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续) |
吴为章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2
|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的思考 |
赵雪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3
|
话语的力量(上)──美国电视的夜间谈话与日间谈话节目 |
苗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1
|
|
4
|
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上)——略论中国电视剧的社会角色和文化策略并与尹鸿先生商榷 |
曾庆瑞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5
|
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下)——略论中国电视剧的社会角色和文化策略并与尹鸿先生商榷 |
曾庆瑞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6
|
电视剧的自然化技巧 |
苗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3
|
|
7
|
网台分离──中国电视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
苗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8
|
让音像素材自己述说历史──电视片《百年中国》引起的思考 |
苗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9
|
作为“契约”的电视剧叙事——长篇电视连续剧叙事策略 |
邹韶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0
|
电视“湖南化”,喜忧参半 |
苗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1
|
努力建设电视剧艺术学的学科体系──为《现代传播》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而作 |
曾庆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2
|
张骏祥电影文学观的评价与启示 |
杜寒风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理论之“在”与当代电视研究 |
杨新磊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4
|
现场观众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作用 |
武斌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5
|
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 |
孟伟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16
|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 |
张晶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7
|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基本现象 |
周月亮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18
|
电影现象学论纲 |
周月亮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9
|
深化电影美学与电影批评理论建设──“迈向21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综述 |
杜寒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20
|
清代的文化传播 |
周月亮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