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回音壁模式微泡腔的流速传感应用
1
作者 马春晖 俞骁翀 +6 位作者 段冰 吴彦燃 赵星昀 刘嵩义 高永潘 杨大全 张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基于黏性流体的伯努利效应原理,利用回音壁模式微泡腔高品质因子与具有天然微流控通道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微泡腔的流速传感器。理论分析了黏性流体流动时由于黏滞损耗引起的压强损失,仿真分析了不同流速范围内流动速度和压... 基于黏性流体的伯努利效应原理,利用回音壁模式微泡腔高品质因子与具有天然微流控通道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微泡腔的流速传感器。理论分析了黏性流体流动时由于黏滞损耗引起的压强损失,仿真分析了不同流速范围内流动速度和压强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依赖,沿程损耗是引起压强损失的主要因素;恒定流速下微腔内部为均匀的正压分布,会引起谐振波长红移。实验制备了壁厚约为2μm的微泡腔,并搭建流速传感实验测试系统。在3~106μL/min流速范围内,流速增加时,谐振波长发生红移,并且波长偏移与流速之间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得到流速传感灵敏度为0.047 pm/(μL/min),检测极限为0.635μL/min。该流速传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低成本且检测极限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微泡腔 流速传感 微流控 伯努利效应 黏滞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毛细管中子聚焦透镜仿真模拟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崔靖朵 刘志国 +1 位作者 温今甫 潘秋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2,共7页
为了分析中子波长,透镜几何参数对透镜聚焦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建模和编程,根据射线追迹法模拟中子束在透镜中的传输;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提供的0.10~1.18 nm波段多色中子束测试透镜聚焦性能.结果表明,透镜对所测宽波段中子束... 为了分析中子波长,透镜几何参数对透镜聚焦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建模和编程,根据射线追迹法模拟中子束在透镜中的传输;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提供的0.10~1.18 nm波段多色中子束测试透镜聚焦性能.结果表明,透镜对所测宽波段中子束调控所得焦斑的模拟值562.0μm和实测值549.0μm非常接近,验证了仿真模型和程序的正确性.对实测焦斑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透镜适用于0.20~1.18 nm波段;在适用波段内,焦斑尺寸与波长呈正相关,增益整体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对通道内径变量系列仿真发现,在保证内外径比为0.8的前提下,降低微通道内径有利于获得具有高倍增益的小焦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与折射 中子聚焦器件 聚焦性能 中子波长 微通道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腔的表面散射损耗
3
作者 俞骁翀 戴成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8,共11页
以能够精确求解的球腔为例,利用等效电流方法,给出了随机粗糙表面对腔模的散射损耗的估计,并利用等效的随机散射点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对于常见的高品质因子微腔中平缓的粗糙表面,散射主导的品质因子正比于腔半径和波长三次方、反比... 以能够精确求解的球腔为例,利用等效电流方法,给出了随机粗糙表面对腔模的散射损耗的估计,并利用等效的随机散射点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对于常见的高品质因子微腔中平缓的粗糙表面,散射主导的品质因子正比于腔半径和波长三次方、反比于表面方差以及相关长度平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 微球腔 散射损耗 品质因子 等效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微纳结构操控单光子发射体辐射
4
作者 吴广坤 丁华峰 陈建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固态单光子发射体结合了原子优异的光学性质(如高可靠性、高效率等)和固态系统的便利性与可扩展性,在可扩展光量子信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真空中固态单光子发射体所发出的单光子具有自发辐射速率低、各向同性发射、发射光的偏... 固态单光子发射体结合了原子优异的光学性质(如高可靠性、高效率等)和固态系统的便利性与可扩展性,在可扩展光量子信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真空中固态单光子发射体所发出的单光子具有自发辐射速率低、各向同性发射、发射光的偏振状态随机等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金属微纳结构支持的表面等离激元具有巨大的场增强和亚波长的场束缚效应,因此国内外研究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金属微纳结构来操控单光子发射体的辐射。本研究综述了金属微纳结构在单光子发射体自发辐射增强、准直辐射、辐射偏振操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了性能指标并分析了操控机制。