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教育效能视域下信息技术对教育功能阈值的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战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2,共5页
学科教育效能的提升,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我国大学学科教育效能瓶颈主要反映在知识节点原创能力与教育过程无法区分学习个体先天能力差异方面,这也是拖累中国大学教育水平滞后于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水平的主要诱因。信息技... 学科教育效能的提升,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我国大学学科教育效能瓶颈主要反映在知识节点原创能力与教育过程无法区分学习个体先天能力差异方面,这也是拖累中国大学教育水平滞后于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水平的主要诱因。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可变革大学学科教育效能传统疆域,推动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变革。从学科教育效能视域分析信息技术变革大学教育功能阈值的深层机理及意义,是改进大学学科教育水平、优化大学教育供给侧资源及设计负载新阈值的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歌文学形式与学前语言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有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Z期2-3,共2页
本文通过对语言与儿歌之间的关系研究入手,指出对儿童进行儿歌教育教学的可行性;并从词汇、文学表现手法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儿歌的语言特征。正确地利用儿歌的语言、句法特征能够让儿童容易记忆和背诵,有利于儿童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语言与儿歌之间的关系研究入手,指出对儿童进行儿歌教育教学的可行性;并从词汇、文学表现手法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儿歌的语言特征。正确地利用儿歌的语言、句法特征能够让儿童容易记忆和背诵,有利于儿童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并有效地利用儿歌全方位地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歌 语言启蒙 语言教育 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
3
作者 雷有光 陈雪兰 《教师》 2015年第23期58-58,共1页
课程实践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实践态度等方面的调查,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课程实践 学前教育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孩子“找到”,别着急“给予”——浅谈日本基础教育之“慢”
4
作者 武晓伟 《教育家》 2020年第43期40-41,共2页
日本是个神奇的国家。比如这个弹丸之地经济总量一直居于全球前列,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超越;比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20多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日本在亚洲遥遥领先。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了这样的... 日本是个神奇的国家。比如这个弹丸之地经济总量一直居于全球前列,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超越;比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20多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日本在亚洲遥遥领先。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了这样的成绩?2019年初到今年2月,我带着儿子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访问学者。因为出访时间较长,我儿子便申请了公立小学"西中野小学"就读,由于两个国家升学制不同,因此进入了比他在国内高一级的年级就读。这给了我一个从“近处”观察和研究日本基础教育的好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小学 日本基础教育 自然科学领域 诺贝尔奖 访问学者 经济总量 升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一峰困境”谈中学生生涯教育
5
作者 高艳 《教育家》 2018年第9期41-42,共2页
云南考生李一峰最近成为"网红学霸",原因是他考了712分,在云南省排名第八,却拒绝了清华北大的轮流邀请,选择了四川大学的口腔专业。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毕竟清华北大可是多少学子心中的神圣殿堂。当然,李一峰作出这样的... 云南考生李一峰最近成为"网红学霸",原因是他考了712分,在云南省排名第八,却拒绝了清华北大的轮流邀请,选择了四川大学的口腔专业。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毕竟清华北大可是多少学子心中的神圣殿堂。当然,李一峰作出这样的选择是有原因的。三年前,李一峰凭直觉盲选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生物学专业,但因分数原因被调剂到了环境工程专业。当时是冲着学校的牌子,还是去了,入学后他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一 生涯教育 中学生 困境 中国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 生物学专业 口腔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物无声与严格培训,塑造良好社会化品格——日本幼儿教育面面观
6
作者 武晓伟 《教育家》 2020年第15期34-35,共2页
日本的幼儿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9年3月初,我在早稻田大学开始为期一年多的访学工作,并携小儿在东京生活了一段时间。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我总会习惯性地关注当地的教育情况。我所居住的中野区是东京一个比较大... 日本的幼儿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9年3月初,我在早稻田大学开始为期一年多的访学工作,并携小儿在东京生活了一段时间。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我总会习惯性地关注当地的教育情况。我所居住的中野区是东京一个比较大的社区,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底层住宅区,位于东京西部。中野区有不少保育园、幼稚园,无论是接儿子上下学,还是空闲时,我总会在这些幼稚园前停留一段时间,也会在得到许可的前提下进园观察,甚至会被邀请和幼稚园的孩子们、老师一起活动。就我所亲历的日本幼儿教育浅谈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稚园 毕业典礼 日本幼儿教育 幼儿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户时代日本飞弹国町方村寺子屋教育的考察
7
作者 胡学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50,共15页
町方村寺子屋是江户时代末期日本农村的一所普通民众教育机构,始建于1845年,历时24年,先后招收町方村及周围村童98名。学童中除了村吏等农村中上阶层家庭子弟之外,还有一些是来自连学费也交不起的农村下层民众。该寺子屋每年在籍学童数... 町方村寺子屋是江户时代末期日本农村的一所普通民众教育机构,始建于1845年,历时24年,先后招收町方村及周围村童98名。学童中除了村吏等农村中上阶层家庭子弟之外,还有一些是来自连学费也交不起的农村下层民众。该寺子屋每年在籍学童数保持在数名到十数名之间,大多数学童在此接受一至三年的启蒙教育。教师田中与右卫门常年担任名主(村长)职务,寺子屋教师只是他的兼职工作。寺子屋学费因人而异,富家子弟多缴一些,贫穷子弟则少缴一些乃至不缴学费,町方村寺子屋教育具有非盈利,甚至慈善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寺子屋 庶民教育 江户时代 飞弹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离“城嚣”: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8
作者 陈晓 王博 张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81,共12页
