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理学得到大发展是我最高兴的事——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崇德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153,共13页
[被访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 [被访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等职。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全国劳动模范”(2000)、“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01)、“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4)等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了二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科技部等重大重点项目。撰有学术专著《林崇德文选》、《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发展》等近二十部,在国际国内发表SCI、SSCI、CSSCI论文四百余篇。研究成果荣获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和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政府业务奖励二十余项。“教书育人”是其挚爱的事业,“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其教育理念。他的“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观被教育界和学术界广为称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中国化 重大需求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檀传宝 朱旭东 辛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7-108,共12页
借鉴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 ,依据国情改革师范教育体制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的整体策略应当是 :1 .形成多级分流、层次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2 .建立学术性课程与... 借鉴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 ,依据国情改革师范教育体制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的整体策略应当是 :1 .形成多级分流、层次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2 .建立学术性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分阶段实施的多元化学制模式 ;3.进行教育类课程改革 ;4.实施院系调整 ,实现结构重组、强强联合 ;5.打破系科封锁 ,实施素质教育 ;6.加强领导 ,形成全校支持改革的合力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体制改革 北师大 师资培养 学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适应能力,争做创造性人才——为北师大心理学院新同学的演讲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崇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7-584,共8页
本文内容是2014年10月为北师大心理学院新同学所做的报告并进一步整理而成。主要从心理学观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大学生生活的意义;二是怎样当一位出色的大学生;三是面向未来,如何成为一位高素质创造性的大学生。具体阐述了大学生在... 本文内容是2014年10月为北师大心理学院新同学所做的报告并进一步整理而成。主要从心理学观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大学生生活的意义;二是怎样当一位出色的大学生;三是面向未来,如何成为一位高素质创造性的大学生。具体阐述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及成为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心理因素及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 适应 创造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评林崇德教授著《教育与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永丽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林崇德 《教育与发展》 创新性人才 智力结构 原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种取向 被引量:42
5
作者 贾绪计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7,共7页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意义的实现要以人们对创造力本身的深刻认识为前提。当前创造力研究有四种研究取向: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取向,关注无意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意义的实现要以人们对创造力本身的深刻认识为前提。当前创造力研究有四种研究取向: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取向,关注无意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之争提供了综合性的理论阐释;创造力的发展心理学取向,关注创造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强调早期经验、家庭、学校等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创造力的差异心理学取向,关注认知和人格因素在个体差异中的作用,并提出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受到某些条件的制约,要同时考虑创造力领域、创造力的程度等;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取向,从重视个体创造力逐渐转向重视合作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认识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红川 王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9-105,共7页
定性与定量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 ,二者既存在较大的差别 ,但是也互相联系 ,具有结合的可能性。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可以在研究视角、研究设计、具体研究方法等不同层面结合 ,从此发挥两类范式的各自优点 ,组成最适... 定性与定量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 ,二者既存在较大的差别 ,但是也互相联系 ,具有结合的可能性。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可以在研究视角、研究设计、具体研究方法等不同层面结合 ,从此发挥两类范式的各自优点 ,组成最适合研究所需的混合研究模式。与国际心理学研究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心理学研究在定量与定性两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两种研究范式之间又缺乏交流与借鉴 ,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整合。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心理学研究 中国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被引量:95
7
作者 申继亮 姚计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9,共7页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群体专业化到个体专业化,从个体被动专业化到个体主动专业化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发展等心理基础,...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群体专业化到个体专业化,从个体被动专业化到个体主动专业化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发展等心理基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机制的实质在于教学反思,教师职业的有效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标准,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专业化 心理学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的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林崇德 陈英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6,共9页
