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研究概述
1
作者 王梓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1,共5页
国定制与审定制并存的教科书编审制度催化了民国民间教科书的兴盛,促使民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教科书编辑、出版、批评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逐步走向自觉与成熟。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1... 国定制与审定制并存的教科书编审制度催化了民国民间教科书的兴盛,促使民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教科书编辑、出版、批评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逐步走向自觉与成熟。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改'国文科'为'国语科',文言文改为语体文。不少书局利用这一契机大力推出浅显实用的白话国语教科书;二是'壬戌学制'和1923年《新学制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的推行为混沌摸索中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制指明了方向;三是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思想界的新时代,大量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拓展了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的理论发酵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语文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乡土结构转型视野下的寻根意识书写
2
作者 王晴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寻根意识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母题,几乎贯穿了从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到新世纪乡土叙事的全过程。其核心价值在于维系了文学史的内在统一性与连续性,即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始终以不同形式回应着“根”的文化命题。20世... 寻根意识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母题,几乎贯穿了从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到新世纪乡土叙事的全过程。其核心价值在于维系了文学史的内在统一性与连续性,即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始终以不同形式回应着“根”的文化命题。20世纪90年代以降,寻根意识在继承20世纪80年代文化反思的基础上,因社会整体结构的剧烈转型而发生嬗变。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理论所锚定的“超稳定文化结构”,在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冲击下逐渐崩解,取而代之的是以陆益龙等学者所提出的“后乡土中国”概念,这里既包含对传统乡土性的部分维续,又指向新世纪乡土所体现出的流动性与多元化的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寻根意识 全球化 现代化 乡土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专题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整体改革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煜晖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7,共10页
语文专题教学是在反思传统教学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聚焦文本研究的整体性改革,语文专题教学系统思考教学要素的特征及关系,致力于建设研究型课程单元,以突破百年以来篇章、... 语文专题教学是在反思传统教学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聚焦文本研究的整体性改革,语文专题教学系统思考教学要素的特征及关系,致力于建设研究型课程单元,以突破百年以来篇章、课时教学的“重围”。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者以“单元规划”和“学习支持”为中心,提出语文专题教学操作性概念体系并付诸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效。探讨语文专题教学的理论突破、创新实践路径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有利于深化新时期核心素养取向的学科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专题教学 课程单元 创新实践路径 师生共同发展 整体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耀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6-48,共3页
在中国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与“文选型”阅读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自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整本书”阅读逐渐式微,“文选型”阅读则一家独大,但其独尊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立足当前新课程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在中国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与“文选型”阅读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自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整本书”阅读逐渐式微,“文选型”阅读则一家独大,但其独尊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立足当前新课程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其一,它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提升分析鉴赏与表达应用的能力;其二,它能够引导学生体验阅读过程,丰富其阅读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其三,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态度,陶冶其人文情志,提升其文化素养;其四,它能够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文选型”阅读 价值特征 多层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傅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64,共5页
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014年《国务... 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能力 试题研究 文本阅读 高考 优化知识结构 考试内容改革 国家课程标准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声母偏误类型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宁宁 吴瑞云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0,共7页
