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咨询内容分析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方晓义 李一飞 聂振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2-452,共1页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心理咨询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及自杀危机干预 被引量:79
2
作者 纪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33,共8页
对北京师范大学1378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男生:585名,女生:793名),调查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简称UPI)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根据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对北京师范大学1378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男生:585名,女生:793名),调查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简称UPI)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根据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Ⅰ.大学生人格健康测量统计是:(1)UPI总分≥25分,142人占总人数10.31%;(2)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者,103人,占总人数7.48%;异常者总计339人,占总人数24.62%。该结果高于北京普通高等院校。Ⅱ.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项目因分子分i≥3者54人,占总人数3.92%。分数均值由高向低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精神病性—敌对—焦虑—躯体化—恐怖。结果显示高师院校大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大学生 心理素质 自杀 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学生的认知与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俞国良 赵凤青 罗晓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2,共4页
为了了解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我们对全国1040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多样的需求,但满意度较低;对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的认可度较低,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较差... 为了了解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我们对全国1040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多样的需求,但满意度较低;对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的认可度较低,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较差,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情况满意度较低。学校党团组织和社团开展的活动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与学生心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当前,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提升师资软实力,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师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学衔接,树立高职与本科分类指导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认知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的地区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俞国良 赵凤青 罗晓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2,共4页
文章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实证基础。课题组对10405名大学生、491名大学教师和253名教育管理者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与东部地区高等院校相比... 文章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实证基础。课题组对10405名大学生、491名大学教师和253名教育管理者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与东部地区高等院校相比,西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落实、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建设、师资力量和经费支持等方面均较为薄弱;中西部高等院校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较明显的进展。基于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差异,未来应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借鉴,通过整合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切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的类型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罗晓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含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育管理者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11所高等院校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学生10405份,教师491份,教育管理者253份。结... 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含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育管理者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11所高等院校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学生10405份,教师491份,教育管理者253份。结果表明:(1)普通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度更高,但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存在形式化倾向;(2)重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重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充足,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途径广泛,师资水平较高;(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较为落后,且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浮于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类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的认知与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罗晓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121,共4页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上的认识,我们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江苏等7省市326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认知与评价。结果发现,高职院校...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上的认识,我们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江苏等7省市326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认知与评价。结果发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满意,但各高职院校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不足,兼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专职教师的管理上也存在不规范之处。在未来的工作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应切实履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责任、建设责任、管理责任和参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管理者 认知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08
7
作者 俞国良 罗晓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79,共8页
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而教师教学效能感等因素是影响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并与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策略和教... 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而教师教学效能感等因素是影响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并与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等因素相关。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为正在实施的“跨世纪园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策略 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不良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特点 被引量:17
8
作者 俞国良 侯瑞鹤 罗晓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1,共7页
采用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访谈故事,比较了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表情调节知识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性别差异不显著,组别与年级交互作用不显著,表明两组儿童发展趋势相似,发... 采用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访谈故事,比较了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表情调节知识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性别差异不显著,组别与年级交互作用不显著,表明两组儿童发展趋势相似,发展水平不同;学习不良儿童报告出较少的社会定向目标,自我保护目标得分与一般儿童差异不显著;学习不良儿童缺少根据不同人际关系类型,灵活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能力,而且较少把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和目标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不良 情绪 表达规则 认知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言语激发效应的角度解释农村地区自杀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振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自杀 农村 定性研究 言语激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学习不良的筛查与诊断
10
作者 罗晓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3-568,共6页
近年来,西方(以美国为代表)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式。文章讨论了筛查与诊断的关系,介绍了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的基本环节,以及筛查与诊断工具的选择与评估标准,并在对西方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 近年来,西方(以美国为代表)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式。文章讨论了筛查与诊断的关系,介绍了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的基本环节,以及筛查与诊断工具的选择与评估标准,并在对西方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式特点的分析基础上,对建立我国成人学习不良测评体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学习不良 筛查 诊断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S技术对运动员脑机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宋淑贤 王东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52,共4页
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用于治疗应激紧张的CES(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技术应用于运动员,探索可否成为运动实践中缓解运动员赛前应激紧张、睡眠困难和神经疲劳可供选择的手段。将16名射箭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用于治疗应激紧张的CES(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技术应用于运动员,探索可否成为运动实践中缓解运动员赛前应激紧张、睡眠困难和神经疲劳可供选择的手段。将16名射箭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脑电的部分指标观察该技术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使用3周CES调节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左枕功率谱能量比值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右枕功率谱能量比值的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右枕功率谱主频比值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步性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其他定性分析指标上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 比赛应激 CES技术 脑电图 射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