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HRNet的遥感影像冬小麦语义分割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旭青 吴冬雪 +2 位作者 王玉博 陈文博 顾会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冬小麦在影像中呈现田块碎小且分布零散等空间特征,同时影像包含的复杂地物对冬小麦识别造成干扰,易出现识别精度低且边界分割模糊等问题。为及时准确获取大范围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该研究以高分二号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出一种CAHRNet... 冬小麦在影像中呈现田块碎小且分布零散等空间特征,同时影像包含的复杂地物对冬小麦识别造成干扰,易出现识别精度低且边界分割模糊等问题。为及时准确获取大范围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该研究以高分二号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出一种CAHRNet(change attention high-resolution Net)语义分割模型。采用HRNet(high-resolution Net)替换ResNet作为模型的主干网络,网络的并行交互方式易获取高分辨率的特征信息;联合OCR(object-contextual representations)模块聚合上下文信息,以增强像素点与目标对象区域的关联性;3)引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机制,使网络模型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位置信息,以保留分割区域的边缘细节,提高对分布零散、形状多变的冬小麦田块的特征提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自制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集上,CAHR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和像素准确率(pixel accuracy, PA)分别达到81.72%和97.08%,MIoU相较U-Net、DeepLabv3+分别提高了9.09、2.44个百分点;PA相较U-Net、DeepLabv3+分别提高6.80、1.59个百分点,说明CAHRNet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割识别精度,可为进一步准确获取冬小麦作物分布信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遥感影像 冬小麦 智能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区植被覆盖度遥感精细估算方法——以青藏高原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邦科 朱文泉 +4 位作者 史培军 张慧 刘若杨 杨欣怡 赵涔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039-9052,共14页
植被覆盖度(FVC)是刻画地表植被覆盖的重要参数,是生态监测的重要指标。遥感已成为区域尺度FVC估算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受限于地形所导致的太阳辐射变化及遥感像元内部较强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复杂地形区的FVC遥感估算精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植被覆盖度(FVC)是刻画地表植被覆盖的重要参数,是生态监测的重要指标。遥感已成为区域尺度FVC估算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受限于地形所导致的太阳辐射变化及遥感像元内部较强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复杂地形区的FVC遥感估算精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研究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发展了一种综合遥感地表反射率、地形特征和观测几何信息的复杂地形区FVC遥感精细估算方法(SRTVG)。选择青藏高原祁连山区、黄河源区和横断山区为测试区,利用Sentinel-2影像对新方法进行了应用,并利用基于无人机影像获取的FVC数据和现有FVC遥感产品对新方法进行了评估。加入地形特征与观测几何信息后,新方法估算FVC的R^(2)为0.89,均方根误差(RMSE)为0.13;相较于未加入地形特征与观测几何信息,新方法估算FVC的RMSE降低了19.26%—28.02%;相较于已有的MultiVI FVC产品和GEOV3 FVC产品,新方法估算FVC的RMSE分别降低了40.91%和16.67%。新发展的SRTVG方法提高了复杂地形区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精度,丰富了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的技术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复杂地形区 地形效应 光学遥感 遥感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谱融合自动纯化生成样本的农作物遥感分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修宇 张锦水 +1 位作者 吴俊旭 申克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167,共11页
准确及时地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是粮食估产的重要基础,对稳定市场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农作物识别算法的成熟,遥感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但农作物自动化识别普遍受到缺乏足够代表性训练样本数据的制... 准确及时地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是粮食估产的重要基础,对稳定市场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农作物识别算法的成熟,遥感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但农作物自动化识别普遍受到缺乏足够代表性训练样本数据的制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阶段样本纯化策略,综合考虑时间、空间、光谱和物候信息,基于历史作物空间分布图和当季遥感影像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训练样本,以支持农作物的自动化识别。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及Sentinel-2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浙江省两个地区的水稻进行自动化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历史专题数据和当季遥感影像生成最新且充足的训练样本,样本点精度高达98.5%。样本点数量和影像特征对分类结果影响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作物识别的精度超过96%,Kappa系数超过0.93。此外,所提算法对含有误差的历史分类数据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级农作物识别提供一种可靠的样本自动化生成方法,在大尺度自动化作物制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分类 随机森林 样本自动生成 Sentine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中高纬植被聚集指数遥感产品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的案例研究
4
