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跨学科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构建及效果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为例 |
孙迎晖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7 |
5
|
|
|
2
|
大学生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对写作成绩的预测 |
李航
刘儒德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8
|
|
|
3
|
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社区”效应——课外合作学习与交际能力培养 |
张翠萍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6
|
|
|
4
|
中外英国文学简史版本对比研究——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教育的思考 |
蒋虹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5
|
符号叙事原理:认知、逻辑与语用 |
王天昊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英语戏剧课探索 |
王蔷
钱小芳
桂洲
张力青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8
|
|
|
7
|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祝珣
马文静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5
|
|
|
8
|
从新手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看师范毕业生的专业发展 |
康艳
程晓堂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
9
|
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及其启示 |
王蔷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
10
|
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
祝珣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6
|
|
|
11
|
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5—2014)——基于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 |
张继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0
|
|
|
12
|
文学语篇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麦田守望者》的功能文体分析 |
王竹青
苗兴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13
|
数字技术时代的西方戏剧艺术——数字赋能重塑戏剧新形态 |
曾卓寒
曹雷雨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家园政治 |
费小平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4
|
|
|
15
|
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 |
李航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4 |
14
|
|
|
16
|
人文学科研究的语篇学视角 |
王义娜
周流溪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7 |
2
|
|
|
17
|
非诗体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节奏问题研究 |
袁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8
|
视听文本中的弗兰克的家——从《逍遥法外》看斯皮尔伯格的心理投射 |
孙国男
|
《电影评介》
|
2014 |
1
|
|
|
19
|
《流溪诗外编》对诗歌翻译的可贵探索 |
杨成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0 |
|
|
20
|
影视材料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 |
杨凤珍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