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杜碧莹
王文婷
+1 位作者
杨阳
郑影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124,共9页
三峡大坝及其水库建设改变了当地的下垫面状况和水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区域的干湿特征。为探究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采用三峡库区及外围缓冲区共36个气象站点1971—2019年的观测数据,结合干燥度指数(AI)、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以...
三峡大坝及其水库建设改变了当地的下垫面状况和水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区域的干湿特征。为探究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采用三峡库区及外围缓冲区共36个气象站点1971—2019年的观测数据,结合干燥度指数(AI)、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以及Mann-Kendall检验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定量分析该地区49 a间的干湿变化,并聚焦水库建成前后的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1971—2019年间,三峡地区经历了从湿润向干燥的转变,主要是由年参考作物蒸散量(ET 0)变化所致;区域内平均AI呈下降趋势,显著下降站点占比25%(p<0.05),ET 0趋于上升,显著上升站点占比36.1%;风速和相对湿度变化对ET 0变化的贡献率最高,二者的共同作用驱动全区平均ET 0呈上升趋势;2003年水库建成前后,ET 0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导致AI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而ET 0转变受相对湿度和风速变化的控制:成库前风速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成库后风速趋于上升,相对湿度趋于下降。该结论有助于理解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的长期影响,以及大型水库蓄水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干湿变化
干燥度指数
蒸散量
风速
相对湿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高原矿区露天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
作者
刘环宇
史培军
王永芳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目的]量化矿区开发建设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未来对晋陕蒙地区露天矿区的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鄂尔多斯高原最大的露天矿黑岱沟和哈尔乌素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遥感影像、统计数据及调查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的...
[目的]量化矿区开发建设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未来对晋陕蒙地区露天矿区的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鄂尔多斯高原最大的露天矿黑岱沟和哈尔乌素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遥感影像、统计数据及调查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的研究区地形和植被状况,分别利用风蚀RWEQ模型和水蚀RUSLE模型计算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壤风力侵蚀、水力侵蚀模数,计算矿区和自然对照区的1990—2000年、1990—2010年、1990—2020年的侵蚀模数不同级别变化的面积比例,以分析露天开采对2种土壤侵蚀营力的影响。[结果]1990—2020年研究区的整体土壤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的模数均呈下降趋势,矿区的风蚀、水蚀模数下降的面积比例小于对照区,增加和不变的比例大于对照区,说明露天开采作业一定程度上加速土壤风蚀和水蚀的自然侵蚀速率。[结论]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有阶段性的成效,其中风蚀和水蚀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抑制作用,开采区的水土保持仍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复合侵蚀下的水土流失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露天矿区
RUSLE模型
RWE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MERG反演降水数据估算广东省降雨侵蚀力
被引量:
10
3
作者
江源天
王文婷
+1 位作者
谢云
贺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3-164,共12页
近年来遥感反演降水产品的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为估算区域尺度上具有空间连续性的降雨侵蚀力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但以往研究在应用遥感降水产品估算降雨侵蚀力时多忽略了其与站点观测数据间的差异和对其纠偏的可能性。该研究以广东省86...
近年来遥感反演降水产品的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为估算区域尺度上具有空间连续性的降雨侵蚀力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但以往研究在应用遥感降水产品估算降雨侵蚀力时多忽略了其与站点观测数据间的差异和对其纠偏的可能性。该研究以广东省86个气象站2001—2020年的逐时降水资料估算的降雨侵蚀力为观测值,评估两套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遥感降水产品-GPM_3IMERGHH(0.1°,逐30-min)和GPM_3IMERGDF(0.1°,逐日)对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估算精度并量化偏差,再结合拟合纠偏确定基于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估算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这两套产品均不适宜直接估算降雨侵蚀力指标,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方法直接应用时精度均较低,克林-古普塔效率系数(Kling-Gupta efficiency,KGE)小于等于0.51。但多年平均和极端次事件降雨侵蚀力与对应观测值间具有强相关性(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78),具备纠偏的潜力。因此,该研究发展线性模型对IMERG估算结果进行纠偏,交叉验证结果表明纠偏后GPM_3IMERGHH估算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R因子)的KGE可达0.79,10年一遇EI_(30)的KGE可达0.64,优于采用站点日降水估算降雨侵蚀力并插值的精度(KGE分别为0.60和0.59),与采用站点小时降水估算降雨侵蚀力并插值的精度相近(KGE分别为0.77和0.66)。当前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遥感反演降水在土壤水蚀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遥感
降水
克里金插值
侵蚀力制图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杜碧莹
王文婷
杨阳
郑影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
(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
