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著名教育经济学家汉纳谢克教授应邀来北京师范大学讲学
1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资深研究员艾瑞克·A·汉纳谢克(Eric A.Hanushek)分别于2013年3月27日、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为校内外师生作了题为“高质量教师的经济价值... 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资深研究员艾瑞克·A·汉纳谢克(Eric A.Hanushek)分别于2013年3月27日、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为校内外师生作了题为“高质量教师的经济价值”、“学生学业成绩的国际差异的经济分析”的学术讲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经济 经济学家 国际 美国斯坦福大学 讲学 经济价值 学术讲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述评--兼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文艳 唐一鹏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96,共11页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忽视质量的教育发展是造成拉美国家经济长期停滞的主要因素;在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特定阶段,确保青少年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充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充足与公平理念所在。着眼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时期,必须就"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研究,找准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定位,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国际学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科研产出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探析——基于某研究型大学教育学教师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玉芝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2,共8页
基于性别歧视、家庭分工与时间配置、社会角色认同以及学术社会网络理论,以某研究型大学教育学教师为例,探究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该大学教育学教师内部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在教育学学科内并不存在性别歧视。家庭... 基于性别歧视、家庭分工与时间配置、社会角色认同以及学术社会网络理论,以某研究型大学教育学教师为例,探究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该大学教育学教师内部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在教育学学科内并不存在性别歧视。家庭负担和合作是影响教师科研产出的关键变量。家庭负担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工作努力程度的中介效应实现的,和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为了平衡家庭负担带来的消极影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女性教师参与合作的比例低于男性教师也是导致其产出低于男性教师的一个原因。因此,高校应对女性教师尤其是女性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科研支持,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女性教师多参与科研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产出 性别差异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34
4
作者 杜育红 梁文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8,共9页
中国正处于从中低收入走向中高收入的转型期,是欠发达经济体成为较发达或发达经济体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经济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处理得好,则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处理得不好,则可能掉进"... 中国正处于从中低收入走向中高收入的转型期,是欠发达经济体成为较发达或发达经济体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经济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处理得好,则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处理得不好,则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想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动力也在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解决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这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这是社会稳定与公平的保证;而这一切的核心都落在农村劳动力素质上。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首要任务。根据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发展农村教育关键在于做好"三教统筹",推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人力资本 劳动生产率 农业现代化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三教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经费投入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成刚 徐文俊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教育投入的主要任务,可分为保增长、扩来源、优结构、增效益四个方面。实证结果发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教育投入基本实现依法增长,财政主渠道日益加强;经费向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倾斜得...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教育投入的主要任务,可分为保增长、扩来源、优结构、增效益四个方面。实证结果发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教育投入基本实现依法增长,财政主渠道日益加强;经费向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倾斜得到落实,并已初步建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政策体系。但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并未始终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波动较大,保障不够稳定;投入存在"重硬轻软"、"国进民退"现象;向城市发展新区倾斜投入效果不明显以及区县本级财力导致的义务教育投入差异仍然存在;绩效导向的经费使用效益有待完善。"十三五"期间,应创新教育投入保障体制、细化省级统筹规定、加强绩效研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十二五”规划 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轨中教育收益率变动的产权制度解释 被引量:5
6
作者 周金燕 钟宇平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本文尝试以产权理论来解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私有化是将资源的使用、分配和交换所产生的成本——收益内部化到某个主体的过程,这将促使在私有产权制度下产权主体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从而使能促进生... 本文尝试以产权理论来解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私有化是将资源的使用、分配和交换所产生的成本——收益内部化到某个主体的过程,这将促使在私有产权制度下产权主体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从而使能促进生产力提高的人力资本要素在私有产权环境的经济回报将高于非私有产权环境。应用CHNS实证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方法的研究结果发现,国有产权环境下的教育收益率依次低于集体产权环境以及私有产权环境下的教育收益率,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设,表明人力资本在产权私有化的经济环境下,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教育收益率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26
7
作者 杜育红 赵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6,共12页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已有研究在教育如何作用于经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如何测量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国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的二元经济,四十多年的发展很难用西方经济学的某一理论解释,探讨...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已有研究在教育如何作用于经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如何测量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国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的二元经济,四十多年的发展很难用西方经济学的某一理论解释,探讨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建构统一的理论框架。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蔡昉、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内在逻辑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尝试提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量框架。一方面通过分阶段分产业分部门进行增长要素分析,基于作用机制分别测算教育提升生产过程劳动力质量的贡献,提升整个社会人力资本与知识水平的外部作用,提升技术创新的作用,提升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以及在资本积累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借鉴舒尔茨的投资收益法,在分产业分部门的教育投资收益法基础上,通过加权的方式,计算各阶段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选择的教育指标能否实质性地捕捉到各个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也是测算贡献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本指标的选择应该反映市场上不同时期对不同能力与技能的需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浩文 杜育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5,共9页