作者 高歌 焦子锑 +6 位作者 王晨霞 尹思阳 郭静 佟一冬 李志龙 谭哲友 陈偲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6,共11页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Ω))是表征植被冠层聚集程度的重要结构参数,由于其定量化研究起步较晚,导致对CI季相变化特征的研究不充分,结论争议较大.为此,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MODIS CI产品,从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物候特征敏感区,...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Ω))是表征植被冠层聚集程度的重要结构参数,由于其定量化研究起步较晚,导致对CI季相变化特征的研究不充分,结论争议较大.为此,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MODIS CI产品,从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物候特征敏感区,在13个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类型中,优选了84个高质量的代表性像元,开展典型像元CI季相变化特征的案例研究.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对比,提出改进的动态阈值法,结合离散Fourier变换方法,分别提取不同地类的生长季开始时间(start of season,SOS)及生长季结束时间(end of season,EOS),最终建立北半球中高纬度各地类生长季与休眠期的经验Ω.结果表明:CI具有较为明显的物候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特征,甚至能够识别出耕地的一年两熟迹象,但相对于NDVI相对稳定的季相变化特征,大部分地类的CI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其中,SOS和EOS多分别在第100和第300天左右变化,生长季则多维持在200d左右;提取物候特征参数的最佳阈值随提取时期、地物类别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提取SOS和EOS的最佳阈值多集中在40%~80%和80%~90%;经验Ω呈现出针叶林的聚集效应最强,耕地的聚集效应最弱的特征.本研究对于揭示不同地类CI季相特征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证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指数 时间序列 植被物候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遥感和空间关系特征的森林火灾遥感探测研究
5
作者 高世莹 张锦水 周佳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2-860,共9页
综合分析短波红外波段、地形校正、空间关系特征对过火面识别的影响,提出了融合多源特征的森林火灾分类方法.本文采用地形校正和增加短波红外波段的方法,以降低山体阴影和烟雾对过火面识别的影响,并引入空间语义关系特征进一步修正过火... 综合分析短波红外波段、地形校正、空间关系特征对过火面识别的影响,提出了融合多源特征的森林火灾分类方法.本文采用地形校正和增加短波红外波段的方法,以降低山体阴影和烟雾对过火面识别的影响,并引入空间语义关系特征进一步修正过火面的识别结果.以2022年重庆市的森林火灾为例,基于哨兵2号影像和支持向量机对森林火灾过火面进行遥感识别.研究表明:1)短波红外波段可降低烟雾对过火面识别的干扰,识别精度提高3%~8%;2)地形校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山体阴影的影响,但对过火面识别精度提高不大;3)引入空间关系特征能明显降低裸地、硬质铺装地等因光谱混淆造成的干扰,精度会提升3%~4%.该方法物理机制明确,对森林火灾(尤其是燃烧的森林火灾)可有效地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遥感提取 烟雾 山体阴影 光谱混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R方法的青海茶卡-共和盆地土壤盐分高光谱遥感反演 被引量:70
6
作者 翁永玲 戚浩平 +2 位作者 方洪宾 赵福岳 路云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5-1263,共9页
关键词 青海茶卡-共和盆地 土壤盐分 高光谱遥感 HYPERION 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农作物快速分类方法 被引量:89
7
作者 田振坤 傅莺莺 +1 位作者 刘素红 刘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6,I0003,共9页
无人机以其高时效、高分辨率、低成本、低风险及可重复使用的优势,给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提高无人机遥感中农田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精度,该文分析了无人机低空航飞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农作物遥感影像特征,以冬小... 无人机以其高时效、高分辨率、低成本、低风险及可重复使用的优势,给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提高无人机遥感中农田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精度,该文分析了无人机低空航飞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农作物遥感影像特征,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作物波谱特征和NDVI变化阈值,提出了一种农作物快速分类提取方法,并与其他几种常用的遥感分类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其普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从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中提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分类信息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普适性,兼具快速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海量农作物无人机航拍数据的信息提取上具有较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分类 无人机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总初级生产力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晶晶 刘良云 +4 位作者 徐自为 焦全军 彭代亮 胡勇 刘绍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46-351,419,共7页
该文以华北平原冬小麦为研究区,验证MODIS-GPP产品数据在下垫面复杂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适用性,及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首先采用MODIS-NDVI产品数据,根据冬小麦物候特征,解译出冬小麦种植面积;然后与经过验证并校正后的MODIS-GPP产... 该文以华北平原冬小麦为研究区,验证MODIS-GPP产品数据在下垫面复杂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适用性,及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首先采用MODIS-NDVI产品数据,根据冬小麦物候特征,解译出冬小麦种植面积;然后与经过验证并校正后的MODIS-GPP产品数据估算华北平原冬小麦2010年生长季内的GPP总量;最后,由涡度相关实测数据估算出冬小麦的生态系统呼吸量(RE)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结果显示:MODIS-NDVI解译出的冬小麦面积结果与TM解译结果的用户精度高达90.6%,总体精度达87.2%;MODIS-GPP产品数据与涡度相关数据估算结果的复相关系数高达0.9227;2010年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季GPP约为6.24×108kgC,约占该区所有植被GPP的21.3%;华北平原冬小麦固碳能力较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占GPP的58.7%。研究表明,MODIS-GPP产品数据满足华北平原冬小麦GPP统计精度需求,冬小麦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遥感 监测 MODIS 涡度相关 冬小麦 G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多角度偏振光谱特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孟夏 谢东辉 +2 位作者 汪艳 贾颖芳 阎广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9-624,共6页