人类大部分进化时间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自然在人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3个主要的理论揭示了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亲生命性假设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并且会使人变得更健康和快乐;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处于自... 人类大部分进化时间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自然在人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3个主要的理论揭示了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亲生命性假设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并且会使人变得更健康和快乐;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处于自然中使用的无意注意能对有意注意疲劳起到恢复作用;压力恢复理论认为接触自然能够激活人类的积极情绪,从而对压力有缓解作用。目前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园艺疗法和自然环境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还可以从其他的心理学视角解释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可以关注真实自然环境和虚拟自然环境的作用差别,还可以考察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接触自然的作用,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考察自然积极作用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亲生命性假设 注意恢复理论 压力恢复理论 园艺疗法 自然环境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猛 卞冉 +2 位作者 王丽娜 车宏生 林绚晖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2-423,共12页
大量研究证实,情绪智力能够正向预测工作绩效,二者关系会受到中介与调节变量的影响。现有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原因在于不同理论模型的分歧与对立、测验工具存在问题和研究没有深入到维度水平等。未来研究应该致力于理论模型的整合... 大量研究证实,情绪智力能够正向预测工作绩效,二者关系会受到中介与调节变量的影响。现有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原因在于不同理论模型的分歧与对立、测验工具存在问题和研究没有深入到维度水平等。未来研究应该致力于理论模型的整合、新的测验工具的编制、中介与调节变量的考察、深入到维度水平考察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智力 工作绩效 中介变量 调节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3
10
作者 高艳 乔志宏 宋慧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3,共7页
职业认同的概念由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发展而来,在职业发展领域内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者对其概念和结构仍有所分歧,职业认同的测量基本可以划分为单一维度和状态分类两种模式。职业认同对个体的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适应性和职... 职业认同的概念由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发展而来,在职业发展领域内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者对其概念和结构仍有所分歧,职业认同的测量基本可以划分为单一维度和状态分类两种模式。职业认同对个体的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成功等方面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模式、家庭氛围等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的诸多方面都会影响个体的职业认同形成状况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认同 职业同一性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父母心:正念教养理论、机制及干预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晓 周晖 王雨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9-1002,共14页
父母教养及其对孩子的影响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正念教养(mindful parenting)则是关注如何帮助父母进行有效教养。正念教养是将一般的正念应用于亲子互动中,指父母对孩子和教养行为的有意的、此时此刻的和不评判的注意和... 父母教养及其对孩子的影响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正念教养(mindful parenting)则是关注如何帮助父母进行有效教养。正念教养是将一般的正念应用于亲子互动中,指父母对孩子和教养行为的有意的、此时此刻的和不评判的注意和觉知。正念教养对父母自身、孩子和亲子关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者发展了两个正念教养的干预项目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这两个项目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加严谨的设计并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评估正念教养的干预效果。正念教养的作用机制也是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 正念教养 机制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古圣贤皆“寂寞”?——独处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晓 周晖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0-1859,共10页
独处(solitude)是指个体与外界无互动,或意识上与他人分离,并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与孤独感只能体验到消极情绪不同,独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客观状态,对个体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目前关于独处的研究方法主... 独处(solitude)是指个体与外界无互动,或意识上与他人分离,并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与孤独感只能体验到消极情绪不同,独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客观状态,对个体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目前关于独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和经验取样法。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用于独处的时间增加,并对独处的态度更为积极。独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创造力和自我整合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独处的构成,考察独处的发展机制、独处的文化差异,而独处的大脑神经机制将是该领域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处 孤独 个体发展 心理健康 创造力 自我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晓 高辛 周晖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比较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采用假设情景的方法,实验1通过在冒犯行为之后直接启动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比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更好,并且对消极情绪也具有降低作用;实验2考察在不同冒犯行为意图下宽恕与报...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比较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采用假设情景的方法,实验1通过在冒犯行为之后直接启动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比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更好,并且对消极情绪也具有降低作用;实验2考察在不同冒犯行为意图下宽恕与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结果显示不管是有意而为还是无心之过的冒犯行为,宽恕对愤怒的降低作用均要优于报复。实验3要求被试在冒犯行为后进行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和报复对愤怒均有降低作用,但是宽恕的降低效果要显著优于报复。研究显示,对于冒犯行为后的愤怒感,宽恕的降低作用优于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报复 愤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比归纳的相似性效应和概念效应比较
14
作者 蒋柯 李娟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2,共6页
该文用两个实验比较了类比归纳中的相似性效应和概念效应。预备实验首先检验了实验所使用的人工概念符号的效度。结果显示,研究采用的人工符号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准确控制被试对概念关系和相似性的估计。预备实验还显示,在只有相似性或概... 该文用两个实验比较了类比归纳中的相似性效应和概念效应。预备实验首先检验了实验所使用的人工概念符号的效度。结果显示,研究采用的人工符号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准确控制被试对概念关系和相似性的估计。预备实验还显示,在只有相似性或概念信息的条件下,人们更加信任概念信息。在正式实验中,相似性信息和概念信息同时呈现,结果显示,在概念信息明确的时候,人会忽略相似性信息;但在相似性信息和明确的时候,人不会忽略概念信息,因此,文章得出结论:概念是类比归纳的基本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推理 类比归纳 概念 相似性 进化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绘画治疗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秋强 张淇喆 陈丹妮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3期195-198,共4页
