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理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述略
1
作者 朱启友 刘鑫 《阴山学刊》 2007年第5期73-81,共9页
近年来在实践的推动下,和谐社会的政治学解读,政治哲学研究,协商民主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理论、方法研究等,成为国内政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大量成果问世。对此基本情况作简单回顾和分析,以推动理论研究走向深入,进一步指导实践。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哲学 协商民主 学科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和体系位置——来自大学生的认知与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申晓若 赵海滨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3,共5页
作者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定性为选修课后的教学状况及其作用,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分类调查。经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知识应为大学生所掌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对于大学生提高... 作者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定性为选修课后的教学状况及其作用,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分类调查。经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知识应为大学生所掌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对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面试、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该课程应该被定性为公共必修课。高度重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相关建设,重新审视和反思其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给予准确的课程体系定位,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培养决定21世纪中国命运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学的学科调整——从大学教育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的角度看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增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37,共10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本着“注重实科、限制文法科”的原则,在大学中进行学科和专业的调整,推动了工程教育及其他类实科的发展,初步扭转了清末新教育产生以来大学文、实科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使学科结构实现了相对平衡。这次调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本着“注重实科、限制文法科”的原则,在大学中进行学科和专业的调整,推动了工程教育及其他类实科的发展,初步扭转了清末新教育产生以来大学文、实科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使学科结构实现了相对平衡。这次调整对大学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使之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更为密切,突出的表现是:一、注重教育与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从经济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办学;二、培养了大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业人才;三、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一些重要成果;四、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历史和阶级条件的限制,这次学科调整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很大的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大学 实科政策 经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被引量:2
4
作者 申晶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相对于老一辈辅导员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80后"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和... 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相对于老一辈辅导员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80后"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教育者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5
作者 卞颖桃 李佳 迟超智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个性特征呈现多样性以及大学生升学和就业形势严峻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的形势下,如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学校管理者亟待攻坚的课题。立足当前的大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个性特征呈现多样性以及大学生升学和就业形势严峻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的形势下,如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学校管理者亟待攻坚的课题。立足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对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政府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的关系
6
作者 张广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政府职能问题是行政管理学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国家本质决定政府职能出发,探讨政府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关系问题,政治职能是政府的核心职能,经济职能是实现政治职能不可或缺的手段。当代中国政府... 政府职能问题是行政管理学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国家本质决定政府职能出发,探讨政府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关系问题,政治职能是政府的核心职能,经济职能是实现政治职能不可或缺的手段。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缺位、错位、不到位"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职能的缺失,利益协调是当代中国政府政治职能的集中体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如何实现利益协调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能转变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目的手段 利益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理想主义的道德观及其困境
7
作者 杨原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3-35,共3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基本内涵,并追溯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由此总结归纳出理想主义的道德观。随后分析了国际道德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产生的实际影响,并分析了其构成影响所应具备的条件。最后,重点分析了理...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基本内涵,并追溯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由此总结归纳出理想主义的道德观。随后分析了国际道德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产生的实际影响,并分析了其构成影响所应具备的条件。最后,重点分析了理想主义道德观所存在的四条重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理想主义 道德观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结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立成 张润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4,共3页
依据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思想教育过程的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教育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监控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结构,应采用提高理论素养、参加实践活动... 依据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思想教育过程的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教育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监控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结构,应采用提高理论素养、参加实践活动和以强带弱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者 能力结构 教育能力 监控能力 思想教育 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素质 理论素养 依据 途径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良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介入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发育过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国外引入"政党"概念,并在接受、传播和改造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一面消解了国人对"党"的心理障碍,一面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了政党的实践。但他们对&qu... 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介入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发育过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国外引入"政党"概念,并在接受、传播和改造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一面消解了国人对"党"的心理障碍,一面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了政党的实践。但他们对"政党"与"革命党"的刻意区分,也造成了国人对政党知识的某种误读。而这种误读直到五四时期才被逐步纠正过来。从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创建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很少受到上述限制。与老一代的知识分子不同,这批新一代的知识精英更具不依附于政治权力的独立性特征。"五四"以后,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面着手在知识青年中建党,以完成"党化",一面又大力推进国共合作,以实施"化党",并最终在"党化"与"化党"的事实推演中,逐步找到了一条改造政党、变革中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革命党 “五四”精英 知识分子 政党政治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尚九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科学家的宗教情结是指科学家信仰宗教或者具有宗教情怀。在科学史上,大多数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宗教情结。