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论分开 以史为主 《中外教育思想概览》面世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明远 郭齐家 田正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主编,以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和深圳大学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参编的《中外教育思想概览》,最近已由荣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的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中外教育思想巨著凡360万字,分... 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主编,以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和深圳大学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参编的《中外教育思想概览》,最近已由荣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的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中外教育思想巨著凡360万字,分上、下两册,是一套创新之作和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极具"史论分开,以史为主,纵向继承,横向借鉴"的个性,现正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喜爱和重视。为此,我们特约请本书主编、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就策划编纂此书的缘起、此书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等问题,简要地作一诠释。同时,也约请阅读过本书的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和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谈谈他们披阅后的感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青年教师 概览 史论 教育史 中国教育学会 深圳大学 出版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审议区域贸易协定的目标重构——对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的借鉴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彬 《东方法学》 201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当代,WTO多边法治秩序受到了区域贸易协定大潮的猛烈冲击。WTO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审议工作一直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今国际社会难以形成实质性共识。以"主体间性"为特色的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提出了程序主义的法范式,重... 当代,WTO多边法治秩序受到了区域贸易协定大潮的猛烈冲击。WTO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审议工作一直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今国际社会难以形成实质性共识。以"主体间性"为特色的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提出了程序主义的法范式,重视平等主体参与下的正当沟通程序的作用。这对于WTO民主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具备实际推行的可能性。基于此,WTO审议区域贸易协定的工作不宜再以明确的"合法"或"非法"的审议结论为目标,而应着眼于一种正当程序功能,以促进成员间充分的协商民主为宗旨,促使多元价值在信息交流与辩论中尽可能达到对真理的共识,从而实现内在的团结和共存。国际法未来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亦可受益于此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区域贸易协定 哈贝马斯 协商民主 程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讯笔录的可采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9,共5页
警讯笔录的可采性问题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考察中国司法实务景况后,对警讯笔录采纳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澄清了学术界的一些认识误区;另一方面,指出警讯笔录具有可采性的基础是任意性(也称自愿性)。然后,对警... 警讯笔录的可采性问题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考察中国司法实务景况后,对警讯笔录采纳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澄清了学术界的一些认识误区;另一方面,指出警讯笔录具有可采性的基础是任意性(也称自愿性)。然后,对警讯笔录可采性的保障机制和审查机制进行了制度建构,提出了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讯笔录 证据能力 任意性标准 侦查讯问程序 警察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及学习中国教育史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齐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17年第2期173-188,172+198,共18页
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中国传统教育追求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学习中国教育史对借鉴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遗产、深入洞... 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中国传统教育追求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学习中国教育史对借鉴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遗产、深入洞察国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教育史需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注重史料与史学相结合、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 中国教育史 特征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格权的理性主义传统
5
作者 沈云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7,共6页
人格权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的、从而是对人的认识的问题。从罗马法到当今民法,对人的法律塑造始终受到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近代人格权概念的承认亦然。而近代以降,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更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两种进路的缠绕博弈。... 人格权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的、从而是对人的认识的问题。从罗马法到当今民法,对人的法律塑造始终受到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近代人格权概念的承认亦然。而近代以降,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更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两种进路的缠绕博弈。我国民法典制定中的人格权立法,首要问题是厘清对人格权的传统的认识,其次才涉及立法体例与立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人格权 人格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重塑实验室”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得失与对中国的启示
6
作者 施雪华 范时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41-47,共7页
克林顿政府曾发起一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政府改革运动,其中"重塑试验室"运动成为有效推进整个改革进程的有效尝试,并成为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作为各政府机构的全新组合,重塑实验室强调顾客至上的服务理... 克林顿政府曾发起一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政府改革运动,其中"重塑试验室"运动成为有效推进整个改革进程的有效尝试,并成为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作为各政府机构的全新组合,重塑实验室强调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并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力图探索提供公共服务的新途径。重塑实验室在改革进程中扮演着尖锐批评者的角色,不断总结、归纳和吸取着改革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教训。重塑实验室的运作以其深受高层支持、透明性、开放性和商谈伦理而备受赞赏,在重塑政府改革运动中居功至伟。作为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实境遇决定了我们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立场和态度,决定了我们政府改革的策略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改革 重塑实验室 新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实验室”的历史定位及对中国的启示
7
作者 范时杰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2期88-93,共6页
克林顿政府的重塑政府改革是一场美国历时最长的改革,其中重塑实验室的设立和运行对整个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对重塑实验室的由来和内涵的分析,认识实验室在改革中的功效(干的更好、成本低廉、部门精简),进而对重塑实验室... 克林顿政府的重塑政府改革是一场美国历时最长的改革,其中重塑实验室的设立和运行对整个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对重塑实验室的由来和内涵的分析,认识实验室在改革中的功效(干的更好、成本低廉、部门精简),进而对重塑实验室理念、作用的反思,以启迪中国的行政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实验室 改革 规避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