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煤火探测、监测与灭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武建军 蒋卫国 +2 位作者 刘晓晨 顾磊 李加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9-1674,共6页
首先介绍地下煤火的探测方法,总结对比直接调查法、物探法、化探法和钻探法的优缺点,然后归纳总结了遥感监测地下煤火的技术与应用方向,最后总结分析了地下煤火灭火的新技术及灭火的效果.
关键词 煤火 探测 监测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陆地暴雨时空格局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研究(1981—2010年) 被引量:12
2
作者 孔锋 史培军 +3 位作者 吕丽莉 方建 张黎黎 王卓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8-216,共9页
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厘清了自然和人文因素对1981—2010年全球陆地暴雨变化的贡献大小.在时间上,首先从33个自然因子和11个人文因子中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有影响的ENSO、AO 2个自然因子和AOD、CO22个人文因子.... 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厘清了自然和人文因素对1981—2010年全球陆地暴雨变化的贡献大小.在时间上,首先从33个自然因子和11个人文因子中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有影响的ENSO、AO 2个自然因子和AOD、CO22个人文因子.其次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筛选的4个因子能够有效解释1981—2010年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的动态变化.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差解释率发现自然和人文因子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的总方差解释率达52.2%和51.3%;自然因子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的方差解释率为32.2%和31.4%,占总方差解释率的61.7%和61.2%;人文因子则仅占总方差解释率的38.3%和38.8%.水汽因素的诊断表明,全球水汽因子不是影响全球陆地暴雨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在空间相关上,自然因子与全球陆地暴雨的空间相关性高于人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人类活动 自然因子 方差解释率 归因分析 全球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硬件构架的新一代GIS基础并行算法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立新 杨宜舟 +5 位作者 秦承志 张树清 张立强 方金云 孙文彬 刘善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随着减灾应急、流域模拟、智能交通、宏观规划、区域发展等大型地学问题的不断涌现,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的数据量和计算规模不断扩大,而主流GIS仍以串行计算为基础框架,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前新型硬件构架(单机多核、多机多核、集群... 随着减灾应急、流域模拟、智能交通、宏观规划、区域发展等大型地学问题的不断涌现,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的数据量和计算规模不断扩大,而主流GIS仍以串行计算为基础框架,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前新型硬件构架(单机多核、多机多核、集群等)计算机资源的能力,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规模与高效需求。该文在分析了基础地理算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按计算数据的关联性将基础地理算法的计算特征分为本地计算、邻域计算、区域计算和全局计算,按计算过程的资源消耗分为数据密集型、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提出了相应的并行计算策略,包括串行算法的并行改造、并行算法的性能提升和并行算法的创新设计等。进而研发了面向新型硬件构架的新一代GIS的基础地理并行计算算法库和中间件,并已集成到国产高性能GIS平台——HiGIS中,将会促进我国GIS研究、技术、系统和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构架 并行算法 矢量 栅格 高性能 Hi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预测数据的中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马国斌 李京 +2 位作者 蒋卫国 张静 马兰艳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8-12,17,共6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了风险等级分割值分别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等级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与无风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了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10年8月22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基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结果,结合危险区内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基础数据,生成相应的预警产品。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发出预警与预测,为危险区人们乃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模型 洪涝灾害 洪涝预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影像和LiDAR数据的海地地震滑坡识别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沈永林 李晓静 吴立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F0003,共6页
快速、准确地判别滑坡灾害范围对灾情评估与救灾指挥至关重要。将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相结合,能充分利用滑坡体的光谱特征、几何形态与空间结构特征,提高滑坡识别的准确度。该文以海地地震诱发的滑坡识别为例,介绍了面向对... 快速、准确地判别滑坡灾害范围对灾情评估与救灾指挥至关重要。将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相结合,能充分利用滑坡体的光谱特征、几何形态与空间结构特征,提高滑坡识别的准确度。该文以海地地震诱发的滑坡识别为例,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滑坡识别思路及方法;针对海地滑坡灾害特点,选择了相应的灾害特征,并经反复试验设定了特征参数阈值;针对面向对象分类过程中特征组合与选择这一瓶颈问题,以河流沉积物和滑坡判别为例,通过特征组合试验与对比分析,发现基于NDVI与坡度特征组合的分类结果明显优于单一特征及其它组合模式的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该方法的分类结果更为准确、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地震 滑坡识别 机载LIDAR 面向对象分类 特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贺帅 杨赛霓 +1 位作者 汪伟平 石蜜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5,共7页
基于社会脆弱性的理论内涵,本文综合考虑社会结构的10个方面影响,构建中国社会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因子分析方法(MFA),对1991—2010年省域社会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 基于社会脆弱性的理论内涵,本文综合考虑社会结构的10个方面影响,构建中国社会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因子分析方法(MFA),对1991—2010年省域社会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格局较稳定,呈西高东低、梯度递减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社会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依赖程度呈增长趋势;从影响因素上看,人口、社会保障、教育水平和社会文化、社会医疗及基础设施影响较显著,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状况影响相对次要,应对和适应能力的提升能有效降低区域社会脆弱性.该研究为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脆弱性 多重因子分析 时空格局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7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文祥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和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区别,概述了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并总结了现有社会脆弱性研究不足。研究指出现有社会脆弱性研究在其理论体系、评价方法和权重确定等方面有待完善,特定...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和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区别,概述了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并总结了现有社会脆弱性研究不足。研究指出现有社会脆弱性研究在其理论体系、评价方法和权重确定等方面有待完善,特定自然灾害或不利事件影响下综合(自然和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研究是灾害研究中亟待开展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 自然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热岛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16
