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构建及效果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迎晖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6期31-38,共8页
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阅读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一直延续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教学传统,没有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内容。大学英语阅读课能否做到语言教学和专业内容学习合二为一?将采取怎样的教学模... 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阅读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一直延续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教学传统,没有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内容。大学英语阅读课能否做到语言教学和专业内容学习合二为一?将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研讨课"项目为契机,构建出一套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合作授课的课程模式;在阅读方法上,本课程以功能语言分析方法为框架,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学科语言特色,并通过分析帮助其了解不同学科语言构建学科知识过程,从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语篇意义三个方面理解语篇内容,达到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构建的教学模式及阅读分析模式能够很好地将学科专业阅读融入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实现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专业英语阅读 课程构建 师生共同授课模式 不同学科英语语言特征 功能语言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对写作成绩的预测 被引量:78
2
作者 李航 刘儒德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4,112,共7页
本研究以294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性的外语写作教学情境下调查学生初入学时的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不同写作水平在写作焦虑和写作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并检验两个变量对期末写作成绩预测效力。... 本研究以294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性的外语写作教学情境下调查学生初入学时的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不同写作水平在写作焦虑和写作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并检验两个变量对期末写作成绩预测效力。结果表明:1)初入学时学生总体写作自我效能感和写作任务效能感都较低;无论写作成绩高低,他们对于外语写作都存在比较高的回避行为和自信忧虑;(2)学生的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以及期末写作成绩均呈显著负相关;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期末写作成绩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专业、总体写作自我效能感是期末写作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写作 写作焦虑 写作自我效能感 写作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社区”效应——课外合作学习与交际能力培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翠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3-28,84,共7页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然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提供充足的应用语言的机会,必须开发同伴合作学习这一免费资源,才能真正改善外语教学现状。近三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建立了大学英语课外合作学习体系,形成了校园英语...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然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提供充足的应用语言的机会,必须开发同伴合作学习这一免费资源,才能真正改善外语教学现状。近三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建立了大学英语课外合作学习体系,形成了校园英语"社区",实现了通过交际学习语言和通过语言学习交际的双重效果。该教学实践证明了课外英语合作学习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巨大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英语“社区” 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英国文学简史版本对比研究——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蒋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9-144,共6页
视野狭隘、思辨能力差、问题意识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专业文学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陈旧落后的教材,重知识、轻思辨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致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停滞甚至下降,而教材问题则是... 视野狭隘、思辨能力差、问题意识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专业文学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陈旧落后的教材,重知识、轻思辨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致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停滞甚至下降,而教材问题则是其症结所在。我们迫切需要一部能够准确反映当今英国文学史研究成果的英国文学史教材,它应该既能代表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对文学作品解读的影响以及现当代多元化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又具有足够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思维活跃的学生读者群的需要,从而克服学科的局限性,弥补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简史 对比研究 多元视角 文学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叙事原理:认知、逻辑与语用
5
作者 王天昊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叙事活动是人类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重要方式。符号是承载人类叙事活动的重要元素。长期以来,符号元素参与叙事活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符号的叙事功能并非简单地依赖于符号自身的指称意义,而是在认知、逻辑和语用三个层... 叙事活动是人类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重要方式。符号是承载人类叙事活动的重要元素。长期以来,符号元素参与叙事活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符号的叙事功能并非简单地依赖于符号自身的指称意义,而是在认知、逻辑和语用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中动态生成。符号的认知维度决定了叙事理解的可能性,逻辑维度决定了叙事结构的连贯性,而语用维度则决定了叙事意图的实现。从认知、逻辑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能够揭示符号如何在认知层面被感知和理解,如何在逻辑层面构成叙事结构,以及如何在语用层面实现叙事意图,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符号叙事原理框架,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叙事学 认知 逻辑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英语戏剧课探索 被引量:108
6
作者 王蔷 钱小芳 +1 位作者 桂洲 张力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9,共7页
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将戏剧教学引入我国中小学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在梳理国内外戏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探讨将戏剧教学引... 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将戏剧教学引入我国中小学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在梳理国内外戏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探讨将戏剧教学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展示该校开展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模式和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为将戏剧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提供启示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戏剧教学 英语戏剧课 英语学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5
7
作者 祝珣 马文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1,共5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手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看师范毕业生的专业发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康艳 程晓堂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师范毕业新手教师入职后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踪调查,探究了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其在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师范教育所提倡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在教师...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师范毕业新手教师入职后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踪调查,探究了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其在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师范教育所提倡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在教师认知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师范教育自身的不足和情境因素的限制所造成的。本研究认为,师范毕业生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平衡自己的"所学"与"所用",对情境中的限制做出回应的过程;而教师的回应方式则取决于其个人外语教学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师范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认知 新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46
9
作者 王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90,共7页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开设小学外语课程经验还不足,特别是研究的基础相当薄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而有效地解决开设过程中的问题是关系到小学英语课程能否成功开设的关键。积极研究和汲取国外小学外语教学的经验,...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开设小学外语课程经验还不足,特别是研究的基础相当薄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而有效地解决开设过程中的问题是关系到小学英语课程能否成功开设的关键。积极研究和汲取国外小学外语教学的经验,认真分析国外小学外语课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外语 小学外语教学 国际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被引量:46
