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流动双循环系统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柯江林 孙仁斌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5,共9页
人才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流动对人才存量聚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构建包含管道系统、动力系统、辅助系统在内的人才流动双循环系统,能促进内需扩大升级、供给环节优化、区域协同发展与对外开放深化... 人才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流动对人才存量聚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构建包含管道系统、动力系统、辅助系统在内的人才流动双循环系统,能促进内需扩大升级、供给环节优化、区域协同发展与对外开放深化,助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回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人才流动双循环系统在现实中尚存在思维观念、地理文化、信息平台、政策制度等诸多障碍,阻塞了人才从供给侧向需求侧充分有序循环流动。应借鉴政策制度、平台机构、流动模式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通过传统理念革新、数字技术运用、人才政策重塑以及外部循环再布局等治理策略变革,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流动双循环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经济双循环 人才流动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精神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5
2
作者 柯江林 王娟 范丽群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自20世纪90年代后,管理学者对职场精神力的研究逐渐涌现。职场精神力是员工在认同了工作、团体以及组织的价值意义后,进而超越自我并与之产生一种互联感的内心体验。近年来很多西方学者辨析和测量了职场精神力的概念,对其形成原因与作... 自20世纪90年代后,管理学者对职场精神力的研究逐渐涌现。职场精神力是员工在认同了工作、团体以及组织的价值意义后,进而超越自我并与之产生一种互联感的内心体验。近年来很多西方学者辨析和测量了职场精神力的概念,对其形成原因与作用效应进行了探究与检验。不少研究证实了个体职场精神力对个体及组织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然而该研究领域也存在大量问题悬而未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研究更是阙如。鉴于此,文章对职场精神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力 职场精神力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资本对求职绩效的影响:积极求职行为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3
3
作者 柯江林 孙健敏 韩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5期468-473,共6页
文章旨在检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绩效的影响及积极求职行为在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采用配对调查方法,通过152对样本数据(心理资本由两位室友他评,积极求职行为和求职绩效由被试自评)的二元logistic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 文章旨在检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绩效的影响及积极求职行为在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采用配对调查方法,通过152对样本数据(心理资本由两位室友他评,积极求职行为和求职绩效由被试自评)的二元logistic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绩效(求职表现满意度、找到工作与否、就业单位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积极求职行为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心理资本中的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与坚韧顽强)和积极求职行为中的招聘信息搜寻是影响求职绩效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求职绩效 积极求职行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慈善对员工态度与行为影响的跨案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柯江林 孙健敏 邱效威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4年第6期436-448,共13页
慈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级形式。随着战略慈善理念的兴起,慈善对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路径逐渐受到学者的青睐。针对现有研究主要从外部视角展开的局限性,本文另辟蹊径探究企业慈善对内部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运用跨案例研究方法,... 慈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级形式。随着战略慈善理念的兴起,慈善对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路径逐渐受到学者的青睐。针对现有研究主要从外部视角展开的局限性,本文另辟蹊径探究企业慈善对内部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运用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4家慈善积极型企业和2家慈善消极型企业,比较后发现,企业慈善对员工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之下,企业内部慈善比外部慈善更能够对员工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建议企业重视慈善的战略价值,在做好外部慈善的同时不应忽视内部慈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慈善 工作投入 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 组织公民行为 反生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组织领地行为如何影响其离职意向——婚姻状况与心理所有权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龙 于海波 +1 位作者 张璐 安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31-137,共7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以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关注其组织领地行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婚姻的调节作用以及婚姻与心理所有权共同产生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建立基于科技人才婚姻情况与心理所有权的被调节...