最后,对金属微纳结构操控单光子发射体辐射的挑战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光子学 单光子发射体 金属微纳结构 辐射增强 辐射方向 辐射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丁焕平 陈晓波 +3 位作者 杨秀清 李辉 王水峰 郭敬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由Lineweave-Burk双倒数图,分别求出了在284,290 nm波长激发下它们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BSA内源荧光主要由Trp-214色氨酸做贡献.依据...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由Lineweave-Burk双倒数图,分别求出了在284,290 nm波长激发下它们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BSA内源荧光主要由Trp-214色氨酸做贡献.依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出了头孢拉定与Trp-214的距离r284,激发=2.37 nm,r290,激发=2.40 nm;头孢羟氨苄与Trp-214的距离r284,激发=2.35 nm,r290,激发=2.37 nm;证实药物的稳定性及半衰期与结合常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拉定 头孢羟氨苄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分球非中性对出射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卢利根 张保洲 张军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7-1131,共5页
从积分球非中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光(辐射)经过积分球后的光谱性质变化.根据积分球理论公式,推导了积分球光谱透过率的非中性与内壁涂层光谱反射比非中性的关系,证明积分球非中性通常大于内壁涂层非中性;且内壁涂层非中性一定时,涂层反... 从积分球非中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光(辐射)经过积分球后的光谱性质变化.根据积分球理论公式,推导了积分球光谱透过率的非中性与内壁涂层光谱反射比非中性的关系,证明积分球非中性通常大于内壁涂层非中性;且内壁涂层非中性一定时,涂层反射比越高,积分球非中性越大.然后分别以A光源和氙灯作为入射光源,测量了硫酸钡和聚四氟乙烯两种典型涂层的积分球出射光的光谱分布、色坐标和色温.结果表明,两种积分球的非中性对出射光谱的影响特征相同,表现在色度上是色坐标(x,y)增大,色温降低.其中聚四氟乙烯积分球非中性较小,其出射光色温在A光源、氙灯作为入射光源时分别降低约20K和70K;而硫酸钡积分球的出射光色温则分别降低约300K和1 000K,非中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球 非中性 光谱分布 色坐标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Tm(0.35)Yb(5)∶FOV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波 王亚非 +7 位作者 Naruhito Sawanobori 杨国建 崔建生 何琛娟 陈志坚 刘大禾 彭芳麟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30-1733,共4页
研究了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Tm(0.35)Yb(5)∶FOV在975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位于363.6,(462.6,477.0),648.7,(699.7,680.7)和(777.6,800.7nm)的几条上转换发光线,它们是Tm3+离子的1D2→3H6,1G4→3H6,1G4→3F4,3F3→... 研究了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Tm(0.35)Yb(5)∶FOV在975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位于363.6,(462.6,477.0),648.7,(699.7,680.7)和(777.6,800.7nm)的几条上转换发光线,它们是Tm3+离子的1D2→3H6,1G4→3H6,1G4→3F4,3F3→3H6和3H4→3H6的荧光跃迁。为了确认它们的上转换机理,还测量了上转换发光强度F随975nm泵浦激光功率P改变的双对数曲线,结果证实了1D2能级的上转换发光部分是五光子上转换发光,而1G4能级和3H4能级的上转换发光则是三光子和双光子上转换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Tm^3+离子 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b: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特征饱和现象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波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研究了Er3+和Yb3+双掺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在966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的饱和现象。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它存在一种能量扩展导致的“特征饱和现象”,也就是说上转换发光强度I随激光功率P而改变的双对数曲线的斜率随着激光光斑的增大而明... 