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0-416,共7页
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 ,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是提高自然灾害区划精度的重要方法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 ,实现了基本单元的边界提取和属性数据生成 ,并引用空间邻接系数 ,对传统聚类分析作了... 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 ,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是提高自然灾害区划精度的重要方法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 ,实现了基本单元的边界提取和属性数据生成 ,并引用空间邻接系数 ,对传统聚类分析作了改进 ,实现了“自下而上”区划方法中的全部运算过程 ,使得这一区划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自然灾害区划 空间邻接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67
2
作者 龚道溢 王绍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71-376,共6页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即资料方面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机制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预测方面的不确定性。城市热岛效应是资料中最大的误差来源 ,特别是一些最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城市 ,其热岛效应的...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即资料方面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机制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预测方面的不确定性。城市热岛效应是资料中最大的误差来源 ,特别是一些最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城市 ,其热岛效应的误差没有很好地得到检查和排除。资料覆盖面也很不完善。地面观测温度在 1979— 1999年的趋势是 0 19℃ / 10a ,但覆盖全球的卫星观测资料(反映对流层低层到中层 )趋势只有 0 0 6℃ / 10a。北极地区的温度变化也没有设想的那样强烈。使用海表温度比使用海表气温得到的变暖估计值偏高。 1979年以来 ,用气温代替海温 ,趋势只有0 13℃ / 10a。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利用代用资料来估计全球温度的变化 ,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大 ,特别是树木年轮 ,因为CO2 浓度的增加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 ,其年轮宽度并不一定主要反映与温度的关系。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到 2 10 0年全球平均气温达+1 4℃~ +5 8℃的估计很可能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气候变暖 城市热岛效应 地面观测温度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对策——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肖骢 康慕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7-89,共3页
本文以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发展现状及其生态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就目前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功能 社会功能 中国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西风环流指数的变率及其与北半球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龚道溢 王绍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用H40°N-H65°N即40°N和65°N纬圈平均位势高度的差来定义西风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温带地区西风的强弱。西风环流强的年份,北半球气温通常偏高,主要是中纬度大陆变暖明显,这可能与中高纬度西风强时,向北的经向热量输... 用H40°N-H65°N即40°N和65°N纬圈平均位势高度的差来定义西风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温带地区西风的强弱。西风环流强的年份,北半球气温通常偏高,主要是中纬度大陆变暖明显,这可能与中高纬度西风强时,向北的经向热量输送也加强有关。在长期变化的趋势上,1950年代以前北半球偏暖时期的指数偏低,而偏冷时期的指数偏高。但近30多年来,伴随全球加速变暖,西风指数也持续加强,这是否与温室效应的加强有关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指数 变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创新 被引量:5
5
作者 杜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创新是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环境法提出的重要命题。完善中国环境基本法应有七个目标领域,即环境保护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基本对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构、职能和协调)、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自然资源合理... 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创新是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环境法提出的重要命题。完善中国环境基本法应有七个目标领域,即环境保护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基本对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构、职能和协调)、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保护与监督管理和生态(系统和特殊区域)保护等。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创新对完善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制具有启示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基本法 资源生态保护与监督管理 生态系统保护 生态特殊区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灾风险管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武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水灾 风险管理 持续发展 管理模式 洪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7
作者 任珺 陶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73-1085,共13页
选择了中国 1 9种沙拐枣属 ( Calligonum L.)植物 ,共测定及引用了 35个形态分类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MANOVA)和主成分分析 ( PCA) ,分别对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的种间形态指标均差异显著。冠幅 ( BC)... 选择了中国 1 9种沙拐枣属 ( Calligonum L.)植物 ,共测定及引用了 35个形态分类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MANOVA)和主成分分析 ( PCA) ,分别对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的种间形态指标均差异显著。冠幅 ( BC)、木质枝枝节长度( LKWB)、果实直径 ( DF)、雄蕊长度 ( SL)、同化枝枝节长度 ( LKAS)和同化枝分枝角度( ARAS)指标在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上 ,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分析意义。依据平方欧氏距离 ,应用类平均法 ( UPGMA)将 1 9种沙拐枣植物聚为 5类。系统聚类结论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拐枣属植物 数值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高压对亚洲大陆的气候影响分析 被引量:110
8
作者 龚道溢 朱锦红 王绍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4,共7页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影响亚洲大陆地区的重要环流因子 ,本文用冬季 (1~ 3月 ) 70°~ 12 0°E ,40°~ 6 0°N区域平均海平面气压值代表其强度 ,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从 192 2年到 1970年代中期 ,西伯利亚高压略...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影响亚洲大陆地区的重要环流因子 ,本文用冬季 (1~ 3月 ) 70°~ 12 0°E ,40°~ 6 0°N区域平均海平面气压值代表其强度 ,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从 192 2年到 1970年代中期 ,西伯利亚高压略有增强趋势 ,但并不显著。但近 2 0多年来的显著减弱非常突出。用NCAR资料计算的线性趋势是 - 1.78hPa/ 10a(1976— 2 0 0 0年 ) ,用CRU气压资料计算的趋势是 - 2 .15hPa/ 10a(1976— 1995年 )。西伯利亚高压对中高纬亚洲大陆平均 (30°~ 140°E ,30°~ 70°N)温度和降水都有显著影响 ,与两个要素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 0 .5 8和 - 0 .44。如果同时考虑其他的影响因子 (如北极涛动、欧亚遥相关型等 ) ,72 %的温度变化及 2 6 %的降水变化能得到解释。其中北极涛动对亚洲大陆的温度贡献最高达到 30 % ,西伯利亚高压的贡献为 2 4%。而区域平均降水变化的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大陆 温度 降水 气候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政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小黎 史培军 杨明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23,共9页
