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丕远 葛全胜 +1 位作者 吕明 陈晓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全球环境变化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纪最紧迫的国际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活动的能力已经大到足够影响到全球的环境,而全球环境变化又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文章探讨了人文因素在全球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人类在对待环境要素变化时,有选... 全球环境变化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纪最紧迫的国际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活动的能力已经大到足够影响到全球的环境,而全球环境变化又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文章探讨了人文因素在全球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人类在对待环境要素变化时,有选择其行动的自由,所以人文因素没有像大气、海洋那样,称为全球环境变化的子系统。这一点在建模中应给以充分考虑。文章讨论了各类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脆弱性定义,并以海平面、农业、林业、渔业和人类健康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环境变化 人文因素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发展——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殿廷 刘小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陕西省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形成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即陕西现象。本文在概括、总结这种现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即资源配置失当,利用效率低下,扭... 陕西省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形成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即陕西现象。本文在概括、总结这种现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即资源配置失当,利用效率低下,扭转陕西现象的出路在于优化资源配置与科技进步并举,只有这样,陕西才能以最小的改革成本获取最大的改革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 优化配置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苋属入侵植物在北京的分布状况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吕玉峰 付岚 +2 位作者 张劲林 边勇 刘若思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很多苋科苋属植物都是入侵植物,并且是农田及撂荒地主要杂草。对在北京地区发现的6种苋属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反枝苋、皱果苋、凹头苋为高风险入侵植物,长芒苋、刺苋、合被苋为中等风险入侵植物,... 很多苋科苋属植物都是入侵植物,并且是农田及撂荒地主要杂草。对在北京地区发现的6种苋属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反枝苋、皱果苋、凹头苋为高风险入侵植物,长芒苋、刺苋、合被苋为中等风险入侵植物,可为开展以上6种苋属植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属 入侵 风险评估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烨 李天杰 赵俊琳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2-271,共10页
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性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南极局地人类活动的影响两方面。本文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南极环境中存在源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类核活动产生的人工放射性... 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性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南极局地人类活动的影响两方面。本文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南极环境中存在源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类核活动产生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37Cs:土壤表层(0~5cm)、苔藓活体层、枝状地衣、壳状地衣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6.0~14.8、25.1、29.0和58.1Bq/kg;而中国北方地区土壤表层(0~10cm)、壳状地衣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6.4~37.3和294.0~312.0Bq/kg,可见这类全球陆地表面广泛分布的壳状地衣是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长期扩散影响极为敏感的信息载体。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对局地生态系统和地表冻融过程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南极生物体(特别是地衣体)和水体是对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敏感的环境信息载体,考察站区周围的生物体和水体中Cr、Cu、Ni、Pb、Zn等污染物含量明显偏高。菲尔德斯半岛作为南极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其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菲尔德斯半岛 人类活动 环境影响 乔治王岛
全文增补中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2
5
作者 吴殿廷 葛全胜 +4 位作者 徐继填 陈田 牛亚菲 席建超 李小丽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西部旅游开发已进入加速阶段 ,面临着加入WTO后的挑战和东部地区的激烈竞争 ,文章从战略高度对西部旅游开发战略进行概括 ,提出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空间布局等三大模式 ,即政府主导与企业化、主要是集团运作相结合的管理运营模式 ,三... 西部旅游开发已进入加速阶段 ,面临着加入WTO后的挑战和东部地区的激烈竞争 ,文章从战略高度对西部旅游开发战略进行概括 ,提出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空间布局等三大模式 ,即政府主导与企业化、主要是集团运作相结合的管理运营模式 ,三优 (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产业 )转化的产品开发模式 ,以点带面的据点式与以线穿点的点轴式结合的空间布局模式 ,文章阐述了这些模式的内涵、意义和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战略模式 西部地区 中国 产品开发 空间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的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让会 张慧芝 +1 位作者 游先祥 彭茹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7,共5页
利用遥感信息源 ,在GRS99及IDRISI支持下 ,依照图像图形学的相关原理 ,识别合成图像的信息丰富程度 ,确定用于塔里木河干流景观格局分析的基准图像 .沙漠石油公路和塔里木河两大廊道呈十字形位于该区域的中部 ,它们决定了整个系统物质... 利用遥感信息源 ,在GRS99及IDRISI支持下 ,依照图像图形学的相关原理 ,识别合成图像的信息丰富程度 ,确定用于塔里木河干流景观格局分析的基准图像 .沙漠石油公路和塔里木河两大廊道呈十字形位于该区域的中部 ,它们决定了整个系统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传播途径 .零星分布的油井所组成的小斑块以及连接它们的线路所组成的廊道 ,代表了石油勘探及开发在该区的发展轨迹 ;位于主河道两侧的河岸林使河流廊道更富有生态意义 ;远离主河道的天然植被形成了条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的群落 ,多以斑块的形式丰富了景观的内容 .该区域的沙丘及其南部和东北部的沙漠 ,是该区域特色明显的基质 ,决定了英巴扎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酷性和脆弱性 .人类活动是土地分割、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及实践必须用遥感、GIS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作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生态景观格局 遥感信息 信息提取 信息分析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160
7
作者 刘昌明 孙睿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1-259,共9页