研究了Er3+和Yb3+双掺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在966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的饱和现象。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它存在一种能量扩展导致的“特征饱和现象”,也就是说上转换发光强度I随激光功率P而改变的双对数曲线的斜率随着激光光斑的增大而明显增大至正常的多光子关系。还发现布居耗空所导致的“典型饱和现象”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导致了logI-logP曲线会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逐渐弯曲,而激光功率的减小会导致“典型饱和现象”也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饱和 光子 双对数曲线 YB^3+ ER^3+ 发现 正常 改变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材料红外多光子量子剪裁现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晓波 杨国建 +9 位作者 张蕴芝 邓志威 胡丽丽 李崧 于春雷 陈志坚 崔建生 陈晓端 周宏余 吴正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97-2600,共4页
稀土红外量子剪裁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它对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从而减低太阳能发电的造价很有意义。论文综述了稀土红外量子剪裁的研究意义,在总结了太阳能电池发电和损耗的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稀土红外量子剪裁提高太阳能电池... 稀土红外量子剪裁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它对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从而减低太阳能发电的造价很有意义。论文综述了稀土红外量子剪裁的研究意义,在总结了太阳能电池发电和损耗的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稀土红外量子剪裁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具体途径。同时综述了单掺Er3+材料的稀土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现象:光激发2 H11/2能级有很强的4I 13/2→4I 15/2红外量子剪裁发光,速率很大的{2 H11/2→4I 9/2,4I 15/2→4I 13/2}交叉能量传递为导致光激发2 H11/2能级有高量子剪裁效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稀土红外量子剪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全息术中菲涅耳波带板的衍射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萍 王瑜 +2 位作者 莫晓丽 谢敬辉 刘大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1007,共7页
为了提高扫描全息成像系统的分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对系统起重要作用的编码孔径—菲涅耳波带板的衍射问题。对波带板的菲涅耳衍射积分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时考虑了透镜的位相调制作用。为了使分析问题简化,通过对比有透镜时波... 为了提高扫描全息成像系统的分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对系统起重要作用的编码孔径—菲涅耳波带板的衍射问题。对波带板的菲涅耳衍射积分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时考虑了透镜的位相调制作用。为了使分析问题简化,通过对比有透镜时波带板的衍射强度分布,求解出无透镜时具有相同分布的等效距离,同时引入了菲涅耳虚衍射面的概念。为了定量描述波带板的衍射效应,定义了临界衍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当波带板环数为10环、半径为0.75 cm,透镜焦距为7 cm时,临界衍射距离约为16 cm。若其它条件不变,增大透镜焦距或增加波带板环数,临界衍射距离均增大。等效距离的引入简化了复杂的含透镜系统的分析,临界衍射距离的提出量化了系统参数对衍射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扫描全息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耳衍射 菲涅耳波带板 扫描全息术 临界衍射距离 等效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模拟动脉弓内的流场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秀英 吉玉嫔 +2 位作者 张焕焕 刘大禾 金永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3,共6页
