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雅鲁藏布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薛宝林
周璇
王国强
阿膺兰
王运涛
刘焱序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卫星应用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57-3168,共12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2125901)。
-
文摘
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植被茂盛、种类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水能资源,是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典型代表区之一。水源涵养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研究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该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河道里的水资源演变规律,较少关注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的水源涵养量以及不同水分收支变量对涵养功能的贡献。因此,为了准确量化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并分析其可能的驱动机制,研究验证了VIC模型在雅江流域的适用性并基于该模型量化了流域内水分收支变量的变化情况,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对过去35年间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变化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比了流域内的涵养水量,将模拟所得水分变量纳入驱动因素,结合地理探测器识别多个驱动要素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VIC模型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内适用性良好,得到流域内的水分收支变量在35年间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降水量7.01 mm/10a的速率增长、植被蒸散发与地表径流深以6.15 mm/10a和4.81 mm/10a的速率增长,而地下径流、植被截留和土壤水分没有较明显的变化趋势。(2)在1980—2015年间,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呈现逐年降低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为-0.20亿m^(3)/a,其中上、中、下游分别涵养71.75、81.01、82.42亿m^(3)的水量,全流域平均可以涵养约235.18亿m^(3)的水量。(3)流域内覆被以林草为主,且林地和低等覆盖度的草地所表现的涵养水量最高,分别是60.91、63.58亿m^(3)。(4)降水增长和蒸散发需求的增加是影响该地区水源涵养量的主要因素,共同导致了雅鲁藏布江水源涵养量总体减小。以上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变化指征着生态敏感脆弱区植被水分支撑功能的降低,在区域生态恢复中应当引起重视。
-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水源涵养功能
水分收支
VIC模型
地理探测器
-
Keywords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water retention function
water budget
VIC mode
geographic detector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