耕地变化受到诸如经济、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在中国,政策影响的痕迹更为明显。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耕地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同时,领导决策、个人意志以及特殊政治事件等对耕地变化也有非常明显的... 耕地变化受到诸如经济、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在中国,政策影响的痕迹更为明显。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耕地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同时,领导决策、个人意志以及特殊政治事件等对耕地变化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变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走入市场经济时代,耕地表象上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向收益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事实上,是国家制定的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进而决定和推动着耕地改变的方向及速度。同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国家通过一些保护性的法律或法规维持耕地不被过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耕地 可持续利用 中国 耕地面积 土地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耕地保护政策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面风场的QuikSCAT/SeaWinds遥感探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晓京 陈云浩 +2 位作者 郑新江 咸迪 李小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5,共9页
QuikSCAT卫星是监测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卫星之一,它已经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业务卫星,所得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QuikSCAT卫星的有关背景情况,星载SeaWinds散射测风计观测洋面风的原理和基本算法,说明... QuikSCAT卫星是监测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卫星之一,它已经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业务卫星,所得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QuikSCAT卫星的有关背景情况,星载SeaWinds散射测风计观测洋面风的原理和基本算法,说明了利用该资料在热带气旋中心定位及移向预报以及2003年淮河流域暴雨成因分析方面做了尝试性工作。最后,对该数据资料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面风 热带气旋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学敏 史培军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城镇化虽然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但它有许多弊端 ,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冲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最终确立 ,也利用我国现在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契机 ,应该回复到城...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城镇化虽然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但它有许多弊端 ,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冲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最终确立 ,也利用我国现在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契机 ,应该回复到城市化正常进程的轨道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洪泛区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武光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洪泛区 ,洪灾是制约这些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何适应洪泛区特有的自然水文条件 ,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实现洪泛区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制定有效的防洪减灾公... 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洪泛区 ,洪灾是制约这些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何适应洪泛区特有的自然水文条件 ,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实现洪泛区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制定有效的防洪减灾公共政策 ,是长期以来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实施以谋求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和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泛区 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 经济发展模式 公共政策 中国 水灾损失 防洪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涛动对东亚夏季降水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33
13
作者 龚道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分析了春季北极涛动 (AO)指数的变化对梅雨—Changma—Baiu带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对观测的东亚 1 0个站的降水长序列资料 ( 1 899~ 1 999年 ) ,进行滤波处理 ,保留 1 0年以下的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 ,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近... 分析了春季北极涛动 (AO)指数的变化对梅雨—Changma—Baiu带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对观测的东亚 1 0个站的降水长序列资料 ( 1 899~ 1 999年 ) ,进行滤波处理 ,保留 1 0年以下的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 ,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近百年的 5月北极涛动指数与 1 0站夏季平均降水相关最高达 - 0 4 5,超过 99%信度水平。当北极涛动偏强一个标准差时 ,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到日本南部一带 ,降水减少平均约 8%左右。降水的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东亚急流的变化密切相关 :春季北极涛动强时 ,随后夏季急流位置通常偏北 ,雨带位置也北移 ,从而造成梅雨—Changma—Baiu带降水减少 ,反之亦然。较强的AO异常对降水的影响更明显 ,而较弱的AO与降水异常的对应关系并不显著。这对东亚夏季年际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 夏季 降水 年际变化 相关分析 预测 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集-外集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检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崇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2-70,共9页
基于信息分配方法建立的内集 -外集模型 ,用于计算可能性 -概率风险 ,可以表达概率估计的模糊性。实践证明 ,用这一模型计算出来的自然灾害模糊风险能对减灾方案进行合理的筛选 ;实验证明 ,我们还可以用这一模型替代专家依据给定的样本... 基于信息分配方法建立的内集 -外集模型 ,用于计算可能性 -概率风险 ,可以表达概率估计的模糊性。实践证明 ,用这一模型计算出来的自然灾害模糊风险能对减灾方案进行合理的筛选 ;实验证明 ,我们还可以用这一模型替代专家依据给定的样本进行模糊概率估计。本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在期望值的意义上 ,检验这一模型的可靠性。仿真结果显示 ,用内集 -外集模型计算出来的可能性 -概率分布的均值甚至比传统直方图分布的均值更靠近真实概率分布的期望值。这一研究表明 ,内集-外集模型用于自然灾害模糊风险评估 ,在期望值的意义上是一个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集-外集模型 计算机仿真 自然灾害 模糊概率 信息分配 期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