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助式AI心理咨询系统构建及其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峰 丁慧敏 +6 位作者 李思嘉 韩诺 狄雅政 刘晓倩 赵楠 李林妍 朱廷劭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22-2042,I0035,共2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依赖真实案例数据的前提下,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自助式AI心理咨询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及其对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研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基于零样本学习和思维链提示策略构建了一个自助式AI心理咨询机器人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依赖真实案例数据的前提下,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自助式AI心理咨询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及其对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研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基于零样本学习和思维链提示策略构建了一个自助式AI心理咨询机器人系统;随后,通过招募202名参与者进行为期两周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验1的结果表明,经提示工程优化后的GPT-4o模型在规范性、专业度、情感理解与共情能力以及一致性与连贯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实验2发现,与控制组相比,使用自助式AI心理咨询机器人的参与者在短期内的抑郁、焦虑和孤独感均有显著改善。特别是,拟人化设计的AI咨询师在缓解孤独感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而非拟人化设计在减轻压力方面效果更为明显。此外,焦虑症状的积极变化在一周后的随访中仍然保持,而其他指标的改善效果则未能持续。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助式AI心理咨询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揭示了不同AI设计对特定心理问题的差异化效果,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思维链 心理健康 自助式心理咨询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148
2
作者 江光荣 李丹阳 +10 位作者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8,I0001,I0002,I0003,共20页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在实践策略上,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现状调查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被引量:24
3
作者 田一 王莉 +1 位作者 许燕 焦丽颖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3-1017,共15页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的社会善念自陈量表。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社会善念是一种具有二阶四因素结构的人际特质,二阶是指宜人特质和外倾特质,四因素分别是善良尊重、谦和恭逊、包容理解和积极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心理结构 词汇学方法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潮 王建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1-566,共6页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学习的付出—回馈失衡评价量表,对石河子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付出—回馈不平衡的总体检出率为24.4%;(2...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学习的付出—回馈失衡评价量表,对石河子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付出—回馈不平衡的总体检出率为24.4%;(2)流动儿童付出—回馈失衡率在性别、学段、民族及户籍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单双亲情况、班级排名、父子关系及母子关系上差异显著;(3)心理韧性总分及维度分、社会支持总分及维度分和学业压力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4)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心理韧性及各因子在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例依次为42.50%、21.95%、31.19%、10.95%。因此,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业压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密切,社会支持既直接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又间接通过心理韧性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学业压力 心理韧性 中介作用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心理健康视角下教师工作资源的分类及其启示 被引量:15
5
作者 伍新春 齐亚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5,共8页
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中的工作资源分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基于职业心理健康的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探讨教师工作资源的分类,并考察不同类别的工作资源对教师职业倦... 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中的工作资源分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基于职业心理健康的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探讨教师工作资源的分类,并考察不同类别的工作资源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同事支持和硬件条件等工作资源,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但对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称为"激励型资源";(2)自主控制和工作意义等工作资源,既能够负向预测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又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成长型资源";(3)工作回报等工作资源,能够负向预测情绪衰竭,但对工作投入和非人性化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称为"保健型资源"。据此,在教师激励过程中,应大力挖掘成长型资源,有效开发激励型资源,合理利用保健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工作资源 保健型资源 激励型资源 成长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心理应对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4-726,共3页