实验教学平台(珠海校区)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12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3074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E0113800)。
文摘
三峡大坝及其水库建设改变了当地的下垫面状况和水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区域的干湿特征。为探究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采用三峡库区及外围缓冲区共36个气象站点1971—2019年的观测数据,结合干燥度指数(AI)、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以及Mann-Kendall检验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定量分析该地区49 a间的干湿变化,并聚焦水库建成前后的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1971—2019年间,三峡地区经历了从湿润向干燥的转变,主要是由年参考作物蒸散量(ET 0)变化所致;区域内平均AI呈下降趋势,显著下降站点占比25%(p<0.05),ET 0趋于上升,显著上升站点占比36.1%;风速和相对湿度变化对ET 0变化的贡献率最高,二者的共同作用驱动全区平均ET 0呈上升趋势;2003年水库建成前后,ET 0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导致AI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而ET 0转变受相对湿度和风速变化的控制:成库前风速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成库后风速趋于上升,相对湿度趋于下降。该结论有助于理解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的长期影响,以及大型水库蓄水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气候干湿变化
干燥度指数
蒸散量
风速
相对湿度
三峡水库
Keywords
climate dry-wet change
aridity index
evapotranspiration
wind speed
relative humidity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分类号
TV69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高原矿区露天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
作者
刘环宇
史培军
王永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灾害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蒙古高原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330502)。
文摘
[目的]量化矿区开发建设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未来对晋陕蒙地区露天矿区的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鄂尔多斯高原最大的露天矿黑岱沟和哈尔乌素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遥感影像、统计数据及调查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的研究区地形和植被状况,分别利用风蚀RWEQ模型和水蚀RUSLE模型计算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壤风力侵蚀、水力侵蚀模数,计算矿区和自然对照区的1990—2000年、1990—2010年、1990—2020年的侵蚀模数不同级别变化的面积比例,以分析露天开采对2种土壤侵蚀营力的影响。[结果]1990—2020年研究区的整体土壤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的模数均呈下降趋势,矿区的风蚀、水蚀模数下降的面积比例小于对照区,增加和不变的比例大于对照区,说明露天开采作业一定程度上加速土壤风蚀和水蚀的自然侵蚀速率。[结论]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有阶段性的成效,其中风蚀和水蚀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抑制作用,开采区的水土保持仍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复合侵蚀下的水土流失治理。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露天矿区
RUSLE模型
RWEQ模型
Keywords
soil erosion
open-pit mining area
the RUSLE model
the RWEQ mode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MERG反演降水数据估算广东省降雨侵蚀力
被引量:
10
3
作者
江源天
王文婷
谢云
贺增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
(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学部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3-164,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1B0301030007)。
文摘
近年来遥感反演降水产品的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为估算区域尺度上具有空间连续性的降雨侵蚀力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但以往研究在应用遥感降水产品估算降雨侵蚀力时多忽略了其与站点观测数据间的差异和对其纠偏的可能性。该研究以广东省86个气象站2001—2020年的逐时降水资料估算的降雨侵蚀力为观测值,评估两套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遥感降水产品-GPM_3IMERGHH(0.1°,逐30-min)和GPM_3IMERGDF(0.1°,逐日)对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估算精度并量化偏差,再结合拟合纠偏确定基于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估算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这两套产品均不适宜直接估算降雨侵蚀力指标,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方法直接应用时精度均较低,克林-古普塔效率系数(Kling-Gupta efficiency,KGE)小于等于0.51。但多年平均和极端次事件降雨侵蚀力与对应观测值间具有强相关性(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78),具备纠偏的潜力。因此,该研究发展线性模型对IMERG估算结果进行纠偏,交叉验证结果表明纠偏后GPM_3IMERGHH估算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R因子)的KGE可达0.79,10年一遇EI_(30)的KGE可达0.64,优于采用站点日降水估算降雨侵蚀力并插值的精度(KGE分别为0.60和0.59),与采用站点小时降水估算降雨侵蚀力并插值的精度相近(KGE分别为0.77和0.66)。当前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遥感反演降水在土壤水蚀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遥感
降水
克里金插值
侵蚀力制图
广东省
Keywords
rainfall erosivity
remote sensing
precipitation
Kriging interpolation
rainfall erosivity mapping
Guangdong Province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研究
杜碧莹
王文婷
杨阳
郑影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高原矿区露天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刘环宇
史培军
王永芳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IMERG反演降水数据估算广东省降雨侵蚀力
江源天
王文婷
谢云
贺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