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与结构分析
1
作者 陈梦根 李趣鼎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0,共15页
基于北京市2007—2022年的五期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北京市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并深入剖析其结构特征与行业差异。结果显示:北京市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其中数字融合部门的拉动作用显著,第三产业在... 基于北京市2007—2022年的五期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北京市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并深入剖析其结构特征与行业差异。结果显示:北京市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其中数字融合部门的拉动作用显著,第三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以卫生、金融等领域最为突出;但同时,不同行业间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农业等传统行业数字化程度偏低,行业间发展不均问题仍较为突出。对此,应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低层级区域延伸,分类扶持低数字化行业,增强融合产业的外溢带动效应,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进而全面提升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同时为其他地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提供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投入产出表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行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农业强国——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驱力、典型路径与收入效应
2
作者 罗良清 刘钰 王亚菲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共18页
打造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迈向农业强国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0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以需求价值引领和固定资本投入保障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分别刻画了两种驱动模式下农业... 打造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迈向农业强国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0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以需求价值引领和固定资本投入保障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分别刻画了两种驱动模式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路径与上下游关键部门,并评估其作用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部门收入形成主要来自于其面向下游部门中间投入的供给,部分产业部门在产业链供应链中起到核心作用,头部经济效应逐渐放大,其中以农业加工产品部门表现最为突出。农业部门资本要素逐渐丰裕,以“智慧农业”为代表的科技型资本投入规模持续增长。农用物资、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源以及交通运输投资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打造起到关键的保障作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下游的固定资本投入对收入形成的作用效率要显著大于上游,但总体有所下降。本文建议,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打造应紧扣供需关系变化,充分发挥关键产业部门的“龙头”优势,引领下游延伸方向;持续推进改良投资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全过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 投入产出分析 供需关系 固定资本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元任 陈梦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7,共22页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促进数字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设计了数字经济五维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促进数字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设计了数字经济五维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相对更快。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网络中各省份联系紧密,数字资源和要素互通可达,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性、空间通达性和分布非均衡性,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扮演数字经济发展“引擎”、数字经济发展“受益”和数字资源“输出”的角色。分维度和分时段来看,地区数字经济格局呈现不同的动态演进特征,空间关联网络不断重构,稳定性和复杂度不断提升,各地区联系渐趋紧密,数字要素流动渐趋通达,网络地位渐趋平等化,网络集群效应日益减弱,数字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地理距离较远、经济增长差异较大、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均会减弱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但不同时段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的关键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 空间关联网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基于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旭光 王梦婷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6,共16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也是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的具象表征。本文将现代化产业体系细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化产业5个部分,利用投入产出表模型从产业规模、产业关联力、产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也是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的具象表征。本文将现代化产业体系细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化产业5个部分,利用投入产出表模型从产业规模、产业关联力、产业辐射力、产业开放性、产业就业贡献力5个角度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最后基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研究结果揭示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驱动作用明显,但仍有待进一步激发。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化产业要素资源优势明显,而现代农业发展规模较小,先进制造业易受进口品制约影响,且二者发展活力均有待加强。下一阶段应坚持内外联动,加快产业融合,激活创新引擎,释放要素红利,以进一步增强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进程 驱动作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统计挑战与核算思路探讨 被引量:66
5
作者 陈梦根 张鑫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67,共16页
数字经济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重塑了社会治理格局,已成为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数字经济在基本概念、活动参与者界定、福利统计、跨境活动统计、金融统计等方面给传统统计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实践来看,当前国际上具... 数字经济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重塑了社会治理格局,已成为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数字经济在基本概念、活动参与者界定、福利统计、跨境活动统计、金融统计等方面给传统统计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实践来看,当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数字经济测度体系主要有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两大体系,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相较之下,我国数字经济测度在基础理论、数字产品划分、指标选取、测度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空间。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核算两个角度,探讨了将数字经济纳入宏观经济核算框架的基本思路,并对数字经济统计范围、数字产品分类、数字经济统计指标、数据采集方式等基本问题展开了分析,可为完善我国的数字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统计 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ockwise Empirical Likelihood Method for Spatial Dependent Data