今天我的报告主题是"从全球视角来看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心理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我开始进行灾难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灾难后的心理关注,来看这次后疫情时代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1世纪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时代,其中我们最关... 今天我的报告主题是"从全球视角来看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心理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我开始进行灾难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灾难后的心理关注,来看这次后疫情时代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1世纪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时代,其中我们最关注的是重大的灾难事件。重大灾难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次生或衍生危害,破坏性严重,采用常规方式难以应对处置的突发事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上就凸显了上述特征,疫情波及全球,对人类生活的多领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由此可以看到这次灾难对人类的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对 复杂性特征 全球视角 灾难事件 疫情 心理关注 常规方式 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潮 邢怡伦 +1 位作者 董舒阳 王建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3,共6页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石河子市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并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由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表征。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的...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石河子市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并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由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表征。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呈正相关。(2)自尊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韧性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通过自尊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自尊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8
作者 郭恒 盛小添 +2 位作者 笪姝 贾子豪 张西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8-922,共5页
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个体认识、管理、防护有关心理疾患的知识或信念,测量方法包括情景案例访谈法与量表测量等,现有工具信度、效度有待提高,测量成分有待全面。诸多因素能够影响心理健康素养,心理障碍高危群体与周围人群的心理健康素... 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个体认识、管理、防护有关心理疾患的知识或信念,测量方法包括情景案例访谈法与量表测量等,现有工具信度、效度有待提高,测量成分有待全面。诸多因素能够影响心理健康素养,心理障碍高危群体与周围人群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值得关注,过低的心理健康素养可能延迟求助行为、减弱心理治疗的效果。未来可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素养概念内涵与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欢欢 许燕 张和云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5-351,共7页
本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探索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建立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编制了包含24个... 本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探索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建立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编制了包含24个词汇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结果表明:(1)中国人的敬畏特质是一个包括谨慎、尊重、谦卑、欣赏的四维结构;(2)编制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敬畏特质 心理结构 词汇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AI“具有”人格:善恶人格角色对大语言模型道德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焦丽颖 李昌锦 +2 位作者 陈圳 许恒彬 许燕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9-946,I0001-I0003,共21页
在科技与道德的交汇点,大语言模型是否具有扮演善恶人格的能力,以及这一能力是否会影响其在道德判断任务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研究聚焦大语言模型在模拟不同善恶人格时的道德判断特征及其与人类模式的异同。通过2个研究,对ERNIE4.0和GPT-... 在科技与道德的交汇点,大语言模型是否具有扮演善恶人格的能力,以及这一能力是否会影响其在道德判断任务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研究聚焦大语言模型在模拟不同善恶人格时的道德判断特征及其与人类模式的异同。通过2个研究,对ERNIE4.0和GPT-4大语言模型观测值(N=4832)及人类被试数据(N=370)分析发现:(1)大语言模型能成功模拟不同水平的善恶人格;(2)善恶人格设定显著影响大语言模型的道德判断结果;(3)善恶人格在人机一致中展现差序性:善人格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善恶人格间差序),且其中尽责诚信的影响力最大(善恶人格内差序)。研究建构了道德判断下大语言模型善恶人格的理论模型,有助于理解大语言模型人格如何在道德判断中发挥作用,为推动人工智能系统的道德对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善恶人格 道德判断 人机一致 人格差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动态测验中问题解决过程策略的分析:多水平混合IRT模型的拓展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美娟 刘玥 刘红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8-540,共13页
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动态测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带有时间标记的过程性数据。本研究基于5个国家(地区)3196名学生在PISA2012一道交通问题解决任务上的139990条数据,将多水平混合IRT(MMix IRT)模型进行拓展,用于探索问题解决过程策略的类别... 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动态测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带有时间标记的过程性数据。本研究基于5个国家(地区)3196名学生在PISA2012一道交通问题解决任务上的139990条数据,将多水平混合IRT(MMix IRT)模型进行拓展,用于探索问题解决过程策略的类别特点。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基于行为序列对不同国家(地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策略使用情况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还可以提供个体水平的能力估计值。拓展的MMixIRT模型可用于分析过程性数据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动态测验 问题解决过程策略 过程性数据 拓展的多水平混合IR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过程对抑郁状态的动态预测:基于多层决策树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晓慧 胡月琴 刘红云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3-1377,共15页