通过测量绿萝、银杏、苹果三种叶片的多角度偏振光谱,采用斯托克斯矢量法计算了叶片的多角度光谱偏振度,并通过PROSPECT模型反演得到叶片的叶绿素、水分含量,进而分析了叶绿素、水分含量对叶片多角度光谱偏振度的影响,探索了观测几何条... 通过测量绿萝、银杏、苹果三种叶片的多角度偏振光谱,采用斯托克斯矢量法计算了叶片的多角度光谱偏振度,并通过PROSPECT模型反演得到叶片的叶绿素、水分含量,进而分析了叶绿素、水分含量对叶片多角度光谱偏振度的影响,探索了观测几何条件与不同波段叶片偏振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的偏振度受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而水分含量对这两个波段的偏振度基本均无明显影响。在反映叶片偏振度随观测几何变化方面,近红外波段较另外两个波段有着更好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但其偏振度值较另外两个波段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 偏振度 斯托克斯矢量 多角度 生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适用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修信 孙涛 +4 位作者 朱启疆 刘馨 高凤飞 胡玉梅 陈声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612-4619,共8页
叶面积指数是与森林冠层能量和CO2交换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植被结构参数,为了探讨估算林地叶面积指数LAI的遥感适用方法和提高精度的途径,利用TRAC仪器测定北京城区森林样地的LAI,从Landsat TM遥感图像计算NDVI、SR、RSR、SAVI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是与森林冠层能量和CO2交换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植被结构参数,为了探讨估算林地叶面积指数LAI的遥感适用方法和提高精度的途径,利用TRAC仪器测定北京城区森林样地的LAI,从Landsat TM遥感图像计算NDVI、SR、RSR、SAVI植被指数,分别建立估算LAI的单植被指数统计模型、多植被指数组合的改进BP神经网络,获取最有效描述LAI与植被指数非线性关系的方法并应用到TM图像估算北京城区LAI。结果表明,单植被指数非线性统计模型估算LAI的精度高于线性统计模型;多植被指数组合神经网络中,以NDVI、RSR、SAVI组合估算LAI的精度最高,估算值与观测值线性回归方程的R2最高,为0.827,而RMSE最低,为0.189,神经网络解决了多植被指数组合统计模型非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较多、较难确定的问题,可较为有效的应用于遥感图像林地LAI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叶面积指数 神经网络 统计模型 多植被指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TM/ETM^+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与验证 被引量:70
11
作者 白洁 刘绍民 扈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154,F0002,共8页
利用2001、2004、2005年水体、裸地、农田、草地上红外辐射计的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下行辐射与比辐射率数据,通过多种方法分别获取了像元尺度的地表温度实测值,并对基于TM/ETM+数据的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的地表温度进行地面验证。结果表... 利用2001、2004、2005年水体、裸地、农田、草地上红外辐射计的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下行辐射与比辐射率数据,通过多种方法分别获取了像元尺度的地表温度实测值,并对基于TM/ETM+数据的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的地表温度进行地面验证。结果表明: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北京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与地面实测数据相比,辐射传输方程算法的结果略高于地面实测值,单窗算法的结果与地面实测值一致性最好,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的结果明显低于地面实测值。从单窗算法反演的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总体上城区地表温度高于郊区,水体温度最低,而且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反演 验证 辐射温度 地表温度 辐射传输方程算法 单窗算法 普适性单通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微波遥感积雪参数反演方法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知文 于鹏珊 +3 位作者 夏浪 武胜利 蒋玲梅 郭镭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雪深(snow depth,SD)和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SWE)是气候水文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在雪灾监测中尤为重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被动微波遥感SD和SWE反演算法的物理基础——积雪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分析了不同微波频段、不同特点的积雪... 雪深(snow depth,SD)和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SWE)是气候水文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在雪灾监测中尤为重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被动微波遥感SD和SWE反演算法的物理基础——积雪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分析了不同微波频段、不同特点的积雪微波辐射和散射特性。然后,根据前人的研究从数学角度将反演算法分为线性亮温梯度法和基于先验知识法,总结了2类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线性亮温梯度法相对简单、速度快,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研究区;先验知识法需要获取研究区的样本数据,并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较好的精度,但对样本的独立性及其均值差异显著性的要求较高。最后,重点介绍了我国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FY-3 MWRI)的全球SD和SWE反演算法和针对中国区域的改进算法,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微波辐射计 雪深(SD) 雪水当量(SWE) 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森林林型SVM分类的多特征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修信 秦丽梅 +2 位作者 罗玲 张晓朋 汤谷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0期259-262,共4页
