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民意形态变迁与数字协商民主 被引量:51
1
作者 汪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7,157,共7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民意形态悄然发生了三重变迁:民意结构由原子化转化合成化;民意测量由样本民意转向总体民意;民意分析由小数据分析转向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协商民主已成为中西制度生命力的竞争高地。基于SWOT分...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民意形态悄然发生了三重变迁:民意结构由原子化转化合成化;民意测量由样本民意转向总体民意;民意分析由小数据分析转向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协商民主已成为中西制度生命力的竞争高地。基于SWOT分析法的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策略构成大数据背景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四元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民意形态变迁 数字协商民主 SWOT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政党政治与超政党体制:比较与竞争——兼论中国政党制度生命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7,共7页
随着社会多元化与否决政治的盛行,西方政党政治的民主悖论、统合断裂与体制失灵日益显著。西方政党体制与超政党体制可从四个层面比较:从利益代表来看,超政党体制下执政党超越各利益集团单一利益诉求,代表国家根本利益。从利益表达来看... 随着社会多元化与否决政治的盛行,西方政党政治的民主悖论、统合断裂与体制失灵日益显著。西方政党体制与超政党体制可从四个层面比较:从利益代表来看,超政党体制下执政党超越各利益集团单一利益诉求,代表国家根本利益。从利益表达来看,西方政党体制主要体现为代议民主、多党竞争、票决民主;超政党体制下民主性主要通过纵向民主、协商民主、群众路线实现。从利益整合功能来看,超政党体制由于利益代表超然性,更能对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有效整合,形成社会包容性共识。从执政绩效功能来看,相对于西方政党体制的"否决政治",超政党体制能将各阶层多元化利益诉求凝聚于国家统一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政党体制 否决政治 包容性共识 制度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