题 注意问题 新闻广播 新闻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技广播稿的形象化手法
20
作者 陆锡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1年第1期33-37,共5页
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科学普及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的科技知识广播节目、也是如此。目前中央台和各地方广播电台的科技节目、深受广大听众重视,影响越来越大。但有一些科技节目,由于文字干瘪、内容深奥... 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科学普及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的科技知识广播节目、也是如此。目前中央台和各地方广播电台的科技节目、深受广大听众重视,影响越来越大。但有一些科技节目,由于文字干瘪、内容深奥,听了索然无味。怎样写好科技广播稿,怎样把思想性,科学性和文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使科技广播节目,让人听得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稿 形象化 科技知识 广播节目 手法 文艺性 中央台 科普创作 思想性 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