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鲁迅日文作品“回译”问题刍议
- 1
-
-
作者
李炜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
文摘
鲁迅精通日文,除翻译了多部日文著作外,还曾直接用日文创作,主要包括刊载于日本报刊的杂文以及相关著作的序文。鲁迅的此类“异语书写”均被“回译”为中文,且相关译者身份多元,不仅包括鲁迅本人及同时代文化人,还关联到后世的多位中日学者。通过对鲁迅日文作品“回译”路径及翻译策略的整体梳理,以及围绕部分文章展开的重点辨析,既可呈现“回译”活动所承载的远超语言转换层面的复杂契机或动机,也可消除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若干误解与争议,还可为《鲁迅全集》注释的进一步修订献芹。
-
关键词
鲁迅
日文作品
回译
《鲁迅全集》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从级阶成分分析法看韩礼德对直接成分分析法的革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俊
彭宣维
-
机构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
-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
基金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包装名词在语篇中的态度意义研究"(SWU0809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简称ICA)和级阶成分分析法(Ranked Constituent Analysis,简称RCA)是最为常用的两种小句描写方法。虽然两者因共享"等级结构"和"直接成分"这两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概念而同属结构主义语言学范畴,但前者是韩礼德对ICA进行以聚合(功能)关系为描写取向的革新的成果;引入级阶系统和标注句法功能两大革新措施不仅使小句描写摆脱了ICA原有的"机械"特征,而且使RCA具备"描写奢侈性",从而使RCA在实际语言描写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
关键词
直接成分分析法
级阶成分分析法
革新
-
Keywords
ICA
RCA
innovation
-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