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教育之教学新形态: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 被引量:157
1
作者 黄荣怀 汪燕 +2 位作者 王欢欢 逯行 高博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共12页
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全球大部分学校被迫关停,大规模在线学习成为"停课不停学"的不二选择。这次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呈现出以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育教学形态,不仅凸显了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也成... 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全球大部分学校被迫关停,大规模在线学习成为"停课不停学"的不二选择。这次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呈现出以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育教学形态,不仅凸显了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也成为我们共同定义"未来教育"的一个契机。总结校园关闭期间线上教学的有益经验,适时保护和发挥好广大教师应用技术的热情,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可大幅提升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随着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弹性教学时空和多元教学方法的弹性教学以及面向个性化培养的主动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弹性教学为学习者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创造条件,而主动学习的倡导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迈向未来教育的基本动力。通过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定步调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以完成复杂现实任务为目标的真实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教育 教学形态 弹性教学 主动学习 智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解读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被引量:88
2
作者 张慧 黄荣怀 +1 位作者 李冀红 尹霞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共9页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双重驱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成为时代命题。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形成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双重驱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成为时代命题。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形成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文件围绕政策制定、教育管理、教学与教师、学习与评价、价值观与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机会、平等与包容的使用人工智能、性别平等、伦理问题、研究与监测10个议题3大方面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1)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改善学习评价、助力个性化培养,赋能教学、辅助教师工作,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供给;(2)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的实现: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性别平等,增强妇女权能;(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保障机制:制定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政策,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与监测机制,重视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人工智能 教育发展 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教学行为分析:现状、逻辑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文梅 祁彬斌 范文翔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3,共10页
教学行为分析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为教学过程性评价与精准教学服务提供参考与依据。国内外有关教学行为分析的文献样本,从时间分布、研究主题和主题共现等多角度,呈现出教学行为分析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面向教学的具体过程... 教学行为分析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为教学过程性评价与精准教学服务提供参考与依据。国内外有关教学行为分析的文献样本,从时间分布、研究主题和主题共现等多角度,呈现出教学行为分析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面向教学的具体过程,基于数据科学视角,对教学行为的过程性分析框架展开的探讨,可以分析不同情形下教学行为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把握新时期教学行为分析的发展趋向。经研究发现: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学行为分析的影响日益凸显;教学主体、教学情境、教学行为与分析方法等方面,是教学行为分析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教学行为分析应以过程性数据为基础,重视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行为分析方法在不同数据形态下的适切运用,以形成从数据到结论的全链条输出。因此,教学行为分析应立足过程性行为数据,聚焦多模态智能计算,通过“关联”与“因果”探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不断推动研究结论服务于教学实践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分析 课堂教学 在线学习 教育大数据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