近年来,抑郁预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以往研究主要在个体间水平考察抑郁的风险因素,本研究聚焦个体内水平,结合压力这一关键因素以及日常压力过程模型,构建压力过程对抑郁状态的动态预测模型。收集356名大学生7天(每天5次)的生态瞬时评... 近年来,抑郁预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以往研究主要在个体间水平考察抑郁的风险因素,本研究聚焦个体内水平,结合压力这一关键因素以及日常压力过程模型,构建压力过程对抑郁状态的动态预测模型。收集356名大学生7天(每天5次)的生态瞬时评估数据,采用多层决策树的机器学习算法,发现:(1)含忧虑消极情绪、压力源和反刍的模型能准确预测个体后续(3小时后)有无抑郁状态;(2)不含情绪的预测模型中,整合当前和预期压力应对、反刍、身体不适感和主观压力感受也能实现对抑郁状态的有效预测;(3)压力过程的多个成分会累积作用于个体,共同预测后续的抑郁状态;(4)压力过程的累积均值和偏离值动态指标对抑郁状态预测有重要贡献。研究从动态视角开发抑郁状态的实时预警工具,揭示多种压力过程因素协同预测的复杂组合和影响路径,深化压力过程对抑郁状态复杂预测模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过程 抑郁 多层决策树 生态瞬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和负性生活事件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秦红霞 许燕 +1 位作者 史慧玥 蒋奖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考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负性生活事件在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抑郁间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Young图式问卷短版中文修订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1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创伤既可... 目的:考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负性生活事件在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抑郁间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Young图式问卷短版中文修订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1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创伤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也可以通过早期适应不良图式中的分离和拒绝、自主性及能力受损两大图式类别间接地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负性生活事件调节了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抑郁 童年期创伤 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负性生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领域到属性:亲环境行为测量的问题及建议
14
作者 张玥 董艺佳 蒋奖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已有研究开发了大量的亲环境行为测量工具,涉及量表、个体行为范式和群体博弈范式,其中大多数测量工具是基于行为领域设计,节约、出行、垃圾处理、消费和公域行为是5个最常被提及的领域。现有依据行为领域的亲环境行为测量方式存在标准... 已有研究开发了大量的亲环境行为测量工具,涉及量表、个体行为范式和群体博弈范式,其中大多数测量工具是基于行为领域设计,节约、出行、垃圾处理、消费和公域行为是5个最常被提及的领域。现有依据行为领域的亲环境行为测量方式存在标准化程度低及测量结果推广性受限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缺少对行为属性这一行为决定性特征的关注。未来研究应基于行为属性选用和开发标准化测量工具,并选取多种真实行为作为效标进行效度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行为领域 行为属性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追踪数据的收集方案优化和分析方法改进
15
作者 刘红云 窦佳宁 徐永泽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58-1574,共17页
密集追踪研究(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y,ILS)为探究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但其高测量强度易导致参与者负担重、依从性低及数据质量不佳。目前尚缺乏能有效结合ILS特点的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和分析方法。本... 密集追踪研究(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y,ILS)为探究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但其高测量强度易导致参与者负担重、依从性低及数据质量不佳。目前尚缺乏能有效结合ILS特点的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和分析方法。本研究将计划缺失设计(Planned Missing Design,PMD)的思想拓展到ILS,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PMD的比较及其选择建议、含PMD的样本量规划及其优化方法,以及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同时将开发应用程序,结合心理学研究场景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数据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缺失数据分析 计划缺失设计 样本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爱情:关系流动性促进择偶计算心态
16
作者 李雅雯 蔡攀 +4 位作者 左世江 王芳 董煜 周阳 黄旎雯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77-1790,I0001-I0005,共19页
当下社会,人们在相亲择偶时日趋“明码标价”。本研究将此现象概念化为择偶中的计算心态,并提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结束更加自由的高关系流动性环境中,此种将择偶信息转换为流畅易加工的量化指标的认知策略具有认知减负的适应性功能。... 当下社会,人们在相亲择偶时日趋“明码标价”。本研究将此现象概念化为择偶中的计算心态,并提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结束更加自由的高关系流动性环境中,此种将择偶信息转换为流畅易加工的量化指标的认知策略具有认知减负的适应性功能。通过相亲网站文本分析、问卷测量和实验室实验,三个研究(4个子研究)分别从地区和个体水平上揭示了关系流动性与择偶计算心态之间的相关和因果关系。研究结果将关系流动性的心理后效拓展至个人择偶领域,一方面在理论上丰富了对于个体如何适应特定社会生态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可在实践上为制定符合社会转型期大众择偶心理的政策或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流动性 择偶 计算心态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M-5社交焦虑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成人中的效度和信度