6
作者 TANG Jie ZOU Yunlong +1 位作者 QIN Yongsong LI Yufang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63,共17页
Existing blockwise empirical likelihood(BEL)method blocks the observations or their analogues,which is proven useful under some dependent data settings.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a new BEL(NBEL)method by blocking the ... Existing blockwise empirical likelihood(BEL)method blocks the observations or their analogues,which is proven useful under some dependent data settings.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a new BEL(NBEL)method by blocking the scoring functions under high dimensional cases.We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idence regions for the parameters in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 with spatial autoregressive disturbances(SARAR models)with high dimension of parameters by using the NBEL method.It is shown that the NBEL ratio statistics are asymptoticallyχ^(2)-type distributed,which are used to obtain the NBEL based confidence regions for the parameters in SARAR models.A simulation study i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NBEL and the usual E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AR model Empirical likelihood Confidence region High-dimensional statistical in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84
7
作者 陈梦根 张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9,共12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不断涌现,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需求,新质生产力不断引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不断涌现,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需求,新质生产力不断引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发展动能发生根本性变革,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作用愈发明显。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托,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助推器。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最新阶段和方向,体现了现代科技创新的高度集成与应用,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融入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之高度契合的产业结构、组织形式和生态系统。为更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积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伪设计样本融合研究
8
作者 王小宁 王佳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60,共9页
由于实施简单、样本收集快速,非概率抽样已经成为获取数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非概率样本代表性往往无法得到验证,样本无法多次利用,从而造成了数据资源浪费的问题。融合概率样本及非概率样本进行统计推断可以进一步提升估计的精度,减少... 由于实施简单、样本收集快速,非概率抽样已经成为获取数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非概率样本代表性往往无法得到验证,样本无法多次利用,从而造成了数据资源浪费的问题。融合概率样本及非概率样本进行统计推断可以进一步提升估计的精度,减少数据资源的浪费。由此,本文采用伪设计样本融合思路,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伪设计样本融合方法,创新性地将BP神经网络引入非概率样本权重构造中,并采用最短距离法对倾向得分生成的初始权重进行二次校准。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估计结果,在协变量维数较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估计精度。本文不仅为网络时代下海量的高维样本融合分析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方法,并且为概率样本与非概率样本融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样本融合 BP神经网络 倾向得分 权重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依赖、市场进入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被引量:52
9
作者 张生玲 李跃 +1 位作者 酒二科 姬卿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7,共14页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但也面临转型"困境"。本文试图以经验数据证明资源型城市存在路径依赖,并分析路径依赖效应阻碍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本文研究表明,路径依赖效应通过技术与制度"双重锁定",在经济快速增...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但也面临转型"困境"。本文试图以经验数据证明资源型城市存在路径依赖,并分析路径依赖效应阻碍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本文研究表明,路径依赖效应通过技术与制度"双重锁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掩饰下"侵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在资源枯竭时期,路径依赖效应会导致城市丧失快速发展资源替代性产业的能力,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基础设施落后使城市陷入转型"困境",单纯市场调节很难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自我修复,政府管理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突破路径依赖的关键在于新企业的"市场进入"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打破路径依赖锁定,推动资源禀赋优势向其他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使资源型城市突破路径锁定,实现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转型 路径依赖 市场进入 路径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TPP与RCEP亚太经贸合作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蔡小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中美作为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和消费中心主导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亚太生产链发展及TPP与RCEP两大亚太合作机制基础上,基于生产链视角,利用拓展的GTAP比较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了TPP和RCEP协议。结果显示,无论... 中美作为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和消费中心主导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亚太生产链发展及TPP与RCEP两大亚太合作机制基础上,基于生产链视角,利用拓展的GTAP比较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了TPP和RCEP协议。结果显示,无论是加入TPP或是加入RCEP均有助于提高区内成员国当期贸易进出口总额、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福利水平。然而,单独加入TPP或RCEP对各成员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TPP与RCEP协议在推动自贸区内加工产业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也会促进这些国家与中国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增长;我国在持续提升本国比较优势及在全球生产链中位次的同时,不断整合周边国家产业,逐渐从"两极互补"转向"承上启下"。全球产业链向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延伸符合我国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品内分工 TPP RC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不平等在多大程度上引致了我国城镇收入不平等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莹 吕光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72,共10页
