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系统观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朱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系统性结构需要建立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系统性结构需要建立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主要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五大要素,其构建遵循着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在全局性谋划上下功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三级联动机构;在战略性布局上下功夫,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纵横贯通的一体化建设;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推进教材、教学、教师的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系统观念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2,共4页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的思政课建设已经基本从初期的依靠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投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内部要素结构优化,把高质量、高成效放在课程建设突出位置的内涵式、集约式的发展模式。面对思政课建设的新任务新挑战,需...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的思政课建设已经基本从初期的依靠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投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内部要素结构优化,把高质量、高成效放在课程建设突出位置的内涵式、集约式的发展模式。面对思政课建设的新任务新挑战,需要不断深化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推进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思政课建设内生动力,推进“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思政课建设科学研究,推进“高水平”教研成果内化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内涵式发展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文化观的历史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云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4,共5页
民生文化观就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在民生建设实践中存在和体现出来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文化观经历了一个从神圣向世俗回归的重要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注重精神激励向肯定正当物质利益转化;二... 民生文化观就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在民生建设实践中存在和体现出来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文化观经历了一个从神圣向世俗回归的重要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注重精神激励向肯定正当物质利益转化;二是从提倡节俭向改善生活质量转化;三是从强调个人服从意识向尊重和满足个人诉求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中国共产党 民生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景式反映——评《中国当代社会史》
4
作者 刘洪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正在经历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来说,及时记录和研究刚刚过去的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按历史发展顺序列卷,展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正在经历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来说,及时记录和研究刚刚过去的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按历史发展顺序列卷,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迄今为止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著作。该丛书共5卷,180多万字,凝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学者的心血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社会变迁 当代中国 社会史 全景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史性变化 湖南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