17
作者 唐信峰 冯乐乐 +3 位作者 黄晶菁 雷雨佳 王建平 余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考察DSM-5社交焦虑障碍严重程度量表(SAD-D)在成年人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300名成年人(样本1),用于SAD-D的条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简版SAD-D的条目筛选;另外选取528名成年人(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检... 目的:考察DSM-5社交焦虑障碍严重程度量表(SAD-D)在成年人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300名成年人(样本1),用于SAD-D的条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简版SAD-D的条目筛选;另外选取528名成年人(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性别等值性检验及简版SAD-D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3周后选取其中152人进行重测。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演说者信心自评量表(PRCS)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采用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性别等值性。使用蚁群算法,结合条目的相关性与因子负荷制定简版量表。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SAD-D是单维量表,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49~0.82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也支持量表的单维结构(χ^(2)/df=3.49,RMSEA=0.069,CFI=0.971,TLI=0.962,SRMR=0.028);SAD-D中文版得分与SPIN、PRCS得分均正相关(ICC=0.70、0.73,均P<0.001);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5;量表具有跨性别的测验等值性(ΔCFI<0.01,ΔRMSEA<0.01)。选取条目2、5、6构成简版量表,其Cronbachα系数为0.86。结论:DSM-5社交焦虑障碍严重程度量表(SAD-D)中文版具有满意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中国成年人群体的社交焦虑症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效度 信度 测验等值性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能融入人类的自我吗?宠物相关信息的记忆加工优势探索
18
作者 徐科朋 陈佳莉 +5 位作者 薛宏 欧倩倩 韩振华 张积家 许燕 张姝玥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8-1390,共13页
越来越多的宠物进入人类生活,人们与之建立稳定的人宠关系。为揭示良好人宠关系的内在基础,本文通过3个研究探查宠物自我及宠物相关信息的记忆加工优势。研究1采用问卷法初步探讨当今社会人宠关系,结果发现相比非养宠人,养宠人会将宠物... 越来越多的宠物进入人类生活,人们与之建立稳定的人宠关系。为揭示良好人宠关系的内在基础,本文通过3个研究探查宠物自我及宠物相关信息的记忆加工优势。研究1采用问卷法初步探讨当今社会人宠关系,结果发现相比非养宠人,养宠人会将宠物融入自我,初步证实宠物自我的存在。研究2采用经典R/K范式探讨养宠人对宠物相关信息的加工特征,结果发现养宠人对与宠物相关的信息有更强的记忆加工优势,在宠物参照下的再认率显著高于名人参照和语义参照,并且与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下的再认率相近。研究3进一步采用ERP技术考察养宠人对宠物相关信息加工的电生理特征,结果发现宠物参照下诱发的LPC波幅显著高于名人参照,显著低于自我参照,但与母亲参照类似。整个研究揭示了在稳定的人宠关系中,养宠人存在一种特殊的宠物自我,并表现出记忆参照效应,但宠物自我距离个体的自我核心还存在一定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宠人 宠物自我 宠物参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缓解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帮助因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徐慊 邹晓丹 +2 位作者 何丽 符仲芳 王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5-912,共8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大学生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中所感知到的帮助因素。方法:选取8名有抑郁症状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大学生,围绕他们所感知到的团体干预的帮助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处理访谈数据。结果: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大学生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中所感知到的帮助因素。方法:选取8名有抑郁症状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大学生,围绕他们所感知到的团体干预的帮助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处理访谈数据。结果: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有三类帮助因素,一是“团体过程与动力因素”,包括团体凝聚力、交流与促进、自我效能感;二是“技巧学习与认知调整”,包括情绪的觉察与接纳、思维的识别与转换、行动的意识与执行、系统化学习与应用;三是“团体内外背景性系统”,包括团体内部要素和外部生活系统。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通过多种帮助因素间的协同作用来改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抑郁症状 大学生 帮助因素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变化趋势探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史慧玥 焦丽颖 +4 位作者 高树青 于孟可 许燕 蒋奖 王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社会价值观对于社会群体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动力作用,而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价值观的走向产生影响。研究采用价值观类型量表,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包含144名湖北省大学生,探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价值观的分布特征,对比... 社会价值观对于社会群体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动力作用,而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价值观的走向产生影响。研究采用价值观类型量表,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包含144名湖北省大学生,探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价值观的分布特征,对比湖北省和其他地区,以及与SARS时期的异同,并预测其在疫情后期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在大学生的总体样本中,实用型、社会型和科学型价值观依次占据重要地位;(2)湖北省大学生中社会型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地区大学生中实用型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样本的整体分布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3)两次疫情中,社会型和实用型价值观均占据主导地位,科学型价值观的地位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