在Roemer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下,本文首先将基于参数回归不平等分解的Fields法和Shapely值法拓展运用到机会不平等的测度研究中,然后采集CHIP2008城镇数据构建努力集和环境集,对机会不平等引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决定因素进行了估... 在Roemer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下,本文首先将基于参数回归不平等分解的Fields法和Shapely值法拓展运用到机会不平等的测度研究中,然后采集CHIP2008城镇数据构建努力集和环境集,对机会不平等引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决定因素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1由Fields法和Shapely值法估计得到的各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排序大体一致。相对而言,环境集中的性别和地区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机会不平等引致程度的决定因素;Shapely值法相比Fields法对收入不平等的分解更加合理准确,因此更适用于估计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引致程度。2基于Shapely值法估计得到的机会不平等引致城镇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在1/3以上。尽管机会不平等引致程度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总体判断。以上结论对我国城镇收入不平等的调控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不平等 收入不平等 Fields法 Shapely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产能能够缓解供给冲击的影响吗?——金融危机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雅琦 邱亦霖 张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70,共21页
本文基于2006年到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以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作为切入点,考察了中间产品进口的供给冲击对纯内销企业总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后,受到国外中间品负面供给冲击的影响,企业用... 本文基于2006年到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以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作为切入点,考察了中间产品进口的供给冲击对纯内销企业总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后,受到国外中间品负面供给冲击的影响,企业用国内中间品替代了进口中间品投入,中间品进口对纯内销企业总产出的正向贡献明显下降。上下游生产链分析表明,上游行业产能缓冲了中间品进口的供给冲击对企业总产出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本文的研究,完善供给端的生产能力是缓解供给冲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企业总产出 企业异质性 上下游生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年共同富裕阶段目标实现指数监测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吕光明 陈欣悦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0,共18页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实现建议。在此背景下,监测2035年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阶段目标的实现过...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实现建议。在此背景下,监测2035年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达成的富裕水平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识的基础上,分别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五大国际组织的国家发展分类变化和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动特征的剖析出发,分别探讨两大维度监测的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UNDP的经不平等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IHDI)做法,尝试给出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综合指数模型框架,并进行相关的收入富裕水平实现指数、其他富裕水平匹配指数、收入共享程度指数和公共服务共享程度指数设计。初步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指数模型基本能够满足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政策监测需求,但仍有一定的扩充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发达国家 共享程度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赵楠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4,共7页
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但基于空间效应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本文通过构建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并探讨其实现机... 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但基于空间效应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本文通过构建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并探讨其实现机制。本文证实了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与临近地区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也显著促进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其他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产业结构调整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显性比较优势的变迁及中美比较——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华 马艳昕 宋旭光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102,共13页
20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急剧增加,从均衡发展意义上提出了提高服务部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满足这样一个要求,需要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作出定位与改进。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 20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急剧增加,从均衡发展意义上提出了提高服务部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满足这样一个要求,需要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作出定位与改进。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测算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指数只有在住宿和餐饮业、内陆运输、水上运输等7个产业部门高于美国,其他服务业产业部门都显著低于美国;此外,中国还有8个服务业产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在要素密集度层面,中国比较优势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领域,且实现了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劳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健康教育公共服务业均尚未取得比较优势,而美国服务业发展情况与中国正好相反。(3)贸易结构比较显示,中国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出口为主,美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口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根据分析结果,在服务业规模扩张的同时,要结合中国经济现实和国际发展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中美比较 前向联系增加值 显性比较优势 服务业出口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梦根 张乔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52,共19页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建立三维指标体系测算地区数字金融指数,以201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建立三维指标体系测算地区数字金融指数,以201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融资额的增加、债权融资占比的扩大及融资效率的提高。特别地,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信息效应、成本效应和收益效应从供需两方面优化企业的融资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优化作用,应制定和完善信息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支持性政策,加快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进程,积极助力欠发达地区和潜力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行为 债权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IMA模型在长治市肺结核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喜红 李慧 +1 位作者 曹文君 崔永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5-588,共4页
