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确定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于勇 翟远征 +2 位作者 郭永丽 王金生 滕彦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在工程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地下水系统本身具有各种不确定性,基于这些不确定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也因此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贯穿整个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所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是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在工程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地下水系统本身具有各种不确定性,基于这些不确定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也因此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贯穿整个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所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是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时的必要步骤。一般来讲,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更可靠,因此也更具有实用价值。本文在对不确定性进行分类(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分析,对目前国内外用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分析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随机理论方法、模糊理论方法、随机-模糊耦合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基于各种方法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确定性理论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不确定性 随机理论 模糊理论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14)C定年方法及其适用性探讨
2
作者 李捷 谢宇熙 +4 位作者 田立军 邢一飞 刘玉莲 焦璇 费舒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4,共11页
^(14)C是确定地下水年龄的常用方法,但受^(14)C定年模型中的初始^(14)C含量不确定性及深部地球化学过程影响,地下水^(14)C年龄仍存在较大争议。为确定华北平原第四系冷水^(14)C年龄,在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补充了27组地下水^(14)C数据,结... ^(14)C是确定地下水年龄的常用方法,但受^(14)C定年模型中的初始^(14)C含量不确定性及深部地球化学过程影响,地下水^(14)C年龄仍存在较大争议。为确定华北平原第四系冷水^(14)C年龄,在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补充了27组地下水^(14)C数据,结合前人在华北平原的文献数据65组,通过分析研究区水化学演化规律及构建地下含水层参数模型,确定了华北平原地下水^(14)C校正模型的初始值,并尝试性提出了一种评估地下水^(14)C年龄准确性的方法。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14)C校正模型的初始值是87.0 pMC,含水层死碳溶解可基本忽略;(2)地下水氧同位素变化通过4.2 ka的气候异常事件和新仙女木事件分割成三阶段;(3)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14)C含量沿地下水流向逐渐降低,中部和滨海平原地下水^(14)C定年结果和^(4)He/^(81)Kr定年结果在300 m深度存在巨大差异,指示着^(14)C定年方法极限的到来。以4.2 ka的气候异常事件和新仙女木事件作为拐点的地下水氧同位素变化是一种有效评估地下水^(14)C年龄准确性的方法,但在深层含水层中建议慎重使用^(14)C定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年龄校正 地下水 华北平原 气候异常事件 4.2 ka 新仙女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氨氮特殊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薛鹏威 左锐 +2 位作者 王金生 翟远征 滕彦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09,141,共9页
特殊脆弱性分析评价是实现定量研究地下水受某种特定污染物威胁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佳木斯市七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DRASTIC)用于研究区固有脆弱性的评价,侧重分析区内土地利用... 特殊脆弱性分析评价是实现定量研究地下水受某种特定污染物威胁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佳木斯市七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DRASTIC)用于研究区固有脆弱性的评价,侧重分析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稳定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降深等人为因素,以及典型污染物氨氮在特定介质中的通量这一特殊人类活动因素,构建了水源地特殊脆弱性评价模型。以研究区内28组浅层地下水样品中氨氮浓度和对应采样点特殊脆弱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计算结果显示二者相关系数为0.67,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该评价系统可靠。特殊脆弱性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以中等以下脆弱性为主,其中水源开采区和西南丘陵区特殊脆弱性较高,计算结果有助于实现水源地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脆弱性 指标体系 地下水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5
4
作者 左锐 王金生 +2 位作者 杨洁 滕彦国 王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由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滨海石化项目,其污染种类多、环境风险大、保护目标难确定,因此前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尤为重要。文章对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保护目标的确定、评价标准的选取、污染... 由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滨海石化项目,其污染种类多、环境风险大、保护目标难确定,因此前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尤为重要。文章对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保护目标的确定、评价标准的选取、污染源的估算和保护措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珠江入海口某大型石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为类似地区的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滨海 石化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抽水试验中观测井井筒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亚 胡立堂 +3 位作者 刘玉强 王健媛 董路 王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3,共8页
