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6-10岁儿童对几种常见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淑文
刘范
《心理学报》
1982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对几种常见的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的问题。共有太阳、月亮、空气、云、雨等自然概念19个,分为四组。个别地要求儿童逐一回答“是什么?”“有无共同的地方?”“为什么”?被试是6—10岁的儿童,分为5个年龄组,每组2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对几种常见的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的问题。共有太阳、月亮、空气、云、雨等自然概念19个,分为四组。个别地要求儿童逐一回答“是什么?”“有无共同的地方?”“为什么”?被试是6—10岁的儿童,分为5个年龄组,每组20人,共100人。 实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常见的自然现象的认知水平随年龄而增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不理解和含混阶段;过渡阶段。6—10岁儿童的认知水平大都处于过渡阶段。2.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的认知,8—10岁儿童是认知发展的飞跃阶段。此外,儿童对自然事物的概念的认知较早,对一类自然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概括稍晚,对自然事物的因果联系的认知更晚。3.利用自身经验解释自然现象是儿童认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决定这一特点的因素,除年龄外,还有对象的性质及儿童经验的多寡等。4.环境教育和文化影响对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认知
自然现象
自然事物
认知发展
自然概念
文化影响
认知水平
因果联系
过渡阶段
太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概念控制掌握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冯忠良
张绪扬
王晓平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本研究通过等组实验,考察了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概念控制掌握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概念的控制掌握能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水平,其教学效果是稳定的。通过这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形成的合理动作能够迁移到不同领域的新概念的学习中去,从而加...
本研究通过等组实验,考察了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概念控制掌握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概念的控制掌握能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水平,其教学效果是稳定的。通过这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形成的合理动作能够迁移到不同领域的新概念的学习中去,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质量。而且,概念的控制掌握对于提高中下线学生的成绩效果更好。研究者认为,概念的控制掌握的优越性在于它体现了概念与动作相统一的原则,从而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教学效果。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供有关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实验研究
掌握概念
班级授课
对比班
教学方法
三角形
优越性
合理动作
认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中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绪扬
《心理学报》
1988年第3期320-327,共8页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思维课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和规律。结果表明,思维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开阔思维广度、增强概括力和发挥力,尤其是对速度、广度、发挥力的作用达到很显著的水平,同时,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思维课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和规律。结果表明,思维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开阔思维广度、增强概括力和发挥力,尤其是对速度、广度、发挥力的作用达到很显著的水平,同时,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者认为,初中一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潜力是存在的,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建议把一般性思维方法教学和与学科有关的思维方法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法
思维课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一年级
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灵活性
解决问题
思维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力一般因素“g”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绪扬
王晓平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4期6-12,共7页
关于智力定义,智力内涵与智力结构的争议已有很长的历史,至今未得定论。在这些观点与理论中斯皮尔曼(C. Spearman)首先提出的二因素论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自1904年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的观点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关心...
关于智力定义,智力内涵与智力结构的争议已有很长的历史,至今未得定论。在这些观点与理论中斯皮尔曼(C. Spearman)首先提出的二因素论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自1904年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的观点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关心,不少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新的看法,使这一理论不断增加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因素
认知测验
斯皮尔曼
智力定义
理论
心理测量学
负荷量
正相关
反应时
能力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个性结构的一点探讨
5
作者
李德伟
《心理学探新》
1986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结构
个性心理学
个性倾向性
心理过程
个性理论
形成与发展
个性心理特征
精神分析
自我实现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10岁儿童对几种常见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淑文
刘范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教科所
中国科
学院
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1982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文摘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对几种常见的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的问题。共有太阳、月亮、空气、云、雨等自然概念19个,分为四组。个别地要求儿童逐一回答“是什么?”“有无共同的地方?”“为什么”?被试是6—10岁的儿童,分为5个年龄组,每组20人,共100人。 实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常见的自然现象的认知水平随年龄而增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不理解和含混阶段;过渡阶段。6—10岁儿童的认知水平大都处于过渡阶段。2.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的认知,8—10岁儿童是认知发展的飞跃阶段。此外,儿童对自然事物的概念的认知较早,对一类自然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概括稍晚,对自然事物的因果联系的认知更晚。3.利用自身经验解释自然现象是儿童认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决定这一特点的因素,除年龄外,还有对象的性质及儿童经验的多寡等。4.环境教育和文化影响对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认知
自然现象
自然事物
认知发展
自然概念
文化影响
认知水平
因果联系
过渡阶段
太阳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概念控制掌握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冯忠良
张绪扬
王晓平
机构
北京
师范
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师范学院教科所
出处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文摘
本研究通过等组实验,考察了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概念控制掌握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概念的控制掌握能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水平,其教学效果是稳定的。通过这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形成的合理动作能够迁移到不同领域的新概念的学习中去,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质量。而且,概念的控制掌握对于提高中下线学生的成绩效果更好。研究者认为,概念的控制掌握的优越性在于它体现了概念与动作相统一的原则,从而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教学效果。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供有关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教学效果
实验研究
掌握概念
班级授课
对比班
教学方法
三角形
优越性
合理动作
认识活动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中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绪扬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教科所
出处
《心理学报》
1988年第3期320-327,共8页
文摘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思维课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和规律。结果表明,思维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开阔思维广度、增强概括力和发挥力,尤其是对速度、广度、发挥力的作用达到很显著的水平,同时,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者认为,初中一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潜力是存在的,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建议把一般性思维方法教学和与学科有关的思维方法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思维方法
思维课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一年级
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灵活性
解决问题
思维习惯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力一般因素“g”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绪扬
王晓平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教科所
北京
师范
大学心理系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4期6-12,共7页
文摘
关于智力定义,智力内涵与智力结构的争议已有很长的历史,至今未得定论。在这些观点与理论中斯皮尔曼(C. Spearman)首先提出的二因素论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自1904年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的观点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关心,不少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新的看法,使这一理论不断增加新意。
关键词
一般因素
认知测验
斯皮尔曼
智力定义
理论
心理测量学
负荷量
正相关
反应时
能力测验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个性结构的一点探讨
5
作者
李德伟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教科所
出处
《心理学探新》
1986年第4期34-38,共5页
文摘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W·
关键词
个性结构
个性心理学
个性倾向性
心理过程
个性理论
形成与发展
个性心理特征
精神分析
自我实现
心理状态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6-10岁儿童对几种常见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赵淑文
刘范
《心理学报》
198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概念控制掌握的实验研究
冯忠良
张绪扬
王晓平
《心理学报》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中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张绪扬
《心理学报》
198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力一般因素“g”的研究进展
张绪扬
王晓平
《心理科学进展》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个性结构的一点探讨
李德伟
《心理学探新》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