针对中国水循环与土壤植物大气水分能量传输生态研究的问题, 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水循环研究的需求与水量转化重要机制, 包括模式与子系统耦合的界面。评述了水、热平衡研究若干工作, 包括农田生态系统, 干旱、半干旱区, 陆面... 针对中国水循环与土壤植物大气水分能量传输生态研究的问题, 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水循环研究的需求与水量转化重要机制, 包括模式与子系统耦合的界面。评述了水、热平衡研究若干工作, 包括农田生态系统, 干旱、半干旱区, 陆面过程模式, 遥感信息的应用以及系统耦合的尺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热平衡 土壤-植物-大气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上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作栋 陶明信 +3 位作者 梁明亮 余水生 李中平 徐永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5-982,共8页
三塘湖盆地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具好的生烃潜力,是盆地内主力烃源岩。烃源岩样品可溶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脂肪酸酯等含羰基化合物,随着埋深增加,饱和烃和芳烃含量递增,非烃含量和有机碳则呈递减趋... 三塘湖盆地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具好的生烃潜力,是盆地内主力烃源岩。烃源岩样品可溶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脂肪酸酯等含羰基化合物,随着埋深增加,饱和烃和芳烃含量递增,非烃含量和有机碳则呈递减趋势,表明含羰基化合物对源岩生烃有较大的贡献。饱和烃的各项指标显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咸化湖相还原环境,母质输入以水生生物为主,陆源物质输入较少。诸多证据表明,在沉积初期和成岩早期细菌输入较多,细菌输入有机质构成了原始有机质的一部分,细菌改造原始有机质并产生前述含羰基化合物,在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下均可成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草沟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羰基化合物 生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浓度参量同步荧光光谱的相近油源溢油鉴别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艳 李文东 +3 位作者 栾晓宁 张登英 张金亮 郑荣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00-2705,共6页
将浓度作为辅助参量引入到同步荧光光谱中,获取溢油样品在10-4~10 g.L-1浓度范围内的浓度同步三维荧光光谱,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胜利油田的5个原油样品及93#及90#汽油样品及0#柴油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浓度参量的引入可全面的反映溢... 将浓度作为辅助参量引入到同步荧光光谱中,获取溢油样品在10-4~10 g.L-1浓度范围内的浓度同步三维荧光光谱,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胜利油田的5个原油样品及93#及90#汽油样品及0#柴油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浓度参量的引入可全面的反映溢油样品多环芳烃的组成信息,比较溢油样品溶液稀释到线性范围内所获取的同步荧光光谱,该方法提高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溢油样品的识别率,在很好的区分不同类型的溢油样品的基础上,实现了正确判别相近油源的溢油种类,同时解决了样品配置过程中浓度误差对分类识别的影响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指纹鉴定 多环芳烃 浓度辅助参量荧光 同步荧光技术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3
10
作者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8-614,共7页
从若干方面的研究结果揭示了黄河流域水循环发生的巨大变化。水循环是水资源科学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水循环主要要素的变化取决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前者宜采用适应性对策,在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分析水循... 从若干方面的研究结果揭示了黄河流域水循环发生的巨大变化。水循环是水资源科学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水循环主要要素的变化取决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前者宜采用适应性对策,在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分析水循环变动的规律并预测其趋势,制定相应的适应性措施;对于后者则应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以维持流域天然水资源的可更新(可再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循环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对无机外源砷的缓冲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华珞 张国祥 +2 位作者 杨居荣 赵玉霞 褚衍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本文通过试验模拟等量无机外源砷连续多次对土壤的污染,研究土壤对砷的缓冲动力学过程及其特征,确定了其缓冲动力学速率方程为:V=a·exp(h·T)sin(ω·T+q)+k·T+b本公式为揭示土壤对砷的缓... 本文通过试验模拟等量无机外源砷连续多次对土壤的污染,研究土壤对砷的缓冲动力学过程及其特征,确定了其缓冲动力学速率方程为:V=a·exp(h·T)sin(ω·T+q)+k·T+b本公式为揭示土壤对砷的缓冲容量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土壤 广义缓冲性 缓冲动力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66
12
作者 吴殿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2期10-15,共6页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独特的 ,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描述区域差异和进行国际比较不甚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 ,对 1978~ 1998年 2 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独特的 ,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描述区域差异和进行国际比较不甚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 ,对 1978~ 1998年 2 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结论 :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虽然明显 ,但不可怕 ;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 ,除了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外 ,首先是投入强度 (尤其是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 ) ,其次是出口能力和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 ,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为缓解三大地带的差距 ,并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 ,近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人均GDP 三大地带 中国 投资 出口能力 经济体制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殿廷 史培军 梁进社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本文从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讨论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方向 ,从区位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条件 ,从区域比较中考察了澳门的产业经济特点 ,从内部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澳门各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 ,澳门的产业经济定位应该是 :... 