简要介绍了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它是模拟流体流动以及为复杂物理现象建模的一个新工具.应用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对动脉弓模型的流场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进行模拟,给出了弯管内的轴速度、二次流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分布特征,并对结果进行... 简要介绍了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它是模拟流体流动以及为复杂物理现象建模的一个新工具.应用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对动脉弓模型的流场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进行模拟,给出了弯管内的轴速度、二次流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分布特征,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 动脉弓 二次流 壁面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全反射方法测量离体动物组织的折射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萍 王瑜 +1 位作者 莫晓丽 谢敬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0-1253,共4页
利用全反射原理测量了新鲜离体动物组织在650nm处的折射率.选择了鸡胸肉、猪肌肉、牛肌肉、羊肉、猪肝脏和猪肾脏六种类型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2mm厚的切片进行测量,折射率的测量结果范围在1.38452~1.41826.特别是对其中肌肉纤... 利用全反射原理测量了新鲜离体动物组织在650nm处的折射率.选择了鸡胸肉、猪肌肉、牛肌肉、羊肉、猪肝脏和猪肾脏六种类型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2mm厚的切片进行测量,折射率的测量结果范围在1.38452~1.41826.特别是对其中肌肉纤维取向明显的鸡胸肉、猪肌肉、牛肌肉,分别测量了肌肉纤维在平行和垂直棱镜与生物组织界面两种情况下的折射率.结果表明,测量的肌肉纤维垂直界面时的折射率要大于平行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 全反射 组织光学 纤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的合作下转换发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波 杨国建 +4 位作者 丁卉芬 于春雷 胡丽丽 王水锋 李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14-2918,共5页
报道了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的红外量子剪裁研究,测量了从可见到红外的荧光发光光谱、激发谱、和荧光寿命,分析了{1([5 D4→7 F6](Tb3+),2([2 F7/2→2 F5/2](Yb3+)}的红外量子剪裁现象,发现了487.0nm光激发5 D4能级... 报道了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的红外量子剪裁研究,测量了从可见到红外的荧光发光光谱、激发谱、和荧光寿命,分析了{1([5 D4→7 F6](Tb3+),2([2 F7/2→2 F5/2](Yb3+)}的红外量子剪裁现象,发现了487.0nm光激发5 D4能级和378.0nm光激发(5 D3,5 G6)能级的理论量子剪裁效率ηx%Yb依次分别为121.35%和136.27%。首次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合作(共协)下转换发光现象{2([(5 D3,5 G6)→5 D4](Tb3+),1([2 F7/2→2 F5/2](Yb3+)},即首次发现施主Tb3+离子释放两个小能量光子[(5 D3,5 G6)→5 D4]的能量,导致出现一个受主Yb3+的[2 F5/2→2 F7/2]的中等能量的光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量子剪裁 太阳能电池 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Origin软件探究HgCdTe单晶的变温霍尔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弓文平 牟家民 +1 位作者 杜雅梦 谈国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1,共4页
利用Origin软件的模板化绘图、列数据计算、App插件等功能,探究了HgCdTe单晶样品的本征激发温区、禁带宽度、副效应影响等特性.结果表明,Origin软件在处理实验数据方面具有便捷和高效的优势.
关键词 变温霍尔效应 ORIGIN软件 半导体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_5O_(14)非晶中从0秒到稳态的粒子数变化过程和发光强度
15
作者 陈晓波 陈英 +2 位作者 李崧 姚文婷 吴正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90-1495,共6页
分别对五磷酸盐非晶材料(ErP5O14)在979.3,803.8,521.8,450.0,405.5和378.5nm等光激发下所有能级的动力学过程在改进能量传递理论前后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结果发现,应用改进后的能量传递速率进行计算模拟的结果才是合理的,其中在521.8,... 分别对五磷酸盐非晶材料(ErP5O14)在979.3,803.8,521.8,450.0,405.5和378.5nm等光激发下所有能级的动力学过程在改进能量传递理论前后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结果发现,应用改进后的能量传递速率进行计算模拟的结果才是合理的,其中在521.8,450.0和378.5nm光激发ErP5O14非晶时,4I 13/2→4I 15/2和4I 11/2→4I 15/2跃迁的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分别是979.3nm光激发的2.11倍,2.82倍和2.99倍,均存在有效的4I 13/2→4I 15/2跃迁的红外量子剪裁效应。该研究对于提高锗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量子剪裁 动力学过程 太阳能电池 五磷酸盐非晶 荧光强度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表面等离子体对掺铒铋化物发光玻璃中978和1539nm激光所致上转换发光的增强作用