8
作者 宫阿都 徐捷 +1 位作者 赵静 李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99,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气象观测法、基于遥感技术的定量反演法和基于边界层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进展和优缺点,供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创新参考。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小麦旱灾风险不同区划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宁 温玉婷 +2 位作者 解伟 周扬 刘雪琴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3-179,共7页
风险区划图不仅是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灾区特征安排抗旱预防工作的基础,也是保险公司制定适合当地保险产品的依据,但是目前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在同一地区往往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风险的区划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给决策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风险区划图不仅是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灾区特征安排抗旱预防工作的基础,也是保险公司制定适合当地保险产品的依据,但是目前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在同一地区往往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风险的区划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给决策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用最常用的层次分析法和较新的灾损率法分别对安徽省小麦旱灾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制作了风险区划图。通过欧氏距离法将两幅图与旱灾实际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层次分析法因构造判断矩阵时存在主观性,结果偏离实际情况较大,而灾损率法因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灾损率法 欧氏距离 旱灾风险 风险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会敏 宫阿都 +1 位作者 何汝艳 蒋金豹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6,共8页
针对地表温度(LST)存在时空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这一难题,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对NDVI分层回归降尺度方法进行改进,利用各类别层次低分辨率LST同多个特征参数间的可决系数(R2)筛选出最优尺度因子以替换NDVI指数。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TM... 针对地表温度(LST)存在时空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这一难题,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对NDVI分层回归降尺度方法进行改进,利用各类别层次低分辨率LST同多个特征参数间的可决系数(R2)筛选出最优尺度因子以替换NDVI指数。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TM影像计算得到多个特征参数和LST数据,将模拟的低分辨率LST降尺度到多个分辨率层次,同目标LST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在全局和各类别层次上,根据R2筛选出的最优尺度因子均为UI指数;(2)在不同分辨率层次上,与全局策略和NDVI分层回归方法相比,UI分层回归方法的降尺度精度均最高;(3)随着分辨率的变化,在各特征参数与LST间方程系数的变化程度中,SAVI和NDBI要明显低于UI和NDVI,NDVI的变化程度略低于UI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降尺度 特征参数 最优尺度因子 分层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静 宫阿都 徐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7,共4页
城市热岛现象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在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气候系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理生态干旱胁迫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维佳 常志云 +1 位作者 李宁 张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516-12517,12520,共3页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健康生长需要大量水分。综述了干旱胁迫对大豆根系、叶片(生理变化及形态、光合作用)、大豆产量与品质及大豆鲜重分配等生理生态指标方面的影响,并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响应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生理生态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在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中的应用:以云南省鲁甸县文屏镇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秀娟 马运佳 +4 位作者 梁埔君 秦连杰 周洪建 袁艺 徐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以云南省鲁甸县文屏镇为例,在政府指定的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候选场址的基础上,结合基础地理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建立以最短化避难总距离和最小化避难所总容量为目标、不超出最大服务距离和不超过避难所最大容量为约束的多目标模型,采用... 以云南省鲁甸县文屏镇为例,在政府指定的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候选场址的基础上,结合基础地理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建立以最短化避难总距离和最小化避难所总容量为目标、不超出最大服务距离和不超过避难所最大容量为约束的多目标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解算,并结合地震灾害避难所要求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对避难所分配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共得到12种优化的方案;从安全性角度方案6为最优方案,从收容性角度方案12为最优方案,从成本投入方面方案1为最优方案;综合3个指标考虑方案12为最优方案.各种不同评估方案能为该区域避难所的责任区划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所选址 多目标 综合评价 文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重建中的资金来源及有效性对比研究--以美国绿堡镇与中国汶川灾区南坝镇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蜜蜜 杨赛霓 +2 位作者 贺帅 杜娟 孙小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以美国堪萨斯州绿堡镇龙卷风灾区和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研究区——美国堪萨斯州绿堡镇和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为研究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二... 以美国堪萨斯州绿堡镇龙卷风灾区和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研究区——美国堪萨斯州绿堡镇和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为研究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二者在资金来源及使用成效在当地灾民认知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以期为中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绿堡 汶川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运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颜钰 邵冬冬 +1 位作者 许映军 顾卫 《海洋预报》 2017年第3期85-93,共9页