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以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关注其组织领地行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婚姻的调节作用以及婚姻与心理所有权共同产生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建立基于科技人才婚姻情况与心理所有权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共411份有效问卷,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婚姻的调节作用时,科技人才组织领地行为对离职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心理所有权对这种直接影响也无中介作用;考虑到婚姻的调节作用,未婚群体的组织领地行为越强,离职意向越强烈;在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中,婚姻状况在心理所有权对组织领地行为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未婚群体组织领地行为通过组织心理所有权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影响离职意向,通过直接影响机制正向影响离职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领地行为 工作心理所有权 组织心理所有权 离职意向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形势下农村科技特派员可持续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基于陕西、内蒙古、福建等地区实地调研 被引量:9
6
作者 程龙 于海波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37,共5页
通过分析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实际情况,以及基于多个省份的实地访谈调研,总结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成功经验模式,并发现了部分科技特派员群体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相应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科技特派员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及有针对性的... 通过分析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实际情况,以及基于多个省份的实地访谈调研,总结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成功经验模式,并发现了部分科技特派员群体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相应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科技特派员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及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建立统筹协同的精准扶贫地区科技特派员的资源支持体系;其次,精简精准扶贫工'作的信息上报流程,让科技特派员主要精力投入到一线扶贫工作中;再次,加强双方沟通协调并建立通畅的科技特派员科技人才流动渠道;最后,重点关注青年科技特派员职业发展路径与成长空间,引导他们留在农村精准扶贫地区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对于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全国精准扶贫目标,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科技特派员 职业倦怠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专员新政策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程龙 安然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 科技专员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 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公众信任的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改革——基于调查实验和csQCA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柯江林 仇滔 周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8,共11页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促进公众信任是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基于调查实验和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采用1151个样本的情景实验数据,研究这项制度中影响公众信任的关键要素和“组态”路径,发现:(1)申报主...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促进公众信任是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基于调查实验和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采用1151个样本的情景实验数据,研究这项制度中影响公众信任的关键要素和“组态”路径,发现:(1)申报主体、申报事项、申报时间、抽查核实、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是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中影响公众信任的六项关键要素;(2)单一要素无法构成提升公众信任的必要条件,可通过主体范围扩大型、信息对外公开型和全面全程监督型三条“组态”路径促进公众信任;(3)三条“组态”路径对于提升公众信任具有“殊途同归”的等效性,在实践中可依据现实情况采用成本更低、操作性更强的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事项报告 公众信任 主体范围扩大型 信息对外公开型 全面全程监督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81
9
作者 柯江林 孙健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通过263个组织雇员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心理资本和总体心理资本均有助于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人际型心理资本有助于降低离职倾向;事务型心理资本与人际型心理资本对组织承诺具有正向交互作用,两者对工作... 通过263个组织雇员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心理资本和总体心理资本均有助于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人际型心理资本有助于降低离职倾向;事务型心理资本与人际型心理资本对组织承诺具有正向交互作用,两者对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交互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人际型心理资本与事务型心理资本相比,更有助于提高个体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降低离职倾向。研究结果凸显了人际型心理资本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 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主观幸福感与沉默行为的影响:交互效应与效应比较 被引量:37
10
作者 柯江林 吴丹 孙健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4-810,845,共8页