16
作者 陈晓波 李崧 +9 位作者 赵国营 龙江迷 王水峰 孟少华 王杰亮 郭敬华 尤佳佳 马瑜 于春雷 胡丽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21-2726,共6页
三价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有着一些很有价值的应用技术:波导上转换及放大和激光、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飞秒光谱应用、激光控温、三维成像与存储、光学温度感应系统、牙科等生物物理应用、上转换荧光防伪、上转换宽带光源、和上转换红外... 三价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有着一些很有价值的应用技术:波导上转换及放大和激光、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飞秒光谱应用、激光控温、三维成像与存储、光学温度感应系统、牙科等生物物理应用、上转换荧光防伪、上转换宽带光源、和上转换红外显示片等。因为受到太阳能电池发展需求的促进,上转换研究再度呈现出澎湃的研究热潮。目前,利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近场增强效应能够有效增强其表面附近的荧光物质的发光的特性,有可能较大幅度的提高上转换发光的强度,从而有可能进一步把上转换发光推向实用。利用离子引入法,在铋化物的发光玻璃中引入银颗粒。研究结果表明银表面等离激元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位于580~600 nm;而且,加热时间的延长导致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剧烈增强和稍微蓝移。978 nm半导体激光能够导致531.0, 546.0和657.5 nm的三组Er^3+的2H11/2→4I15/2,4S3/2→4I15/2,4F9/2→4I15/2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 978 nm激光激发掺铒铋化物发光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的机理是第一步的4I15/2→4I11/2共振基态吸收和随后的第二步的4I11/2→4F7/2的共振激发态吸收;纳米银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引入促成铋化物发光玻璃中铒离子的978 nm激光激发的上转换发光最大增强了272.0%倍。1 539 nm半导体激光能够导致波长为528.0, 547.0, 657.0和795.0 nm的四组Er^3+的2H11/2→4I15/2,4S3/2→4I15/2,4F9/2→4I15/2和4I9/2→4I15/2的上转换荧光;1539 nm激光导致的528.0 nm 2H11/2→4I15/2和547.0 nm 4S3/2→4I15/2上转换荧光的机理主要是1 539 nm激光的4I15/2→4I13/2,4I13/2→4I9/2和4I9/2→2H11/2的三步光激发吸收跃迁过程, 1 539 nm激光导致的657.0 nm 4F9/2→4I15/2上转换荧光的机理主要是1 539 nm激光的4I15/2→4I13/2,4I13/2→4I9/2和4I11/2→4F9/2的三步光激发吸收跃迁过程;纳米银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引入导致了铋化物发光玻璃中铒离子的1 539 nm激光激发的上转换发光最大增强160.3%倍。显然,靠近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吸收峰的978 nm激光上转换的增强效果比1 539 nm激光的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增强 银纳米颗粒 铒离子 表面等离激元 铋化物的发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iO_(2)纳米核壳结构对铒碲发光玻璃的发光增强机制
17
作者 陈晓波 李崧 +5 位作者 赵国营 刘洪珍 郭敬华 马瑜 王克志 耿珠峰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32,共9页
本研究首次把预先制备好的Ag@SiO_(2)纳米核壳结构成功地引进到碲化物发光玻璃70TeO_(2)-25ZnO-5La_(2)O_(3)-0.5Er_(2)O_(3)体内,发现(A)Ag(1.6×10^(−6)mol/L)@SiO_(2)(40 nm)@Er^(3+)(0.5%):铒碲发光玻璃相对于样品(B)Er^(3+)(0.... 本研究首次把预先制备好的Ag@SiO_(2)纳米核壳结构成功地引进到碲化物发光玻璃70TeO_(2)-25ZnO-5La_(2)O_(3)-0.5Er_(2)O_(3)体内,发现(A)Ag(1.6×10^(−6)mol/L)@SiO_(2)(40 nm)@Er^(3+)(0.5%):铒碲发光玻璃相对于样品(B)Er^(3+)(0.5%):铒碲发光玻璃的可见光与红外光的激发光谱强度的最大增强依次为149.0%与161.5%,可见光与红外光的发光光谱强度则依次最大增强了155.2%与151.6%,同时还发现样品(A)相对于样品(B)的寿命显著变长。由于Ag@SiO_(2)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峰恰好位于546.0 nm,它与铒离子的发光峰546.0 nm完全共振,因此,Ag@SiO_(2)对铒碲发光玻璃的发光共振增强作用显著。由于银的纳米核壳结构与玻璃的制作具有分步实现的优点,它既能成功控制Ag@SiO_(2)的尺寸,而且在Ag@SiO_(2)@Er:铒碲发光玻璃的制作过程中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同时价格也更加便宜。在保证银不被氧化的前提下,还可控制稀土离子发光中心与银的表面等离子体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成功地减少背向能量反传递。上述优点促成了Ag@SiO_(2)纳米核壳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有效加强了Ag@SiO_(2)@Er^(3+):铒碲发光玻璃的常规光致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_(2)纳米核壳结构 发光的增强作用 表面等离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10%):碲酸盐玻璃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