目的应用时间序列季节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SARIMA)模型探讨长治市肺结核的发病规律,为防控肺结核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长治市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肺结核逐月发病数,应用Eviews3.1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肺结核发病数建立SARIMA模型... 目的应用时间序列季节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SARIMA)模型探讨长治市肺结核的发病规律,为防控肺结核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长治市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肺结核逐月发病数,应用Eviews3.1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肺结核发病数建立SARIMA模型;利用所建SARIMA模型对2017年7月至12月肺结核发病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对比来评价模型预测效果。利用模型预测长治市2018年1到12月肺结核发病数。结果建立模型SARIMA(2,1,0)×(1,0,1)12,表达式为(1-B)(1+0.657B+0.279B^2)(1-0.906B^12)y_1=(1-0.885B^12)ε_1,y_1=ln(x_1),其中ε_1~WN(0,0,1272),该模型是预测长治市肺结核发病人数的合适模型,2017年7月至12月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5.96%。结论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SARIMA(2,1,0)×(1,0,1)12来总结长治市肺结核的发病规律,并有效预测肺结核发病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 时间序列 肺结核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微观证据——基于社区层面分项收入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吕光明 周元任 刘文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35,共14页
通过匹配2014-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后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降低社区层面各项收入不平等,工资性收入在其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占所有分项收入影响之和的55.84%。数字普惠金融在地区层面降低了东... 通过匹配2014-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后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降低社区层面各项收入不平等,工资性收入在其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占所有分项收入影响之和的55.84%。数字普惠金融在地区层面降低了东部地区收入不平等,在群体层面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分别通过增加居民受雇机会、促进家庭非农创业降低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不平等,通过非农创业与增加就业之间存在的“捆绑效应”间接降低工资性收入不平等。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证明,互联网使用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受教育水平减弱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的负向作用。为此,应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就业效应,针对性地弥合“数字鸿沟”以降低数字普惠金融的排斥效应,因地制宜地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产业融合互联,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社区收入不平等 分项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购买力平价和地区贫困线:理论与测算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梦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102,共15页
贫困测度一直是经济统计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以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共69种规格品为样本,依据贫困购买力平价理论按两步法测算了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比较不同地区贫困人群面对的价格水平差异。研究表明,GEKS、GK、WCPD和T觟rnq... 贫困测度一直是经济统计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以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共69种规格品为样本,依据贫困购买力平价理论按两步法测算了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比较不同地区贫困人群面对的价格水平差异。研究表明,GEKS、GK、WCPD和T觟rnqvist指数等四种方法测算结果非常接近,但各自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以北京为基准,上海、广东、浙江、西藏、甘肃等16个省份贫困购买力平价大于1,而黑龙江、辽宁、宁夏、河南、贵州等14个省份贫困购买力平价小于1。采用外推法估算1995~2014年的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发现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大体呈"先降后升,然后趋稳"的态势,不同地区之间呈现明显的价格收敛特征。基于贫困购买力平价测算的地区贫困线差异显著,贫困购买力平价越大,地区贫困线越高。可见,采用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并不合理,更科学的做法是参考价格水平差异设置地区贫困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购买力平价 精准脱贫 地区贫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购买力平价法的全球工业化水平测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梦根 胡雪梅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2,共10页
随着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统计结果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国际可比的购买力平价(PPP)测度工业化发展状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三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论证了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此... 随着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统计结果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国际可比的购买力平价(PPP)测度工业化发展状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三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论证了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11年轮ICP分项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基于PPP的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新指标体系。通过对全球七大区域175个经济体和12个最大的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后发现:工业化进程与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人均实际经济资源占有量呈正向变动关系;高收入经济体普遍有着相对较低的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和较高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和人均实际GDP两种口径下,测算的工业化水平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水平 国际比较项目 测度 购买力平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