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来,在科研队伍、学术活动、科研论文和书籍出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体制变化表现在横向整体化和纵向化两个方面;研究领域则从儿童心理研究拓展到毕生发展研究;在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超常儿童、心理理论和弱势... 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来,在科研队伍、学术活动、科研论文和书籍出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体制变化表现在横向整体化和纵向化两个方面;研究领域则从儿童心理研究拓展到毕生发展研究;在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超常儿童、心理理论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代表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研究体制 变迁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 被引量:286
9
作者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2,共8页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进行思维心理学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对这些研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我从以下五个方面作简单的回顾:(1)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支撑智力的“思维核心说”的基石是思维品质。(2)思维的三棱结构,它主要包含六个成分:思维的目的、...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进行思维心理学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对这些研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我从以下五个方面作简单的回顾:(1)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支撑智力的“思维核心说”的基石是思维品质。(2)思维的三棱结构,它主要包含六个成分: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思维的品质、思维的自我监控以及思维的非认知因素,支撑思维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思维结构观。(3)思维的概括特点,对揭示思维实质起支撑作用。(4)思维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思维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对正确理解思维发展具有积极作用。(5)思维培养的突破口,即提高人类思维能力的思维品质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智力 概括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ORT标准评价心理学随机对照研究报告的质量——以国内网络成瘾干预研究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小燕 苏文亮 方晓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3-889,共7页
为了充分认识网络成瘾随机对照干预研究的报告质量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简称CONSORT声明)对在国内于2009-2012年发表的该类研究报告进行评估。根据"CONSORT 2... 为了充分认识网络成瘾随机对照干预研究的报告质量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简称CONSORT声明)对在国内于2009-2012年发表的该类研究报告进行评估。根据"CONSORT 2010"声明所列的清单及评分标准(得分范围0~70分),这些报告质量的平均分为(22.8±4.2),最高分为31分,最低分为15分。其主要不足有:①超过70%文献没有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或完整的研究假设;②对研究对象信息的说明均不符合CONSORT声明的要求;③只有30%的文献详细介绍了干预实施的方案与评估效果的时间;④97%的文献忽略了对随机分组与盲法使用的说明;⑤所有文献均未提供干预效果的效应值及其置信区间;⑥只有21%的文献讨论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建议研究者在今后撰写随机对照研究报告时提高对CONSORT声明的重视,以规范并提高此类研究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随机对照研究 CONSORT声明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进中的发展心理学事业 被引量:5
11
作者 申继亮 辛自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由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历史阶段。1 962年朱智贤教授著的《儿童心理学》的出版 ,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为发展心理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 0世纪 80年代末 ,儿童心理学研究拓展至... 由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历史阶段。1 962年朱智贤教授著的《儿童心理学》的出版 ,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为发展心理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 0世纪 80年代末 ,儿童心理学研究拓展至对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研究 ,学科发展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并逐步形成了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回顾过去 ,展望将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12
作者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31,共10页
发展心理学进展的突出标志是从传统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扩展到对个体生命全过程心理规律的探索。这个进展,既体现在研究体制或内容上,又表现在研究方法和方式上。展望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前途是乐观的,但发展心理学会在研究思维方... 发展心理学进展的突出标志是从传统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扩展到对个体生命全过程心理规律的探索。这个进展,既体现在研究体制或内容上,又表现在研究方法和方式上。展望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前途是乐观的,但发展心理学会在研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实现整体化上进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现状 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心理学的几项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林崇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5-14,2,共10页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对创造性心理学开展了几项研究:其一: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析表明,不同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都受到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的共同影响,但又在思维特征、反省认知和关键影响因素上存在...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对创造性心理学开展了几项研究:其一: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析表明,不同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都受到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的共同影响,但又在思维特征、反省认知和关键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成长历程中的独特作用。其二:比较了中、英、德、日四国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上的异同点。其三:对创造力特质的神经基础研究发现,大脑右侧颞中回后侧与创造力有关,右侧颞中回后侧的灰质总量越大,创造力越高;开放性特质中介右侧颞中回后侧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其四:对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实用性创造力、威廉斯创造力个性测验、典型行为的创造力测验之间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学生,其创造力水平也高。其五:考察了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倾向对大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并建立了三者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个体变量和材料变量对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拔尖创新人才 跨文化研究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例的实证研究进展: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梅 林崇德 辛自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313-319,共7页