18
作者 陈晓波 李崧 +7 位作者 胡丽丽 耿珠峰 赵国营 王科志 陶京富 林伟 杨国建 郭平 《量子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测量了掺Er^(3+)碲酸盐玻璃从紫外、可见到近红外的发光与激发光谱以及荧光寿命,发现1532 nm红外光与550 nm可见光的激发谱在波峰形状与峰值波长方面很相近;当Er^(3+)离子浓度从0.5%增加到10%,可见发光与激发光谱强度减小,红外发光与激... 测量了掺Er^(3+)碲酸盐玻璃从紫外、可见到近红外的发光与激发光谱以及荧光寿命,发现1532 nm红外光与550 nm可见光的激发谱在波峰形状与峰值波长方面很相近;当Er^(3+)离子浓度从0.5%增加到10%,可见发光与激发光谱强度减小,红外发光与激发光谱强度增强;寿命曲线展现出显著的能量传递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到的现象为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现象;~4I_(9/2)、~4F_(9/2)、~4S_(3/2)与~2H_(11/2)能级的双光子、双光子、三光子、三光子近红外量子剪裁效率上限值依次为193.8%、184.8%、277.9%与2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发光强度增强 近红外量子剪裁 能量传递 Er(3+)离子 碲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英 陈晓波 +7 位作者 陈鸾 杨小冬 胡丽丽 吴正龙 于春雷 王亚非 刘大禾 田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13-3217,共5页
根据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Pr(0.2)∶FOV)样品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分别采用了标准和修正的Judd-Ofelt理论拟合出J-O强度三参量Mn。结果表明,此修正的J-O理论应用到Pr(0.2)∶FOV材料的跃迁强度计算中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并由此修... 根据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Pr(0.2)∶FOV)样品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分别采用了标准和修正的Judd-Ofelt理论拟合出J-O强度三参量Mn。结果表明,此修正的J-O理论应用到Pr(0.2)∶FOV材料的跃迁强度计算中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并由此修正理论计算了各个激发态之间跃迁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速率、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分析了Pr3+∶FOV材料的应用价值。其中,特别是3 P0→3 H4,3 P1→3 H5和3 P0→3 H6,3 P0→3 F2等几个强发光能级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此表明:Pr3+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作为固态激光材料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修正的J-O理论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VO_4中Er^(3+)的光谱参数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英 陈晓波 +9 位作者 陈鸾 刘大禾 宋增福 李永良 李崧 曾永志 吴正龙 张春林 王亚非 郭敬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9-1733,共5页
根据掺杂Er3+(0.5%)的YVO4样品的吸收光谱,用Jubb—Ofelt理论拟合出唯象强度参量Ωλ,并由此计算了激发能级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跃迁速率、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并根据这些光学参量,分析了Er3+∶YVO4晶体的应用价值。... 根据掺杂Er3+(0.5%)的YVO4样品的吸收光谱,用Jubb—Ofelt理论拟合出唯象强度参量Ωλ,并由此计算了激发能级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跃迁速率、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并根据这些光学参量,分析了Er3+∶YVO4晶体的应用价值。其中,特别是4I13/2→4I15/2,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等几个强发光能级具有较大的振子强度(大于10-6)和积分发射截面(大于10-18cm),分别分析了它们的应用前景,因此非常值得关注。并且,本文结果和Capobianco等所报道的Er3+(2.5 mol%)∶YVO4晶体强度参量结果很相近。而且,通过比较掺Er3+钒酸钇晶体和掺Er3+其他晶体的光学性能,可以看出钒酸钇晶体作为激光晶体的优点。最后,还根据Er3+在晶体中的对称性,利用群论讨论了Er3+在YVO4晶场中各能级的劈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VO4 强度参量Ωλ 能级分裂 不可约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