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郑兰琴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47-52,共6页
-
文摘
隐性知识是影响个人发展(PersonalDevelopment,简称PD)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隐性知识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我们根据提出的PD隐性知识结构,以大学生为例,编制相应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然后,通过分层-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生中抽取了60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正式测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鉴别度、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PD隐性知识水平的工具。
-
关键词
个人发展
隐性知识
测量工具
在校大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
Keywords
personal development
tacit knowledge
inventory
-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
被引量:54
- 2
-
-
作者
刘黄玲子
朱伶俐
陈义勤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31-37,共7页
-
文摘
该文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主要研究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设计工具支持这一 过程的实现,而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和情感交流是实现协同知识建构的基础。目前,交互分析是明确 CSCL中协同知识建构的本质、把握其规律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通过分析成员个体和小 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关系网络形成、互动结构、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等来探讨协同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该文 最后还分析了一个以这一方法来评估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的研究案例。
-
关键词
知识建构
协同
交互
计算机支持
设计工具
协作学习
情感交流
CSCL
研究方法
结构变化
关系网络
互动结构
规律
论证
反思
平等
-
Keywords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building
interaction analysis
interaction structure
knowledge structure
relationship network
-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远程学习支持新发展与知识工程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李爽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52-57,共6页
-
文摘
随着网络等双向通信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交互逐渐成为远程学习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使得原来以支持独立学习为主的学习支持难以满足远程学习的需求,实践发展需要一种具有智能性和交互性特征的,支持交互、协作和社区文化的学习支持,因此,这就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工程是源于专家系统而形成的一门研究人类智能及人类知识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并促进人类知识发展的学科,该领域的研究为学习支持在交互和智能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基础。因此,本文提出远程学习支持的新特征和关键研究领域,并重点探讨了知识工程有关领域在支持未来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潜力。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对远程学习支持的理论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关键词
学习支持
知识工程
远程教育
研究范式
课程开发
-
Keywords
learning support
knowledge engineering
interaction
intelligence
-
分类号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概念图的布局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赵国庆
杨南应
贾振洋
范典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5期32-37,共6页
-
文摘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而概述图的布局是影响其信息传递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布局算法是实现概念图工具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在Susiyama层次布局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概念图的特点和布局要求,提出了一种概念图的布局算法:首先对概念图的概念节点和关系节点进行简化处理,然后应用Susiyama 层次布局算法的第一步(分层),并对图中的关系节点进行特殊处理,调整分层,最后应用Sugiyama层次布局算法的“交叉减少”和“坐标分配”模块,得出概念图各个节点(包括概念节点、关系节点和虚拟节点)的坐标,最终得出概念图的布局。该算法已通过编程实现,并成功应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概念图工具软件中。
-
关键词
概念图
知识可视化
布局算法
有向图布局
Sugiyama层次布局
-
Keywords
concept Map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layout algorithm , layout of directed graph
sugiyama hierarchical layout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一种关于"个人发展"的隐性知识结构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黄荣怀
郑兰琴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26-30,共5页
-
文摘
一个人成功与否,与机遇、智力、知识、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等许多因素都相关。然而,有哪些自 身的因素与个人成功直接相关呢?研究表明,IQ只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更为全面地描述影 响个人发展的因素呢?该文从个人知识与"经验"的视野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描述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的重 要途径。然后,结合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与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作者提出了一种关于个人发展的隐性 知识结构框架。
-
关键词
个人发展
知识结构
成功智力理论
隐性知识
重要途径
“经验”
个人知识
知识理论
斯腾伯格
结构框架
价值观
多因素
人生观
波兰尼
相关
-
Keywords
tacit knowledge
personal development
success
managing self
managing others
managing tasks
-
分类号
G449.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CSCL中的交互研究
被引量:33
- 6
-
-
作者
刘黄玲子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3,17,共6页
-
文摘
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交互是激发和产生共同知识的基本活动单元,交流会话是协作产生的基础。明确CSCL中交互的本质,把握交互的内在规律,是CSCL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本文聚焦CSCL中的交互过程,探讨交互的研究内容及分析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交互研究的基本框架。
-
关键词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
交互
协同知识建构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意义生成与虚拟学习环境系统中的知识建构机制设计
被引量:13
- 7
-
-
作者
周跃良
林秀钦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8,共5页
-
基金
本文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习策略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批准号:DCA030092)的资助。
-
文摘