区域普通高中学位资源需求受户籍学龄人口数、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和普通高中年级升级比例影响,专任教师需求受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配置标准影响。对2021年至203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位和专任教师需求进行预测表... 区域普通高中学位资源需求受户籍学龄人口数、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和普通高中年级升级比例影响,专任教师需求受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配置标准影响。对2021年至203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位和专任教师需求进行预测表明,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位需求将出现快速、大幅增长,普通高中学位和专任教师都将出现较大缺口。针对这一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短期增长但长远下降、错峰增长、在城区高度聚集的特征,建议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促进学段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做精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需求 学位 学龄人口 人口变动 普通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省际差异及特殊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冯羽 胡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5,共8页
运用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比较了全国31个省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8个指标上的省际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一步分析了革命老区县、国家贫困县、少数民族县、边境县和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县这五类特殊县2002年和2008年办学条件在10项指标... 运用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比较了全国31个省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8个指标上的省际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一步分析了革命老区县、国家贫困县、少数民族县、边境县和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县这五类特殊县2002年和2008年办学条件在10项指标上的发展趋势,并将五类特殊县2008年的办学条件与同年全国整体水平进行了比较。基于省际差异的研究发现:相比传统办学条件,现代化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初中办学条件差异高于小学;而基于特殊县的分析显示:生均危房面积在大部分特殊地区出现上升且高于全国整体水平,除海拔高于3000米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有6项和4项指标不如全国水平外,其余地区多数指标好于全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办学条件差异 五类特殊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A数学有多难:对上海PISA成绩的第三种解读——基于北京市两所小学师生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道勇 周金燕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27,共4页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解读上海学生在PISA数学上的成功原因,主要有"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先进的教育"两个角度。本研究试图从PISA难度水平的角度提出第三种解释。通过小学教师对PISA试题难度的评估、PISA知识点在教...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解读上海学生在PISA数学上的成功原因,主要有"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先进的教育"两个角度。本研究试图从PISA难度水平的角度提出第三种解释。通过小学教师对PISA试题难度的评估、PISA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体现,以及PISA试题在小学生中的测试结果等三方面的证据,判断PISA数学测试的难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国学生来说,PISA数学测试近似于小学难度水平。这为上海的PISA成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数学测试 上海数学教育 上海PISA 难度评估 教科书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西发项目影响力评价研究设计的反思
11
作者 杜育红 梁文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6,共6页
促进学生发展是大多数教育投资项目的终极目标,但由于学生发展受其自身特征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确定教育项目干预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真正影响。影响力评价是许多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在评价公共政策时通常选用的一种较... 促进学生发展是大多数教育投资项目的终极目标,但由于学生发展受其自身特征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确定教育项目干预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真正影响。影响力评价是许多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在评价公共政策时通常选用的一种较为科学、严密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效剥离其他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获得政策"净影响效应"。"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影响力评价,是在较为完备数据库支持下,中国教育领域第一次运用比较严密的研究设计,利用影响力评价方法就教育投资项目对学生发展所产生影响进行的评价。针对当前中国教育投资项目多以简单描述性评价为主的现状,为了保证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投资项目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项目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引入和使用影响力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学生发展 影响力评价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力评价——基于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咏梅 卢珂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6,共10页
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BEWAP项目监测与评估2006年与2008年的调查数据,采用影响力评价的倍差法和教育生产函数,探讨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 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BEWAP项目监测与评估2006年与2008年的调查数据,采用影响力评价的倍差法和教育生产函数,探讨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评估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BEWAP)对五省区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在控制家庭、学生自我期望等相关因素后,教师任职资格、是否骨干教师、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计算机台数等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从BEWAP项目角度来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师培训项目干预与学生总体成绩提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项目的实施对于弱势群体学业成绩的发展已经显现正向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投入 学业成绩 影响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杜屏 赵汝英 赵德成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91,共8页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寄宿生对学校的喜爱度低于四年级学生总体。通过两水平线性模型发现学校间投入差异对寄宿生发展情况影响较大,学校投入,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教师具有任职资格比例对寄宿学生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程度的影响显著;寄宿生的某些个人因素,如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所属民族、师生关系等对其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可见,学校因素、寄宿生家庭状况对学生成绩、学校适应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对此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投入对寄宿生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发展,不仅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障校舍卫生安全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宿生 学校适应性 学业成绩 寄宿制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进展、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32
14
