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张家口坝上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强 康慕谊 邢开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8-624,共7页
以统计年鉴及各项规划提供的水资源量数据为依据,运用SD模型和情景分析法,分析、探讨了可以促进张家口坝上生态维持和生产持续增长的合理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从水资源量可供给水平出发,该区应该合理规划工业规模,适当控制工业增长速度... 以统计年鉴及各项规划提供的水资源量数据为依据,运用SD模型和情景分析法,分析、探讨了可以促进张家口坝上生态维持和生产持续增长的合理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从水资源量可供给水平出发,该区应该合理规划工业规模,适当控制工业增长速度;2)农畜加工业产品的单位用水量及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较重工业更为显著,故主导产业应适度向农畜产品加工业倾斜;3)应该酌情压缩蔬菜种植面积,该区不适宜继续作为蔬菜基地进行建设;4)变种植蔬菜为种植牧草,这样做不仅会减少水资源压力,而且可以以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增进经济收益;5)2004年用水量已经处于超支状态,考虑到保护生态与环境,仍应该适当减少放牧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系统动力学 情景分析 张家口坝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世纪坛绿地国槐光合特征与生理生态因子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骏 唐海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9-623,共5页
以北京园林常用绿化树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世纪坛广场绿地国槐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观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Pn与气孔导度(Gs)、胞间CO2... 以北京园林常用绿化树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世纪坛广场绿地国槐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观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Pn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xi(CO2))、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摩尔分数(xa(CO2))、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θa)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9月份Pn日变化均呈现典型的"双峰",峰值出现在10:00—12:00,14:00—16:00,且在12:00左右均出现了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Gs、PAR与Pn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8、9月份对Pn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分别为RH、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因子 通径分析 中华世纪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优势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41
3
作者 徐沙 龚吉蕊 +3 位作者 张梓榆 刘敏 王忆慧 罗亲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53,共9页
在内蒙古温带草原围封、放牧和割草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测定了大针茅、冷蒿和羊草3种优势种植物的化学计量元素,探讨了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优势种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响应机制。结果表明,3种优势种植物的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在不同利用... 在内蒙古温带草原围封、放牧和割草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测定了大针茅、冷蒿和羊草3种优势种植物的化学计量元素,探讨了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优势种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响应机制。结果表明,3种优势种植物的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利用方式、不同物种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N、P含量及C∶N、C∶P和N∶P有显著的影响,其中,C含量比较稳定,不同的利用方式对其无显著影响,N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总体呈下降趋势,放牧样地3种植物叶片的N、P含量均高于割草和围封样地,说明放牧增加了植物N、P的含量。植物生长普遍受到N的限制,土壤养分特征在不同利用方式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围封样地表现为更加缺N,而放牧样地更加缺P。放牧样地有机质、C、N和P含量均高于割草和围封样地,说明适度放牧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不同利用方式 优势种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陆地表面温度数据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天祺 朱秀芳 +1 位作者 潘耀忠 刘宪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0-76,共7页
陆地表面温度数据(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开展农业旱情监测、水热循环及城市热环境等研究的关键参数.然而,现有LST产品由于受传感器、云、气溶胶以及数据传输等因素影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和数据缺失,限制了其在科学研... 陆地表面温度数据(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开展农业旱情监测、水热循环及城市热环境等研究的关键参数.然而,现有LST产品由于受传感器、云、气溶胶以及数据传输等因素影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和数据缺失,限制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MODIS LST产品为例,本文首先对河南省2001—2011年MODIS LST产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LST数据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背景值与波动值的LST数据重构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LST数据重构.研究表明:1)在数据重构前,河南省2001—2011年LST高质量像元在时间序列中平均所占比例低于70%,同时50%的影像其高质量像元数不足整景影像的70%;2)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背景值与波动值的LST数据重构结果与LST原始数据的平均偏差为0.81K,且偏差超过2K的像元不足6%,说明本文提出的LST数据重构方法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可有效提高现有MODIS LST产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表面温度 MODIS 非对称高斯拟合 Cressman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锬 康慕谊 吕乐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80,F0003,共7页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导致防护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破坏进而威胁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安全评价 防护功能 海岸带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生态脆弱性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广才 康慕谊 +1 位作者 Marc Metzger 李亚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3-1653,共11页