学龄前儿童口头语言的表现对于其未来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个2-5岁的儿童的对话访谈,对学龄前儿童声母偏误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声母的发音部位的偏误比发音方法的偏误更多... 学龄前儿童口头语言的表现对于其未来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个2-5岁的儿童的对话访谈,对学龄前儿童声母偏误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声母的发音部位的偏误比发音方法的偏误更多;声母偏误的后移最多,塞音化明显;男童比女童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都产生了更多的偏误;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发音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的发音偏误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男童的发音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较明显的进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龄前儿童发音器官发育不完全,神经系统尚未成熟,不能正确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与方法,加上声母数量多、发音难,也影响了学龄前儿童的声母发音正确率。此外,学龄前儿童由于好模仿的天性,在积极发音的过程中方法掌握不当,导致声母发音后移和塞音化明显。这说明学龄前儿童发音不得要领,基本遵循言语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家长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宽容学龄前儿童的发音错误,同时采取反复操练和正确示范的方法帮助学龄前儿童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母偏误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口头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围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立敏 尹逊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4,58,共4页
2006年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转变为2005年现身于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的命题形式(试题如下所示),使得试题呈现出不同于话题作文的一些新特征;同样以新形式命题的还有湖北... 2006年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转变为2005年现身于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的命题形式(试题如下所示),使得试题呈现出不同于话题作文的一些新特征;同样以新形式命题的还有湖北卷和山东卷。那么,新命题形式有哪些不同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新特征?它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 关系型话题作文 命题形式 材料作文 湖北卷 全国卷 上海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围作文”试题材料和试题要求的命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敏 刘淼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1期75-77,共3页
范围作文,即通过试题材料为考生提供构思与立意的范围,使得考生能够在此范围内提炼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话题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历经三年高考的洗礼,它已经由雏形走向定型,由稚嫩走向成熟.其试题材料、写作要求的命制也在不断走向完... 范围作文,即通过试题材料为考生提供构思与立意的范围,使得考生能够在此范围内提炼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话题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历经三年高考的洗礼,它已经由雏形走向定型,由稚嫩走向成熟.其试题材料、写作要求的命制也在不断走向完善,并努力在试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要求 材料 作文 命制 命题形式 考生 立意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读”取材——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亮点
9
作者 王轩蕊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63-65,共3页
近几年选题作文已经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2007年中考宁夏卷和吉林卷在采用选题作文模式的基础上,出现以同卷阅读材料为作文命题材料,即就“读”取材的现象,成为一个新的亮点。为什么在选题作文的模式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近几年选题作文已经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2007年中考宁夏卷和吉林卷在采用选题作文模式的基础上,出现以同卷阅读材料为作文命题材料,即就“读”取材的现象,成为一个新的亮点。为什么在选题作文的模式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种以阅读题选文为基础设计作文题目的命题形式对于考生写作又有哪些益处呢?下面就对这种新的命题形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读” 中考 取材 选题作文 命题形式 作文模式 命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源困境与课程标准理念落实——从《叶公好龙》中几个字的解读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金萍 李云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6-80,共5页
对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理念,关注《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中“钩”“凿”“写”“以”的网络注解,指出网络资源面临着单一信... 对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理念,关注《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中“钩”“凿”“写”“以”的网络注解,指出网络资源面临着单一信息侵占、学习策略浅化、探究惰性增强的困境。由此本文反思新课程标准提到的基于数字资源支撑的文言教学,分别就教材选编的完备性、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和学习任务群设置的差异性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 新课程标准 《叶公好龙》 学习任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度热词盘点之“盘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云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0,共3页
由于热词评选依据的标准、作出的分类有所差异,不同机构发布的年度热词并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对热词“热度”的判定并非完全基于个人话语频率统计,且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机构话语权力的干预与影响。年度热词评选以榜样的形式倡导语文规范... 由于热词评选依据的标准、作出的分类有所差异,不同机构发布的年度热词并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对热词“热度”的判定并非完全基于个人话语频率统计,且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机构话语权力的干预与影响。年度热词评选以榜样的形式倡导语文规范,聚焦公众语文生活的公共语文话题,有助于推进网络语言治理。但要解决好新技术生态下的语言文字健康规范问题,在语言监测和年度热词评选之外,还需对公众语言知识进行与时俱进的传播、普及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度热词 语文生活 语言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语新读本》儿童本位编写理念探究
12
作者 王梓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近几年,随着民国老教科书的收集、整理与重新出版,在民间悄然形成了一股“民国教科书热”。但是鲜有学者注意到世界书局于1933年出版的《国语新读本》,这套教科书由著名语文教育家吴研因编写,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兴趣、顺应... 近几年,随着民国老教科书的收集、整理与重新出版,在民间悄然形成了一股“民国教科书热”。但是鲜有学者注意到世界书局于1933年出版的《国语新读本》,这套教科书由著名语文教育家吴研因编写,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可以称得上是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粒“沧海遗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本位 编写理念 读本 国语 小学语文教材 语文教育家 教科书 世界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