对海冰运动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概述了海冰运动学研究的发展情况,重点对海冰运动的数值模拟、浮标观测、卫星遥感、雷达图像监测和数字图像监测等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关键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根据近几十年海冰运动发展现状,立足于... 对海冰运动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概述了海冰运动学研究的发展情况,重点对海冰运动的数值模拟、浮标观测、卫星遥感、雷达图像监测和数字图像监测等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关键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根据近几十年海冰运动发展现状,立足于实际需求,考虑技术发展水平,讨论海冰运动未来研究趋势。基于现场和遥感观测开发具有更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海冰运动模式将是未来研究侧重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运动 数值模拟 浮标观测 卫星遥感 雷达监测 数字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SO_4^(2-)和Cl^-对Fe^0降解TCE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庆 朱雪强 +2 位作者 卜丹阳 许映军 陈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49,82,共5页
文章基于渗透反应墙技术,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分析不同浓度的SO42-和Cl-单独作用下Fe0降解TCE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Fe0条件下,随SO42-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提高,且SO42-在TCE降解反应中由抑制作用逐渐转换为促进作用;此外随Cl-浓度... 文章基于渗透反应墙技术,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分析不同浓度的SO42-和Cl-单独作用下Fe0降解TCE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Fe0条件下,随SO42-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提高,且SO42-在TCE降解反应中由抑制作用逐渐转换为促进作用;此外随Cl-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且Cl-在TCE降解反应中由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同时研究结果表明,Fe0反应柱对Cl-具有一定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E Fe0 PRB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峰 郭中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057-3059,共3页
利用2000~200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雨侵蚀力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年均降雨侵蚀力介于3 485.46~5 654.76 MJ.mm/(hm2.h)之间;夏季降雨侵蚀力所占比重最大;春秋两季相当,仅次于夏季;冬季全区降雨侵蚀力为零;降雨侵... 利用2000~200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雨侵蚀力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年均降雨侵蚀力介于3 485.46~5 654.76 MJ.mm/(hm2.h)之间;夏季降雨侵蚀力所占比重最大;春秋两季相当,仅次于夏季;冬季全区降雨侵蚀力为零;降雨侵蚀力各季节的空间分布不同;降雨侵蚀力与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组合状况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的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研究结论可以为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村镇形态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18
作者 国巧真 蒋卫国 易文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937-13939,13945,共4页
以平原村镇香河县、山地村镇密云县和水乡村镇昆山市为例,研究了其村镇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面积和周长的形状指数模型,并用变异系数对该模型进行了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同时考虑了面积和周长两个要素,更加敏感,能够更好地区分不... 以平原村镇香河县、山地村镇密云县和水乡村镇昆山市为例,研究了其村镇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面积和周长的形状指数模型,并用变异系数对该模型进行了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同时考虑了面积和周长两个要素,更加敏感,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村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形态特征 TM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研究
19
作者 张峰 胡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611-2612,共2页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它的变化影响着温度、湿度、降水和大气环流特征等的变化。利用MTCLIM模型模拟了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由西北...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它的变化影响着温度、湿度、降水和大气环流特征等的变化。利用MTCLIM模型模拟了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的递减趋势;太阳总辐射高值区位于黄淮海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少部分地区,低值中心则在沿海地区;影响太阳总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纬度高低等方面。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高效利用黄淮海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能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起伏地形 MTCLIM模型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后的经济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崇振 杨济源 王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本文首先梳理了经济恢复理论基础,介绍了3种经济恢复概念及其应用,其次归纳了目前经济恢复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并总结了灾后经济恢复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国外灾后经济恢复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研究趋势展望,进而指出,从科学角度提高灾... 本文首先梳理了经济恢复理论基础,介绍了3种经济恢复概念及其应用,其次归纳了目前经济恢复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并总结了灾后经济恢复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国外灾后经济恢复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研究趋势展望,进而指出,从科学角度提高灾后恢复重建水平,以及完善政府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都应充分考虑灾后经济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后恢复 经济恢复 产业恢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