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分析植被覆盖变化,辨析出影响暴露敏感性的主要因素,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构筑起以暴露敏感性和适应性能力为基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分别借助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暴露敏感性指数和适应... 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分析植被覆盖变化,辨析出影响暴露敏感性的主要因素,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构筑起以暴露敏感性和适应性能力为基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分别借助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暴露敏感性指数和适应性能力指数,获得生态脆弱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锡林郭勒盟暴露敏感性指数以西北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递增,各旗县市的适应性能力指数从东北向西南递减,二者呈负相关关系。锡林郭勒盟生态脆弱性自东北向西南递增,东北部地区由于草地资源状况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暴露敏感性较低而适应性能力较高;西南部地区因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暴露敏感性较高而适应性能力较低。通过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生态脆弱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 暴露敏感性 适应性能力 生态脆弱性 锡林郭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育军 李小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1,共6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与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青海湖流域3种典型生态系统(草地、灌丛、农田)降水过程和土壤水分的连续动态观测,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逐月、逐日、10min)土... 土壤水分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与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青海湖流域3种典型生态系统(草地、灌丛、农田)降水过程和土壤水分的连续动态观测,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逐月、逐日、10min)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地、灌丛和农田深层(60、90cm)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均比浅层土壤(10、30cm)滞后1个月左右;灌丛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集中在60cm以上,深层土壤水分主要受地下水影响,由于冠层截留损耗,单次小降水事件对灌丛土壤水分的补给作用较为有限;草地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集中在10和30cm,而农田降水补给的有效深度小于30cm,响应时间也明显滞后于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脉动 多尺度 生态系统 青海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抽样的农作物灾害损失评估方法(Ⅱ)——实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毅 朱秀芳 +1 位作者 李慕义 李宜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4-118,共5页
为实现农业保险中快速精确获取农作物受灾面积与受灾等级的目标,作者设计了一套基于分层系统抽样的农作物受灾评估方法.本文基于该方法,以GF-1影像为实验数据,对2014年河南襄城2个村进行了旱灾灾情评估.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区受灾面积总... 为实现农业保险中快速精确获取农作物受灾面积与受灾等级的目标,作者设计了一套基于分层系统抽样的农作物受灾评估方法.本文基于该方法,以GF-1影像为实验数据,对2014年河南襄城2个村进行了旱灾灾情评估.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区受灾面积总量反推精度为90.00%左右,各等级受灾面积精度均在80.00%以上,基于遥感抽样的方法能获取高精度的受灾总面积和各等级受灾面积,且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此外,相对于通常以遥感反演参数直接人为进行等级划分的受灾等级评估方法,这种以真实减产比率为基础的方法可以为不同灾种、不同地区间的灾情程度的比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灾害损失评估 分层系统抽样 受灾等级 受灾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耕地地块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胡潭高 朱文泉 +2 位作者 阳小琼 潘耀忠 张锦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03-2707,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提取耕地地块对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精准农业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结合GIS软件与手工数字化提取地块的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地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提取耕地地块对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精准农业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结合GIS软件与手工数字化提取地块的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地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分水岭分割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耕地地块提取方法,首先结合高分辨率层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利用图像分类结果对原始图像中典型地物的灰度值进行对比增强处理,然后进行小波变换和分水岭分割,通过改进的区域合并算法解决过度分割问题,最后利用Canny算子引入边缘信息,得到最终的耕地地块分割结果。通过对北京地区Quick-bird数据的应用,准确快速的提取了耕地地块数据,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耕地地块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 监督分类 分水岭分割 区域合并 可见光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草地植被动态变化趋势下的物候时空特征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广泳 李小雁 +2 位作者 赵国琴 张志华 李岳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8-3047,共10页
