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研衔接式课程链建设在自然资源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在地理科学师范生培养中应用的设想
1
作者 江源 黄永梅 +4 位作者 龚吉蕊 董满宇 杜恩在 徐霞 康慕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根据自然资源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多年实践,总结了课程链建设的经验和效果,阐述了课程链在本-研衔接培养模式中所具有的、有利于学生建立宽厚理论基础和早期融入科研活动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近期提出的实施研究... 根据自然资源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多年实践,总结了课程链建设的经验和效果,阐述了课程链在本-研衔接培养模式中所具有的、有利于学生建立宽厚理论基础和早期融入科研活动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近期提出的实施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探索本-研衔接式全日制高质量师范生培养新模式,同时以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案例,提出了充分涵盖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兼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链构建设想,并强调了在整个框架中应注重和加强科学素养培养环节及相应的课程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研衔接 课程链 地理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脊山北缘断裂第四纪晚期分段活动的构造地貌证据
2
作者 张梨君 袁道阳 +4 位作者 李红强 苏琦 苏瑞欢 陈艳文 文亚猛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26,共16页
拉脊山-积石山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重要弧形构造带,由拉脊山南缘断裂和拉脊山北缘断裂2条挤压逆冲断裂带共同控制。晚新生代以来,拉脊山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了显著的盆-山耦合构造地貌格局,是利用构造地貌学... 拉脊山-积石山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重要弧形构造带,由拉脊山南缘断裂和拉脊山北缘断裂2条挤压逆冲断裂带共同控制。晚新生代以来,拉脊山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了显著的盆-山耦合构造地貌格局,是利用构造地貌学方法研究其地貌发育演化规律和构造活动的理想地区。文章基于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使用ArcGIS和MatLab平台以及插件工具和开源代码包,提取了拉脊山北缘(包含积石山东缘)断裂上盘105条中、小河道的河流陡峭指数(K_(sn)),同时提取断裂沿线54个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HI)。从河道的K_(sn)分布结果来看,整个拉脊山北缘断裂隆升速率呈自西向东总体升高的趋势,但在拉脊山北缘断裂中段出现低值,推测与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的向东推挤作用在该段减弱有关,这也揭示出该区域构造活动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分段性。通过对K_(sn)统计分析得到明显的分段结果,认为拉脊山北缘东段-积石山段隆升速率最快,构造活动性最强。根据拉脊山北缘流域HI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拉脊山北缘断裂山前盆地内部存在多处高值区。结合地质调查和石油勘探剖面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拉脊山北缘断裂第四纪晚期除了自身继续活动之外,已向北东延展到西宁-民和盆地和临夏盆地内部,表现为逆断裂-褶皱变形特征,这与西宁-民和盆地内部10余次中—强地震的发生有密切关联,这种构造活动的迁移特征及其地震活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脊山 积石山 河流陡峭指数 面积-高程积分值 构造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的自动化评分 被引量:3
3
作者 徐静 骆方 +2 位作者 马彦珍 胡路明 田雪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1-844,共14页
受限于评分成本,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难以广泛使用。本研究以教师胜任力测评为例,探索了自动化评分的应用。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场景开发了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收集中小学教师作答文本,采用有监督学习策略分别从文档层面和句子层面应用... 受限于评分成本,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难以广泛使用。本研究以教师胜任力测评为例,探索了自动化评分的应用。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场景开发了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收集中小学教师作答文本,采用有监督学习策略分别从文档层面和句子层面应用深度神经网络识别作答类别,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效果理想,各题评分准确率为70%~88%,与人类评分一致性高,人机评分的相关系数r为0.95,二次加权Kappa系数(Quadratic Weighted Kappa,QWK)为0.82。结果表明,机器评分可以获得稳定的效果,自动化评分研究能够助力于开放式情境判断测验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判断测验 自动化评分 教师胜任力 开放式测验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追踪成对数据分析的模型建构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悦 刘红云 徐永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0-1462,共13页
