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构建及效果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迎晖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6期31-38,共8页
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阅读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一直延续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教学传统,没有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内容。大学英语阅读课能否做到语言教学和专业内容学习合二为一?将采取怎样的教学模... 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阅读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一直延续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教学传统,没有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内容。大学英语阅读课能否做到语言教学和专业内容学习合二为一?将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研讨课"项目为契机,构建出一套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合作授课的课程模式;在阅读方法上,本课程以功能语言分析方法为框架,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学科语言特色,并通过分析帮助其了解不同学科语言构建学科知识过程,从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语篇意义三个方面理解语篇内容,达到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构建的教学模式及阅读分析模式能够很好地将学科专业阅读融入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实现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专业英语阅读 课程构建 师生共同授课模式 不同学科英语语言特征 功能语言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篇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麦田守望者》的功能文体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竹青 苗兴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言表达如何服务于文学语篇的主题和意象表达,从而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提供功能文体学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分析框架 文学语篇 功能文体学 《麦田守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教学原理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程晓堂 谭思坦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7,共13页
语言教学原理是语言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对语言教学本质的深刻思考。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须遵循语言教学原理。本文首先阐述交际语言教学、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内容与语言相融合的语言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及互动式语言教学等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原理是语言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对语言教学本质的深刻思考。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须遵循语言教学原理。本文首先阐述交际语言教学、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内容与语言相融合的语言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及互动式语言教学等语言教学基本原理,然后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具体要求说明如何基于语言教学原理设计大学英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学原理 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语言文化·发展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变化与使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蔷 钱小芳 陈易孜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8,共4页
2024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建设实行“监管-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三角机制,以保障教材质量。新教材在编写理念、内容安排、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建议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细致深入地研究挖掘教材价值,积极适... 2024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建设实行“监管-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三角机制,以保障教材质量。新教材在编写理念、内容安排、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建议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细致深入地研究挖掘教材价值,积极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并尝试进行教学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各类资源,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新教材,同时注重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课程标准 教材使用 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诗体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节奏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0,共5页
节奏美是一条相当普遍的形式美法则,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言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审美调节功能。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与情节相配合的语言节奏。.本文结合具体译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节奏美是一条相当普遍的形式美法则,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言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审美调节功能。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与情节相配合的语言节奏。.本文结合具体译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停顿的把握,音节的选择,句型的调配,声韵的烘托,叠音词的运用,四字格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语言节奏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与交际能力培养
6
作者 贾志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70-271,共2页
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包括四个部分:课堂英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教师应运用好这几种教学语言.目前,课堂教学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英语教师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英语 课堂教学语言 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高考英语内容改革的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尊民 乔辉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高考英语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高考英语的试卷设计、题型选用、试题命制都体现出高考英语命题在积极响应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在推进... 高考英语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高考英语的试卷设计、题型选用、试题命制都体现出高考英语命题在积极响应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在推进过程中,高考英语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明确测试构念、研制并引入新题型、完善试卷结构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深入思考高考英语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让考试任务的考查目标与课标要求进一步校准,不断完善和提高试题质量,高考英语内容改革需要在丰富试题素材情境、创新题型设计与研制、研究难度控制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考英语 考试内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讽取譬:论中国古代寓言的语篇修辞特质
8
作者 杨庆云 崔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1,共10页
寓言是中国古代经典而源远流长的修辞话语之一,以托讽取譬的修辞方式广泛参与汉语语篇范式的建构。近代以来的寓言研究,由于沿用西方寓言体裁观,以及囿于传统的经学、史学视角与文章学理路,长期忽略了其独特的修辞特质。基于自建的语料... 寓言是中国古代经典而源远流长的修辞话语之一,以托讽取譬的修辞方式广泛参与汉语语篇范式的建构。近代以来的寓言研究,由于沿用西方寓言体裁观,以及囿于传统的经学、史学视角与文章学理路,长期忽略了其独特的修辞特质。基于自建的语料库,从194部子书、史传、笔记、文集和诗集中选取1046条寓言语料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模型分析与案例阐释,可以得出古典寓言环譬成训、假象托理以及连类指本的语篇建构模式,以及隐教述志的功能。中国古代寓言含蕴的丰富性正体现在它的语篇修辞特质中,是其至今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故而,从修辞特性之本质出发解释寓言,有助于对古典寓言进行自主定位和深度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托讽取譬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叙事原理:认知、逻辑与语用
9
作者 王天昊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叙事活动是人类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重要方式。符号是承载人类叙事活动的重要元素。长期以来,符号元素参与叙事活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符号的叙事功能并非简单地依赖于符号自身的指称意义,而是在认知、逻辑和语用三个层... 叙事活动是人类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重要方式。符号是承载人类叙事活动的重要元素。长期以来,符号元素参与叙事活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符号的叙事功能并非简单地依赖于符号自身的指称意义,而是在认知、逻辑和语用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中动态生成。符号的认知维度决定了叙事理解的可能性,逻辑维度决定了叙事结构的连贯性,而语用维度则决定了叙事意图的实现。从认知、逻辑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能够揭示符号如何在认知层面被感知和理解,如何在逻辑层面构成叙事结构,以及如何在语用层面实现叙事意图,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符号叙事原理框架,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叙事学 认知 逻辑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话语新媒介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因素、问题成因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小玲 刘永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媒介技术的发展制约和塑造着国家话语的传播模态及话语互动方式。新媒介为国家话语的国内外传播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但由此产生的“众声喧哗”语境与“蒲公英效应”也使国家话语的生产和传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国家话语生产与传播的... 媒介技术的发展制约和塑造着国家话语的传播模态及话语互动方式。新媒介为国家话语的国内外传播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但由此产生的“众声喧哗”语境与“蒲公英效应”也使国家话语的生产和传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国家话语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言说主体对话语事件的整合能力、对话语框架的建构能力、与言说对象的话语交互能力以及文本与语境的适配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此针对不同的话语事件建构适切的话语框架,重视话语主体的层次类型及话语交互的主体间性,以“再语境化”策略增强国家话语传播的语用效果,是提升国家话语新媒介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话语 新媒介 传播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英语戏剧课探索 被引量:105