为了研究遥感图像森林林型SVM分类多特征的选择对提高分类精度的影响,选取小波变换不同尺度纹理、四种植被指数、最优波段光谱特征等不同组合构成林型分类多特征向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纹理与植被指数、最优波段组合多特征的森林林型... 为了研究遥感图像森林林型SVM分类多特征的选择对提高分类精度的影响,选取小波变换不同尺度纹理、四种植被指数、最优波段光谱特征等不同组合构成林型分类多特征向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纹理与植被指数、最优波段组合多特征的森林林型分类精度最高,阔叶林、针叶林和竹林的分类精度分别为84.4%、86.5%、91.0%,比纹理单类特征分类分别提高4.1%、4.0%、1.1%,比植被指数单类特征分类分别提高9.2%、11.8%、11.9%。多特征的分类精度一般要高于单类特征,纹理能够较明显提高林型可分性,植被指数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最优波段光谱特征的效果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林型分类 遥感 支持向量机(SVM) 多特征选择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降尺度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壮 赵少杰 蒋玲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5,共7页
利用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是当前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受限于较低的空间分辨率,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一般只适用于大尺度研究.为了满足科学研究中对不同分辨率土壤水分产品的需求,对土壤水分降尺度的相关研究成... 利用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是当前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受限于较低的空间分辨率,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一般只适用于大尺度研究.为了满足科学研究中对不同分辨率土壤水分产品的需求,对土壤水分降尺度的相关研究成为当前遥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比较和评价多元统计回归法、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权重分解、数据同化及空间插值等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最后指出目前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降尺度方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 遥感 土壤水分 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会珍 刘绍民 +1 位作者 白洁 毛德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利用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1982-1993年间的AVHRR遥感数据、常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0~50 c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并计算出0~50 c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乌审旗多年平均土壤水分的变化... 利用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1982-1993年间的AVHRR遥感数据、常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0~50 c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并计算出0~50 c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乌审旗多年平均土壤水分的变化量约为-3.47mm,逐年土壤水分变化量Δw在-118~82 mm之间。乌审旗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不大,基本在±50 mm之间变动。除1986、1987、1991以及1993年外,其余年份乌审旗土壤水分变化量Δw都为正。乌审旗土壤水分的年内波动也不大,基本在±10 mm之间。通过误差分析可知,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4.77%,均方差为77.54 mm。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条件温度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密云地区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寿东 王秀丽 +3 位作者 王咏薇 徐自为 杨澄 唐玉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6-1004,共9页
利用北京密云站2007年1,4,8和10月辐射及湍流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农林混合非均匀下垫面晴天、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反照率及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1,4,8和10月能量平衡闭合度(OLS方法)分别为82%,97%,72%和83%,总体闭合度为76%,... 利用北京密云站2007年1,4,8和10月辐射及湍流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农林混合非均匀下垫面晴天、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反照率及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1,4,8和10月能量平衡闭合度(OLS方法)分别为82%,97%,72%和83%,总体闭合度为76%,数据质量较好;(2)晴天向上长波辐射1,4,8和10月平均值分别为279.6,381.5,430和358.7W.m-2;受农林混合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响应短波辐射时间1月和8月分别为0.5h和1.5h,4月和10月介于两者之间;(3)随下垫面植被长势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反照率有明显改变,1,4,8和10月晴天平均值分别为0.183,0.143,0.133和0.139;由于非均匀下垫面通量贡献率随太阳辐射方向而变化,各月均存在日变化不对称现象。8月密云站的反照率(0.133)小于同期同纬度固城站的反照率(0.19);(4)由于农林混合下垫面状态的变化,1,4和10月能量主要用于感热交换,8月主要用于潜热交换。阴天能量分配特征与晴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密云地区 农林混合下垫面 能量闭合 辐射与能量平衡 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绿地三种常见林木冠层光合作用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修信 高凤飞 +2 位作者 刘馨 胡玉梅 朱启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4-109,共6页
