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唐五代宋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郝春文 《敦煌学辑刊》 1990年第1期16-23,50,共9页
隋唐五代宋初,私社盛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兴盛时期。研究二者的关系,不论对了解私社的历史,还是对佛教史,都有重要意义。隋唐五代宋初的私社,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从事佛教活动,一类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的互助活动,有些社... 隋唐五代宋初,私社盛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兴盛时期。研究二者的关系,不论对了解私社的历史,还是对佛教史,都有重要意义。隋唐五代宋初的私社,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从事佛教活动,一类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的互助活动,有些社则兼具上述两类社的职能。本文拟对主要从事佛教活动的社与寺院的关系略作探讨。佛教结社由出家的和在家的佛教信徒组成,这种宗教团体始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它起初并不以社为名,通常称为邑、邑义、邑会、法义等。入唐以后,“社”、“邑”已无严格区分,一些从事佛教活动的邑义也常以社为名,也有一些仍称为邑、邑义、邑会。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这些名异实同的宗教团体统称为佛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南北朝时期 敦煌地区 斋文 石经 文书 敦煌遗书 首领 社邑 金石铭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小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4-56,共3页
课程设置与教学目的 英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有悠久的历史,但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课程,是在19世纪后25年展开全民基础教育时形成的。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历史教学的一定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了历史课程。目前一般中学在各年级... 课程设置与教学目的 英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有悠久的历史,但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课程,是在19世纪后25年展开全民基础教育时形成的。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历史教学的一定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了历史课程。目前一般中学在各年级都开设历史课,均为每周2课时,也有每周3课时的;在第六学级(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的过渡)的文科班,历史课是每周6课时。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以英国史为主,世界史所占比例不大。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史的教学逐步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教育概况 历史思维 历史人物 英国 历史教师 历史课程 考试制度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60-66,共7页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在国内战场上面对严峻的形势,而且还面临外国干涉的威胁。英国政府一直不甘心...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在国内战场上面对严峻的形势,而且还面临外国干涉的威胁。英国政府一直不甘心它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败。内战一起,英国的多数议员表示同情南部同盟。特别是与南部种植园主有密切关系的英国土地贵族对林肯政府恨之入骨。首先,他们认为美国是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劲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政府 英国人 美国政府 美国内战 战争 南部同盟 殖民地 美英关系 危机 华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普通中等教育中 历史课程设置情况的简介
4
作者 叶小兵 《课程.教材.教法》 1986年第8期56-57,共2页
历史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中等教育中,都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但由于各个国家的中等教育在学校类别、年级阶段、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多有不同,因而历史课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就是在学科的名称上也不完全一样。近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 历史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中等教育中,都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但由于各个国家的中等教育在学校类别、年级阶段、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多有不同,因而历史课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就是在学科的名称上也不完全一样。近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教育改革,历史课的设置亦有所变化。下面就各国普通中学里有关历史课程的设置情况,分别介绍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程设置 普通中等教育 历史教育 教育改革 普通中学 学校类别 学时安排 社会学科 总学时 世界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围棋经校释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春文 许福谦 《敦煌学辑刊》 1987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一、录文(前缺) 1.乎之计,有若□打,使有劣形,纵使无功,于理不损。前锋待(日東),宜可侵凌;势若已输,自牢边境。贪则多败,怯则多功,喻两将相谋,有便而取。古人云: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5.为能,或意在东南,或诈行西北。似晋君之伐虢,更有... 一、录文(前缺) 1.乎之计,有若□打,使有劣形,纵使无功,于理不损。前锋待(日東),宜可侵凌;势若已输,自牢边境。贪则多败,怯则多功,喻两将相谋,有便而取。古人云: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5.为能,或意在东南,或诈行西北。似晋君之伐虢,更有所窥;若诸葛之行兵,多能好诈。先行不易,后悔实难,棋有万徒,事须详审,勿使败军反怒,入围重兴。如斯之徒,非乎一也。者诱征而浪出,或因征而反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校释 春秋左传 魏晋南北朝 诸葛亮传 三国志 形势 艺文志 围棋 子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尤(Ta-you)”考
6
作者 许福谦 《敦煌学辑刊》 1986年第2期82-83,共2页
由公元九至十一世纪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所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等译,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是现存最早的中外关系史名著之一,它提供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真实生动的材料,其史料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此书... 由公元九至十一世纪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所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等译,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是现存最早的中外关系史名著之一,它提供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真实生动的材料,其史料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此书手稿是十七世纪在叙利亚发现的,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入该馆阿拉伯文藏书目录第2281号。法国著名汉学家P·自希和曾有意加以研究,后因过早谢世而未能如愿以偿。另一法国著名东方学学者J·索瓦杰则为此书作了详尽的注释,使之锦上添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关系史 十七世纪 史料价值 丝绸之路 东方学 三国志 中华书局 汉学家 三国时期 公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