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上)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建伟 师书恩 +1 位作者 苗逢春 杨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从5个维度来规定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一般ICT素养、ICT用于教学、教学评价、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以及与ICT应用有关的人文、道德和法律问题。针对中小学对上述内容的需求的迫切性...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从5个维度来规定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一般ICT素养、ICT用于教学、教学评价、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以及与ICT应用有关的人文、道德和法律问题。针对中小学对上述内容的需求的迫切性对北京的信息技术教研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对本标准中的各项内容表现出了很高的重视程度。本标准可以对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质量监控和教师评估等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教师培训 绩效标准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建伟 师书恩 +1 位作者 苗逢春 杨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 教育信息技术 绩效标准 终身学习 信息素养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途径 被引量:17
3
作者 宋振韶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11,共3页
新资源观理念下的学校课程资源的内涵,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学校课程 途径 原则 课程资源 理念 资源开发 内涵 开发和利用 新资源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康长运 何成刚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24,共6页
综合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 ,也是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作者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入手 。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综合化 中学 历史教学 教育功能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评价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静 赵希斌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课程实施 教师评价 评价改革 中小学 课程改革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计及其策略 被引量:18
6
作者 栾学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优质的培训课程是培训工作的核心 ,设计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是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前提。本文依据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培训 培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观点及其实施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恩山 张春莉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14,共8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课程。本文从品德与生活课程发展的背景、课程的几个基本观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评价、课程的实施和推进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小学 课程改革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两个重要基础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希斌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课程改革 中小学 学生评价 评价目标 最近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材——新世纪(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恩山 张春莉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9-21,25,共4页
本文主要从教材编写目的、指导思想、教材特点、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四个方面对新世纪 (版 )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 课程改革 小学 课程标准 设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理念下职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10
作者 朱大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3-44,共2页
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职业学校课程管理当中,顺应了当前管理思想发展的潮流,对指导职业学校课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论述职业学校课程管理的含义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探讨以人为本职业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人本主义 课程管理 职业学校 基本原则 科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创新——新世纪(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11
作者 胡光锑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0-24,共5页
本文对新世纪 (版 )
关键词 课程理念 数学一年级教材 教材创新 教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图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63
12
作者 徐洪林 康长运 刘恩山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概念图的研究简史 ,进行了画概念图的理论溯源 ,并介绍了国外开展概念图研究的情况。
关键词 概念图 学科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中小学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 被引量:135
13
作者 康长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7,共8页
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 ,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图画故事书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传达故事信息 ,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语言或视觉艺术 ,它独特的表达系统比较契合儿童心理特点。同时 ,图画故事书阅读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需要学... 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 ,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图画故事书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传达故事信息 ,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语言或视觉艺术 ,它独特的表达系统比较契合儿童心理特点。同时 ,图画故事书阅读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需要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因此 ,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会化及审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故事书 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 理解能力 情感 思维 词汇能力 价值 审美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8
14
作者 刘恩山 徐洪林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40,共5页
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被试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一章的教学后 ,对高二学生的认知方式及其学业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不同的教与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 (2 )使用画概念图的实验班学生多选... 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被试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一章的教学后 ,对高二学生的认知方式及其学业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不同的教与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 (2 )使用画概念图的实验班学生多选择“规则 (P)”为其认知方式。这表明 ,学生主要以有意义的方式在进行学习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其生物学业成绩较好。 (3)运用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选择“回忆 (R)”为主要认知方式。这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图 生物教学 认知方式 高二 教学方法 “新陈代谢”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78
15
作者 宋振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6,共5页
教科书插图在教学实践当中发挥着文本不可替代的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科书插图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功能: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评价教科书插图可以从四个基本维度来进行:插图与文本的关联性,插图的功能定向,插图的呈现... 教科书插图在教学实践当中发挥着文本不可替代的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科书插图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功能: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评价教科书插图可以从四个基本维度来进行:插图与文本的关联性,插图的功能定向,插图的呈现方式以及其物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教科书 插图 有效性 功能定向 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71
16
作者 王文静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对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是学习迁移研究领域中关注的焦点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相关性、相似性、概念或事物的关键特征和学生原有学习的程度等等。本文基于对以上影响学习迁移的要素分析 。
关键词 学习迁移 学习策略 影响因素 建构主义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中的情境学习 被引量:64
17
作者 王文静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人类学视野中,情境学习具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是情境学习的基础性要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家们对学习的诠释;实践共同体是情境学习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要素;学习课程是实践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在参... 在人类学视野中,情境学习具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是情境学习的基础性要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家们对学习的诠释;实践共同体是情境学习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要素;学习课程是实践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在参与和互动中产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情境学习 社会实践 学习课程 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提问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现状(上) 被引量:89
18
作者 宋振韶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之一 ,也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师生在课堂提问中的角色地位 ,可以将课堂提问分为三种主要的提问模式 :师 -生提问模式 ,生 -师提问模式 ,生 -生提问模式。在我国 ... 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之一 ,也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师生在课堂提问中的角色地位 ,可以将课堂提问分为三种主要的提问模式 :师 -生提问模式 ,生 -师提问模式 ,生 -生提问模式。在我国 ,学生课堂提问是长期被忽视的课堂行为之一 ,因此 ,使得学生经验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长久以来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得不到充分发展。课程实施必需将学生提问纳入到教学过程 ,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课堂提问的分类以及学生课堂提问研究现状的回顾 ,一方面为促进我国目前教学中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另一方面使得教育和教学工作者对学生提问这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生提问 课堂行为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提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解决与研究者成长——校本教研实践策略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行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实践策略 问题解决 研究者 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研究 研讨会 代表 基本理论 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构成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希斌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0,共6页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是指其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将教师教育行为内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小学4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学生对教师...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是指其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将教师教育行为内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小学4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结构模型”,即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是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两个重要侧面,前者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等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期望激励、沟通理解、关注过程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教育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教师评价行为 知觉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