本文从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讨论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方向 ,从区位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条件 ,从区域比较中考察了澳门的产业经济特点 ,从内部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澳门各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 ,澳门的产业经济定位应该是 :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 ,有特色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澳门应充分发挥联系中国内地、尤其是华南地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作用 ,形成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 ,带动出口加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和建筑地产业协调发展 ,争取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游乐和商贸服务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产业经济 博彩业 主导产业 旅游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的制度作用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小平 陈红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土地国有和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度基础 ,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确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降低城市土地利用的交易费用、减少城市土地管理中的寻租行为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制度作用。要使城市规划得... 土地国有和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度基础 ,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确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降低城市土地利用的交易费用、减少城市土地管理中的寻租行为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制度作用。要使城市规划得以发展、制度作用得以体现 ,城市规划机构必须在服务领域、体制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制度作用 制度创新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土壤发生类型及其诊断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烨 李天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29-535,共7页
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成土环境、成土过程及土壤诊断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无冰区)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并将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土壤划归为3个土纲、4个亚纲和13个土类;然后分析了土壤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南极 土壤诊断特征 环境 土壤发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桂林城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钟泓 马钦彦 +1 位作者 李丰生 李生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7,167,共5页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桂林市1998~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桂林8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近1.2倍,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1.244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7719 hm2,生态...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桂林市1998~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桂林8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近1.2倍,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1.244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7719 hm2,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供需状况从1998年发展到2005年超出生态承载力供给的6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 生态足迹分析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极科学考察采样可视化管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金香 李天杰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5-80,共6页
从南极科学考察野外采样的组织工作和数据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GIS软件空间数据操作的优势,提出了科学考察采样的可视化管理概念,并以Mapinfo软件工具和长城站为例,设计、实现了可视化查询、代表性分析和样点科学布设... 从南极科学考察野外采样的组织工作和数据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GIS软件空间数据操作的优势,提出了科学考察采样的可视化管理概念,并以Mapinfo软件工具和长城站为例,设计、实现了可视化查询、代表性分析和样点科学布设的决策支持等可视化管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可视化管理 GIS 科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土壤地带分布与气侯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仪垂祥 刘开瑜 李天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5-390,共6页
本文提出中国土壤地带分布的气候指标R=exp(-0.08T)[1-exp(-0.005P)];并根据中国659个站点气候资料(196-1970),给出了森林土壤系列和草原土壤系列的R值分布;得到了单独由气候因于决定的... 本文提出中国土壤地带分布的气候指标R=exp(-0.08T)[1-exp(-0.005P)];并根据中国659个站点气候资料(196-1970),给出了森林土壤系列和草原土壤系列的R值分布;得到了单独由气候因于决定的中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土壤地带分布图,发现它与中国土壤图和中国土壤区划图在整体上有较好的一致性;讨论了它们差异的成因,分析了土壤带的演变趋势;然后给出了森林土壤垂直地带谱的计算公式,通过个例计算发现它与实际土壤垂直地带分布吻合得相当好;最后指出确定土壤带变化与气候变化滞后时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标 气候土壤地带 敏感区 早期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土壤矿物化学风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烨 李天杰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8-24,共7页
本文在考察菲尔德斯半岛成土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代表性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粘粒、粉粒和全土中土壤大量元素的含量。认为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无冰区)土壤次生粘土矿物主要是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土壤矿物风... 本文在考察菲尔德斯半岛成土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代表性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粘粒、粉粒和全土中土壤大量元素的含量。认为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无冰区)土壤次生粘土矿物主要是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土壤矿物风化过程包括脱盐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菲尔德斯半岛 土壤 矿物化学 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地区湖泊沉积岩芯的^(210)Pb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烨 徐翠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报道了南极长城站地区湖泊沉积柱样中^(210)Pb比活度的测量结果:附加^(210)Pb比活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典型的指数衰减分布,指出了^(210)Pb测年法在本区应用的可行性和该湖泊的沉积速率((0.072±0.0... 报道了南极长城站地区湖泊沉积柱样中^(210)Pb比活度的测量结果:附加^(210)Pb比活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典型的指数衰减分布,指出了^(210)Pb测年法在本区应用的可行性和该湖泊的沉积速率((0.072±0.018)cm·a^(-1)),并讨论了大气核试验对南极环境中210Pb沉降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地区 湖泊 沉积岩芯 铅210 比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