成对研究以具有相互作用的两名个体为基本单元,广泛用于心理学领域涉及人际交互的研究中。它与密集追踪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探究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行为与人际效应的动态变化,但目前尚缺乏能有效结合密集追踪数据特点以回答成对研究关心问... 成对研究以具有相互作用的两名个体为基本单元,广泛用于心理学领域涉及人际交互的研究中。它与密集追踪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探究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行为与人际效应的动态变化,但目前尚缺乏能有效结合密集追踪数据特点以回答成对研究关心问题的统计方法。本研究拟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基于动态结构方程模型(Dynam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DSEM)框架,探究三种人际互动模式(双人交互,一人与多人交互,多人两两交互)下密集追踪成对数据分析的统计模型的建构、拓展和应用,推动心理学研究更深入、科学地描述和解释人际交互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动态发展过程及人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追踪数据 成对研究设计 模型建构 动态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极端情绪表达和传播的文化差异:辩证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敏婕 王苏宜 陈晓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7-1767,共11页
网络舆论环境中,极端情绪的表达和传播容易导致谣言泛滥、社会矛盾升级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和东亚文化鼓励辩证思维(Dialectical Thinking),更容易接受矛盾的信息、观点和情感。这一文化差异可能... 网络舆论环境中,极端情绪的表达和传播容易导致谣言泛滥、社会矛盾升级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和东亚文化鼓励辩证思维(Dialectical Thinking),更容易接受矛盾的信息、观点和情感。这一文化差异可能影响个体的网络情绪和行为,即辩证思维可能可以减少网络上极端情绪的表达和传播,以及调控网络极端情绪导致的负面效应(如导致群体态度分裂)。这一构想力图结合中国民众的心理情绪特点为网络极端情绪的表达和传播规律提供理论解释,以期为政府管理部门把握网民心理、调控民众心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情绪传播 情绪表达 极端情绪 文化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项目式学习)与SL(服务性学习)相结合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探索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芬 伍新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8-153,共6页
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强调应用和实践取向,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与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 SL)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强调应用和实践取向,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与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 SL)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实践育人的理念出发,提出PBL与SL相结合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新模式,通过与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应用心理专业实践类选修课、实施基于PBL与SL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方案等关键步骤,在一所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实践和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服务性学习 应用心理学专业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差异: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侯芬 伍新春 邹盛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1-528,共8页
为比较同一家庭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差异,采用问卷对115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情绪适应,母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行为适应;(2)父亲教养投入仅通过父子... 为比较同一家庭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差异,采用问卷对115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情绪适应,母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行为适应;(2)父亲教养投入仅通过父子依恋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适应;母亲教养投入既通过母子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消极行为适应,也通过父子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适应。结论表明: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直接影响存在适应领域的特异性,其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精准地区分出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影响青少年适应性的特定范围及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对于同一家庭内的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教养投入 母亲教养投入 青少年 情绪适应 行为适应 父子依恋 母子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内部门源盆地地貌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红强 袁道阳 +6 位作者 苏琦 文亚猛 苏瑞欢 孙浩 陈艳文 于锦超 张梨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4-841,共18页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典型流域地貌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和地貌发育演化过程。