以2010—2019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44篇绘画治疗的心理学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所在领域和研究开展的绘画主题、干预效果3个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绘画治疗的使用现状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我国绘画治疗... 以2010—2019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44篇绘画治疗的心理学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所在领域和研究开展的绘画主题、干预效果3个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绘画治疗的使用现状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我国绘画治疗的研究应用多集中于学校学生工作与医院临床中,主题较为统一,干预效果以调整个体认知情绪、人际关系及精神症状为主。近十年的研究存在着应用领域和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不足。未来的研究建议进一步与其他学术理论相融合,进一步探索绘画疗法的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治疗 绘画治疗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政治语境下伦理型领导建设与考察维度探析
16
作者 徐战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33-34,共2页
由于评价领导内嵌人格特征涉及学科的多样性与交叉度,从单一角度预先识别一个人走上更高管理岗位后可能出现的反伦理行为难度很大。本文从多维度提出伦理型领导的决定因素、行为特征及非伦理型领导对健康组织和社会的危害性,并从非伦理... 由于评价领导内嵌人格特征涉及学科的多样性与交叉度,从单一角度预先识别一个人走上更高管理岗位后可能出现的反伦理行为难度很大。本文从多维度提出伦理型领导的决定因素、行为特征及非伦理型领导对健康组织和社会的危害性,并从非伦理型领导人格特征比较研究角度甄别领导伦理型模式,探析以建设良性组织文化角度定义伦理型领导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型领导 组织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处不等于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17
作者 陈晓 孙凌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12期723-731,共9页
独处体验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是此消彼长还是两者可以兼得?本研究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独处体验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潜在剖面分析显示独处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均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组;列联表分析显示独处体验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相... 独处体验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是此消彼长还是两者可以兼得?本研究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独处体验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潜在剖面分析显示独处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均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组;列联表分析显示独处体验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只有积极独处体验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所有方面存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揭示独处体验与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兼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处体验 人际交往能力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先队员领悟社会支持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王建成 李越 张澜 《校园心理》 201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儿童孤独感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感觉自己被忽略、被冷落,或者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1],是儿童在社交过程中很容易体验到的一种不良情绪[2]。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家庭、朋友和重要他人中得到的肯定、尊... 儿童孤独感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感觉自己被忽略、被冷落,或者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1],是儿童在社交过程中很容易体验到的一种不良情绪[2]。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家庭、朋友和重要他人中得到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3]。领悟社会支持用来测定个体感受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的支持程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儿童 领悟 人际交往 情绪体验 不良情绪 主要表现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育过程中的摩擦,是娃故意“使坏”吗
19
作者 牛宙 周陈兴 《教育家》 2020年第7期27-28,共2页
"为什么我家的小孩坐不住,屁股底下好像有钉子,一直扭来扭去的。""为什么我家宝宝那么腼腆内向,儿童节的时候就是不肯上台表演。""为什么我家孩子一不高兴,就会长时间大发脾气,怎么哄都哄不好……"这些... "为什么我家的小孩坐不住,屁股底下好像有钉子,一直扭来扭去的。""为什么我家宝宝那么腼腆内向,儿童节的时候就是不肯上台表演。""为什么我家孩子一不高兴,就会长时间大发脾气,怎么哄都哄不好……"这些都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导致这一系列困惑的原因,有部分是儿童天生的"气质"。那么,儿童的气质是什么呢?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会认为气质是一种气度,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但心理学的"气质"与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情绪 困难型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差异: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芬 伍新春 邹盛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1-528,共8页
为比较同一家庭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差异,采用问卷对115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情绪适应,母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行为适应;(2)父亲教养投入仅通过父子... 为比较同一家庭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差异,采用问卷对115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情绪适应,母亲教养投入显著预测青少年行为适应;(2)父亲教养投入仅通过父子依恋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适应;母亲教养投入既通过母子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消极行为适应,也通过父子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适应。结论表明: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的直接影响存在适应领域的特异性,其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精准地区分出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影响青少年适应性的特定范围及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对于同一家庭内的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教养投入 母亲教养投入 青少年 情绪适应 行为适应 父子依恋 母子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