作者 孙志军 杜育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2001年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初步建立定向于公平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第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定向于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在增加;第三,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上,政府负担不断增加,个人负担在下降;第四... 2001年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初步建立定向于公平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第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定向于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在增加;第三,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上,政府负担不断增加,个人负担在下降;第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长;第五,义务教育经费的省际间相对差异在降低。当前,仍旧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省级政府的负担责任还需要明确,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努力程度和公平的分配资金有待加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财政权力需要有更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城乡间学校生均经费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的差异最为突出。我们认为,确定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及实现其均等化是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新机制 努力程度 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的成就、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小敏 杜育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基于2002-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层面上得到了普遍的持续性改善。但相对于国家标准,现代化办学条件整体不足和区域差距大仍... 基于2002-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层面上得到了普遍的持续性改善。但相对于国家标准,现代化办学条件整体不足和区域差距大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未来十年以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将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契机和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中小学校办学条件 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129
16
作者 杜育红 杨小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1,192,共6页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既是美丽、宜居、富饶、现代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乡村生态建设与优化、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既是美丽、宜居、富饶、现代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乡村生态建设与优化、乡村文化保护与发掘、乡村文明复兴与传扬的原动力,更是通过信念坚定、思想解放、观念进步、知识更新、技能培养等造就新型乡民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瞄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任务,应对新的挑战,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在于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建设要求,结合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构对于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以职业技术教育为关键抓手,强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质、高效供给,厚植乡村人力资本,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战略支撑 乡村教育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配置结构的均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冉 乐志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5,共6页
由于我国高校财政的倾斜性投入机制,不同类属院校的财政投资规模及生均经费支出均呈现非均衡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利用199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找出我国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投资总规模比例与在校生... 由于我国高校财政的倾斜性投入机制,不同类属院校的财政投资规模及生均经费支出均呈现非均衡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利用199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找出我国不同类属普通高校财政投资总规模比例与在校生规模占比、生均经费占比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运用Holter-Winter非季节模型对2015-2020年中央直属高校经费占比的可行区间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脉冲函数显示在校生规模占比对财政投资总规模比例的冲击响应的滞后期较长且是非渐近性的;(2)生均经费占比对财政投资总规模比例的预测方差较在校生规模占比贡献度小;(3)2015-2020年间,若中央直属高校在校生规模占比在0.069-0.054间变动,生均经费占比在1.787-1.612水平变动,则中央直属高校财政经费总规模的可行区间为0.3132-0.2814,由此提出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投资配置结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属 普通高校 财政配置结构 均衡 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自中等收入国家教育投资的证据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金燕 祁翔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2,共6页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命题。为了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本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末的中等收入国家为样本,对其1965-1990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命题。为了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本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末的中等收入国家为样本,对其1965-1990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只有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发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初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虽然都为正,但表现并不显著。这一结果也初步验证了一些研究者从教育投资战略视角对东亚四小龙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不同经济绩效所提出的解释。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制定正确的教育投资策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资 经济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个人成本、收益变化对初中学生入学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兰兰 成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15,共5页
2007年秋季开始的新助学金政策部分地解决了贫困中职生的上学问题。但是.中职成本的变化会对初中学生入学意愿产生怎样的影响?中职收益的变化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初中学生的入学意愿?这两个问题是文章探索的重点。研究发现,中职成本... 2007年秋季开始的新助学金政策部分地解决了贫困中职生的上学问题。但是.中职成本的变化会对初中学生入学意愿产生怎样的影响?中职收益的变化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初中学生的入学意愿?这两个问题是文章探索的重点。研究发现,中职成本和收益的变化都会影响初中学生的入学意愿,而且,中职收益的变化比中职成本的变化对初中学生的入学意愿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成本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是中国社会的“平等器”吗?——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金燕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7,共7页
应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转型过程中学校教育和经济不平等的代际流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学校教育在发挥消除出身差异、促进经济平等方面的作用很小;其作用主要表现为父母向子女转... 应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转型过程中学校教育和经济不平等的代际流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学校教育在发挥消除出身差异、促进经济平等方面的作用很小;其作用主要表现为父母向子女转换其经济、教育以及户籍等优势的中介作用,并且这一表现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趋于加强。这是教育的经济回报上升和教育机会均等情况恶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避免学校教育成为固化经济不平等的循环路径,应当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经济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 代际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