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国偶像养成选秀综艺Produce101的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 |
郭嘉颖
|
《艺苑》
|
2018 |
2
|
|
2
|
国内SIOP研究综述 |
袁培元
|
《英语教师》
|
2019 |
2
|
|
3
|
当前内蒙古籍青年导演创作研究 |
韩慧波
索金炜
|
《艺术家》
|
2020 |
2
|
|
4
|
文学圈对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体验的有效性研究 |
袁培元
|
《海外英语》
|
2019 |
1
|
|
5
|
PACE教学模式在定语从句的应用及其启示研究 |
胡曼曼
肖波
|
《海外英语》
|
2019 |
1
|
|
6
|
城市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 |
曹志成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7
|
“自我书写”:Vlog影像叙事分析 |
索金炜
|
《戏剧之家》
|
2019 |
5
|
|
8
|
基于行业分类标准的债券新闻自动多分类 |
陈钦明
赖泽华
吕威
|
《中国新通信》
|
2017 |
0 |
|
9
|
《因为风的缘故》解读 |
郭双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10
|
让孩子学会编织自己的人生——读《道尔顿教育计划》有感 |
杨阳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11
|
图像处理技术综述 |
祁明
祝典
邹武星
|
《数字技术与应用》
|
2020 |
6
|
|
12
|
暗示法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
何香萍
|
《英语教师》
|
2018 |
1
|
|
13
|
Investigation on Use of Dialec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
李珊珊
|
《教师》
|
2014 |
0 |
|
14
|
浅谈中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
李瑞琳
|
《教师》
|
2015 |
0 |
|
15
|
微格教学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
梁振国
|
《海外英语》
|
2017 |
1
|
|
16
|
从《圆桌派》管窥电视节目策划的魅力 |
黄翔宇
|
《传媒论坛》
|
2018 |
1
|
|
17
|
“真实”的群像体现-解读安德里亚·阿诺德《美国甜心》 |
柳卓楠
|
《艺苑》
|
2018 |
0 |
|
18
|
从声音设计看《暴雪将至》 |
黄翔宇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9
|
孤独患者的穷途末路——浅析香港电影《踏血寻梅》人物塑造 |
刘书林
|
《戏剧之家》
|
2020 |
0 |
|
20
|
古诗作者的评价法导入设计——以李商隐为例 |
李长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