城市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需要观测数据的支持,毛白杨、垂柳、白蜡是北京最常见的主要树种,因此夏季晴天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林地使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观测自然光照条件下上述3种林木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城市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需要观测数据的支持,毛白杨、垂柳、白蜡是北京最常见的主要树种,因此夏季晴天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林地使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观测自然光照条件下上述3种林木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指标,分析其日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呈现单峰型或双峰型曲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最高峰值分别在17.0~22.0μmol CO2/(m^2·s)和1.8~2.3 mmol H2O/(m^2·s)。毛白杨和白蜡光合参数的日均值相差不大,但毛白杨和白蜡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均值均高于垂柳的日均值,胞间CO2浓度日均值低于垂柳的日均值。林地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毛白杨和白蜡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更适用于城市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绿化树种 光合作用 日变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上游山区水源林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修信 付洁 +4 位作者 王培娟 朱启疆 汤谷云 孙涛 罗涟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定量评价漓江上游山区复杂地形水源林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对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样地以TRAC仪器测定LAI,利用遥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SR)、减化比值植被指数(RSR)、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 为了定量评价漓江上游山区复杂地形水源林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对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样地以TRAC仪器测定LAI,利用遥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SR)、减化比值植被指数(RSR)、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增强植被指数(EVI),并从DEM数据获取高程、坡度、坡向,提出并建立复杂地形最优多植被指数组合估算山区林地LAI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对1989-2009年6景TM/ETM遥感图像估算LAI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解决了LAI与多植被指数的非线性回归方程无法引入地形因素、且方程系数较多较难确定的问题,提高了LAI的估算精度。研究区成熟阔叶林减少代之以大片种植经济幼林,是导致林地LAI变化的原因。1989--2000年,LAI≥6.0的林地面积比例从78.8%逐年急剧下降到44.1%,LAI在1.0~6.0的林地面积比例从20.8%大幅上升到55.4%;2000-2009年,随着幼林的生长、竹林的速生,LAI≥6.0的林地面积比例逐渐上升恢复到74.5%,但仍未恢复到1989年的面积比例,相应LAI在1.0~6.0的林地面积比例逐渐下降到25.1%。研究成果为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神经网络 模型 地形 监测 森林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非降采样金字塔与经验模态分解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文波 李合龙 张晓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4-1398,共5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遥感图像融合,联合非降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NLP)和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提出了一种利用分解系数绝对值和瞬时频率作为融合特征的遥感图像融合新算法.首先利用非降采样金字塔对高分辨率全色图像(PAN)进行分解,使其... 为了更好地进行遥感图像融合,联合非降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NLP)和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提出了一种利用分解系数绝对值和瞬时频率作为融合特征的遥感图像融合新算法.首先利用非降采样金字塔对高分辨率全色图像(PAN)进行分解,使其低频部分和低分辨率全色图像(MS)具有相同的尺度特性;再对低频部分和MS图像进行BEMD分解,得到二维内蕴模态函数(bimf)和趋势图像,并计算各层bimf的4方向瞬时频率.为了尽可能提高空间细节质量,利用瞬时频率和分解系数绝对值作为融合特征,并考虑bimf部分对应位置系数的正负关系,采用加权算法对高频细节部分进行融合;最后进行相应的BEMD和NLP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对融合影像的光谱质量和空间细节质量都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 非降采样金字塔 瞬时频率 遥感图像融合 融合算法 频率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方向预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压缩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立保 丘兵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5-2102,共8页
针对传统的自适应方向提升小波变换(ADL-DWT)算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压缩中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方向预测的提升小波变换(DP-LWT)算法,实现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快速、高效压缩。新算法首先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为若... 针对传统的自适应方向提升小波变换(ADL-DWT)算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压缩中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方向预测的提升小波变换(DP-LWT)算法,实现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快速、高效压缩。新算法首先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为若干不重叠子块,然后采用梯度算子快速预测遥感影像中每个图像块的最佳提升方向,并沿着最佳预测方向插值完成方向提升小波变换,最后进行多级树集合分裂(SPIHT)编码。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效削弱了遥感影像各子带中非水平与非垂直方向的高频系数;与传统自适应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相比,在重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峰值信噪比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小波变换中方向预测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处理 图像压缩 小波变换 自适应方向提升 方向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