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层含水层抽水概念模型,基于等效渗透系数法建立了井筒—含水层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双层抽水试验中观测井井筒及周边水头降深的分布、观测井内部水流的垂向分布、含水层与观测井的补给关系。分析了井... 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层含水层抽水概念模型,基于等效渗透系数法建立了井筒—含水层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双层抽水试验中观测井井筒及周边水头降深的分布、观测井内部水流的垂向分布、含水层与观测井的补给关系。分析了井筒效应的发生机理及观测井井筒内径和径距对井筒效应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双层含水层中利用不完整井抽水时,同一水平位置不同高度处的水头降深不一样,由此导致的垂直方向的水头差会导致观测井内产生垂向水流,水流的流量受观测井井径和径距影响,井径越大流量越大,径距越大流量越小;观测井中的垂向流量会导致井筒周边含水层水头的重分布,此即井筒效应。距离观测井越近,受井筒效应影响越大。同时井筒效应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受观测井井径和径距决定,井径越大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径距越大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双层抽水 观测井 三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联合技术的严重缺水基岩山区找水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霞 陈文芳 +6 位作者 万利勤 侯丽丽 王海刚 何庆成 王金生 秦同春 田小维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互验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EH4剖面的基础上,共做激发极化测深点7个、对称四极电测深点2个,通过分析EH4连续电导率剖面和激电测深曲线,确定探采结合井位,实现了在基岩缺水山区高效经济地找水示范。该联合技术具有减少物探资料解译成果多解性、降低勘探成本和风险等优点,解译结果验证了侵入岩与围岩蚀变带、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是基岩山区地下水相对富水区,为今后该类岩浆岩严重缺水山区找水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 激发极化法 对称四极 严重缺水区 太行山区 找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泉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翟远征 王金生 +1 位作者 滕彦国 王小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42-1449,共8页
对北京市泉水的水温、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pH值、总溶解固体等进行了现场检测,对泉水中的K+、Na+、Ca2+、Mg2+、Cl-、SO42-、HCO32-、NO3-离子,D、18O组成和Sr、87Sr/86Sr比值等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对泉水按成因进行了分类,并... 对北京市泉水的水温、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pH值、总溶解固体等进行了现场检测,对泉水中的K+、Na+、Ca2+、Mg2+、Cl-、SO42-、HCO32-、NO3-离子,D、18O组成和Sr、87Sr/86Sr比值等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对泉水按成因进行了分类,并与30年前的泉水普查资料作了对比。调查表明,曾以泉多著称的北京市,1980s初存在的几乎全部二类泉和60%的一类泉如今已消失,仅存的13眼泉的出水量也明显减小,这与降水量的减少和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有关。水质分析表明,现在绝大部分泉水水质良好,物理和水化学指标与30年前相比变化甚微,明显没有受人类活动的污染;泉水仅在浅部循环,在地下滞留时间较短,更新能力强;泉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与浅层地下水联系密切,构成了统一的地下水系统;泉水中的Sr为碳酸盐岩风化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泉水 水化学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小河流溶解态氨基酸的分布与组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彤辉 张淑荣 +2 位作者 沈自强 白乙娟 丁爱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3,共8页
水体中溶解性氨基酸(DAA)是溶解性有机物(DOM)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小型河流中DAA的环境意义,于2015年3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在西安沣河流域的干流及主要支流采集水样,分析了溶解态氨基酸总量和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氨基酸降... 水体中溶解性氨基酸(DAA)是溶解性有机物(DOM)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小型河流中DAA的环境意义,于2015年3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在西安沣河流域的干流及主要支流采集水样,分析了溶解态氨基酸总量和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氨基酸降解指数(DI)和氨基酸占有机碳的比例(DAA%DOC),探讨了该区域溶解态氨基酸和溶解有机物的来源和迁移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沣河DAA主要来自于外源,丰水期的DAA新鲜程度高于平水期;但由于受到大量降解程度高的有机物稀释,DOM总体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由此可见小型河流生产能力弱,主要是DAA的降解场所,丰水期水土流失是DOM进入小型河流的重要途径。由于受水库蓄水影响,支流潏河DAA和DOM的变化特征与沣河干流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沣河 溶解态氨基酸 溶解性有机物 降解指数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某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9
作者 余璇 宋柳霆 滕彦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2,共6页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或污染;根据25个采样点计算得出的矿区污染负荷指数为2.6,表明整个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Cd、Pb、As、Zn等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的风险状态,这些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充分关注。此外,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矿作业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农田土壤Cd、Pb、As、Zn等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地质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