门源盆地是位于祁连山中段内部的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其发育模式和地貌特征与构造活动有着直...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典型流域地貌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和地貌发育演化过程。门源盆地是位于祁连山中段内部的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其发育模式和地貌特征与构造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探究门源盆地北缘断裂及其不同区段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及其成因,文中基于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了盆地北缘横穿山体的15条河道的面积-高程积分(HI)和积分曲线(HC),再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HI值在盆地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门源盆地北缘断裂走向转折处——老虎沟为界,其西侧河道流域的HI值整体较高,东侧HI值普遍较低;结合野外活动构造调查结果,发现老虎沟东侧断裂已经挤压扩展到盆地内部,并发育一系列的活动逆断层-褶皱带,由此推断断裂走向变化及北东向断裂导致了流域HI值的分布差异。同时,盆地内部青石嘴镇附近出现一处HI高值异常,结合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推测盆地内部存在一条隐伏断层。另外,多数河道在主断裂通过上游一定位置时出现了河长坡降指数(SL)峰值波动,说明SL波动位置与断裂通过河道位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即构造活动可以对SL产生显著影响;而处于岩性变化位置附近的波动异常,可能表明局部河段的岩性变化对SL也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表明,门源盆地北缘东、西段的地貌发育具有显著差异,主要受该区域活动构造即门源盆地北缘断裂的控制和影响,上述地貌参数是较为敏感的构造活动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盆地 逆冲断裂 面积-高程积分 Hack剖面 河长坡降指数 构造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人对时日禁忌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继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8,共12页
为了趋吉避凶,汉代社会普遍迷信时日禁忌。然而日禁过于严苛繁密,往往“使人拘而多所畏”,故而引起了汉人的反思与批判。在遭遇紧迫之事而“不得择日”时,日者往往通过举行救禳仪式以祛除灾祸,变通行事。一些士人则认为,时日本无吉凶,... 为了趋吉避凶,汉代社会普遍迷信时日禁忌。然而日禁过于严苛繁密,往往“使人拘而多所畏”,故而引起了汉人的反思与批判。在遭遇紧迫之事而“不得择日”时,日者往往通过举行救禳仪式以祛除灾祸,变通行事。一些士人则认为,时日本无吉凶,不过是人内心有所忌讳才会生出禁忌,若能“考于心”而不“围心”,则可以“不问时日”“不拘日禁”。儒家传统则特别强调“人事”的作用,认为为善者为吉人,为恶者为凶人,吉人遇吉日,凶人则遇凶日,从而将时日的吉凶归结为道德层面的善恶。王充则认为,吉人、凶人并非由善恶所致,而是命定的,从而彻底否定了人对于命运、吉凶的主动性。而无论是强调“心”、人事还是命运,都否定了时日所具有的吉凶属性,从而消解了时日禁忌观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时日禁忌 人事 王充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社交沟通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基于亲子同步性的视角
10
作者 王慧 韩卓 《心理科学进展》 2025年第9期1483-1497,共15页
社交沟通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以往研究多从社会性注意或共情能力缺陷等个体因素来理解这一核心症状,忽视了社交沟通的人际互动本质。人际同步性理论认为,互动双方的行为和生理同步是维持和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 社交沟通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以往研究多从社会性注意或共情能力缺陷等个体因素来理解这一核心症状,忽视了社交沟通的人际互动本质。人际同步性理论认为,互动双方的行为和生理同步是维持和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拟结合人工智能和近红外光谱超扫描技术,探究孤独症亲子同步性的特征与神经生理机制,并分析其与儿童社交沟通障碍的关系。这一构想为从亲子同步新视角阐释社交沟通障碍的病理机制提供理论解释,并为孤独症的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社交沟通障碍 亲子同步性 早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追踪数据的收集方案优化和分析方法改进
11
作者 刘红云 窦佳宁 徐永泽 《心理科学进展》 2025年第9期1558-1574,共17页
密集追踪研究(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y,ILS)为探究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但其高测量强度易导致参与者负担重、依从性低及数据质量不佳。目前尚缺乏能有效结合ILS特点的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和分析方法。本... 密集追踪研究(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y,ILS)为探究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但其高测量强度易导致参与者负担重、依从性低及数据质量不佳。目前尚缺乏能有效结合ILS特点的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和分析方法。本研究将计划缺失设计(Planned Missing Design,PMD)的思想拓展到ILS,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PMD的比较及其选择建议、含PMD的样本量规划及其优化方法,以及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同时将开发应用程序,结合心理学研究场景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数据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缺失数据分析 计划缺失设计 样本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