惯例是人们在重复解决同一问题时形成的程序化行为或策略,它既可以从个体,也可以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在心理学中,惯例的研究始于思维定势和内隐学习;近年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们已从个体与群体问题解决、决策的视角对它... 惯例是人们在重复解决同一问题时形成的程序化行为或策略,它既可以从个体,也可以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在心理学中,惯例的研究始于思维定势和内隐学习;近年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们已从个体与群体问题解决、决策的视角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惯例重复性的特征又为它与重复博弈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可能。未来的惯例研究可以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从其普遍性和特点、信息搜索、知识迁移等角度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例 实证研究 心理学 问题解决 决策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心理学并非实验科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辛自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9,共7页
如果对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清,发展研究就容易偏离正确的学科目标和方向。目前,发展心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实验科学,然而,这是对其学科性质的一种错误认识。从学科历史角度看,发展心理学有独立的历史,它并不发源于、也不依赖于实验... 如果对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清,发展研究就容易偏离正确的学科目标和方向。目前,发展心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实验科学,然而,这是对其学科性质的一种错误认识。从学科历史角度看,发展心理学有独立的历史,它并不发源于、也不依赖于实验心理学。实验法无法用于研究真正的发展问题,那些基于实验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基本都秉持"非发展的"观点。基于此该文指出,发展心理学并非实验科学,而接近于历史科学,它更应该被视为独特的发展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科性质 实验科学 历史科学 发展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卫平 王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8,共5页
本文对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认为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 ,概念教学研究 ;第二 ,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 ;第三 ,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第四 。
关键词 中学 科学教学 教学心理学 概念教学 教学研究 教师 学生 研究进展 思维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视阈中的民国时期中国心理学发展史考察——基于民国时期心理学图书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姣 胡清芬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中国科学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传入西方心理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收录的心理学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学图书的年出版量、编著... 中国科学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传入西方心理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收录的心理学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学图书的年出版量、编著与译著的比较、出版数量的地域差异、分支学科的出版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出版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试图从出版视角对民国时期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微观的历史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心理学 学科发展 民国 心理学图书出版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被引量:357
18
作者 辛自强 张梅 何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4-679,共16页
自恢复高考至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历史时期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变化呢?本研究对1986至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以考察这些研究(被试为30多万名大学生)... 自恢复高考至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历史时期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变化呢?本研究对1986至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以考察这些研究(被试为30多万名大学生)所测心理问题的9个因子得分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之间均呈负相关,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4%至36%的变异;25年来9个因子均值分别下降了1%至13%,其中偏执、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变化较明显。这说明25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2)25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大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上,而且重点大学学生(较之非重点大学)、城市生源学生(较之农村)、男生(较之女生)的心理健康改善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心理健康 大学生 横断历史研究 元分析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心理学界召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玉芳 张侃 +10 位作者 王登峰 周晓林 乐国安 林崇德 荆其诚 高文斌 王二平 傅小兰 许燕 孙向红 刘正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心理学 心理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座谈会 学习 六届六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01
20
作者 董莉 李庆安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5,共8页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持续地接触就会引发对文化认同的思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石,近年来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心理学视野下,文化认...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持续地接触就会引发对文化认同的思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石,近年来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心理学视野下,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强调个体文化认同的建构和形成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社会认同理论关注文化认同和自尊的关系,强烈安全的民族认同会促进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文化适应理论则重视个体在文化认同发展中的不同应对策略,如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人口统计学指标、文化差异、父母和同伴的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文化认同建构的主要因素。未来对文化认同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理论方面,既要检验已有理论的普适性,又要根据具体的国情和研究对象,拓展并完善相关理论,体现出理论发展的创新性。在方法方面,应加大纵向研究、跨地区跨民族的对比研究以及质性研究,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文化认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发展心理学 社会认同理论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