10
作者 祝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前,国家的人才战略与社会需求促使各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近十余年的改革中得到了阶段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泛化、课程课型分类趋同、课程实施缺乏内涵式发展等。究其原因,研究者、政府管理... 目前,国家的人才战略与社会需求促使各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近十余年的改革中得到了阶段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泛化、课程课型分类趋同、课程实施缺乏内涵式发展等。究其原因,研究者、政府管理部门多从宏观角度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制订教学目标,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外语课程的需求分析、借鉴前人需求分析模型以及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基于校本研究的学习者需求呈复杂性、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其中学习者在以下四个方面需求强烈:课程目标应更加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增加课外辅助练习资料以及网络媒体英语资源;课程实施需要多样化教学;课程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因此,应当结合学习者需求,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非英语专业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5—2014)——基于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继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5,共7页
以《中国翻译》和《上海翻译》等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2005—2014年所刊载的翻译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出了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详尽分析。通过考察翻译研究论文载体的特征、翻译研究高频关键... 以《中国翻译》和《上海翻译》等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2005—2014年所刊载的翻译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出了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详尽分析。通过考察翻译研究论文载体的特征、翻译研究高频关键词及突变专业术语,并对比同时期国际翻译学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国内的翻译研究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特色,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翻译学的最新成果。这个时期的研究热点为翻译策略、文学翻译、翻译教学、翻译理论、翻译批评、英译等。另外,每年的研究前沿也被揭示出来,例如2011年的MTI,2013年的葛浩文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国内翻译研究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科学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篇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麦田守望者》的功能文体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竹青 苗兴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言表达如何服务于文学语篇的主题和意象表达,从而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提供功能文体学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分析框架 文学语篇 功能文体学 《麦田守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时代的西方戏剧艺术——数字赋能重塑戏剧新形态
13
作者 曾卓寒 曹雷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技术不再囿于充当戏剧舞台场景搭建的辅助工具,而是与戏剧创作、表演和呈现过程紧密结合,诞生出独属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艺术形式。通过田野调查、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如...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技术不再囿于充当戏剧舞台场景搭建的辅助工具,而是与戏剧创作、表演和呈现过程紧密结合,诞生出独属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艺术形式。通过田野调查、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革新当代西方戏剧的艺术形态及美学价值。在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当前西方戏剧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古典戏剧经久不衰的魅力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现,同时戏剧艺术亦逐步向虚拟领域拓展。电影式戏剧、逐字戏剧、沉浸式戏剧作为数字技术与戏剧相融合的产物,引领当代戏剧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为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如何具体推动戏剧艺术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研究筛选了若干具有典型意义与高度代表性的戏剧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案例不仅彰显了数字技术在戏剧创作、舞台设计、观众互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还深刻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戏剧艺术的审美体验与文化内涵。本研究通过探讨数字时代的西方戏剧艺术,为理解数字技术时代戏剧艺术的发展脉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西方戏剧 电影式戏剧 逐字戏剧 沉浸式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家园政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小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家园 后殖民批评 政治 文化研究 英语文学 加州大学 圣地亚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70-76,共7页
本研究旨在编制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以促进针对大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包含写作技能效能感和写作任务效能感的二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概念模型,据此编制了大学生英语写作... 本研究旨在编制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以促进针对大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包含写作技能效能感和写作任务效能感的二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概念模型,据此编制了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并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检验了量表的结构和质量。探索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支持量表的概念模型,即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由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所具有的写作技能效能感知和写作任务效能感知两个维度构成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理想的效度,可作为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自我效能感 问卷编制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学科研究的语篇学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义娜 周流溪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以语篇学为视角考察诸人文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指出语篇学及其分析方法可以在人文学科的各领域研究中发挥作用;通过分析学科互通性、交叉互补性以及中国传统辞章学和当代语篇学的人文思想,语篇学的学科相客观点得到了初步论证。
关键词 人文学科 互补性 语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诗体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节奏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0,共5页
节奏美是一条相当普遍的形式美法则,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言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审美调节功能。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与情节相配合的语言节奏。.本文结合具体译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节奏美是一条相当普遍的形式美法则,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言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审美调节功能。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与情节相配合的语言节奏。.本文结合具体译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停顿的把握,音节的选择,句型的调配,声韵的烘托,叠音词的运用,四字格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语言节奏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文本中的弗兰克的家——从《逍遥法外》看斯皮尔伯格的心理投射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国男 《电影评介》 2014年第9期14-15,共2页
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两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是有史以来全球电影总票房最高的导演之一.应该说斯皮尔伯格的基本叙事和影像主题是战争和人,他以现实结合科技等手段记录了人的存在状态.然而,尽管这位电影巨匠的创作手段和题材多样,但其... 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两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是有史以来全球电影总票房最高的导演之一.应该说斯皮尔伯格的基本叙事和影像主题是战争和人,他以现实结合科技等手段记录了人的存在状态.然而,尽管这位电影巨匠的创作手段和题材多样,但其表达和再现的主题却颇为一致,即他一贯坚守的对人性的关照以及对善与美的追求和向往,《逍遥法外》也不例外. 在《逍遥法外》的影片形式系统中,斯皮尔伯格颇有意味地设置了明暗两条即平行又交织的叙事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皮尔伯格 二度创作 二次形象传达 弗兰克 视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溪诗外编》对诗歌翻译的可贵探索
19
作者 杨成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在洪振国(2006)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流溪诗外编》对诗歌翻译的探索上所取得的成就,认为:在《流溪诗外编》中,周流溪先生以诗人气质与学者和译者修养的统一、精深性研究与创作式译诗的结合,到达了枕云选梦补造化、风骚外译见精神、诗... 本文在洪振国(2006)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流溪诗外编》对诗歌翻译的探索上所取得的成就,认为:在《流溪诗外编》中,周流溪先生以诗人气质与学者和译者修养的统一、精深性研究与创作式译诗的结合,到达了枕云选梦补造化、风骚外译见精神、诗接东西架鹊桥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溪诗外编》 译诗 再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材料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
20
作者 杨凤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F12期87-89,共3页
通过观察、呈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两者的关联性,研究影视材料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与读者分享可运用于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影视材料 外语教学 教学策略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