植被物候不仅直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反作用于气候变化。因此,明确植被物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与物候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流域,利用MODIS 16d增强植被指数(EVI)合成数据,来分... 植被物候不仅直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反作用于气候变化。因此,明确植被物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与物候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流域,利用MODIS 16d增强植被指数(EVI)合成数据,来分析草地物候时空格局特征以及不同EVImax变化趋势下草地物候期(返青期、枯黄期及生长季)的变化趋势。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海湖流域的EVImax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EVImax增加、不变、降低趋势并存;(2)1990—2012年期间,流域内温度上升、降水量增加趋势显著,温度上升速率为0.42—0.83℃/10a,降水量增加速率为43.20—44.68 mm/10a。刚察、天峻气象站草地返青期在2001—2012年期间呈现延迟趋势,枯黄期变化趋势不显著,生长季呈现缩短趋势;(3)流域内草地返青从4月下旬持续到6月上旬,枯黄期从8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上旬,青海湖东岸、南岸、布哈河入湖口区域以及流域西部山坡和平坦的谷底地区牧草最早进入返青期,返青空间格局呈现由湖岸向四周高海拔地区延伸趋势,草地枯黄空间格局与返青期相反;(4)不同EVImax变化趋势下,草地返青期、枯黄期、生长季变化趋势表现出差异。草地EVImax降低趋势下,牧草返青期呈现提前趋势,枯黄期延迟,生长季延长;EVImax增加趋势下,牧草返青期延迟,枯黄期变化不明显,生长季缩短;EVImax不变区、农田的返青与枯黄期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但是农田生长季缩短趋势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草地 时空格局 EVI 青海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芽山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文涛 江源 +2 位作者 董满宇 杨艳刚 杨浩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利用采自山西芦芽山3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 chtii)年轮样芯建立差值年表,通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单年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发现各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 利用采自山西芦芽山3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 chtii)年轮样芯建立差值年表,通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单年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发现各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均受到气温、降水因子的综合影响,且与降水因子的关系均较与气温因子的关系密切.机制上,生长季中低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受到土壤干旱的限制,而高海拔华北落叶松受到低温的限制.随海拔升高,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生长季降水因子的关系从正相关逆转为负相关.在本次研究设立的低海拔(1 972 m)与中海拔(2 237 m)采样点之间,生长季降水量增加从而跨越了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限制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因子 海拔 树轮生态学 华北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内蒙古人工草地主要牧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海青 田育红 +1 位作者 黄薇霖 肖随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25-3232,共8页
人工草地建设是缓解内蒙古地区草地生存压力的必要途径,而水分短缺是该区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适量的人工补水以实现牧草的高产节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以当地主要牧草冰草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开展单播和混播条... 人工草地建设是缓解内蒙古地区草地生存压力的必要途径,而水分短缺是该区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适量的人工补水以实现牧草的高产节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以当地主要牧草冰草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开展单播和混播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牧草产量、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豆禾混播有利于提高冰草和紫花苜蓿的产量;(2)8月初现蕾期是冰草和紫花苜蓿收割的最佳季节,此时牧草产量最高;(3)灌溉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5%(包含降雨量在内的单位面积灌溉量在7月初达到903.8 m3/hm2,在8月初达到1812.4 m3/hm2)是牧草高产节水的最佳补水选择;(4)6—8月水分胁迫更有利于提高牧草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long-term water use efficiency,WUEL),开花期后补水对提高牧草WUEL的作用开始显著;(5)在牧草产量最高的8月初水分胁迫更有利于提高牧草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WUEI),而在7月初光照强烈、水分蒸发量大时,较多地补水更有利于提高牧草的WU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产量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潭高 张锦水 +3 位作者 贾斌 潘耀忠 董燕生 李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3,40,共5页