科学家的宗教情结主要表现为科学家信仰宗教和宗教精神及宗教情怀支配着科学家的人生。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 科学家的宗教情结是指科学家信仰宗教或者具有宗教情怀。在科学史上,大多数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宗教情结。科学家的宗教情结主要表现为科学家信仰宗教和宗教精神及宗教情怀支配着科学家的人生。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与宗教精神的契合,科学和宗教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科学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等。科学家宗教情结的本质是人类的形而上追求或者说终极关怀,反映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互补性。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对于科学家的人生和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宗教情结 科学 宗教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野昭吉全球政治理论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星野昭吉的全球政治理论是在批判和超越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国际政治理论的主体结构是建筑在民族国家的现实基础上的,是以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关系无序的无政府假说为前提的。星野昭吉则提出,只有超越个别的国家、地区... 星野昭吉的全球政治理论是在批判和超越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国际政治理论的主体结构是建筑在民族国家的现实基础上的,是以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关系无序的无政府假说为前提的。星野昭吉则提出,只有超越个别的国家、地区和集团利益,超越一切民族、宗教、社会团体的利益,以全球公益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通过全球治理,才能彻底解决所有全球性问题,实现全球社会(人类社会)最终的持久和平。由此,他摆脱了"一国中心"、"大国中心"、"均势"等权力与利益的思考定式,确立了以实现全球和平为目标、以全球公益价值取向为中心、以全球政治体系结构分析为基础、以变革现状势力与维持现状势力之间力量变化为动力、以倡导多层面协调合作全球治理为解决方案的全新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野昭吉 全球政治理论 全球公益与全球治理 持久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评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4
12
作者 卫金桂 姜梅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网络评论是目前最广义、反映情况最真实的民意测验,因此也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主要参考领域之一,但目前其作用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评论 中国 民主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一涵思想研究的拓荒之作——评《高一涵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志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五四时期是精英辈出、群星闪烁、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奋进时代。翻开《新青年》这一历史画卷,一个个耀眼的名字映人眼帘。今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的研究成果,早已汗牛充栋,但另有些并非不重要的人物尚未受到应有的重... 五四时期是精英辈出、群星闪烁、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奋进时代。翻开《新青年》这一历史画卷,一个个耀眼的名字映人眼帘。今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的研究成果,早已汗牛充栋,但另有些并非不重要的人物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一涵就是此类人物之一。1999年,我指导研究生张春丽在《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有关高一涵思想研究的论文,产生了一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高一涵 政治思想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拓荒 《新青年》 历史画卷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7,共8页
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均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层次,看似矛盾,但均涉及到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无论是以国家民族主义,还是以国际主义为视角来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都很容易失之于片面。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 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均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层次,看似矛盾,但均涉及到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无论是以国家民族主义,还是以国际主义为视角来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都很容易失之于片面。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中,国家民族主义恒常存在并且起作用,表现为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和东欧的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同时,国际主义因素像空气一样,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两者并存竞争、复杂互动。只有把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对真实、可靠,从而比较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东欧 国家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途径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雪华 《理论视野》 CSSCI 2013年第1期36-37,共2页
一、概念辨析 要很好地讨论中国建设,我觉得有必要先澄清三个基本概念并梳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概念分别是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
关键词 政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国际法理论中的批判法学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2-54,共3页
国际法批判法学派是晚近出现的国际法理论,该学派的主要特征是对当代国际法理论的所持的批判立场,他们通过解构传统的国际法理论,特别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和矛盾。他们特别注重权力和政策的重要作用,认为国际法律概念反映了特... 国际法批判法学派是晚近出现的国际法理论,该学派的主要特征是对当代国际法理论的所持的批判立场,他们通过解构传统的国际法理论,特别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和矛盾。他们特别注重权力和政策的重要作用,认为国际法律概念反映了特定的权力关系。他们还主张由于不存在普遍意义的基本国际法规范,应对并无共同基础的国际法规则分别加以考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法学派 主权 自由主义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代立梅 王多吉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美国的政治被称为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在参与政策制定,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协调政党分歧,弥补地区政治的不足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利益集团谋取的只是自身的局部利益,具有很大的狭隘性。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美国政治 政党 缓和 社会稳定 政策制定 局部利益 地区 协调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社会中道德治理的政治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振清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治理与道德治理这两个最基本的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更是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强调法律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治理。道德治理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如何在法治社会中体现它的价值功能是本文命... 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治理与道德治理这两个最基本的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更是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强调法律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治理。道德治理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如何在法治社会中体现它的价值功能是本文命题的关键。通过法治社会中道德治理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具有的能动作用,促使政治人自觉认可政治规则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政治价值功能进一步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道德治理的重要政治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道德治理 政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新青年”与“新国家”思想关系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佩连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陈独秀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达到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才可谓“新青年”;陈独秀的“新国家”思想包含了对国家要素、国家主权和国家体制等方面进行探索的思想。他的“新青年”思想和“新国家”思想是互相缠绕,互相影... 陈独秀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达到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才可谓“新青年”;陈独秀的“新国家”思想包含了对国家要素、国家主权和国家体制等方面进行探索的思想。他的“新青年”思想和“新国家”思想是互相缠绕,互相影响而发展的;由于“新国家”思想更具理想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其“新青年”思想会超越其“新国家”思想继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新青年 新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韬光养晦与和平崛起的关系
20
作者 杨原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首先阐述了韬光养晦与和平崛起两种政策的具体含义,其中重点论证了在和平崛起政策中,和平是手段,崛起是目的。随后指出这两种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详细分析了两种政策的区别,认为它们在具有内在联系的同时又相互独立,中国应该依据自... 首先阐述了韬光养晦与和平崛起两种政策的具体含义,其中重点论证了在和平崛起政策中,和平是手段,崛起是目的。随后指出这两种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详细分析了两种政策的区别,认为它们在具有内在联系的同时又相互独立,中国应该依据自身实力的客观发展现状采取与之相应的政策,真正做到政策的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和平崛起 内在联系 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