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危机管理与长期稳定发展--基于近年来中国抗击灾害实践的理论探索及宏观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宝元 王泽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8,共5页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遇到了自然灾害频发和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的巨大挑战。在抗击灾害的紧迫斗争中,政府及民众合力行动引人注目,英勇事迹令人感动,有关突发灾难的应急管理机制也不断得到完善...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遇到了自然灾害频发和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的巨大挑战。在抗击灾害的紧迫斗争中,政府及民众合力行动引人注目,英勇事迹令人感动,有关突发灾难的应急管理机制也不断得到完善;但行政权力集中调配资源的机制和能力也得到大大强化,政府职能转换、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政府管理及民众行为短期化、经济计划化倾向十分明显。如何在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未来改革和发展战略中真正做到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把握和处理好灾害危机管理与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重大而严峻的挑战性课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反思并切实付诸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危机管理 长期稳定发展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科学化”偏误批判
2
作者 李宝元 董青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共6页
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的关键,不在方法而在方法论上,不在定量关系而在定性逻辑上;在"元问题"上要防患的主要是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上的主流垄断,而不是研究者多元多重多样支流派别上相互博弈竞争,任何以"科学化"或&q... 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的关键,不在方法而在方法论上,不在定量关系而在定性逻辑上;在"元问题"上要防患的主要是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上的主流垄断,而不是研究者多元多重多样支流派别上相互博弈竞争,任何以"科学化"或"规范化"要求否定组织管理研究现实针对性或多元实践性诉求,最终都将会从根本上动摇其科学性根基,束缚其开放拓展的生命活力。鉴于此,本文依照马克思"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追溯西方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主流发展趋势"后沿"历史路径的基础上,反思中国本土组织管理主流研究的偏误及其非科学化偏误,以资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学 管理学科合法化 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 中西学“体一用”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绿色发展论——人类文明与大国崛起的绿色化指向、经验及任务
3
作者 李宝元 蒯鹏州 李晓婷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71,共6页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来关于人本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点[1],以及最近完成的中国人本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供的实证研究线索[2],从"大历史"视界来看,结合当今"绿色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未来走势,提出"人本绿色发展"...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来关于人本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点[1],以及最近完成的中国人本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供的实证研究线索[2],从"大历史"视界来看,结合当今"绿色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未来走势,提出"人本绿色发展"观点,即认为人类文明进步,是以自由为轴心、不断提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本发展过程,是不断摆脱物质外在束缚、逐渐回归精神自由家园的绿色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绿色发展 大国崛起 生存自由 社会自由 精神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宝元 黄韬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共5页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其产业、能源和就业结构演化始终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与高附加值诱惑、黑色现实与绿色前景、下岗失业压力与新领域再就业潜力这样一系列两难困境,发展绿色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战略性挑战。立足工业化、城镇化和市...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其产业、能源和就业结构演化始终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与高附加值诱惑、黑色现实与绿色前景、下岗失业压力与新领域再就业潜力这样一系列两难困境,发展绿色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战略性挑战。立足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现实,考虑国际绿色经济发展大趋势,21世纪前半叶中国"绿色人本战略"的基本指向是:巧妙利用人力资源的动态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必须将发展重心放在传统环保产业和生态农林产业等劳动密集型绿色产业,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面向未来,致力于新能源开发等高科技绿色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教育,大力开发绿色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高等绿色职业技术人才,建立新型绿色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绿色人本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组织行为研究的五大前沿走势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宝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68,共4页
从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走势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标识性,这在各个相关学科中都有显著表现,如在组织行为基本原理方面,以演化(心理学)理论为新视角、新支点和新方法,对有关组织行为的基本特征及一般规律作出通论... 从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走势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标识性,这在各个相关学科中都有显著表现,如在组织行为基本原理方面,以演化(心理学)理论为新视角、新支点和新方法,对有关组织行为的基本特征及一般规律作出通论性归纳和解说;在组织经济行为方面,从传统"理性行为"的狭小视界中走出,直面现实人类行为,去解说组织中个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在组织社会行为方面,在社会学关于"社会现象"的大背景下,将人的行为放置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去观察,以解析那些超越个体人格差异的群体心理现象及行为表现;在组织政治行为方面,研究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中,一个组织为获取生存合法性和持续竞争优势,其成员究竟如何在内部通过权力斗争,以及在外部与其他组织间围绕控制权展开较量,从而实现组织场域利益最大化;在组织整合管理行为方面,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密切关注现代组织学习型变革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演化心理学 行为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路径及走势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宝元 董青 +1 位作者 仇勇 张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9,共11页
本文基于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系统勾勒了中国近百年来劳动关系历史演化的基本路径和走势:劳资两利、劳工异化与资本回归是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线索;晋徽商帮、民国商会与国企民企折射百年中国雇主... 本文基于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系统勾勒了中国近百年来劳动关系历史演化的基本路径和走势:劳资两利、劳工异化与资本回归是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线索;晋徽商帮、民国商会与国企民企折射百年中国雇主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顶身股、包身工、固定工与农民工反映百年中国劳动者身份地位演化走势;立法规制、行政包办与宏观调控透视百年中国劳动关系管理的政府角色演变。鉴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转型现实,市场化、契约化与法治化应成为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基本取向和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百年中国史 历史演化路径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与中国人才外流危机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宝元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久、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其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决策层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性质,客观冷静地对待其严重程度或正负面影响,慎用乃至不用所谓优惠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流动 人才外流 优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疗民生现实困境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宝元 巩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共9页
医疗民生,直接涉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既是新常态热门话题,也是旧常态焦点问题。在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聚焦调查研究医疗民生状况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紧紧抓住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初始基础、核心关键问... 医疗民生,直接涉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既是新常态热门话题,也是旧常态焦点问题。在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聚焦调查研究医疗民生状况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紧紧抓住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初始基础、核心关键问题和主要突出矛盾,通过对全国各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健康生存状态的典型访谈调查研究以及线上民众医疗生态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给出了关于当下中国医疗民生状况总体局势及未来走势的若干基本判断,相信这些成果会对有关决策层及社会各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民生 健康中国 人本发展 典型访谈调查 线上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反贫困40年历史回顾、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宝元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共11页
贫困有多重含义,本质上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发展概念。贫困与反贫困是人本发展的题中之义及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坚持“政治挂帅”“政府主导”的基本路线方针,在计划引领下财政、金融“三驾马车”联动,通过上下... 贫困有多重含义,本质上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发展概念。贫困与反贫困是人本发展的题中之义及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坚持“政治挂帅”“政府主导”的基本路线方针,在计划引领下财政、金融“三驾马车”联动,通过上下齐动员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及东西部区域有效给力协作,并自始至终将目标范围锁定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极度绝对贫困县及贫困户,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凸显了中国特色及强大的制度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反贫困国家计划行动,也在“市场化改革”与“计划化行动”两种力量的互动博弈中,面临如何兼顾政府行政力量与民间社会力量、“政治账”与“经济账”究竟应该如何算以及综合平衡好对内开发扶贫与对外发展援助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已圆满收官,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但由于大的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中国当代贫困问题具有特殊的多维性、区域性、阶层性、制度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尤其是直面当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因疫返贫”“因疫致贫”的一系列错综复杂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究竟应该怎么积极应对也是紧迫而富有挑战性的。显然,站在历史临界点上瞻前顾后、高瞻远瞩,系统回顾梳理中国反贫困艰难曲折的历史轨迹和脉络,认真总结其得失经验并有方向感地前瞻未来,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贫困与多维贫困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人本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