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创新与跨学科研究——第二届STEM国际教育大会述评 |
丁杰
蔡苏
江丰光
余胜泉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9
|
|
2
|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 |
马宁
陈庚
刘俊生
丁杰
余胜泉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1 |
41
|
|
3
|
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 |
李文光
张文兰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
4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的评价方式研究 |
张生
韩骏
王丽娜
齐媛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5
|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开放共享课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新发展”课程教学为例 |
陈敏
余胜泉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8
|
|
6
|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研究者派系分析与可视化研究 |
魏顺平
傅骞
路秋丽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8 |
18
|
|
7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 |
余胜泉
吴娟
李文光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8
|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研究 |
汪启富
邬美娜
刘美凤
金建梅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1998 |
12
|
|
9
|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启示 |
赵可云
何克抗
王以宁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0
|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关键学者研究 |
路秋丽
田雨
魏顺平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1
|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一——对“建构主义学习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认识的深化 |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12
|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五——由“技术研究取向变化”所引发的关于“教育技术本质及未来发展”的争论 |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3
|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三——关于“情境理论”与“九种情境化教学策略” |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4
|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六——对本《手册》存在的主要缺陷与不足的分析 |
何克抗
赵文涛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5
|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四——关于“首要教学原则”与“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 |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6
|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二——关于“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支持的复杂学习” |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7
|
绩效技术的理论渊源与研究领域 |
马宁
林君芬
林涛
何克抗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2
|
|
18
|
绩效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林君芬
马宁
林涛
何克抗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
19
|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8
|
|
20
|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 |
余胜泉
朱凌云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