混合像元的存在是传统像元级遥感分类和面积量测精度难以达到实用要求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遥感应用精度,须解决混合像元分解问题。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改进分解模型提高分解精度,该文在不改变线性分解模型的条件下,分析不同分辨率尺度对... 混合像元的存在是传统像元级遥感分类和面积量测精度难以达到实用要求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遥感应用精度,须解决混合像元分解问题。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改进分解模型提高分解精度,该文在不改变线性分解模型的条件下,分析不同分辨率尺度对于线性分解精度的影响。实验中运用像元合并的方法,得到不同分辨率的TM系列遥感图像,分别选取植被、裸地、水体3种典型地物进行线性分解;以分辨率更高的Quickbird图像分类结果作为真值进行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图像分辨率的降低,植被的RMSE值不断缩小,在30 m分辨率尺度上均值为0.36,在150 m尺度上均值为0.17,分解精度提高了1倍左右;但随着分辨率进一步降低,由于混合像元现象加剧,RMSE值上升,分解精度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像元合并 空间分辨率 终端像元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光谱模型和支撑向量机的软硬分类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潭高 潘耀忠 +2 位作者 张锦水 李苓苓 李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8-511,共4页
针对硬分类方法中无法解决的混合像元问题及软分类方法中全图共用一套端元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硬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目标地物在图像中的分布情况,自动计算判别阈值,将图像分为目标地物纯净区域、目标... 针对硬分类方法中无法解决的混合像元问题及软分类方法中全图共用一套端元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硬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目标地物在图像中的分布情况,自动计算判别阈值,将图像分为目标地物纯净区域、目标地物混合区域和非目标地物区域。对于目标地物纯净区域和非目标地物区域采用硬分类方法(支撑向量机)快速提取分类信息;对于目标地物混合区域采用软分类方法(端元可变的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提取目标地物丰度信息,最后得到目标地物软硬分类结果。通过对北京地区ALOS图像的应用试验,并将新方法与支撑向量机、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比较,新方法的RMSE值为0.203,总量精度达到95.48%,高于支撑向量机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混合像元问题,提高图像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分类 线性光谱模型 支撑向量机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相互作用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重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新盼 姜广辉 +1 位作者 何新 张瑞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潜力界定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中的核心基础理论,是科学开展潜力测算、划定整治分区、提出整治目标、制定整治模式等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受"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驱动明显,导致单一、静态的潜力观,无法正... 潜力界定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中的核心基础理论,是科学开展潜力测算、划定整治分区、提出整治目标、制定整治模式等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受"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驱动明显,导致单一、静态的潜力观,无法正确引导实践.本文针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中对潜力产生根源、内涵和内容阐释不明等问题,以农村居民点整治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相互作用揭示潜力产生根源,重构潜力内涵和内容,探讨多元潜力实现机制,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化具有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多元潜力 农村居民点 系统相互作用 整治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4年华北平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宪锋 朱秀芳 +1 位作者 潘耀忠 李天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共7页
利用帕尔默干旱指数(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辅以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1960—2013年华北平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帕尔默干旱指数(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辅以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1960—2013年华北平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54a华北平原PDSI并无显著变化趋势,而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分区研究表明,海河平原PDSI呈下降趋势,而淮河平原PDSI呈上升趋势;2)华北平原PDSI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EOF分析显示,研究区PDSI最主要的空间分布型为南北反向型分布,且干旱变化具有持续性;3)在趋势上,华北平原呈现显著的"南涝北旱"格局特征,其中北部海河平原PDSI呈下降趋势,而南部淮河平原PDSI则呈增加趋势;4)华北平原和黄河平原PDSI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和西太平洋副高北界(WPSHNB)关系显著,而淮河平原与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WPSHS)具有显著相关性,海河平原仅与SOI达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变长,PDSI与各环流指数的相关性提高.年代际尺度上,华北平原PDSI主要与SOI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5-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7