促进学生的意义获取,可以说是任何教学的核心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也应该体现这个原则。而从已有的虚拟学习环境(VLEs)来看,由于大多采用隐喻式的设计方法,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原则,导致这些学习支持系统不能有效地支持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从外在的符号、信息到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化了的意义,是一个不断深入的信息加工过程。有效的学习支持系统应该体现对这个过程的支持,使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和知识转化。作为一种适合于中小学教学实际需要的VLEs———PRIME学习支持系统,就为教师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整合性的、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意义获取和反思加工的平台。本文不仅介绍了基于知识转化和意义生成理念进行VLEs设计开发的新思路,还介绍了PRIME的相关组成,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关键词
意义生成
知识转化
虚拟学习环境(VLEs)
PRIME学习支持系统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知网的形式概念分析及概念相似度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廖剑
冷静
李艳燕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3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02016
60705023)
-
文摘
将知网的义项、义原及其关系映射到形式化概念分析的语境中,生成一个基于知网的形式概念格。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知网中概念关系转换为概念格的表征方式,从格中任意一个节点出发,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到与此相关的各种知识,从而为信息检索和知识推理提供很大方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形式概念格进行分析来计算概念相似度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克服了以往计算方法的若干不足,并能有效地在相关应用领域如协作学习言论分析中加以应用。
-
关键词
知网
形式概念分析
概念相似度
-
Keywords
HowNet
formal concept analysis
concept similarity
-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国内外教育技术应用实证研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 9
-
-
作者
周跃良
张燕
杨雪萍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71-74,共4页
-
文摘
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四种有代表性的教育技术刊物2000~2004年发表的3265篇研究类文章,按照元分析方法的程序,并采用DocCluster文本分析工具,考察了国内外教育技术实证研究的总体特点和研究重点。研究表明: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和国外一样基本集中在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上,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国内研究的深入程度、规范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实证研究
聚类分析
-
Key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mpirical research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G526.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CSCL实时交互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朱伶俐
刘黄玲子
-
机构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
文摘
研究者设计了“协作写作”任务,并招募99名学生参与实时在线交流实验,然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在线交互文本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实时在线协作交互的因素有:小组规模、成员性别、交互风格、交互过程、协作环境。因此,研究者提出改善实时在线协作交互应该关注以下四方面:限定小组的规模;保持组内成员特征的异质性;设定一套良好的交互行为规范;改进协作环境。
-
关键词
CSCL
交互
实证研究
-
Keywords
CSCL
interaction
empirical research
-
分类号
G526.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沙景荣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4,共6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哲学、计算机学科、心理学科、教育学科、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科领域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发展和结构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为广义知识工程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和理论基础,从知识本体论和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知识的整合、传播、创新的机制。
-
关键词
不同学科
知识观
比较分析
-
分类号
G302
[文化科学]
-
-
题名网络学习社区交互文本编码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3
- 12
-
-
作者
朱伶俐
刘黄玲子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98-104,共7页
-
文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学习成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研究和实践均表明,交互是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网络交互形式主要集中在文本交互上,因此,分析交互文本也就成了探讨网络学习中交互效果的重要视角。本论文从网络学习社区的特征入手,设计了一套从认知存在、社会存在和教学存在三方面来分析讨论区中交互文本的编码体系,然后利用这套编码体系,对两门混合式学习课程的交互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意见。经过初步证实,这套编码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地解释在线课程讨论区中的交互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而且编码体系简约、过程简易,且具有可操作性。
-
关键词
网络学习社区
交互
认知存在
社会存在
教学存在
-
Keywords
e-learning community
interaction
cognitive presence
social presence
teaching presence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7
- 13
-
-
作者
张燕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20,共5页
-
文摘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以及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
关键词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关于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33
- 14
-
-
作者
黄荣怀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共5页
-
文摘
在过去几十年中,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关注如何用机器来帮助学习者学习,并部分地"代替"教师的教学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的地位依然没有变化,而角色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用新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师及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教育乃复杂巨系统是众所周知的,但从复杂系统角度对教育系统进行的研究依然匮乏,因此,从宏观层面引入数量分析与建模思想,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系统的演化规律,也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和教育系统仿真技术等的概念、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
-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自动化
教学互动分析
教学自动测评
教育系统仿真
-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Web挖掘的方法及教育应用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程志
桂占吉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海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技术系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101,共4页
-
文摘
Web挖掘能从大量非结构化、异构的Web信息资源中发现有用的知识或者模式,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目前,Web挖掘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被人们关注。本文首先分别对Web挖掘的分类和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Web挖掘在教育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
关键词
WEB挖掘
WEB内容挖掘
WEB结构挖掘
WEB访问信息挖掘
-
分类号
TP39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