11
作者 王蔷 钱小芳 +1 位作者 桂洲 张力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9,共7页
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将戏剧教学引入我国中小学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在梳理国内外戏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探讨将戏剧教学引... 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将戏剧教学引入我国中小学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在梳理国内外戏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探讨将戏剧教学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展示该校开展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模式和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为将戏剧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提供启示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戏剧教学 英语戏剧课 英语学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 被引量:73
12
作者 龚亚夫 罗少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从课程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来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从学习者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van Lier的课程观从学习者的角度,将学习理念,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综合的3A课程观,即意识,自主与真实;Williams和Burden... 从课程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来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从学习者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van Lier的课程观从学习者的角度,将学习理念,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综合的3A课程观,即意识,自主与真实;Williams和Burden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构建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即自律、自我、自信、自主、自择和互动。这些理念正是任务型教学所追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语言教学 课程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中小学 英语教学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5
13
作者 祝珣 马文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1,共5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育中话题与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语言评测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少茜 南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与生活、学习、社会等相关的24个话题。话题逐渐成为教学大纲、中小学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语言评价的主线。本文主要讨论话题与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与生活、学习、社会等相关的24个话题。话题逐渐成为教学大纲、中小学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语言评价的主线。本文主要讨论话题与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语言评测之间的关系。大纲的设计可以以话题为核心,从而设计各种任务及其所需要用到的功能、语法成分;在课堂教学中,话题可以帮助教师把所要教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确他们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以及他们可以用这些语言做什么事情;能力表现评价是交际型语言测试的体现,话题可以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语料引入并应用于英语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 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 语言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对写作成绩的预测 被引量:76
15
作者 李航 刘儒德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4,112,共7页
本研究以294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性的外语写作教学情境下调查学生初入学时的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不同写作水平在写作焦虑和写作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并检验两个变量对期末写作成绩预测效力。... 本研究以294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性的外语写作教学情境下调查学生初入学时的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不同写作水平在写作焦虑和写作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并检验两个变量对期末写作成绩预测效力。结果表明:1)初入学时学生总体写作自我效能感和写作任务效能感都较低;无论写作成绩高低,他们对于外语写作都存在比较高的回避行为和自信忧虑;(2)学生的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以及期末写作成绩均呈显著负相关;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期末写作成绩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专业、总体写作自我效能感是期末写作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写作 写作焦虑 写作自我效能感 写作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标(2022年版):突破有“语言”无“文化”的教学窘境 被引量:61
16
作者 王蔷 葛晓培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27,共4页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中国特色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为从根本上突破英语教学有“语言”无“文化”的窘境指明了改革方向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此,要准确把握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途径...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中国特色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为从根本上突破英语教学有“语言”无“文化”的窘境指明了改革方向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此,要准确把握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途径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和要求,彰显英语课程“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并从提升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行动力、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两方面着力,应对新课标实施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英语教学 英语教育 语言与文化 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手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看师范毕业生的专业发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康艳 程晓堂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师范毕业新手教师入职后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踪调查,探究了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其在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师范教育所提倡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在教师...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师范毕业新手教师入职后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踪调查,探究了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其在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师范教育所提倡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在教师认知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师范教育自身的不足和情境因素的限制所造成的。本研究认为,师范毕业生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平衡自己的"所学"与"所用",对情境中的限制做出回应的过程;而教师的回应方式则取决于其个人外语教学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师范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认知 新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艳丽 叶光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语料库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采用,语料库应用于课堂教学,学习者语料库及中间语研究和语言测试。合理利用语料库对英语教学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语料库 语言教学 中间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被引量:46
19
作者 祝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前,国家的人才战略与社会需求促使各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近十余年的改革中得到了阶段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泛化、课程课型分类趋同、课程实施缺乏内涵式发展等。究其原因,研究者、政府管理... 目前,国家的人才战略与社会需求促使各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近十余年的改革中得到了阶段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泛化、课程课型分类趋同、课程实施缺乏内涵式发展等。究其原因,研究者、政府管理部门多从宏观角度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制订教学目标,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外语课程的需求分析、借鉴前人需求分析模型以及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基于校本研究的学习者需求呈复杂性、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其中学习者在以下四个方面需求强烈:课程目标应更加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增加课外辅助练习资料以及网络媒体英语资源;课程实施需要多样化教学;课程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因此,应当结合学习者需求,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非英语专业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视角下西方图文药品广告意义生成机制研究
20
作者 高杨 王德亮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本研究基于蓄意隐喻理论和转喻扩展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西方图文药品广告意义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该类广告通常采用特定的图文空间布局,将图像分为中心和边缘两部分。中心图像富含蓄意隐喻和转喻描写手法,展现... 本研究基于蓄意隐喻理论和转喻扩展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西方图文药品广告意义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该类广告通常采用特定的图文空间布局,将图像分为中心和边缘两部分。中心图像富含蓄意隐喻和转喻描写手法,展现了“病症”为原型意义及“病症”的治疗、治愈和预防等延伸意义。“边缘”图像则常常展示药品及医药相关元素,并通常与文本搭配呈现。研究显示,图文药品广告意义生成机制是图文互动的隐喻和转喻、图文空间排列以及图文句法关系协调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图文药品广告 转喻 隐喻 隐转喻 蓄意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