作者 赵安周 朱秀芳 潘耀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基于黄土高原地区52个气象站点1965—2013年逐日降水数据,辅以一元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反距离加权插值(IDW)等方法,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持续性指标和强度指标中... 基于黄土高原地区52个气象站点1965—2013年逐日降水数据,辅以一元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反距离加权插值(IDW)等方法,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持续性指标和强度指标中除降水强度(SDⅡ)外均呈现减小的趋势;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中除R10mm降水日数(R10mm)外,其他指数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均未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2)空间上,就持续性指标来看,连续无雨日数(CDD)增加趋势最大的位于区域Ⅲ,连续降水日数(CWD)和年降水总量(PRCPTOT)在区域Ⅱ的北部的增幅最大;强度指标中,1d最大降水量(RX1day)和5d最大降水量(RX5day)在区域Ⅱ的中部和北部增幅最大,SDⅡ增幅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区域Ⅰ和区域Ⅱ的北部地区;绝对指标中,R10mm、R20mm降水日数(R20mm)和R25mm降水日数(R25mm)的趋势变化呈由南向北增加的趋势;相对指标中,异常降水日数(R95p)和极端降水日数(R99p)增幅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区域Ⅱ.3)CDD与经度、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年降水总量(PRCPTOT)、R10mm和R25mm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与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相关性不显著.4)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2类极端降水指数的总贡献率达到80.73%,除CDD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与PRCPTOT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5)Hurst指数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CDD、SDⅡ、R10mm、R20mm和R25mm极端降水指数变化均呈反向变化特征,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呈同向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保持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雅如 康慕谊 宋富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3,共7页
为研究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选取退耕还林前的1995年、退耕还林初期的2000年以及退耕还林后期的2007年作为研究时点,采用USLE模型测算退耕还林前后延安市的土壤侵蚀量变化,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从不同时... 为研究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选取退耕还林前的1995年、退耕还林初期的2000年以及退耕还林后期的2007年作为研究时点,采用USLE模型测算退耕还林前后延安市的土壤侵蚀量变化,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从不同时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2个方面对土壤保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1995—2007年,延安市的土壤保持总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2)1995、2000、2007年延安市农林牧业土壤保持功能价值总量分别为1 076.84亿、911.04亿、1 341.59亿元,在此3期的价值量评估中,土壤肥力保持的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98%以上;3)1995—2007年的10余年中,延安市耕地和草地的土壤保持功能价值量互为消长,疏林地(包括灌木林地)的土壤保持功能价值较平缓,而有林地的土壤保持功能价值在1995—2000年较为平缓,2000—2007年则大幅提高;4)有林地单位面积的土壤保持功能价值量最大,其次是疏林地、草地,最小的是耕地。上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增强研究区土壤保持功能起到了明显作用,促进了研究区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退耕还林工程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价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场尺度放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段庆伟 李刚 +6 位作者 陈宝瑞 张宏斌 杨桂霞 辛晓平 王佳宁 龚吉蕊 张新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牧场尺度放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是牧场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些年来国际上开发了大量牧场放牧管理软件,不仅可以模拟牧草生长、动物生长,还可以模拟管理措施等,模拟运行结果可以为生产提供指导措施... 牧场尺度放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是牧场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些年来国际上开发了大量牧场放牧管理软件,不仅可以模拟牧草生长、动物生长,还可以模拟管理措施等,模拟运行结果可以为生产提供指导措施,同时为科学研究、教学和推广提供了优秀的工具.本文就国外放牧管理DSS的软件及小型计算器的开发与应用作了介绍,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研究现状,为国内放牧管理DSS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尺度 决策支持系统 放牧管理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物候期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红海 王宏 +2 位作者 李晓兵 迟登凯 喻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7,F0002,F0003,共8页
将不同函数方法拟合后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比较,选出最佳拟合方法拟合了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1990--2008年中14a的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研究它们的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返青期和枯黄期在空间上大体呈现从锡林郭勒盟东北到西南... 将不同函数方法拟合后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比较,选出最佳拟合方法拟合了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1990--2008年中14a的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研究它们的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返青期和枯黄期在空间上大体呈现从锡林郭勒盟东北到西南地区逐渐推后的趋势,在时间上,不同年份草原物候期变化程度不同;2)拟合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14a的平均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发现返青期、枯黄期、生长季长度分别集中在110-150、300-320、190-200d,分别为提前、提前、缩短的趋势占优势;3)7年返青期观测值与拟合值差值平均值约为~4d,总体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返青期 枯黄期 生长季长度 典型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