组织效能是个体因素与组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以往研究比较重视组织因素对员工工作投入、主观幸福感与沉默行为的影响,该研究引入个体心理资本的新视角剖析其成因。通过对263个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勇敢、乐观... 组织效能是个体因素与组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以往研究比较重视组织因素对员工工作投入、主观幸福感与沉默行为的影响,该研究引入个体心理资本的新视角剖析其成因。通过对263个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与坚韧顽强)和人际型心理资本(包容宽恕、谦虚诚稳、尊敬礼让与感恩奉献)对工作投入、主观幸福感有积极作用,对沉默行为有抑制作用。但在加入事务型心理资本后,人际型心理资本对沉默行为的负向作用变得不显著,凸显了事务型心理资本对沉默行为的相对价值。此外,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主观幸福感 沉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慈善行为测量及其对员工职场精神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柯江林 孙健敏 吴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8,共9页
针对现有企业慈善行为测量单一化、短期化与外部化的局限以及从内部员工视角研究慈善战略价值的欠缺,开展了两个关联研究。在研究一中,采用归纳法开发并检验了一份包含内外部慈善的日常性企业慈善行为量表。结果显示,企业慈善行为具有... 针对现有企业慈善行为测量单一化、短期化与外部化的局限以及从内部员工视角研究慈善战略价值的欠缺,开展了两个关联研究。在研究一中,采用归纳法开发并检验了一份包含内外部慈善的日常性企业慈善行为量表。结果显示,企业慈善行为具有一阶双因素结构,由外部慈善行为与内部慈善行为因素构成。该量表信效度较好,可用于实证研究。在研究二中,检验了企业慈善行为对员工职场精神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慈善均对员工职场精神力有积极作用,其中内部慈善行为作用更强。员工的"与组织价值观一致"相对"团体感"和"工作意义"被企业慈善行为解释的程度最高,表明企业慈善行为受到了员工高度的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慈善行为 量表开发 职场精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要讲原则、立规矩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民 柯江林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48-51,共4页
适时、适度地“压担子”,对于促进年轻干部个人成长、组织部门培养选拔后备优秀干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给年轻干部“压担子”,需要讲原则、立规矩,“担子”的“筐”里装什么、装多少、怎么装,应该有讲究。应该重视胜任力要素,挖掘年... 适时、适度地“压担子”,对于促进年轻干部个人成长、组织部门培养选拔后备优秀干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给年轻干部“压担子”,需要讲原则、立规矩,“担子”的“筐”里装什么、装多少、怎么装,应该有讲究。应该重视胜任力要素,挖掘年轻干部自身潜力,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压担子”立规矩的制度安排,以培养和造就更多胜任新发展阶段目标任务的优秀年轻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干部 压担子 立规矩 新发展阶段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脉美国重度焦虑症
13
作者 王建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22-23,共2页
当前,美国的焦虑症似有恶化之势。其焦虑与政治氛围、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美国的政治权力争夺白热化,核心价值观异化;另一方面,美国推行蛮横霸道的"优先"政策,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坚持错误的... 当前,美国的焦虑症似有恶化之势。其焦虑与政治氛围、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美国的政治权力争夺白热化,核心价值观异化;另一方面,美国推行蛮横霸道的"优先"政策,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坚持错误的商业价值观,其结果只会四处碰壁、挫败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焦虑症 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官”理“旧账”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14
作者 王建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64-65,共2页
“新官不理旧账”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涉嫌违纪、违规甚至违法。“新官”必须执行上级指示、完成规定动作、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新官”参加的是团体接力赛,不是个人项目,“新官”理“旧账”必须全面接盘。出现“新官不理旧账”问... “新官不理旧账”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涉嫌违纪、违规甚至违法。“新官”必须执行上级指示、完成规定动作、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新官”参加的是团体接力赛,不是个人项目,“新官”理“旧账”必须全面接盘。出现“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旧账”边界不清、责任错位、有理无据或无理无据等客观原因。需科学界定岗位职责,完善制度机制,有效治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官” “旧账” 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防公共部门“无效工作”的陷阱
15
作者 王建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72-73,共2页
发生在公共部门的"无效工作"具有隐蔽性、严重性,危害巨大。消除或减少公共部门"无效工作",重在事前防范,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管理精细化法治化,重视行政管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加强公务人员... 发生在公共部门的"无效工作"具有隐蔽性、严重性,危害巨大。消除或减少公共部门"无效工作",重在事前防范,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管理精细化法治化,重视行政管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加强公务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优化日常工作、活动、管理流程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工作” 公共部门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有怨无声”背后的纾解之道
16
作者 王建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8-20,共3页
在一些地区的实际工作中出现基层干部“有怨无声”的问题,可能性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某些干部有“问题”,二是制度和机制不健全。这势必打击下级干部发现问题、汇报情况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将小事件演变成地区性甚至全国性重大事件或事故... 在一些地区的实际工作中出现基层干部“有怨无声”的问题,可能性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某些干部有“问题”,二是制度和机制不健全。这势必打击下级干部发现问题、汇报情况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将小事件演变成地区性甚至全国性重大事件或事故,从而大大增加治理成本,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治理基层“有怨无声”问题,需进一步优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完善问题识别、报告、处置与反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怨无声 基层干部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